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建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新模式的思考与探索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刘文学 王黎明
摘 要:当前,让高职毕业生满足社会的需求,需要在提高其就业能力与专业技能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人文素 养水平。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每一个教学环节,建构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模式,才能推进高职院校教育 进步。
关键词:高职院校 人文素质 教育模式 教学思考
DOI:10.16534/j.cnki.cn13-9000/g.2017.0022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7-01-0026
随着高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人文素质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高。让高职教育得以健康发展,需要高职教育工作者关注高职学生人文素养水平的提高。
一、发挥全面发展理念的核心作用,建构人文素养教育模式思想对于一切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建构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需要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对其有正确的认知。只有思想认知正确,其教育行为才具有科学性。每一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都是为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是教育工作开展的最终目标。将全面发展理念落实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活动之中,是工作的核心所在。
从宏观角度来看,人文素质教育并非一直为高等教育所忽视。在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中,人文素质教育也曾有过发展高潮。但综合来看,高职院校存在重理轻文的现象不可否认。高职院校具有服务于社会经济的直接目标,在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改变时,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与教育体系也在进行更新。在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高职教育成为许多高职学生眼中的就业指导棒,是他们的就业工具。只重视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忽视人文素养教育,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做好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需要每一位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建立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完成专业技术人员培养目标的前提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提高学生个人素质的全面性。
二、建立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建构人文素养教育模式在高职教育中构建人文素质教育模式,需要在学校内部开展大量的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是通过文学课、历史课、哲学与艺术等课程实施来完成的,对文科相关专业学生实施自然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与个人审美能力。高职院校,虽然与普遍高校不同,但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具有专业性、就业性、技术性等诸多特点,使其不同于普通高校。作为向社会生产一线、营销一线与服务一线输送人才的教育基地,高职院校内的开展人文素养教育,不是为了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而是为了让学生成为所对应领域的专业人才,具有人文素养的专业人才。
人文素养教育所涵盖的内容很多,建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目标,给高职学生丰富的指导与科学的方向,才能让人文素养教育模式建构的目标得以实现。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重视学生敬业精神、人际交往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团队合格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责任意识、职业操守意识、诚信意识的培养。时刻关注各行各业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要求,不断丰富人文素质教育与综合素质培养的内涵。
・26・
三、明确职业人文素养培养重点,建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面向职业发展需求,是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的区别所在。高职院校在建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时,需要关注这一特点。将人文素质教育工作与高职院校的职业性特征结合在一起,才能让学生形成职业化的人文素质,更好地面对社会中的挑战。
所谓职业人文素质,就是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行业中所表现出来的与人文素质相关的综合素质。像个人的职业思想、职业精神与工作态度等,都是职业人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职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来讲,职业人文素质水平对于其个人岗位认知水平以及岗位胜任能力有较大影响。在建构高职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时,教师要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组织不同的职业人文素质内容,让学生在走入社会时,能够快速转变到工作角色,胜任岗位工作,得到企业的认可,获取丰富的个人发展机会。
四、关注学生成长的主体地位,建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在高职院校内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教师需要尊重学生。关注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与职业素质需求情况,从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建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认可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有重大意义。要调动起学生的人文素质学习主动性,教师要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可人文素质教育,从而成为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者。
其次,教师要从学生的需求入手选择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人文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与学生的职业素质水平提高密切相关。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背景,引导学生做好个人职业规划。并通过总结各个专业学生的职业规划内容,开发一套属于高职院校自身的校本教材。结合校本教材内容设计丰富的人文素质培养方案与活动,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意识。
综上所述,建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模式,需要教师明确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与目标。积极转变高职院校的教育理念,从生产人才的观念向培养人才、服务人才的观念转变,才能让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变得更加顺利。做好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满足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刘观金.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经宽蓉.高职高专“人文素质”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
[3]宫良伟,刘秀伦,邓珊珊.寓人文素质教育于理工科高职院校专业课教学的思考[J].当代职业教育,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