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
建筑文化·传承 2019年3月第16卷总第312期
结合闽南传统建筑工艺发展传统村落产业研究
李建晶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福建厦门 363105)
摘要:闽南传统建筑工艺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然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统工艺发展逐渐停滞甚至有退出历史舞台的倾向。文章选取闽南传统村落浦西城堡为研究对象,结合闽南传统建筑工艺,以匠人艺术工作室的形式发展文化产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闽南传统建筑工艺;传统村落;文化产业[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 Industry in Combination with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rafts in Southern Fujian
Li Jianjing
(Xiamen University Tan Kah Kee College, Xiamen Fujian 363105, Chin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rafts in Southern Fujian have high artistic value and scientific value. However, in modern society, these traditional crafts have stagnated and gradually withdrawn from the historical stage. This paper selects Puxi Castle, a traditional village in Southern Fujia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ines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rafts, develops the cultural industry in the form of craftsman art studio, and promotes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rafts in Southern Fujian; traditional village; cultural industry
2017年,、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保护传承文化遗产、滋养文艺创作和融入生产生活等要求,同时提出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和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从中华文化资源宝库中提炼题材和汲取养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与时代特点和要求相结合,运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表达。
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现代建筑的普及和冲击下,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使闽南传统建筑工艺逐步衰退。在现代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传统匠人的社会地位降低,匠人工作辛苦且收入不高,导致年轻人更愿意从事新兴产业,传统建筑工艺缺乏传承人且技艺开始逐步消亡。
闽南传统建筑工艺是建筑本身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保护闽南传统建筑工艺就是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思考其在当下社会的发展和应用也是对闽南传统建筑工艺的延续。
花鸟人物、风俗故事等为装饰题材,色彩鲜明,场面热闹[1]。本文研究的闽南传统建筑工艺包括木作、石作、砖作、灰塑、剪粘、交趾陶和彩画。1.1木作工艺
福建地区盛产木材,把木材作为建筑的主要结构构件在闽南地区建筑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同时木材由于质软易于雕刻,被历代工匠所喜爱,可以雕刻出繁琐的花纹和多重层次(见图1)。
闽南传统建筑木作主要分为大木作和小木作。大木作是建筑的承重构件,包括梁枋、柱体、圆桷、斗拱等建筑构件。小木作,闽南地区称之为“细木作”,小木作的建筑构件主要包括门窗、托木、挡壁、束随等木雕构件[2]。不同的装饰部位采用不同的装饰题材,木雕也采用不同的工艺做法。在闽南建筑中,梁枋和雀替等建筑构件的木雕非常精细,甚至有些繁琐,可以看出其雕刻工艺达到了很高的
1闽南传统建筑工艺介绍
闽南传统建筑工艺对闽南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起着
重要的作用。相对于北方传统建筑装饰,闽南传统建筑在装饰上更加繁琐,雕塑工艺应用也更多、更广。同时,除了传统的雕塑工艺,闽南建筑还运用当地的特色技艺,如灰塑、嵌瓷和交趾陶等。闽南传统建筑工艺多以吉祥喜庆、
基金项目:2018年度漳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文史组37)。
2018年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FJ2018C082)。
作者简介:李建晶(1984-),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建筑历史与理论。
156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图1 南安蔡氏民居木雕(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建筑文化·传承 2019年3月第16卷总第312期
图2 南安蔡氏民居石雕(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3 南安蔡氏民居砖雕(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水平。
1.2石作工艺
石材质地坚硬、经久耐磨,而且能防水防潮,在建筑中多用作防水防潮和需要受力的构件。闽南地区盛产石材,所以在闽南传统建筑中,尤其在泉州的惠安、石狮、晋江等沿海建筑中,石材的应用非常广泛。
对于石雕工艺,闽南的惠安石雕最为著名,惠安石雕
城市建筑
以青石和白石(白色花岗石)为主要材料,在建筑艺术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海内外留下很多建筑精品。在闽南传统建筑中,惠安石雕在建筑的梁柱、柱础、门槛、门框、塌寿、栏杆、抱鼓石等建筑构件中被大量应用(见图2)。惠安石雕主要分为圆雕、浮雕、线雕、沉雕和影雕, 其中影雕是在传统雕刻技法上创新发展起来的独特石雕工艺技法。1.3砖作工艺
闽南传统建筑外墙以烟炙砖为主要建筑材料,建筑砌法为空斗砖墙,内填瓦砾、涂料等,外墙的转角处多用砖叠砌。烟炙砖是红砖在烧制时斜向堆叠,松枝灰烬落在砖叠的露出部分,熏成两三道黑色斜斑纹,是闽南地区特有的一种红砖。
闽南的砖作大多用红砖,同时绝大多数雕刻技术属于,是在已经烧好的砖上雕刻。砖雕由模仿石雕而来,比石雕省工和经济,但是红砖易碎,因此线雕和浅浮雕的技法应用更多。闽南砖雕大多见于墙堵、门额等处,特别是在凹寿两侧的“对看堵”,在白灰泥底上的红砖雕刻,由于红色白色的对比形成一整幅画面,显得格外醒目3)。1.4灰塑工艺
灰塑,也称为泥塑或灰批。在闽南传统建筑中,匠师们利用灰泥的可塑性在现场施工而成。灰泥主要包括石灰贝壳灰)、麻丝,有时添加煮熟的海菜、红糖水、糯米浆等,多次搅拌,使其均匀[2]。近年来也在灰泥中加入一点水泥,以增加其固着力。制作较多层次的灰塑时,配以铁丝为骨架(以前用竹条或木条当骨架),在外表涂抹层层灰泥。灰塑的颜色除了本身的浅灰色,还可以在制作中掺入色粉,也可以在半干之时涂刷色料。灰塑的色粉多为矿物质色粉,也有少部分植物性色粉,其常用色彩主要有朱砂、石青、铜绿和乌烟等。
闽南传统建筑的灰塑彩绘多用于住宅、祠堂和寺庙的水车堵和墀头等处。灰塑的题材多样,多是民间喜闻乐见的题材内容,如麟狮龙凤、花卉鸟兽、千子百福和富贵长寿等吉祥的图案(见图4)。1.5剪粘工艺
剪粘,又称嵌瓷、剪花或剪碗,是闽南古建筑的一种装饰工艺。剪粘的建筑工艺主要包括 “剪” 与“粘”两个技法,是将彩色瓷片剪成所需的形状,然后插入未干的灰泥之中形成的一种艺术品[3]。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剪粘包括灰塑和剪粘两道工序,先以灰塑工艺制作剪粘的坯体,然后在坯体表面嵌入各种颜色的瓷片,也可以是玻璃片、镜片或贝壳等(见图5)。剪粘一方面可以作为建筑的装饰构件,另一方面也可以作为欣赏的艺术品,可以做挂屏和立体摆件等。
剪粘大多安置于视觉焦点处,包括屋顶和墙壁,其色彩艳丽、造型复杂,成为布置祠堂和寺庙的关键因素,屋顶部分主要包括正脊、脊头和规带等部位,墙壁部分主要包括凹寿的对看堵、水车堵和规尾尖等处。但是有些剪粘造型过于繁琐,有时会喧宾夺主。1.6交趾陶工艺
交趾陶是闽南建筑装饰的陶制品,是融合雕塑、绘画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157
“窑后雕”(见图(或者蛎壳灰、城市建筑
图4 南安蔡氏民居灰塑(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5 剪粘瓷碗与成品展示(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和烧陶于一体的民间工艺。交趾陶是上釉入窑烧制的陶
艺,是一种低温烧制(温度在800~900℃)的彩釉软陶,色彩丰富且造型细腻,但是釉层较软而且容易风化、断裂。同时,交趾陶如果想制作成较大尺寸的陶制品,需要分成几个部分分开烧制,再拼合成一个整体。在闽南传统建筑中,交趾陶看似与灰塑相似,但是工艺上有很大差别,交趾陶是将陶土塑造成形后直接粘贴于预定的建筑部位,而灰塑是直接在特定建筑部位进行塑形[4]。
交趾陶大多施于大脊、规带、墀头、对看堵和照壁等处,色彩丰富,常见如朱红、明黄、石绿、群青和緒石等,有较强的立体效果。交趾陶的题材内容多样,大致分为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戏剧人物等。1.7彩画工艺
彩画对于闽南传统建筑具有保护和装饰作用,一方面保护木材表面不受潮湿和风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增加建筑富丽繁华的美感。
闽南民居中大多不作彩绘,而祠堂和寺庙内的木构架,多绘以彩画。祠堂的梁架大多以黑色为主色调,局部为红色;或者以红色为主色调,局部为黑色,有时也施以金色等其他颜色,增加彩画的丰富感。木雕部分的彩画,大多以青绿色调为主,有时以金色进行点缀,白色作为轮廓线。现代彩画的涂料大多是工厂调好的现代油漆,质地均匀、经济、使用方便。
闽南地区的彩画主要运用于梁架、门窗、山墙等部位,其中梁架作为主要的彩画装饰,如大通、通随、束随、
158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建筑文化·传承 2019年3月第16卷总第312期
束木、雀替等部位(见图6)。彩画在题材上也是多种多样,大多以山水风景、人物故事和花卉鸟兽等为主,彩画的应用使建筑空间变得更加丰富。
2选取典型闽南传统村落
本文对典型闽南传统村落进行研究,选取浦西城堡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闽南传统建筑工艺发展传统村落文化产业。
2.1浦西城堡概况
浦西城堡位于漳州市龙海市的港尾镇,距离港尾镇区约3km,距离厦门大学漳州校区约5km,距离“闽山第一峰”南太武山约6km,区位条件优越[5]。
浦西城堡是闽南浦西黄氏始祖黄天从第十一代孙黄深魏,在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为防御外敌入侵,保护族民生命财产安全,率众在现今漳州市境内城外村城内社建造的“浦西第一堡”,迄今已有450年历史。浦西城堡2011年7月被公布为第七批龙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被列入第五批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和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2村落布局及历史建筑
浦西城堡城墙内的街巷呈“九宫格”棋盘式布局,横
图6 云霄县西林村上林圣宫(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7 浦西城堡街巷空间(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建筑文化·传承 2019年3月第16卷总第312期
平竖直,十分规整。浦西城堡内街巷众多,其中主直巷和主横巷2条是主要街巷,堡内街巷的连通性很好(见图7)。浦西城堡城墙周长约450m,主要通过东、西、南3个城门对外联系,但是现在的浦西城堡城墙破损,部分城墙已经断开。
浦西城堡是集居住和防御为一体的聚落区域,堡内建筑以民居为主。浦西城堡建筑排列整齐,共建有6排50余座350多间建筑。堡内的闽南古厝大部分为半围合院落,
一面或两面与街巷直接相连(见图8)[5]
。3栋古厝还建有院落大门,将街巷与自身院落隔开,形成私密空间。浦西城堡内比较有名的建筑有黄开盛古民楼、黄延年厝、维则厅、衍麟堂等建筑,各自分散于堡内,其中最著名、保存最完好的是“番仔楼”黄开盛古民楼,又称浦西红砖楼。2.3村落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相关部门保护力度不够,浦西城堡内历史建筑面貌较差,堡内有极个别建筑已改为现代砖混建筑,与传统建筑风貌很不协调。由于缺乏适当的经济收入来源,堡内流失大量的劳动力,很多建筑处于闲置状态,导致历史建筑残损破败,内部杂草丛生。
通过对浦西城堡进行全面普查,结合建筑年代的分析,对城堡内的建筑质量进行分析评定。将浦西城堡内的建筑分为建筑质量保存较好、建筑质量保存一般和建筑质量保存较差三个等级(见图9)。
3发展传统村落文化产业
3.1改造匠人艺术工作室
为了发扬闽南传统文化,传承闽南传统建筑工艺,结合浦西城堡的自身特色,可以将堡内历史建筑改为匠人艺术工作室,引导当地居民延续和学习闽南传统建筑工艺,让其自己经营匠人艺术工作室,一方面保留发展了闽南传统建筑工艺,另一方面给当地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
根据浦西城堡内现有保存建筑的质量情况,同时为了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将建筑质量保存较差且靠近南门的民居改造为匠人艺术工作室,其中包括:木作工作室、砖作工作室、石作工作室、灰塑工作室、剪粘工作室、彩画工作室和交趾陶工作室,同时将现状中几乎完全损毁的一座民居改为综合展馆(见图10)。另外,保留浦西城堡以北面为主的其余部分为居民生活区。
将闽南传统建筑工艺与浦西城堡传统文化产业相结合。一方面,是对闽南传统建筑工艺技术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增加了浦西城堡的文化产业,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3.2结合工艺流程布局匠人艺术工作室
通过对闽南传统建筑工艺的流程进行研究,结合闽南民居的建筑特色,将其改造为匠人艺术工作室。根据工艺流程的相似度,将匠人艺术工作室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雕刻工作室,主要包括木作工作室、砖作工作室和石作工作室;二是装饰艺术工作室,主要包括灰塑工作室、剪粘工作室、交趾陶工作室和彩画工作室。3.2.1雕刻工作室
雕刻工作室是结合木作、砖作和石作的工艺流程,其
城市建筑
图8 浦西城堡典型民居(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9 浦西城堡建筑质量分析(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10 匠人艺术工作室布局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159
城市建筑
图11 木雕工艺流程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12 木作工作室改造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13 灰塑工艺流程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14 灰塑工作室改造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主要内容是木雕、砖雕、石雕。以木雕为例,其工艺制作流
程主要为以下步骤(见图11)。
①选材:制作木雕需要选取合适的木材,木材构件尺寸符合木雕构件大小,木材表面应平整。②方材定型:将图案绘制于纸上,把纸放在木材上,并对好其位置关系。③制作粗坯:粗坯是整个作品的基础,将画稿印在木料上,凿粗坯可从上到下,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凿粗坯时注意留有余地,要适当地放宽。④凿细坯:凿细坯是将粗坯的大致形状,从整体到局部进一步调整,深入落实成形,同时要考虑后面的雕刻步骤。此时,木雕作品已经成形,所以对刀法要求较高。⑤雕刻:对木雕作品精雕细琢,此步骤要求刀法细致,去除杂痕,深刻表达所要刻画的木雕主题,体现其文化内涵。⑥打磨:对木雕作品用不同粗细的砂纸打磨,一般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打磨时要
160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建筑文化·传承 2019年3月第16卷总第312期
顺着木的纤维方向打磨,直至木雕作品达到满意效果。
除了结合闽南传统建筑的制作工艺流程,设置工艺制作流程区外,同时设置其他相关配套的功能分区,如接待区、办公区、储藏区、展示区和售卖区,在保护和传承闽南传统工艺的同时,进行展示和售卖,增加当地居民收入(见图12)。
3.2.2装饰艺术工作室
装饰艺术工作室是结合灰塑、剪粘、交趾陶和彩画的工艺流程,布置工作室的功能布局。下面以灰塑的工艺流程为例,其制作流程一般分为图案设计、布置骨架、批灰塑型、彩绘上色、养护等工序,具体步骤如下(见图13)。
①图案设计:图案的设计可以根据制作者的喜好进行选取。为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图案设计上可以结合一些文化创新理念,使图案设计的主题变得丰富有趣。②布置骨架:在灰塑图案的外形轮廓部位植入铁丝,根据灰塑图案造型缠绕成形,并将其固定,骨架的外形应符合灰塑图案的设计要求。③批灰塑型:布置完骨架后进行批灰,每道批灰应压紧按实,且下道批灰要等上道批灰具有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依照此步骤,逐层批灰,直至灰塑具有初步形状。④彩绘上色:常使用的颜色有朱砂、石青、铜绿和乌烟等矿物质颜料,在半干的灰塑表面进行彩绘,使其渗透进去。上色时,应由浅入深逐步完成。⑤养护:为了增加灰塑的耐久性,待灰塑完成后,表面刷憎水剂(或其他防水保护材料),并在合适的湿度下养护一整天,使颜料完全吸收,其间防止沾水以避免掉色。
同理,除了工艺制作流程区外,设置其他相关配套的功能分区,如会客洽谈区、展览区、阅读工艺交流区和储藏区。通过设置其他功能区,使匠人艺术工作室不只是人们学习和传承传统建筑工艺的聚集地,同时也是人们交流的共享场所(见图14)。
4结语
闽南传统建筑工艺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将闽南传统建筑工艺作为文化产业发展传统村落,一方面,能增加传统村落的经济来源,从而使当地居民回迁居住,进行生产生活,使浦西城堡良性发展。另一方面,保护和传承闽南传统建筑工艺技术,即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同时也保留了传统匠人技术,培养了传统工艺技术的人。
参考文献
[1] 戴志坚.福建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2] 曹春平.闽南传统建筑[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6.
[3] 蒋钦全.浅谈闽南传统建筑的几种特色工艺[J].古建园
林技术,2008(04):42-44+69.
[4] 郑慧铭.闽南传统民居建筑装饰及文化表达[D].美
术学院,2016.
[5] 李鎨翰,师梧刚.闽南传统村落浦西城堡街巷空间研究[J].
福建建筑,201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