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事人对行政机关所作出的强拆决定是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但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受理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所提起的行政诉讼。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第十二条人民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
(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
(二)对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
(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
如何向业主委员会提起行政诉讼
提起行政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是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4、属于人民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管辖。
满足以上条件后起诉应当向人民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强拆算行政复议吗
《最高人民关于受理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案件问题的批复》
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或者城市房屋主管行政机关依职权作出的有关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等问题的裁决不服,依法向人民提起诉讼的,人民应当作为行政案件受理。
二、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因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发生争议,或者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后,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反悔,强拆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未经行政机关裁决,仅就房屋补偿、安置等问题,依法向人民提起诉讼的,人民应当作为民事案件受理。
行政强拆有哪些后果?
行政强拆的后果:
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什么叫行政强拆和司法强拆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申请人民对不履行行政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强制履行义务的行为,有权实施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是行政机关或者人民,而司法强拆一定要同时满足两个前提条件:
(1)被征收人在征收拆迁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未搬迁;
(2)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未申请行政复议,也未提起行政诉讼。此处行政复议的法定期限一般是60日,行政诉讼的法定期限一般是6个月。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规定:“被征收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不提起行政诉讼,又不在补偿决定规定的期限内搬迁的,由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依法申请人民强制执行。”
行政强拆与司法强拆有什么不同
行政强制拆迁与司法强制拆迁的区别如下:
一是性质不同。行政强制拆迁的执行主体是,动用的是的行政力量,是在行使行政职权,拆迁的法律责任由承担。司法强制拆迁的执行主体是,动用的是司法力量,拆迁的法律责任由承担。
二是效率不同。行政强制拆迁不受诉讼的影响,不论是否能够胜诉,均不停止行政强制拆迁的执行。房地局申请司法强制拆迁是以被拆迁人和房屋承租人能否提起诉讼,诉讼是否终结,以及房地局是否胜诉为前提的。
三是社会公信度不同。行政强制拆迁由作出裁决的房地局直接向申请执行,其他部门很难进行有效监督。行政裁决进入申请强制执行的司法程序,系行政裁决主动接受司法监督的程序,相对于行政强制拆迁而言,其强制执行的社会公信度亦就更高。 该内容由 曹慧敏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