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密达配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60例观察
来源:微智科技网
201 1年10月第9卷第29期 高,TSH降低;9例同时行” I摄取率测定,摄取率增高明显;6例行甲 状腺B超检查,4例可见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局部血流丰富,呈“火海 征”。确诊为甲亢后给予抗甲亢药(他巴唑或丙硫氧嘧啶等)及对症 治疗,2 ̄4周后复诊,症状均明显缓解。 3讨论 ・论 著・ 35 神经症状、心慌、胸闷、纳差、转氨酶异常,腹泻等就诊时,常被误 诊为神经官能症、心脏病、病毒性肝炎、慢性结肠炎等,没注意到这 些症状的非特异性,没有想到甲亢可引起转氨酶、胆红素增高,甲亢 可致心室扩大导致二尖瓣相对关闭不全,心尖区可听到收缩期杂音, 伴有房颤时易被误诊为风心病等各种心脏病 ;甲亢患者可出现高血 糖、糖耐量降低、尿糖阳性等。本组有8例(占21.6%)患者是初诊医 3.1误诊原因分析 ①问诊不详细,体检不细致,遗漏重要的症状或体征…。因误诊 师根据患者已有的辅助检查报告,忽视相关问诊、体检导致误诊。 3.2误诊预防 ①临床医师应注意到老年甲亢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并加以重视,对 于老年人,不应过分强调典型的甲亢三大临床表现,②应保证病史的 完整性、准确性及系统性,体检要全面、又有重点针对性,并及时选 做相关的检查,如甲功检测,” I摄取率测定等,以明确诊断;③诊 断思维应有整体观念,全面分析,避免片面性,遇到一些特殊表现, 的病例主要以某一系统如消化、循环、精神神经系统的症状为首发, 首诊医师问诊绝大多数漏掉甲亢的其他症状,也忽略了眼睛、甲状 腺、心脏、腹股沟及手抖等检查。如某女患者,62岁,因烦躁、易激 惹、失眠、记忆力下降、手抖等表现就诊,半年来先后在多家医院诊 治,均无甲状腺检查的记录,长期以神经官能症治疗。本组患者在急 诊科初诊误诊18例(占48.6%),正是由于急诊科医师工作繁忙,只 能做重点的问诊、体检,容易忽略其他重要的症状和体征,忽略甲功 检测,导致误诊;②非内分泌专科医师对老年甲亢临床表现不典型缺 如慢性腹泻,反复低血钾补钾后仍反复发作,长期反复心悸、胸闷、 房颤,焦虑、失眠或淡漠、忧郁等,应注意到甲亢的可能;对于主诉 多,定位不明确的老年患者不要轻易诊断为神经官能症等,必须行甲 状腺功能检查。 乏足够的认识,诊治经验不足,在诊断时重点关注有无高代谢症状、 突眼、甲状腺肿大等典型临床表现,容易被首发症状误导,引起误 诊。老年甲亢临床表现不典型口】,如本组病例中仅有2例突眼、2例甲 状腺肿大。如某男患者68岁,因心悸、气促、胸闷8个月,心电图示 参考文献 [1】陈蜀敏,熊萃.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3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 杂志,2008,8(2):1522. [2]孙美珍.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特点[J].中华老年医学杂 志,2003,22(6):323—333. 房颤,sT.T波改变,先后就诊5家医院,分别以心肌炎、冠心病、高 血压心脏病等治疗无效。3个月后又出现纳差、腹泻、消瘦,拟诊慢 性结肠炎治疗无效。体检时只关注其心脏、腹部的体征,没有注意到 其双目有神、s1亢进、腹股沟可闻击音甲亢体征,导致长期误诊。 [3】李双,王晓梅,张新莉.老年甲亢性心脏病76例分析[J].中国误诊 学杂志,2008,8(5):1232—1233. 【4] 沈铭.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7例误诊分析[J].海南医学,2010, 21(28):44-45. 本组患者11例(529.7%)为相关非内分泌内科医师误诊;③医师过 分依赖或迷信辅助检查结果,在鉴别诊断时常常据此辅助检查结果先 人为主,缺乏全面分析和详细的问诊、体检,导致当患者早期以精神 思密达配合微生态制剂治疗/J ̄J L腹泻的6O例观察 刘世亮 张辉 (山东省胶南市王台中心卫生院,山东胶南266425) 【摘要】目的研究思密达配合微生态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用药方法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O例小儿腹泻惠儿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惠 儿餐前lh服用思密达,餐后半小时服用益菌康;第二组患儿餐前lh同时服用思密达和益茵康。结果第一组患儿的治疗疗程此第二组惠 儿缩短2~3d,且康复之后食欲较好。结论思密达和微生态制剂问隔服用能更好的治疗小儿腹泻。 【关键词】益茵康;思密达;小儿腹泻 中图分类号:R72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1)29—0035—03 The Observation of Smecta combined Probiotics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 with 60 Cases LIUShi—liang,ZHANGHui (Jiaonan Wangtai Central Hospital, ̄aonan 2664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Smecta treatment of infantile diarrhea with probiotics treatment method of rteatment effect.Methods 60 cases of children with diarrhea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first group of chilren dtaking Smecta lh before a meal,take half an hour aRer he mealt bacteria and Spot;lh while the second group of chilren width fasting and taking Smecta bacteria health.Results The first group of chilren dwih ttreatment regimens shorter than he tsecond group of chilren d2 ̄3d,and a good appetite aRer rehabilitation.Conclusion Smecta interval and taking probiotics to better treatment ofchildren with diarrhea. [Key words】Yijunkang;Smectite;Chilredn wih tdiarrhea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综合 征,是儿科消化系统常见病之一。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1岁以内者 约550%,6—11个月的婴儿尤为高发Ⅲ。近年来,思密达配合微生态 制用于治疗/J,)L腹泻的报道较多。胶南市王台中心卫生院采用思密达 配合微生态制剂益菌康治疗/bJL腹泻,发现不同的用药方法对治疗效 果的影响不同,现分析总结如下。 36 ・论 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8年lO,q至2010年12,q胶南市王台中心卫生院收治d,JL腹泻患 ,11,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月龄3-25个月,病程<4d。大便次数 每天4 ̄5次l9例,6-10次24例,10 ̄15次16例,15次以上1例,多为水 样便呈黄色。细菌培养均为阴性。伴呕吐14例,发热1iN,6例有脱 水征。6O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30例:其中男19例,女1 1例, 月龄3~24个月,病程<4d,呕吐8例,发热5例,脱水3例。第二组30 例:其中男l7例,女13例,月龄5-25个月,病程<4d,呕吐6例,发 热6例,脱水3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有可比 性(尸>0.05)。 1.2方法 第一组患儿餐前1h服用思密达(博福一益普生制药公司生产,每袋 3.0g),1岁以下,1袋/d;1 ̄2岁,1-2袋/d,3 ̄,/d;餐后半小时服用 益菌康(江西丰城市康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第二组患儿餐 前1h同时服用思密达和益菌康。两组视病情口服QRs补液或静脉补液 纠正脱水,并指导喂养。 1.3观察指标 给药后观察患儿腹泻次数,粪便性质及临床症状。按1998年北京腹 泻病会议制定的腹泻病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治疗72h后,腹泻减至每 日2次或以下,大便外观正常,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72h,粪便性 状及次数明显好转,全身症状明显改善;无效:治疗72h粪便性状、次 数及全身症状均无好转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5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fj佥验,等级资料采 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疗效比较 经秩和检验,两组患儿疗效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1.04,P> O.O5)。第一组患儿有效率为90.O%,第二组患儿有效率为83I3%(表 1)。第一组患儿的治疗疗程比第二组患儿缩短2-3d,经比较,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O.05),且康复之后食欲较好。 表1两组患几疗效比较 2.2不良反应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60例患儿查血常规、尿常规、肝 肾功能等均无明显异常。 3讨论 JJ,.It,消化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腹泻。全世界每年1200万5岁以下 儿童的死亡病例中,死于小儿腹泻的高达300万 ̄400万,仅次于呼吸 疾病占第二位。JbJt,腹泻不是一种的疾病,而是很多疾病的一个 共同表现,它同时可伴有呕吐、发热、腹痛、腹胀、黏液便、血便等 症状。每年6 ̄10 ̄,多数6个月至3岁的儿童面临夏季腹泻,该病发病 率高、起病急、强持久性、脱水、并发症、病死率高,所以要认真对 待,以便防患于未然,并及时针对性治疗。 腹泻的病原主要是细菌或病毒。病毒性腹泻可由病毒引起,尤其 以轮状病毒感染多见,好发生于6个月N2岁的婴幼儿。6个月以下小 儿因有母亲的抗体,一般少发病,即使发病也较轻。临床可以表现发 热、腹泻水样便,5 ̄10次/日或更多,发病初期可有轻度呕吐。因本病 October 201 1,Vo1.9,No.29围衄 可以侵犯呼吸道(又称“呼肠病毒”),有40% ̄50%患儿伴有咳嗽等 呼吸道症状 】。腹泻轻者影响孩子营养吸收,重者多因伴有脱水、酸 中毒因而危及生命。 小儿出现腹泻时须查大便常规,以确定病原菌和选用药物。轮状 病毒感染的患儿大便中常可见到脂肪球,很少见到红白细胞,查末梢 血象多在正常范围,临床常做的病原学诊断是大便的快速轮状病毒抗 原检测。对于有脱水症状的患儿要注意纠正水电解质的紊乱,必要时 应做血生化检查。轮状病毒肠炎的自然病程一般在7-10d,预后一般 良好,但近年研究发现,轮状病毒可引起全身多脏器受损,曾报道从 病儿肺组织、脑脊液、胸水、腹水中检出轮状病毒,我们在临床也常 能看到心脏受累的病例。所以对小儿腹泻不能光看到腹泻已止就认为 病好了,还要做其他相应检查。 腹泻的判断标准 1:①根据排便次 数,正常儿童的大便一般每天1~2次,呈黄色条状物。腹泻时会比正 常情况下排便增多,轻者4 ̄6次,重者可达l0次以上,甚至数十次。 ②根据大便性状,为稀水便、蛋花汤样便,有时是黏液便或脓血便, 同时伴有吐奶、腹胀、发热、烦躁不安,精神不佳等表现。 正常情况下,肠道微生菌处于动态平衡。当肠道微生态平衡遭到 破坏时,益生菌下降,有害菌增加,引起肠道菌群紊乱,导致一系列 疾病发生。腹泻时,肠道内厌氧菌数目急剧减少,主要表现在益生菌 (双岐杆菌)明显下降,其次是大肠杆菌,乳杆菌不同程度的减少。 由于肠道内失去厌氧菌的屏障与拈抗作用,从而有利于外侵袭菌的攻 击与定植,肠道菌群紊乱,促使腹泻发生。微生态疗法就是补充各种 人体有益的正常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重建人体天然屏障,促进疾 病治愈。益菌康是微生物学与动物营养学的有机结合,使用方便、安 全。思密达为双八面体蒙脱石。二者联合治疗JJ,JI.腹泻效果更佳。 益菌康由高酶活芽孢杆菌、乳酸菌、酵母菌及其代谢产物组成。 活菌总数>2 x 10 CFU/g,在动物体内可代谢产生大量蛋白酶、淀粉 酶、纤维素酶、脂肪酶等酶类,及多种未知促生长因子、B族维生素 和氨基酸等。他的主要作用为:预防疾病,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 肠道微生态环境,抑制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菌等有害菌的生长;促 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的生长,提高机体的免疫机能,建立机体健康的 良性循环,有效预防各类细菌性或病毒性疾病,减少药物投用量,降 低药费支出;优化肠道的多酶消化体系。应用本品时应注意以下几 点:①本品常温干燥保存,长期使用不产生抗药性,无任何药物残 留。②本品全期使用效果最佳,患病期间使用剂量可酌情增加。 思密达(通用名为礞脱石散)为天然蒙脱石微粒粉剂,具有层纹 状结构和非均匀性电荷分布,可固定、抑制消化道内的病毒、病菌及 其产生的毒素、气体等,使病毒、病菌失去致病作用。此外,对消化 道黏膜还具有很强的覆盖保护能力,修复、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 的防御功能,具有平衡正常菌群和局部止痛作用 】。两药合用总有效 率达90%左右,能起到协同作用。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患儿餐前1h服用思密达,餐后半小时服用益菌 康的临床疗效与餐前1aN时服用思密达和益菌康相仿,但是前者的治疗 疗程比后者缩短2 ̄3d,且康复之后食欲较好。认为思密达和微生态制剂 间隔服用能更好地治疗小儿腹泻,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贤刚,种渠,李锐.金双歧三联活菌片治疗小儿腹泻的Meta分 析[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6):457—461. 【2】方鹤松.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8, 13(6):381. 团喱l虱匪猫201 1年10月第9卷第29期 2001:208. ・论 著・ 37 [3]孙瑞珍.金双歧、思密达联用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J].实用 儿科临床杂志,2005,20(4):361—362. 【4】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邓佑玲.思密达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58例疗效观察[J].广西医 学,2009,25(9):997—998. ‘ 坐位、仰卧位血压测量的对比探讨 姬荷 (河南大学学报编辑部,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目的探讨坐位与仰卧位无创血压测量有否不同。方法对200名健康学生选用左、右上肢肱动脉测压法,分别测量采用坐位、仰 卧位两种体位的血压。结果坐位时测量的左、右侧收缩压分别为(1lO.1±2.6)mmHg和(112.3±2.2)mmHg,均大于仰卧位时的(108.2 ±2.8)mmHg和(11O.2土3.1)mmHg,但无显著性差鼎舒张压分别为(70±2.4)mrnHg和(72.4±2.1)mmHg,显著大于仰卧位时的(64.1 ±2.3)mmHg和(66.2±2.1)mmHg,P<O.05。结论健康青年人采用坐位、仰卧位两种体位测量血压,舒张压数值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血压;测量;对比 中图分类号:R44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1)29-0037—02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on Determination of Blood Pressure between Supine and Sitting Posiion tJI He ・ (JournalEditorialStaffofHenan University,Kaifeng475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diference O13,determination of blood pressure between supine and sitting position.Methods The IeR and right hand of humerus blood pressure were determined in supine and sitting position in two hundreds of volunteers respectively.Results The left and right hand of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sitting position were about(110.1 ̄2.6)mmHg and(112.3J:2.2)mmHg,and that in supine position were about(108.2+2.8)mmHg and(110.2+3.1)mmHg respectively,the correspondingvalues ofdiastolic bloodpressurein sittingpositionwere about(70 ̄2.4)mmHg and(72.4 ̄2.1)mmHg, comparable to htat in supine position(64.1:L2.3)mmHg and(66.2:L2.1)mmHg respectively.Conclusion The determined diastolic blood pressreu in siting position is greater than hatt in supine posit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 [Key words]Blood pressure;Determination;Comparison 血压是重要的生命体征,血压的测量必须准确。测量血压时要求 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即坐位时平锁骨中线第四肋间水平,仰卧 位时平腋中线水平。坐位和仰卧位是当前临床最常采用的血压测量体 位,这两种体位测量的血压值是否不同,以往文献的报道不尽一致。 本研究通过对青年健康人群进行平卧位及坐位血压的测量,以了解体 位不同对间接血压测量值的影响。 压的测量。纪录测试结果和体位。 1.3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以平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均数间以f检验比较显著性 差异。 2结果 见表l。 表l仰卧位与仰卧位无刨血压测量的比较[( 士s),mmHg】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随机抽取河南大学医学院医学专业学生200名,年龄20-2 1岁,男 女各半,无急、慢性疾病,身体健康,与 诊断学》课程的血压测量 实验课同步进行。 1.2血压测量 注: 与仰卧位相比P<0.05 3讨论 采用台式水银血压计(上海医用仪表厂),测试前受试者安静 本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年轻健康受试者坐位时左右肱动脉舒张压分 别为(70±2.4)mmKg ̄(72.4.±2.1)mmHg,均显著大于仰卧位时测 休息10rain,测试时背靠椅背,双脚落地,左、右上臂裸露、轻度 外展伸直,平放在桌子上与右心房同一水平进行左、右臂血压的测 定的相应值(P<0.05),原因可能与机体为克服重力对血液回流影响 而提高交感神经的张力、增加血管阻力有关,虽然心脏收缩力增强,但 同时外周阻力也增加,心输出量增加不明显,因此坐位时收缩压虽高于 卧位时的相应测定值,但无显著性差异,也提示年轻受试者交感神经代 量。测压时将袖带松紧适宜、平整地绕在上臂离肘窝2 ̄3cm处,用 手将听诊器体件置于肱二头肌腱内侧肱动脉搏动处,按Korotkoff 分期法,首先昕到第一声响亮拍击声为收缩压,数值以此时汞银柱 所指的刻度为准,声音消失前的血压为舒张压,若柯氏音不消失 者以变音为准(同一受试者采取同一标准)。测试者取仰卧位, 偿功能及血管收缩、舒张功能良好。解剖学显示,主动脉为体循环的动 脉主干,主动脉弓的分支自右向左分别为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 左、右上臂裸露与身体平行,轻度外展伸直放在检查床上进行仰卧 位的血压测量。每种体位连续2次血压测量,每次测量间隔时问为 3 ̄5min,取其平均值。坐位血压测量后休息10rain后再进行卧位血 锁骨下动脉。右侧上肢的肱动脉来源于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支无名动 脉,左侧上肢的肱动脉来源于主动脉弓的第三大分支左锁骨下动脉,因 此二者能量消耗不同。有资料 显示我国国人左右上肢肱动脉血管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