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 2. 课型 新授课 3. 辅助工具 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 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3. 使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 教学目4. 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空间观念和估算意识,感受数学标 与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叫做一个图形的周长,认识周长的实际含义;学会计算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能初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85页“长方开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材简析: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周长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新课程标准重视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通过指导5.教学内容 学生的操作活动,如:量一量、画一画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建立周长的概念,在理解周长的含义的基础上把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作为探索其周长的简便算法的依据,从而进一步认识到“周长”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计算算理的理解和优化。 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正方形和长方形,而且他们对数学6. 学情分的学习也已经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了乐于动手、动脑,积极表达析 自己的观点,喜欢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合作学习等特点,能充分发挥想象力,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比较好动,学习时,无意注意为主,容易激发起兴趣,但持续时间较短,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因素,控制消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不断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保持他们的注意力。 7. 教学方直观演示法,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合作。 法 8.教与学 一.创设情境 教师的教学过程 学生的学习过程 学生回顾周长的概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请你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念 二、探究新2、指出下列图形的周长 知 3、出示图形: 生思考:问:你们能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吗? 长方形和 根据学生操作演示,板书: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正方形的 特征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1、 出示正方形 学生操作 5厘米 演示 学生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 全班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① 5+5+5+5=20(厘米)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正方形周长 ② 5×4=20(厘米) 1、新旧知识的引入。 三、巩固练习 边长X4=正方形周长 为什么只知道一条边就可以算出正方形的周长了? (正方形每一条边都一样长,加数相同用乘法比较方便) 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比较取优,归纳方法) 板书:边长×4 = 正方形的周长 计算正方形周长时,必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边长) 2、试练:一块边长是2分米的手帕,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用一根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3、出示长方形 4厘米 6厘米 学生测量、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① 6+4+6+4=20(厘米) ② 长+长+宽+宽=长方形周长 ③ 6×2+ 4×2=20(厘米) ④ 长X2+宽X2=长方形周长 ③ (6+4)×2 =20(厘米) 板书:(长+宽)×2 = 长方形的周长 问: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 (比较取优,归纳方法) 问:要计算长方形周长时,必需要知道什么条件?(长和宽) 3、试练:一个长方形长5米,宽3米。周长是多少米? 1判断下面的说法对吗? 一个长方形长4分米,宽6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0分米。( ) 长方形的周长比正方形的周长长。 学生操作 生汇报测量方法:有的测量相邻的两条边,有的测量四条边。 学生自己尝试求周长。 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说明原因。 一个长方形周长是20厘米,长是7厘米,宽 四、全课归是3厘米。( ) 总 2、用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 生练习 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3、一个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四周围上篱 笆,篱笆长多少米? 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归纳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 ) (1)当堂教学效果反馈(作业) (2)教学反思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 正方形: ①6+4+6+4=20(厘米) ①8+8+8+8=32(厘米) 10.板书设计 周长=长+宽+长+宽 周长=长+长+长+长 ②6×4+6×4=20(厘米) 周长=长×2+宽×2 ②8×4=32(厘米) ③(6+4)×2=20(厘米) ▲周长=边长×4 ▲周长=(长+宽)×2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理解了周长的定义的基础上进行的新授课,课前准备 阶段先让学生指一指封闭图形的周长,深化学生对周长的认识,为本节课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做准备。可能这个环节用的时间稍微多了一点,再精简几个图形就可以了。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是计算周长的一个特例,这是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决定的。本堂课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算一算,探究出周长的计算方法,并鼓励学生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实现不同人得到不同发展。
对于周长算理的理解和优化这一难点,我是这样处理的:1、理解正方形周长算法的优化:加数相同,用乘法比较简便。2、利用板书、教具理解长方形的周长算理,时间关系没有完成。
9.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