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 D . 无法判断10. (2分) (2019九上·萍乡月考) 2017年5月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大型喷气式客机C919完成预定试飞科目,安全返航着陆,顺利完成首飞。如图所示,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C919商用大飞机,C919客机中的部分钛合金零件采用了激光3D打印技术。关于客机的相关科学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客机采用密度小的材料,可以减轻它的重力 B . 客机所在高空的大气压强,比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强小 C . 客机升空利用了“空气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的原理 D . 客机从地面起飞腾空而起时,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11. (2分) 如图中,没有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 . 船闸
B . 排水管的U形“反水弯”
C . 锅炉水位计
第 3 页 共 14 页
D . 钢笔吸墨水
12. (2分) (2020·北京模拟)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 . 图甲:汽车尾翼原理和飞机机翼原理不相同
B . 图乙:在水中,压强计的金属盒所处的深度减小,它受到的水的压强也随之减小
C . 图丙:连通器中装入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连通器各部分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
D . 图丁:将自制气压计随电梯从一楼上升至十楼,气压计细玻璃管中的液面会上升
13. (2分) 一物体漂浮在水中,有 体积露出水面,则物体的密度为( ) A . 1g/cm3 B . 0.75g/cm3 C . 0.5g/cm3 D . 0.25g/cm3
14. (2分) (2019·仪征模拟) 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浓度的盐水,将同一只鸡蛋先后放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杯中液面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鸡蛋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B . 鸡蛋在甲杯里排开液体的质量较大 C . 乙杯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较大 D . 甲乙两个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一样大
15. (2分) 如图所示,在容器中放一个上、下底面积均为10 cm2、高为5 cm,体积为80 cm3的均匀对称石鼓,其下底表面与容器底部完全紧密接触,石鼓全部浸没于水中且其上表面与水面齐平,则石鼓受到的浮力是( )
第 4 页 共 14 页
A . 0 B . 0.3N C . 0.5N D . 0.8N
16. (2分) 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挂一铁球,当铁球露出水面三分之二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4N当铁球浸入水中二分之一体积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N,取下该铁球放入水中,铁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是( )
A . 18N B . 14N C . 8N D . 10N
17. (2分) (2017八下·滦县期中) 如图所示,A、B、C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则它们的压强关系正确的是( )
A . PA最大 B . PC最大 C . PA=PB=PC D . 以上都不对
18. (2分) (2018八下·苏州月考) 如图,同种材料制成的实心圆柱体A、B放在水平地面上,高度之比hA:hB=2:1,底面积之比SA:SB=1:4,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对地面的压力之比FA:FB分别为( )
A . PA:PB = 1:2 FA:FB = 1:1 B . PA:PB= 2:1 FA:FB = 1:2 C . PA:PB = 1:1 FA:FB = 2:1 D . PA:PB= 2:1 FA:FB = 1:1
19. (2分) (2017九下·龙口期中) 两个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把体积相同的A、B两个实心小球放入甲液体中,两球沉底;放入乙液体中,两球静止时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 5 页 共 14 页
A . 小球A的质量小于小球B的质量 B . 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C . 小球A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在乙液体中的浮力 D . 在甲液体中容器底对小球A的支持力小于对小球B的支持力
20. (2分) 6月1日,“东方之星”号邮轮在强暴雨和龙卷风的天气中,倒伏沉没在一处水深15米的长江里,社会各界全力实施了救援,对于事件的一些场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当起吊船将沉船吊起不断浮出水面的过程中,沉船受到水的浮力不断减少
B . 用两艘同为500吨的起吊船同时起吊船头与船尾时,船尾露出水面的速度较慢(如图所示),说明当时沉船的重心靠前
C . 船内受困人员通过敲击船体发出求救声,敲击发出的声是超声波
D . 若江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 则沉船处江水对江底的压强为1.5×104Pa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共7题;共16分)
21. (2分) (2020八下·来宾期末) 如图所示是松果共享电单车,单车设计了较宽的坐垫是为了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车把上的刹车把手属于________(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22. (2分) (2017·赤峰模拟) 如图所示,实心圆柱体甲、乙旋转在水平桌面上,现沿水平虚线切去部分后,使甲、乙剩余的高度均为h.甲、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力相等,则甲、乙物体的密度ρ甲________ρ乙;切除前甲、乙对桌面的压强p甲________p乙 . (都选填“>”、“=”或“<”)
第 6 页 共 14 页
23. (2分) 质量为45kg的小明静止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力F=________N,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会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4. (2分) 一艘远洋轮船在洋山深水港卸下一批货物,则该船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 ,船底受到水的压强将________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船底距水面10米,则船底受到海水的压强约为________ 帕(海水的密度约为1.0×103千克/米3)。
25. (2分) (2017·崇明模拟) 质量为1千克的木块漂浮在水中,则木块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_牛,浮力的方向是________,若用力将木块全部摁入水中,那么它受到水的浮力将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6. (3分) (2017·松北模拟) 如图是小文所做的实验,A、B、C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________的关系.若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无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________.
27. (3分) 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放置一盛水的容器,容器内水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为0.15米,A、B、C为容器中的三点,已知A、B两点位于同一水平高度,A点距容器底部的竖直距离为0.1米,则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 帕,B点受到水的压强________ C点受到水的压强(选填“大于”、“等于”、“小于”).将容器移到斜面上后,A、B、C三点受到水的压强最小的是________ 点(假设A、B、C仍处于水面下).
三、 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8题2分,29题2分,30题3分,31题 (共6题;共23分)
28. (2分) (2019九上·上海月考) 如图所示,重为2牛的小球漂浮在水面上,用力的图示法画出小球受到的浮力F浮。
29. (2分) (2019八下·新泰月考) 物体A放在水平传送带上,随传送带一起以速度v匀速向右运动时,画
第 7 页 共 14 页
出A的受力示意图。
30. (3分) 当物体对水平面压力一定时,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随受力面积变化规律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得出,压强随受力面积变化的表达式:________ 。
31. (5.0分) (2017八下·龙华期中) 小敏同学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 压强计是通过U形管的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大小。
(2) 小敏实验时的情形如上图所示,四幅图中烧杯内的液面相平(不考虑实验结论的偶然性) ①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_。
②保持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它的方向,比较________两图,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③比较图乙和图丁,能初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吗?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32. (5分) (2018·肇庆模拟) 小明利用实验探究浮力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系 . 他把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将它分别浸入水和酒精中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
第 8 页 共 14 页
(1) 上述四种情况,________图中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最小 . (2) 由图甲和图乙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3) 做丙、丁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__有关 . (4) 由图丙和图丁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
(5) 做________和________两次实验,是为了探究金属块浸没在液体中时,受到的浮力与深度无关 . 33. (6.0分) (2020九上·孝南开学考) 在语文课本上学习了“死海不死”的文章后,小敏想“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她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三: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按照图中字母顺序用弹簧测力计吊着同一物体,做了如下实验:
(1) 举一个产生猜想二的例子:________;
(2) 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C、D,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是错误的;分析比较实验步骤A、B、C,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并由此联想到,轮船的排水量越大,它满载时,________和船身质量之和越大;
(3) 分析图中提供的信息,可知物体的密度大小为________kg/m3 , 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4) 实验中采用了________的研究方法。
四、 计算题(34题8分,35题10分,共18分) (共2题;共18分)
34. (8分)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140 g,底面积为100 cm2 , 高为20 cm的薄壁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逐渐倒入3 cm深的水。现用手将一系有细绳的圆柱体A缓慢向下浸入水中,圆柱体A的质量为360 g,底面积为40 cm2 , 高为10 cm,最终当圆柱体A静止后松开手。整个过程中圆柱体不吸水,细绳质量不计。求:
第 9 页 共 14 页
(1) 圆柱体A的密度;
(2) 圆柱体A最终静止时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3) 圆柱体A最终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35. (10.0分) (2019八下·滦南期末) 如图甲是《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三千多年前在井上汲水的桔棒,其示意图如图乙所示。轻质杆杠的支点。距左端L1=0.5m,距右端L2=0.2m。在杠杆左端悬挂质量为2kg的物体A,右端挂边长为0.1m的正方体B,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正方体B的质量为 7kg。(g=10N/kg,不计杠杆与轴之间摩擦)
(1) 求:①绳子对B的拉力FB; ②正方体B对地面的压力F压;③正方体B对地面的压强pB; (2) 若把B物体浸没在水中,通过计算说明这种情况下A物体是否能将物体B提起。(设B始终浸没水中)
第 10 页 共 14 页
参
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 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21-1、
共7题;共16分)
第 11 页 共 14 页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三、 作图与实验探究题(28题2分,29题2分,30题3分,31题 (共6题;共23分)
28-1、
29-1、30-1、31-1、
31-2、
第 12 页 共 14 页
32-1、32-2、32-3、32-4、
32-5、33-1、
33-2、
33-3、33-4、
四、 计算题(34题8分,35题10分,共18分) (共2题;共18分)
34-1、
34-2、
第 13 页 共 14 页
34-3、
35-1、
35-2、
第 14 页 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