语 文 试 题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diàn) 吹毛求疵(cī) A.嫉妒(jì) 愧怍(zuò) 沉淀....B.脊梁 (jǐ) 殷红(yīn) 啮齿(niè) 玲珑剔(tī)透 ....C.冗长(rǒng) 债券(quàn) 鞭挞(tà) 苦心孤诣(yì) ....D.褶皱(zhě) 炽热(zhì) 包庇(bì) 惟妙惟肖(xi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
A.幅射 孺子牛 冥思暇想 歇斯底里 B.烦躁 坐标系 囊萤映雪 根深蒂固 C.沉湎 大拇指 再劫难逃 心无旁鹜 D.安详 黄梁梦 相形见拙 一泻千里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目前,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
B. 考试前,同学们相互交流,不耻下问,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
C. 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D.春天到了,大明湖畔杨柳依依,湖中碧波荡漾,风景宜人,美不胜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
A. 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新认识到汉字之美。
B. 中国举行规模空前的阅兵式,目的在于向人们发出珍爱和平,反对战争对人类虐杀。 C.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D.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写的是刘备。
B.当简·爱重返桑菲尔德庄园,打听到罗切斯特的下落,发现他双目失明时,出于对罗切斯特的同情而选择了和他结婚。
C. 《草房子》中桑桑是个调皮而有情有义的少年,当纸月收到欺负的时候他挺身而出,当杜小康落魄的的时候他把自己最钟爱的鸽群卖掉,把钱给了杜小康。
D. 《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老人经过与鲨鱼的殊死搏斗,大鱼仍难逃被吃光的命运。他回到家躺在床上,只好从梦中去寻回那往日美好的岁月,以忘却残酷的现实。从此他决定再也不出海打鱼。 二、(25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共6分,每小题2分)
盲子失坠
有盲子道涸溪。桥上失坠,两手攀楯①,兢兢②握固,自分失手必堕深渊矣。过者告曰:“毋怖,第④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楯长号。久之力惫失手坠地。乃自哂⑤曰:“嘻!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夫大道甚夷。沈空守寂⑥,执一隅以自矜严⑦者,视此省哉!
【注释】①楯:栏杆上的横木 ②兢兢:战战兢兢,害怕的样子。③自分:料想。④第:只管 。⑤哂:嘲笑。⑥沈空守寂:指陷在空想中 。⑦自矜严:矜持自负 。 9.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限划两处)(2分) ....久之力惫失手坠地。
10.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早知即实地,何久自苦耶!
11.这则短文寓意深刻,读完文章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三)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共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①,夜深篱落②一灯明。
[注]①促织:蟋蟀。 挑促织:捉蟋蟀。 ②篱落:篱笆。
12.诗开头两句中“送”“动”两字用语巧妙,任选一个说说它们的表达作用。
13.这首诗使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它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共18分)
(二)泉 (贾平凹)
①我老家的门前,有棵老槐树,在一个风雨夜里,被雷击折了。家里传来消息说:“它死得很惨,被拦腰折断,又裂为四块,什么也不能做,劈成木柴了。”我听了,很是伤感。
②打我记事起,这棵老槐树就在门前站着,是那么粗,那么高。我们这些孩子,日日夜夜恋着它,在那里荡秋千,抓石子,踢毽子,快活得很。冬天,大地上光秃秃的,老槐树也变得赤裸裸的,鸟儿却来报答它,落得满枝满梢。这时,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就是一首歌。我们听着冬天的歌,喜欢得跑出屋来,
在严寒里大呼大叫。
③我不能不去看它了,一回到村口,就急切切地找那老槐,果然,没看到它。进了院门,我立即就看见了那老槐,被劈成碎片,乱七八糟地散堆在墙角,白花花的刺眼。我心里不禁抽搐起来:它那么高的身架,那么大的气魄,骤然之间,怎么就在这天地空间里消失了呢?如今老槐树留给我的,就只剩刺眼的树桩了吗?我痛心不已,再也硬不起心肠,蕴藏着的一腔对老槐的柔情,全化作泪水流了下来。
④夜里,我睡不着,走了出来,又不知要到何处,就呆呆地坐在了树桩上。树桩筐筛般大,磨盘样圆,在月下泛着白光,突然,我看见在树桩四周的皮层里,抽出了一圈儿细细的小小的嫩枝,高的已经盈尺,矮的也有半寸了。
⑤小儿从屋里走出来,摇摇摆摆的,终伏在我的腿上,看着我的眼,说:“爸爸,树没有了。”“没有了。”“爸爸也想槐树吗?”我突然感到孩子的可怜了。我的小儿出生后一直留在老家,在这槐树下爬大,可他的幸福、快乐霎时就消失了。
⑥小儿突然说,“爸爸,我好像又听到那树叶在响,是水一样的声音呢。”水一样的声音?这是我曾听过的。可是如今,水在哪儿呢?“爸爸,水还在呢!”小儿又惊叫起来,“你瞧,这树桩不是一口泉吗?”我转过身来,向那树桩看去,啊!真是一口泉呢!那白白的木质,分明是月光下的水影,一圈儿一圈儿的年轮,不正是泉水绽出的涟漪吗?我的小儿,多么可爱的小儿,他竟发现了泉。
⑦“泉!生命的泉!”我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紧紧搂住了我的小儿。原来一棵树便是一条竖起的河,雷电可以击折河身,却毁不了它的泉眼,它日日夜夜涌动,永不枯竭。那纵横蔓延在地下的每一条根,该是那一道道的水源了吧!
⑧我有些不能自已了。月光下,那树桩皮层里抽上来的嫩枝,是多么的精神。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爸爸,这嫩枝儿能长大吗?”“能的。”我肯
定地说。
⑨说完了,我们就再没有言语,静静地坐在“泉”边,谛听这在空中溅起的生命的水声。 (选文有删改)
19.请认真阅读选文,在表格A、B、C处填写恰当的内容。(4分) 事件 听到老槐树惨死的消息 A 小儿发现了树桩是一口“泉” 20.品味语言,回答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
①请结合语境,从内容理解和表达效果对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进行赏析。(3分)
作者感情 B 痛心 C 一个鸟儿是一片树叶,一片树叶是一个鸣叫的音符,寂寞的冬天里,老槐树就是一首歌。
②比较下面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3分) 原句:一片片的小叶绽了开来,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 改句:一片片绿绿的,鲜鲜的,深深的小叶绽了开来。
21.文章开头说:“很是伤感”,第3自然段又说一腔柔情“全化作泪水流下来了”,作者伤感流泪的真正原因是什么?(4分)
22.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4分)
四、(50分)
23.请以“那一刻,我读懂了你”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一滴一滴打在我的心上,那些记忆倏地一下涌上心头…………”为开头。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如需要可用“xxx”代替,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语文模二试题参
1C 2B 3D 4C 5C 6D 7A 8C 9.久之/力惫/失手坠地。(划对一处得1分) 10.早知道下面就是实地,何必长时间为难自己呢!
(大体意思准确即可,“即”和“自苦”必须准确翻译,每错一处扣1分。)11.答案示例:不要凭空猜想,固执己见,作茧自缚;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要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创新。
(答出两点即可,只答一处得1分。)
12. “送”有“送来”之意,秋风吹动梧桐叶子,送来叶子飒飒作响的声音,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写出了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动”有“打动”之意,秋风吹来,勾起了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孤寂之情。借秋风来表达漂泊的孤独凄凉之情。(解词1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表达效果2分,
意思对即可。)
13.示例一:衬托或对比。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示例二:借景抒情。一、二两句写梧叶摇落,萧萧作响,江上秋风寒气袭人,营造了一种萧瑟凄冷的氛围,烘托了诗人客居异乡心境的凄凉愁苦,自然牵动了诗人羁旅思归之情。
(答对写法得1分,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表达效果得2分) 14(1)博学而笃志 (2)悠然见南山 (3)问渠那得清如许 (4)只恐双溪舴艋舟 (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玉垒浮云变古今
(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5. 答案:文章主要介绍了对联的名称、用途、种类;对联的起源与发张;如何撰写对联;
对联弘扬着民族文化。
16. 答案:据历史记载说明资料来源,说明了皇帝结婚时,英国女王送了一副对联,进而说明外国人也逐渐学会了用汉字写对联是有历史根据,并非凭空臆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
17.答案: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从古今诗词赋中取句子的实例,具体真实地说明了对联特殊写法中“集句”的特点。(说明方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 18. 答案:文章第⑤段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紧承了上文对对联的内容丰富多彩以及对联的历史源远流长介绍说明,又引出下文对如何撰写对联的说明,使文章语意连贯、衔接自然。(承上启下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占2分)
19.A看到老槐树被劈成碎片B伤感C激动(喜悦) 概括情节语言简洁准确2分,情感各1分
20①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鸟儿比作树叶,把树叶比作音符,将老槐树比作一首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冬天的老槐树热闹,充满生机的景象,表达了我对老槐树的喜爱之情 。
(修辞手法1分,分析表达效果1分,情感1分)
②原句运用倒装句,突出强调了叶子绽开时的嫩绿,充满生机,表达了“我”的喜悦之情;而改句语气平淡,不能充分表达叶子的特点这种感情。 (句式1分,表达效果1分,分析改句1分)
21.老槐树曾给了作者童年生活无限的乐趣和无穷的遐想; 作者同情、可怜老槐树死的很惨,消失的很惨;
老槐树的消失使作者再也不可能有对老槐树慰藉的回忆了。(第—点2分,后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22.示例一:运用插叙的写法,插叙了小时候老槐树带给我的快乐记忆,表达对老槐树喜爱,为下文我回家看老槐树做铺垫,使文章内容充实。
示例二:运用对比的写法,那老槐死得很惨和老槐又绽出嫩芽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了生命力的顽强,表达了作者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也可从先抑后扬、借物抒怀等角度作答。
(写法2分,结合内容分析3分 。允许有独到见解,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