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牧中心小学校本培训计划

九牧中心小学校本培训计划

来源:微智科技网
九牧中心小学校本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师资队伍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根本,学生的成长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晶。因此从面向未来的战略高度,从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出发,通过对教师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全体教师的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建设一支适应新时期课程改革需求的复合型教师队伍,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训目标:

总目标:通过培训,力争使青年教师人人成为师德好、学历高、业务精、能力强的复合型的教师。

具体目标:

1、通过培训,在广大教师中比较牢固地树立起为振兴教育事业,爱国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提高教师民主法制观念基础,文明修养,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师德水平,使每位教师成为学生爱戴、家长信赖的好教师。

2、有计划的提高学历层次,三年内,力争使青年教师大专毕业历率达100%,本科毕业率达20%以上。

3、有计划地开展教学基本功训练,使青年教师都具有扎实的基本功,“三字一话”考核都能达标,会制作课件、网页,能运用网络开展教学。

4、分层次培养青年教师,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教育科研能力,争取早出、多出名教师。

三、培训对象。

根据教师的年龄特征和每位教师的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教师分成若干不同层次的小组,确定不同的培训内容,以满足参训者个体的自身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将教师分成三个不同层面,第一层面

是青年教师,因其缺乏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对其侧重进行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训。第二层面是中年教师,重要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观念的更新,即教学创新的培训。第三层面是骨干教师,他们年富力强,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校本培训的重点,通过培训,努力使他们向专业化、科研型发展。

四、培训措施。 1、师德教育:

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公民道德实施纲要》,观看《师德启思录》,努力激发教师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重视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学习教育法规,增强法规意识。学习师德规范,学习师德高尚的教师的典型事迹等,以先进促奋进。

⑵开展“爱生敬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征文、演讲等手段,发挥教师在师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⑶制定师德考核制度,使教师不断规范自己的师德行为,提高师德养成的自觉性。对教师的考核情况将作为教师聘任、职评、评先等重要依据。

2、学历进修。

鼓励青年教师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培训,特别是关心还没有获得大专学历的教师,给他们定目标、压任务,督促他们早日完成大专学业。教师参加辅导、考试的学时数、成绩及时做好登记,作为考核继续教育的依据。三年内,力争使青年教师大专普及率100%,本科毕业率10%以上。

3、基本功训练。

⑴引导教师开展“三字一话”基本功训练,夯实基础,在普通话考核人人过关的基础上,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经常性开展说课、评课、会课活动,提高教师口语交际能力。

⑵综合学科的老师要加强本学科基本功训练。体育教师必须具

备做操、喊口令、运动队训练等基本功;音乐教师必须具备唱歌、画画、使用乐器等基本功;外语教师必须达到经过培训后上岗;电脑教师必须达到电脑中级以上水平,具有课件制作、电脑维护等基本功;自然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具有自然实验、科技制作等基本功。

⑶开展信息技术培训。组织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网页制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力争使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建设好自己的网页,青年班主任能建设好班级网页。努力提高教师在网络环境下进行教学的能力。

4、业务培训。 ⑴读书活动。

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教师先进教育思想的确立,必须依靠先进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为此,我们将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深入学习教育理论,每位教师每学期必须读好一本教育理论专著,经常阅读教育报刊杂志。近阶段要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资料,并组织教师进行培训。通过学习、内化、运用、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

⑵请进走出。

学校每学期结合当前的教改热点和我校的教改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邀请各级教学专家来校示范教学或作专题讲座,不断开阔教师的眼界。同时有重点、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听课研讨活动,外出学习二天以上的教师回校后要有成果汇报,或写学习心得,或上示范课,或作专题讲座,切实提高学习的成效。另外,我们也将组织学校的学科教改带头人和校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到兄弟学校借班上课,加强横向教学研究和交流,同时提高校骨干教师的知名度。 5、组织竞赛

为充分调动教学学习培训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率,使教师真正能实现由“要我学”的外部动力化为“我要学”的内驱动力。我校将积极组织各种竞赛,营造校本培训的氛围。①校内举行各种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继续开展每学期一次的“三优工程”评比:即优秀教育教学论文评比,优秀课件评比,优秀教案评比,为使活动重在过程,重在参与,并取得成效采用激励评价方式,对每位教师进行考核,纳入年终评优、考核、职称评定等活动中。②积极参加校外的各种竞赛,选拔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县级以上比赛,赛前,组织教师认真准备,尽量为他们出谋献策。在各种竞赛中,进行校本培训,促使一批教师尽快成长。

5、课题研讨

课题研讨是校本培训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课题研讨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使教师养成反思的习惯。为能更好地发挥教研课题在校本培训中的作用,让语、数教研组组长担任课题组组长,组织本教研组的教师,围绕课题开展讨论研究,这样,目标一致,教师既把研究过程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又把研究得到的新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实现解决教学难点、疑点问题与开展教研、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活跃教科研的气氛,提高教科研的质量,实用价值也可以得到充分体现。

6、分科探究。语、数教研组根据自己教学实际,开展系列教研活动。每学期要求每位教师(45岁以下)做到“四个一”,即:每人进行一次课题公开教学,举行一次中心发言,主持一次教学评课活动,撰写至少一篇相关的教学论文。

每个教研组每周都有固定的教研活动时间。教师必须统一参加教研活动,组内探究,分科互学,学校统一考勤,并跟继续教育挂钩,跟年终目标考核挂钩,这样就保证教研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教研活动中,采用以下培训方式:①对活动主题进行讨论,确

定主题;②追根溯源,分析搞好主题的层层因素,使教师的思维得到碰撞,产生新的思想,写出教案,③在教师个人意愿的基础上确定主讲人;④写出说课材料;⑤进行说课;⑥按说课的程序进行上课,教研组成员集体听课;⑦集体评课,指出优缺点并上升到理论;⑧教师集中集体的智慧再次上课,并给予评价。这样,教师才能把目光投向课堂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带着激情与执着,与教科研活动一路同行,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体现校本培训的实效性

五、培训保障。 1、领导保障。

成立由校长牵头的学校校本培训教育领导小组,副校长为主要领导,教导处主任为分管领导,教研组长为组织机构成员,有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教师个人的分层管理网络。 2、经费保障。

为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加强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必须的基础项目建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