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的科学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的科学

来源:微智科技网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

A.19世纪四十年代 B. 19世纪五十年代 C. 19世纪六十年代 D. 19世纪七十年代 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 关于资本主义和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 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 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 作为中国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A.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B.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 C. 思想 D. 理论 5.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是( ) A.工人罢工 B.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固有予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

A.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 无产阶级作为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 C. 工人 D.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7. 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 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性的统一 B. 实事求是 C. 阶级性 D. 科学性 8. 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是( )

A. 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 机械唯物主义 9.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 新陈代谢 B.科学性与性 C.合逻辑性 D. 与时俱进 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

A. 实现主义 B.消灭阶级 C. 消灭国家 D.消灭两极分化

(一)单项选择题参:

1. A 2. C 3.A 4.A 5. C 6. B 7. A 8. C 9. D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文艺复兴 2.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 ) A.康德 B.黑格尔 C. 费尔巴哈 D.笛卡尔 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 ) A.斯密 B.李嘉图 C. 马歇尔 D. 萨缪尔森 4.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

A. 圣西门 B. 傅立叶 C. 欧文 D. 费希特

5.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是( ) A. 巴黎公社 B. 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历史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 )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

A.思想 B.理论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9.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 )

A. 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 B. 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 C. 防止和反对实用主义 D. 防止和反对经验主义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多项选择题参:

1.ABC 2.BC 3.AB 4.ABC 5.BCD 6.BCD 7.CD 8.BCD 9.ABCD 10.ABCD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三)简答题参

1.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第一,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和整个人类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第二,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还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上来加以回答。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 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这一判断是错误的,因为: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反映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客观真理。真理只存在适用范围和条件的问题,而不存在所谓过时的问题。

第二,从现实情况看,尽管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特点,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人类的任务尚未完成,作为无产阶级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也就不存在过时的问题。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又是时代的旗帜。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性结合在一起,它的自我批判性、开放性必然使它随着时代、条件、国情的改变而不断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会过时,但这并不排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事物所发表的个别观点、结论、提法需要修改和补充。“过时论”者常常借口马克思主义中的个别结论不再适应现实情况,或者抓住马克思主义原理应用于实际中所出现的某些失误和偏差,而从整体上、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这是完全错误的。

(四)论述题

1. 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2. 如何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四)论述题参:

1.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科技、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相对性,但是它们又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完备而严密的有机整体。

第一,从体系结构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了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会失去世界观和方这一理论前提;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许多范畴和原理就会失去理论支撑;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就会失去理论归宿。

第二,从本质特征上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因为它自始至终都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观察和思考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实际上它自身就是在实践中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真理。实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共同逻辑起点和理论归宿,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认识论和价值论的有机统一。

第三,从发展历程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情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但是它们又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自我补充、完善和发展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又是一个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它从诞生以来,就表现为一个过程统一体。

第四,在当代,破坏、割裂和肢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否定其逻辑方面的彻底性和严密性,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它的三个主要思想来源的“简单相加”,把它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看成是没有任何内在联系的“理论拼盘”,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另一种是否定其历史方面的彻底性和严密性,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立起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对立论”。这些观点和看法都是错误的。

2.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源就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性的统一。今天,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给出了整个物质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一种用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和对各国工人斗争经验的总结,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和观点都渗透和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实践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它没有任何私利可图,其根本利益与自身同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彻底的必然趋势完全一致。无产阶级只有全人类,才能最后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它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无产阶级的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

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彻底的科学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密不可分的。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不把他们的理论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学说。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仅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某些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因脱离实际而发生失误。因此,要根据实践的变化,去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这种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质正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实践、认识、创新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而创新就需要不断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才会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更加美好的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激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创造条件,最终实现主义社会。其次,实现主义社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要树立崇高的主义理想,坚定主义信念,为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另一方面要把实现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各个不同阶段代表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

(五)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

——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页。 材料三:

恩格斯在1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

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恩格斯:《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如何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五)材料分析题参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以及采取行动的指南,我们不应当把它看成包容一切学科的知识总库,它也不提供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它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它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品质,不要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可以各取所需的词语和生搬硬套的条文,不要把原理当作标签任意贴到各种事物上去,而是要理论联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去认识,去解决。马克思主义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某些形式。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我们要不断地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第四,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要搞清楚,还要讲新话。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同样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