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音乐教育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怀化学院为例
来源:微智科技网
■_氏j 枣l¨_ 本土音乐教育在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育中 的探索与实践 以怀化学院为例 一钮小静(湖南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 _1k一土音乐教育主要指以本地域(本国、 省、市、县、乡镇)的民族民间音乐 文化作为教学内容的音乐文化教育。我国 各地的本土音乐,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 也有丰厚的蕴藏,并且经过数千年的传承 衍变,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风格,这些特 点构筑了本土音乐固有的风格特征与美学 内涵,表现出独特鲜明有别于异地的音乐 色彩。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本土音乐正在 引起社会各方的重视。作为地方高校,一 方面对地方性音乐文化传统具有“守土职 责”,应当担负起对地方传统音乐文化保 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另一方面地方性传 统音乐文化资源对于一个地方高校来说, 是发展民族音乐教育事业的立足点;再 者,地方高校开展本土音乐教育也是在当 今激烈的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创新人 才培养模式,走特色之路的有力举措。 ■加强对本土民问音乐的 收集、整理和研究 本土音乐文化资源多以一种自为的方 式存在,它必须经过整理、挖掘、提炼、 加1_=、消化、吸收才能够体现其艺术价 值。地方高校加强对本土音乐的收集、整 理和研究工作,对继承和发展本土音乐文 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其开展本土音乐 教育的基础。 怀化学院坐落于怀化市,怀化境内及 周边少数民族较多,是一个多民族、多文 化交融的地域,本土音乐文化品种纷繁多 样、蕴藏量大、覆盖面广、特色鲜明。仅 怀化境内至今已有溆浦辰河目连戏、辰溪 辰河高腔、靖州苗族歌鼙、新晃侗族傩戏 “咚咚推”、沅陵辰州傩戏、辰溪茶山号 子、通道侗族芦笙、通道侗戏8项被列入 ■氏j曼茜牵2014.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沅陵山歌、怀化 上河阳戏、通道侗族琵琶歌、通道侗族大 戊梁歌会、靖州苗侗芦笙节5项被列入省 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充实和 丰富本土音乐文化教育资源,怀化学院音 乐舞蹈系专门建立民族音乐研究所,教师 们长期深入到田野田间。通过采风工作现 场了解或参与本土民族民间音乐活动,对 本土的民歌、戏曲、说唱音乐、民族器乐 和民族舞蹈进行调查研究,收集本土民间 音乐的音像、乐谱等第一手资料,并以本 土民间音乐为研究方向,以科学严谨的态 度对收集到的本土民间音乐进行整理和研 究,使之系统化、科学化。在“以研促 教”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怀化学院音乐舞 蹈系的教师积极把研究本土民间音乐与开 展音乐教学相结合,探索本土音乐在多元 一体的民族文化中的功能意义,从中筛选 出具有典型性的地方民族音乐转化为教学 内容,使之成为课程设置、教材建设以及 教学方法选择的重要依据。 经过多年的实践,怀化学院音乐舞蹈 系转变“西方艺术中心论”的教育观念, 深入认识本土音乐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确 立了以教学为主,研究、创作协调发展的 办学思路。依托怀化地区丰富的本土音乐 资源进行科研和创作,使科研成果进入课 堂,使创作作品走上舞台演奏、演唱,完 善本土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开展 本土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让科研、 创作、展演促进本土音乐教育的发展。 1在开设的基础课程中注入本土音乐 内容 地方高校在开展本土音乐教育时可以 将具有教育意义的本土音乐注入开设的音 乐课程中,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更深 入的理解本土音乐及本土音乐的特色和内 涵。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在积极研究本土 音乐的基础上,逐渐将本土音乐研究的科 研成果系统地转化为教学资源。如在钢琴 课程中,教师将收集的本土音乐改编成钢 琴小品,增加具有本土特色的钢琴曲目, 研究本土风格的演奏技巧;在教学中启发 引导学生更好地领悟本土音乐的魅力及神 韵,并不断探索如何用西洋乐器钢琴表现 出本土音乐的内涵与风格。在声乐课程 中,教师认真研究本土语言及本土各种优 秀的戏曲唱腔,把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歌、 戏曲等音乐素材融人到声乐课堂教学中。 这样不仅使学生从演唱技术上了解本地特 色的演唱风格,而且引导学生从深层次上 理解本土音乐的特征,体会其中所蕴藏的 精神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 尊重和传承音乐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责任 感。视唱练耳是高校音乐课的必修课,为 了突出本土音乐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教师在视唱曲中加入大量具有当地 乡土特色旋律的视唱练习,视听分辨其调 式调性以及音乐创作技巧方面的特征。此 外,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还利用具有 本土特色的打击乐如打溜子、闹年锣等的 节奏型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舞蹈课程中 加强本土民族舞蹈音乐的成分,教师们把 具有本土特色的歌舞音乐重新加工整理, 并组织学生进行排演;在舞蹈编导课程 中,让学生尝试利用本土民间歌舞音乐、 本土民间歌舞素材,进行舞蹈编导训练。 在歌曲写作和曲式分析课程中,教师引导 学生为本土音乐做具体的音乐学分析,使 学生从创作技法、音乐本体上更加深刻地 理解本土音乐的特征,并在每学期的考试 中加入本土音乐风格作品的考试内容。 ¨l■●●氏j 枣l2聘请民间艺人到校任教或开设讲座 由于各地方高校所在地都有着非常丰 本土音乐课程的学习内容,变封闭式教学 模式为开放式、自主研究式的教学模式, 导中,我系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对本土民 族民间音乐的研究。从2004年以来,学生 富的本土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并且各地作 为“活性资源”的民间艺人和其艺术形式 都独具特色,这些为各地方高校引进本土 音乐文化资源开展专业音乐教育提供了有 利的条件。为了使原汁原味的本土音乐重 返校园,怀化学院音乐系充分利用具有本 不断探索和完善本土音乐课程实践体系。 第一,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与音乐艺术相关 的各种采风活动和民俗活动。为了使学生 能够真正的理解本土音乐的文化内涵,我 院音乐系通过带领学生深入民间开展采风 活动,深入民间音乐社团,向民间艺人学 大多数都把自己毕业论文的选题定位在对 本土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 2-募于本土音乐素材的音乐创作 通过收集对本土民间音乐的收集、整 理和深入研究,不仅拓展了师生的文化视 野、丰富了艺术想象力,而且也大大激发 土地方特色的民问音乐、民问舞蹈及其掌 习舞蹈、学唱山歌、学习识记各种民乐 了师生音乐创作的热情。如根据侗族舞蹈 握这些技艺的民问艺人这一“活性资源”。 一方面,我们打破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 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聘请当地的老艺 人、民间音乐家和地方戏剧闭的表演艺术 家作为“潘性资源”进入课堂,充当音乐 艺术的专业教师。民间艺人以口传心授的 方式将他们自身最具特点的民族音乐演 唱、演奏专长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则通过 最直观、最贴切的视觉、听觉体验方式熟 悉、了解本土音乐文化的基本形态,感 受、发现、理解本土音乐文化所表现盼隋 感以及本土音乐所包含的艺术价值和淳朴 自然的艺术特色,从而拉近了具有新时代 精神风貌的年轻人与传统音乐文化之间的 情感,使学生对本土的民族音乐文化多了 一份了解、多了一份热爱。另一方面,我 院音乐系还定期邀请当地的老艺人、民间 音乐家和地方戏剧团的表演艺术家到学校 开展专题性讲座和演 活动。邀请当地民 间艺人、民问音乐家进行讲座和演出活 动,达到了学生、教师和民间艺人三方互 动,是音乐教学和本土音乐文化传承紧密 契合的一种有效方式。它可以使师生对本 土民间音乐文化的功能、内涵、种类、风 格和作品资源,有更加真切和客观的感 知、理解,使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在师生 们的社会实践中得以有效地传承和发展。 这种请“原生态”本土民族音乐重返校园 的尝试,不仅创造了一个尊重民间艺人、 扶持民间艺人的良好社会氛围,还增加了 师生与传统文化建立“血脉”般关系 的信心。 3.完善本土音乐课程实践体系 艺术实践活动是地方高校音乐专业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课堂教学互相促 进、相互补充、互为因果。本土音乐教 育,以学生能力培养、研究性学习为主 导,重视学生实践综合能力的培养。怀化 学院音乐舞蹈系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充实 词、谱;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加与本土音 素材改编的舞蹈 咯哆打打》、侗族原生 乐艺术相关的各种民俗活动,如参加“三 态歌舞 哆嘎哆 岜》,根据苗族歌舞创编 月三”、“四月八”、“芦笙节”、“跳坡” 的 族歌勘 族鼓舞》((铜铃舞》 等重大民族节日,与当地的民间艺人、民 等。这些作品一经演L叶l便受到了各位专家 问歌队对歌、交流等等。在艺术实践过程 学者的一致好评,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 中不仅使学生能够深人民间,了解本土音 较大的影响。 乐生存的文化土壤,并在传统“文化场” 地方高校的专业音乐教育是本土音乐 中感受、学习本土民间音乐文化传统。同 文化传承、发展的主渠道,不同的自然生 时学生在采风和参加民俗活动的过程中也 态与民族文化生态环境滋生了浩如烟海、 掌握了一些收集、整理民间音乐的方法, 风格独具的民族民间音乐种类,这些丰富 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二,组织建立 且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音乐文化资源为地 民族音乐学习团队。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 方高校探索和实践本土音乐教育提供了得 根据学生不同的爱好和专业特点,成立组 天独厚的条件。怀化学院音乐舞蹈系多年 建了基于本土音乐传承与发展的各种学习 来坚持以本土音乐教育为主体,以社会需 团队,如民族音乐管弦乐队、民族音乐合 求为导向,继承传统、学习民间、服务社 唱队、民族音乐舞蹈队和民族音乐理论研 会的办学理念,努力在实践中探索构建融 究小组等。这些民族音乐学习团队定期举 教学、科研、创作和艺术实践为一体的本 办各类音乐会及比赛活动,通过演出、比 土音乐教育体系,并在教学、科研、创作 赛等各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不仅提高 和艺术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为 了学生的演唱、演奏能力,培养了学生对 其他地方高校开展本土音乐教育提供了可 民问乡土音乐的自豪感和学习的积极性; 借鉴的经验。伴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 同时也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使参与者和 深化,我院音乐舞蹈系所构建的本土音乐 欣赏者都普遍接受了一次本土音乐文化的 教育体系将会更加完善,对于民族音乐的 普及教育。 发展将不断做出新的贡献!戈 ●收获与思考 参考文献: 1周凯模.本土音乐教育与全球文化生态平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院音乐系逐渐形 衡『JI.星海音乐学院学 ̄2oo3(3) 成了富有本土音乐教育特色的办学理念、 2.龚妮丽.本土音乐在现代音乐教育中的定 办学思路,为怀化本土音乐文化的研究和 位fJI.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3) 发展做了大量基础性的工作。 3.甘小云,周永红.高校本土音乐文化传承教 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lJ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 1.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 科学版),201 1(3) 通过对本土音乐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4.邸晓嫣.走m阴影回归本土放眼世界——高师 进一步推动了我院音乐系教学与科研的紧 音乐教育专业在新世纪的使命『J1.人民音乐, 密结合,调动了广大教师参与教学研究与 2004(7) 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从事对本土 音乐、本土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特色课程 建设和学科建设等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 一定的教育科研成果。同时在毕业论文指 氏被青枣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