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专业人文茶趣基于游憩机会谱的茶园游憩活动设计研究史云1,张锐2,陆文励1,胡伟荣1(1.河北农业大学园林与旅游学院;2.河北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保定河北071000)摘要: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化,游憩日益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对于茶园这类特殊农业资源,进行游憩活动设计时要遵循ROS
游憩机会图谱,整合茶园各类资源,深度挖掘茶园特色,设计游憩活动,以强化游客的体验效果。
关键词:游憩机会图谱;茶园;游憩活动;设计
11.1游憩及游憩机会序列游憩概念游憩在拉丁语中是恢复更新的意思,是个人或群体在闲暇时间里从
事的休闲活动,这些活动能带来某种精神上的愉悦且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游憩包含三个方面的要素:第一,闲暇时间。即游憩是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内从事的活动;第二,满足自我。游憩是一种获取愉悦和心理需求满足的体验过程;第三,休闲活动。游憩是一种轻松闲适的休闲活动。
美国农业部林务署认为,游憩机会是指在环境条件合适的前提下,游客拥有一个公平的选择机会,选择在其偏好的环境,参与期望的活动,
[1]以获得满意的游憩体验。按照ROS理论,在我国最适宜开展各类游憩活动的区域是处于乡村与城市中间地带的城郊地区,这里农业资源发达,类型丰富,既有平坦广袤的种植区,也有草丰水美的池塘,可以挖掘多种游憩机会。
1.2游憩机会谱(RecreationOpportunitySpectrum)欣赏是户外游憩活动的首要因素,茶园集天然性、纯净性、优美性于
一体,游客置身其中可欣赏层峦迭起的曼妙风景,体验嫩芽吐舌的喜悦,也可进行摄影、写生等艺术创作。另外,茶园多依山傍水,临近的山水资源也会成为一道极富魅力的生态景观。游客置身于湿润飘香的空气和雄奇多姿的大自然之中,摆脱尘世喧嚣,身心得以荡涤。浙江兴县水口乡顾渚山是我国茶文化的发源地,茶树遍布野岭,修竹苍翠、泉水清澈[2];游客不仅欣赏壮观的园林茶海,还能饱览山清水秀之美。进行摄影、写生等艺术创作的同时,还能增加审美情趣,提升文化品位。古朴、新奇的人文景观也是游客观赏的重要内容,云南大理白族招待贵宾的“三道茶”极具乡土性和民族性,“一苦,二甜,三回味”不仅蕴含深刻的文化价值,还为游客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观赏各地独具特色的采茶舞,融入其中,载歌载舞,也是游客不可或缺的活动之一。采茶是茶园游憩活动的核心体验,也是吸引游客和赢利的重要抓手。采茶能感悟万物的勃勃生机、自然的丰盛馈赠,还能体验田间劳作的欢欣;与当地茶农互动,学习采茶技巧,了解茶叶分类,载歌载舞,愉悦身心。云南采茶融汇了花灯曲调,流畅而富于歌唱性;湖南采茶吸收当地花鼓戏中七度大跳的音乐特点,曲调活泼跳跃;福建采茶灯则取各地所长并加以发展,使抒情性和欢快的歌舞性相结合,并运用调式、调性转换的
[3]手法,使音乐富于对比。采收的茶叶经过茶农特殊处理,可以带回家留作纪念,由此为茶园创收。尝,是游客感官知觉受到刺激而生发出来的体验性活动,相对于“吃”,尝更具有新鲜感和奇特感。闻到茶香自然想到品茗,由此开启味觉盛宴之旅。清代品茶专家陆次云曾这样评价龙井茶韵:“啜之淡然,似乎无味。饮过之后,觉有一种太和之气,弥漫于齿颊之间,此无味之味,乃至味也。”可见品茶带来的曼妙况味与超然体验。品茶不仅仅是感官方面的欢愉,还能上升到精神层面的丰盈与充实———品悟生活智慧与百味人生。如藏人的酥油茶和蒙古人的奶茶,每种茶都蕴含着经视生存哲学与人类发现创新,只有通过味觉感知、精神感悟才能体验茶文化的厚重内敛。
农耕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对于农业资源来说,开展户外游憩活动,耕作是不可或缺的体验性活动。茶园耕作包括开垦、掘土整地、栽种茶苗、施肥、灌溉、修剪、行间除草、杀虫喷药等一系列田间劳作,设计游憩时要发挥农业的教育功能,寓教于耕,让游客在田间劳作中学习相关知识,锻炼身体、愉悦身心、收获快乐。在耕作中体验“一份耕耘、一分收获”以及“物力维艰”的辛勤劳作,激发珍惜劳动果实的热情,由此感恩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3.1赏3.2采2茶及茶园特色
茶,作为中国古老的饮品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茶树原产于我
国西南部原始森林中,受雨量、温度、海拔、风力与日光等自然环境的支配,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喜温、喜湿、耐荫的生活习性。自北纬40度至南纬30度之间均有栽培。特别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光照适中、酸性土壤肥沃的中低部山区最适宜茶树生长。我国著名产茶区多位于依山傍水地区,如杭州西湖龙井、武夷大红袍、太湖碧螺春等。茶园与山水相得益彰景色怡人,雄浑壮美,兼具自然景观与独特文化的茶文化旅游,日益成为出游首选的新业态旅游产品。
3.3尝3游憩机会图谱(ROS)与茶园的整合研究
茶园是典型的户外农业资源,其原生种植环境、临近山水资源以及独特的茶叶加工工艺为游憩活动奠定了原发优势。开发茶文化旅游,应运用ROS理论,结合茶园特色,深度挖掘开展游憩活动的环境机会、活动机会和体验机会,将茶园的生态、生产与生活功能与上述机会进行有效整合,科学规划,巧妙设计茶园游憩活动。(见表1)
表1游憩机会与茶园游憩活动
游憩机会 环境机会 活动机会 体验机会 游憩活动设计 赏 采、耕、戏、淘 尝、学、 憩、养 3.4耕3.5游憩是通过特定的活动来满足精神愉悦,而精神层面的愉悦很大程
学基金项目:河北省林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河北省林农技术需求分析与提高培训效果策略研究141045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WRS设计主
导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协同机制研究”(71373067);河北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合作社在农业新技术转移中引领作用研究。作者简介:史云(1978-),女,河北保定人,博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休闲农业,旅游产业经济。254
2017年第08期思考·探索茶文化在中原经济区培养商务英语人才中的应用燕芳(黄淮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河南驻马店463000)摘要:利用茶文化开展中国对外贸易,礼尚往来,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中原经济区所推崇的发展之道。现如今,为了进一步将
茶文化在海外全面推广,发扬光大,基于茶文化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应用已经成为中原经济区发展重点,这也满足了现代市场需求的一大热点。本文详细探讨了中原经济区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内在需求、契合关系和茶文化的渗透机制,分析了该地区茶文化在商务英语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商务英语人才;茶文化;培养;渗透机制;应用策略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之精华,目前也已经成为中原经济区商务英语人
才培养的重要资源。正是由于茶文化所引导的人才与经济契合关系,所带来的渗透机制才让中原经济区得以全面发展。为此,中原经济区有必要培养更多更高水平的商务英语人才,围绕茶文化创新教育策略,进一步促进本地区经济繁荣发展。
部地区前景更好。在我国入世以后,以中原经济区为核心的中部经济区也逐渐迎来新发展机遇,而中原经济区若想把握这一机遇,就必须首先解决人才培养问题,将中原地区引以为豪、历史悠久的茶文化引入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既能起到基于茶文化和对外贸易交流的相互渗透作用,又能为地区培养未来实用型人才,实现对中原经济区建设进程中“文化软实力”平台的有效建设,这的确能满足中原经济区的现实经济发展需求,也是一举多得的发展契机。中原经济区对外贸易亟待发展,所以他们在培养商务英语人才方面也提出了3点基本内在要求。
第一,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这也是对商务英语人才目标培养所
11.1中原经济区对外贸易的现实需求和内在要求现实需求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存在“中部塌陷”这一新概念,它是指我
国东部、南部和西部都在呈现较为良好的发展态势,无论是一直以来经济强势发展的东部和南部,还是正在经济崛起的西部,相对而言都比中
1.2内在要求作者简介:燕芳(1984-),女,河南确山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英美语言文学与英语教学。
度上来源于参与活动所获得的成就感与满意度,而成就感与满意度最佳获取途径却是学习。在户外可以放置图文并茂的解说牌,介绍茶的生活习性及生长的各个环节,游客边走边看边学;茶农现场演示采茶、制茶的工艺让游客进行观摩或体验式学习;在室内茶博物馆,游客借助静态展示以及动态演示,了解茶的历史渊源、相关故事与传说、种类分布、茶饮知识,学习茶艺、欣赏茶舞、赏鉴茶具,体验茶文化的广博丰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热爱,从学习体验中收获内心的平静与安适。
饭装到掏空的八朔橘内,配上排骨、红枣、蘑菇和蔬菜,就形成了赏心悦
[4]目、橘香飘缈的茶饭。另外,品茶、听禅、讲经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淘就是“淘宝”,让每一位进入茶园的游客快乐地“淘宝”。“淘”内容广博,形式多元,认养一棵茶树或一片茶田,购买茶叶及茶具,私人订制特色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购买茶道研学之旅和茶餐料理制作课程。“淘”既能强化游客的购物体验,同时为茶园经营者创造旅游收入,是游憩活动中最具财气的项目之一。
当然上述九种游憩活动并不是割裂单项设计的,比如“养”,既依托于一定的环境资源,也离不开特定的活动,更与游客的体验息息相关。因此运用ROS进行游憩活动开发时,要破除机会壁垒,整合各类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设计功能强大、类型多样的游憩活动。
3.9淘3.63.7戏,嬉戏,娱乐。广袤优美的茶海田园风情不仅让人心驰神往,还吸
引游客参与其中,自娱自乐。对唱采茶歌、参与茶舞表演,进行茶文化竞猜活动,参与茶艺比赛。依托茶园周边的山水资源,可以开展融趣味性、参与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嬉戏娱乐活动,如健步、骑行、登山、漂流、探险、垂钓等,从身体和心灵上获得双重愉悦,满足游客个性化、多元化的文化需求,强化真实体验效果。
戏4结语
憩,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休息,更强调内心的闲适与安宁。当前人们久居水泥森林闹市中,空气污染、交通堵塞和食品问题倒逼都市人群向往恬淡舒适的田园生活。茶园清新质朴的环境,恣意盎然的生机无不显示出原生态的乡村魅力,游客寄情于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呼吸宁静,吮吸茶香,焚香品茗,静听禅乐,品茶看戏,在乡野情境中回归自然,灵魂得以暂时栖息,心灵得以片刻宁静。
憩玩儿是每个人的天性,游憩已成为当今一种生活常态。按照ROS理
论,游憩活动可在特定环境中进行,可以从游客体验中去挖掘,还可以从嬉戏娱乐活动中去重塑。茶园,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业资源类型进行游憩活动设计时,要因地制宜,针对特定区域位置、自身资源特色和独具内涵的茶文化,创造并发现游憩机会,开发趣味性、知识性、娱乐性的游憩活动,让游客在融入自然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与愉悦。
参考文献
[1]叶美秀.休闲活动设计与规划[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2]冯卫英.茶文化旅游资源研究———以环太湖地区为例[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李虻,李雅坤.钢琴曲《采茶扑蝶》赏析[J].《琴童》,2015(5):63-.[4]蓝建中.日本高级茶艺师展示中国茶餐魅力[EB/OL].新华网:http://japan.xinhuanet.com/2016-03/01/c_1351444.htm2016-03-01.
3.8鉴于茶树对原生环境的要求,茶园一般处于半山地区,空气清新,环境清幽,由此可挖掘茶园的康体保健功能,积极开发养生旅游。依托茶园的生态森林资源,开展徒步、骑行、瑜伽、登山等活动,达到养生、养心、养肺的功效;开设茶室,提供茶饮,有助于排毒养颜,美容护肤。现代科学表明,“吃茶”比“喝茶”更具有保健功效,茶餐是用茶叶作为调味料或者将茶叶作为食材的一部分烹制食物,如乌龙茶花蛋。普洱茶茶饭是用布袋装上陈年普洱茶,与粳米同煮,普洱茶的清香渗入米饭内部,将蒸好的米
养2017年第08期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