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隐湖题跋》之研究意义
来源:微智科技网
第24卷第10期 2O15年10月 牡丹江大学学报 Journa 1 of Mudanj iang VO1.24 No.10 Oct.2O15 文章编号:1008.8717(2015)10・0073-03 浅谈《隐湖题跋》之研究意义 . 姬美华 石家庄050024)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北摘要:历来在对毛晋生平及汲古阁校刻书籍等方面的研究著作和论文数量众多、研究质量较高, 但是对于其写作的题跋研究却是寥寥无几。实际上,毛晋在致力于刻书和校书的过程中,也潜心于学术 研究,因而留下了大量的笔记题跋。本文拟从《隐湖题跋》的诸多题跋内容出发,对其进行大致梳理, 进而挖掘《隐湖题跋》所蕴含的重要研究意义,体会毛氏题跋所闪现出的文献学价值和史学价值。 关键词:毛晋;题跋;内容梳理;研究价值 中图分类号: I206.2文献标识码:A 毛晋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99年),卒于 追溯题跋的历史渊源,“题跋一名,最早是在宋代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原名凤苞,字子久。后 改字子晋,号潜在,别号汲古阁主人,江苏常熟人。 因其早年科举屡次失利,于是他在三十岁时便选择 隐居故里。综观其一生,虽在官场未能有所成就, 欧阳修的文集出现的,但是题跋文的出现,却要早 在唐代中叶,不过那时还没有题跋这个名称,只叫 做‘题’‘读’罢了。”【3 北宋以后,它几乎成为了 作家文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文学传统一直 延续至明清时期,清代在文集中加入题跋的风气达 但是他“奋起为儒,通明好古,强记博览,不屑俪 花斗叶,争研削间” 。他嗜好古书,博览群书, “负妮古之癖,凡人有所未见书,百方购访,如缒 海凿山以求宝藏,得即手自抄写,纠讹谬,补遗亡, 即蛛丝鼠坏、风雨润湿之所糜败者,一一整顿之。”啪 在藏书、刻书、校书、抄书等方面极具功力,留下 到了鼎峰。在这一时期,题跋作为一种短小精悍的 文体,“出现了金石、书画、藏书、书信、诗文等 等形式的跋文”州。由毛晋所撰写的书目题跋是在 其每刻一书之后完成的,在种类丰富的题跋文中别 具一格,因他所结集的题跋作品——《隐湖题跋》 了许多优秀的出版作品。 历来对毛晋本人及汲古阁校刻书籍等方面的 研究著作和论文数量众多、研究质量较高,但是对 和《汲古阁题跋》在题跋文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 绚烂一笔。 (二)《隐湖题跋》的基本情况 毛晋曾将自己所写的这些题跋文结集出版,以 于其写作的题跋的研究却是寥寥无几。本文拟从 《隐湖题跋》的内容及其研究意义出发,来探讨毛 晋题跋的重要文献学和史学价值。 “题跋”的基本内涵及《隐湖题跋》的基 一自己的别号“隐湖”为名,编为二卷。胡震亨详细 记录了《隐湖题跋》的成书过程:“子晋既刻其所 藏书若干种,各为之题辞行世矣。友人爱其书,尤爱 其题辞,劝子晋盍单行之,于是又有题辞之刻。”嘲 由此可见,毛晋所写的题跋和他刻印的藏书本来是 体的,后来由于友人极其喜爱这些题跋而对毛晋 提出了单行题跋的建议,于是才有了毛氏题跋的单 一、. 本情况 (一)“题跋”的基本内涵 根据《汉典》的解释,所谓的“题跋”是“题” 和“跋”的总称:“题”,指写在书籍、字画、碑帖 等前面的文字;“跋”,指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 后面的文字;内容多为品评、鉴赏、考订、记事等。 行出版,才有了《隐湖题跋》的成书。1915至1919 年,近代学者丁祖荫将其重刊入《虞山丛刻》中, 收稿日期:2015-05-27 作者简介:姬美华(199O一),女,河北衡水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研究生,研究方 向:中国古典文献学。 共计152篇,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常见的版本。之后 历阳人。甲戌状元及第,出自思陵亲擢,故秦相孙 又有著名藏书家潘景郑先生广为搜集,将《隐湖题 跋》及其续编一一收入,总得毛晋题跋249篇,更 埙居其下,桧忌恶之,以事召致于狱。桧亡,上眷 益隆,不数载入直巾书,惜其不年。上尝有用不尽 之叹。” -文中所提及的就是张孝祥.毛晋用语 极其精炼地讲述了张孝祥极具才华而为奸人嫉恨 的坎坷人生。 “计得表一篇;康二十六篇;又晋孙绥万一篇”, 共计277篇,因而《汲古阁书跋》成为目前收入毛 晋题跋最为全面的集子。但是毛氏刻书达六百余 种,藏书有八万余册,这些题跋与之相比,只能算 是沧海一粟,其中缺逸的题跋很多,这不能不说是 一(二)介绍所刻书籍的内容、创作意旨以及卷 数、版本差异 正是由于毛晋的题跋是写作于所刻印的书籍 种莫大的遗憾。 毛晋友人陈继儒曾这样高度评价毛晋的题跋: “雕板流通,附以小跋,种种当行,非杜撰判断、 硬加差排于古人者,益胸中有全书,故本末具有脉 之后,所以《隐湖题跋》中跋文的重要内容之一就 是详细介绍书的基本情况。其巾书的基本内容、创 作意旨以及卷数、版本差异等方面都是毛晋所关注 的重点。 . 络;眼中有真鉴,故真赝不爽秋毫。无论寒肤喋腹 之儒,骇未曾有。虽士大夫藏书家李邯郸、宋宣献 复生,无侈其博而服其鉴也,故叙而行之。”嘲陈继 儒认为毛晋之所以能够超越藏书家李淑、宋绶,就 在于其对书中内容烂熟于心,并对书中相关内容有 如在《跋南唐书》中就讲述了《南唐书》的不 同版本以及版本的留存状况:“是书凡马令、胡恢、 陆游三本,先辈云:‘马胡诠次实力相似,而陆独 遒迈,得史迁家法。’今马本盛行,胡本不传,放 翁书一十八卷,仅见于监官胡孝辕秘册,函中又半 着独到、精准的判断。 李毅则认为毛晋的题跋之闪光点不在于炫耀 辞藻,而在于其对书中问题的研究、考证是精准到 位的:“子晋自甲子以来,校刻经史子集及唐宋名 人诗词,凡二百余种。每刻必求宋元善本而折衷焉, 或争胜于前哲,或兼俟之后人,辄跋数语于篇终, 俾读者考其世、知其人,非仅仅清言冷语,逞词翰 之机锋已也……予谓不及读汲古全书者,请读其跋 语可乎” ,而跋文正是毛氏刻书、读书中的精华 之所在。 二、《隐湖题跋》之题跋内容及其分类 烬于武林之火,庚午夏仲购其焚馀板一百有奇,断 蚀不能读。因检家藏钞本,订正附梓于全集逸稿之 末,至若与马玄康异同、繁简,已详见胡沈两公跋 语云。” 在这篇简短的跋文中,涉及到《南唐书》 的三个版本和陆游所作《南唐书》这一重要版本的 保存情况,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段文字中看到毛晋 在搜罗不同版本时的两大主要途径:家藏和购得。 需要指出的是,在毛晋所写的跋文中,对书籍 的介绍往往并不局限在一方面的内容,通常是对这 一=传籍的书中内容、版本、书名等各个方面均有简 本文拟从《隐湖题跋》的诸多题跋内容出发, 对其进行大致梳理,进而挖掘《隐湖题跋》所蕴含 的重要研究意义,体会毛氏题跋所闪现出的文献学 价值和史学价值。 (一)介绍编者、作者的生平及与之相关的事 迹 洁的叙述。如《跋邶嫘记》:“前人著书多取名于本 册中,如席夫所辑三卷,首载张茂先至郄嫘福地, 历观奇书,因名《郄嫘记))o或以小说置之然,岂 可与《虞初志》、阳羡书生云云同视耶?其间如‘琴 为暗香,棋为鬼阵,舞有百华,歌有双曲’之类, 奇名、奇事不可悉举,非惟足饱贫腹,即缎月炼年 之藻匠亦未免醉心矣。向有新安黄氏刻本,载枝指 生序言,颇病吾邑民怿先生私为帐中藏,更有先达 为两先生解嘲云:此皆文士常态,何如传其书、隐 其序?与海内博雅公诸人者共快云。”“ 跋文中首 如毛晋在为《珠玉词集》所写的题跋中提到: “同叔,抚州临川人也。七岁能属文,张知白以神 童荐,真宗召见,与千余人并试廷中,神气不慑, 援笔立成。帝异之,使尽读秘阁书,每取咨访,率 用寸方小纸细书问之。继事仁宗,尤加信爱,仕至 观文殿太学士,以疾请归,留侍经筵,及卒,帝I临奠, 犹以不亲视疾为恨,特罢朝三日,赠谥元献。” ,跋文 先介绍了《邶嫘记》名字的由来;其次用“奇名、 奇事”四字概括了书之内容;最后用反面事例折射 出毛晋“以公同好”的分享识见,不仅自己要留名 中所提到的同叔即是晏殊,在简单说明晏殊的故里 之后,就用平实的语言将他因才学出众而受到真 宗、仁宗两代皇帝尊重的故事娓娓道来。 再如《于湖词集》的跋文中提到:“字, 号于湖,蜀之简州人也。后卜居历阳,故陈氏称为 74 青史,更要使同时代人和后学获益。 (三)考证作者、篇次及对文本的校勘 在毛晋考证《花蕊夫人宫词》中的“花蕊夫人” 究竟是何人时,有过这样一段精彩绝伦的考辩:“蜀 主王建纳徐耕二女,姊为淑妃,妹为贵妃,俱善为 诗,有藻思。妹生衍衍,即位册贵妃,为顺望太 后;……或即以顺望为花蕊夫人,如诗话所称小徐 妃是也。及唐庄宗平蜀后,孟知祥再有蜀,传孟昶。 青城女费氏幼能属文,尤长于诗,以才貌事昶,得 幸,赐号花蕊夫人。然则花蕊夫人果有二耶?但徐 妃以污乱失国,孟昶继之,宠溺后宫而独袭亡国夫 人之号,岂大惑者固不知其不祥也?……今宫词百 首实孟昶妃费氏作,不闻小徐妃云。”” 毛晋认为, 世人认为花蕊夫人为蜀主妃子而没有想到蜀国有 毛晋在聚本的过程中,对坊本的态度也是值得 后人关注的,如他在为《介庵词集》作跋文之时, 就曾提到:“予家藏《介庵词》一卷,板甚精良, 惜未得其全集。又有《文宝雅词》四卷,中误人孙 夫人《咏雪词》,又曾见《琴趣外编》六卷,章次 颠倒,赝作颇多,不能悉举。至如《席上赠人》《清 平乐》,昔人称为集中之冠,反逸去,可恨坊本之 乱真也。” 坊本通常是以盈利为目的而完成的, 通常讹误较多,毛晋在那个时代就意识到了坊刻弊 先后之别,孟昶断然不会沿袭一个淫乱后宫的亡国 妃子的名号去命名自己的妃子,这种做法既不符合 逻辑又被认为是不祥的,由此可以推断《花蕊夫人 百宫词》中的“花蕊夫人”必是孟昶的妃子费氏无疑。 又如毛晋在刻印和阅读陆玑的《草木鸟兽虫鱼 端较多,不能不叹服毛晋卓越的学识眼光和丰富的 文献学知识。 三、《隐湖题跋》之题跋研究意义 毛晋撰写的题跋,考镜学术源流,介绍作者生 平,书写提要,品评其得失并加入自身感慨,它实 际是一部毛晋自己撰写的刻书目录。在这部《隐湖 疏》的过程中,就前人对此文作者的争议,展开了 详细的说理和考证:“右毛诗疏二卷。或日吴太子 中庶子乌程令陆玑作也,或日唐吴郡陆玑作也。陈 题跋》中,毛晋旁征博引,使用了大量的故事典故, 引用了许多前人的观点和评价,但又不失自己 的判断。通过分析和梳理《隐湖题跋》中各个题跋 的主要内容,我们从中不难挖掘出在《隐湖题跋》 这本书中,毛晋体现出的先进的史学观念和文献学 思想。 氏辨之日:‘其书引《尔雅》郭璞注,则当在郭之 后,未必吴时人也。但诸书援引多误作机。’案: 机字士衡,晋人,本不治诗,则此书为唐人陆玑, 字元恪者,所撰无疑矣。后世失传,不得其真,故 有疑为赝鼎者,或又日赝则非赝,盖摭拾群书,所载 漫然,嫠为二卷,不过狐腋、豹斑耳,其说近之。”” 《隐湖题跋》作为毛晋著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成为后人窥见毛晋思想情感和历史见解 的一个重要窗口。正因为如此,作者希望依靠浅薄 《草木鸟兽虫鱼疏》这篇文章在流传过程中,出现 了作者是陆机或者是陆玑的争议之辞_o二人年代相 的知识可以对其中一两个问题简单论述,以期能揭 开其研究的冰山一角。 参考文献: 去甚远,却因为文章流传时间久远而发生了讹误, 毛晋在此处致力于恢复作品和作者的真实面貌,这 也是他的跋文历经千年而仍然价值依旧的重要缘由。 (四)对作品的评价、自身的感叹 【l】钱谦益.《隐湖毛君墓志铭》收入《汲古阁书跋》 【M】.土海: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 【2】【6】陈继儒.《叙》收入《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 (丛刊六)之《隐湖题跋》【M】.北京:中华书 局。2006:453. 从《隐湖题跋》的目录来看,毛晋所刻印的书 籍既有诗集、词集、评话,又包含史书、小说,类 型多样,而且他对所刻印的书籍有着深入地阅读和 研究,表现在跋文中就成为了毛晋对作品的评价以 【3】黄国声.《古代题跋选》【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 社,1986:2. 及自身的感叹,而这些慨叹是毛晋在阅读中的情感 自然流露,即使时隔千年,这些思想仍旧让人觉得 熠熠生辉。 毛晋阅读蒋捷的词时,认为前人喷啧称道的伟 大词人中应该有蒋捷的一席之地:“昔人评词盛称 【4】吕世好.《<汲古阁书跋>研究》【D】.东北师范大 学,硕士学位论文,20l2:lO. 【5】胡震亨.《毛子晋诸刻题跋引》收入《宋元明清 书目题跋丛刊》(丛刊六)之《隐湖题跋》【M】. 北京:中华书局,2006:455. 李氏、晏氏夫子及耆卿、子野、少游、子瞻、美成、 尧章止矣,蒋胜欲泯焉无闻。今读《竹山词》一卷, 【7】李毅.《叙》收入《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丛 刊六)之《隐湖题跋》 1.北京:中华书局, 2006:453. 语语纤巧,真世说糜也;字字妍倩,真六朝隅也, 岂其稍劣于诸公耶?或读《招落梅魂》一词,谓其 磊落横放,与辛幼安同调,其殆以一斑而失全豹 矣。”“ 毛晋在对蒋捷的词进行恳切的评价之后, 又对有人因其中一词误判蒋捷词风的这种管中窥 豹的行为进行了批驳。 [8]【9】【10]【l1】【l2】【l3]【l4】【l5】毛晋.《隐湖题跋》收 入《宋元明清书目题跋丛刊》(丛刊六)【M】.北 京:中华书局;2006:460,477,464,472,469,48 1,462, 478. .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