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五)

2013年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卷(五)

来源:微智科技网
专题检测卷(五)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2·福建质检)历史学家巴里·科沃德认为:“(《权利法案》)规定,国王必须定期召开议会,但到底几年召开一次,法案并没有做出详细规定,更何况国王依然拥有随意召开和解散议会的权力;国王还拥有制定内外的权力,拥有任免各部大臣及官吏的权力。”据其描述,当时英国( ) A.实行责任内阁制度 B.削弱了议会立法权 C.国王仍然拥有较大的行政权 D.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2012·江苏三市调研)1742年,辉格党领袖、内阁首相罗伯特·沃尔波尔,因失去了下院多数的信任而被迫率内阁集体辞职,此后,“内阁失去下院多数信任必须辞职”就成为英国一种不成文的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 ) A.进一步增强内阁首相的权力 B.防止国家元首 C.强化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关系 D.协调内阁与国王的关系

3.19世纪30年代,英国议会曾对工厂用工问题、工人的劳动时间等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社会调查,并于1833年颁布《工厂法》等法律。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 A.1832年议会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 B.工业的完成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 1 -

C.马克思主义已在英国广泛传播 D.议会通过立法干预社会经济和生活

4.恩格斯指出:“最先承认的美国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黑人奴隶制,阶级的受了指斥,而人种的,则为法律所神圣化。”这说明( ) A.1787年美国存在致命错误 B.美国黑人奴隶没有得到基本的 C.美国资产阶级享有法律 D.美国也有悖于理念的地方

5.(2012·西城模拟)近代历史上,许多国家的议会实行两院制。被称作“人民的双重代表制”的是( )

A.英国议会 B.美国议会 C.德国议会 D.日本议会

6.1787年费城会议上,美国的建国者在选择了共和制后,却声称不要“民主”,他们的主张实际上应是( ) A.并没有强烈的民主意识 B.认为“共和”已包含了民主 C.反对过激的直接民主 D.要划清与英国的关系

7.(2012·江南十校联考)英、德同为君主立宪制国家,但两国君主的权力差异很大,英国君主只是国家的象征,而德国皇帝却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根本原因是( )

A.两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不同 B.两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时间不同

- 2 -

C.两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 D.两国统治阶级的构成不同

8. (2012·广州二模)“(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D.《德意志帝国》

9.约翰·麦克里兰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指出:“社会主义理论之成败,判断标准是它能不能适应它当代世界的事实,而且如果它的当代世界改变,它却不变,未免奇怪。此外,我们不可忘了,社会主义批判的世界,即资本主义世界,是会转化的,与资本主义所取代的那些世界甚不相同。”在这里,该学者强调

( )

A.社会主义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 C.社会主义理论应与时俱进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应相互借鉴

10.(2012·合肥模拟)工业导致社会日益成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两大敌对的阵营,成为《党宣言》诞生的主要条件。下列作者表述的现象,与上述时代背景无关的是( )

A.司汤达:(工人)每5-6年就失业一次,他们只好在街头卖唱 B.李斯特:(里昂工人身陷)苦难和令人难以忍受的贫困环境之中 C.奥斯特洛夫斯基:为人类的而斗争

- 3 -

D.巴尔扎克:法律把金钱定为衡量一切的尺度

11.(2012·广东四校模拟)亚当·斯密在其撰写的《道德情操论》(1759年)中主张:“应公平分配财富,以达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然而资本主义发展的事实却与之背道而驰。”为实现这一目标,率先在政治方面进行的实践是( ) A.《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建立 C.十月的爆发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12.(2012·广东仿真模拟)著名的无产阶级家托洛茨基在《十月的教训》中写道:“二月,如果把它作为的来看,是一次资产阶级。但是作为资产阶级,它却出现得过迟了,而且本身也不具有任何稳定性。它遭到一些矛盾的破坏„„”当时“矛盾”主要体现在( ) A.全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B.沙皇的残余势力不断制造恐怖事件 C.布尔什维克党内派系斗争激烈

D.不断恶化的战争形势激发民众的不满情绪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16分,第14题24分,共40分) 13.(2012·金华十校联考)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始,在克里斯提尼改革时确立,到伯利克里时期达到巅峰,最后因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的征服而结束。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

- 4 -

的明珠。

——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民主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你是如何理解古希腊民主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的?(5分) 材料二 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新的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

—— [美]J.布卢姆《美国的历程》(上)

(2)依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共和制建立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美国是如何突破古希腊民主的局限的。(7分)

材料三 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总统任期七年,连选连任。„„凡曾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参议院得组成最高,以审判共和国总统和及审理危害案。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3)根据材料三,分析1875年对法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影响。(4分)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劳动力的买和卖是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的界限以内进行的,这个领域确实是天赋的真正乐园。那里占统治地位的只是自由、平等„„离开这个简单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就会看到,我们的剧中人的面貌已经起了某些变化。原来的货币所有者成了资本家,昂首前行;劳动力所有者成了

- 5 -

他的工人,尾随于后。一个笑容满面,雄心勃勃;一个战战兢兢,畏缩不前,像在市场上出卖了自己的皮一样,只有一个前途——让人家来鞣。

——《资本论》第1卷

材料二 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党宣言》

材料三 (巴黎公社)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几乎都参加了投票„„公社委员及其他公职人员除了接受群众监督之外,还可以根据人民的意见,随时撤换„„所有在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刘祚昌《世界通史》

材料四 “十月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其理论的一次实践性试验。”“一切从前用来巩固等级制和财产方面的不平等的都被废除。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的企业中确立了工人监督„„农民拥有土地的世世代代的梦想实现了”“1913年农业总产值占国民收入的34.8%,工业和运输业仅占国民收入的19.30%,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已达955亿卢布,占国民收入的80%以上。苏联仅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进程”。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剧中人的面貌”在什么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真正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根本措施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这些措施体现的思想及产生的作用。(6分)

- 6 -

(4)依据材料四概括十月的历史意义。(6分)

(5)以上材料反映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出怎样的特点?(4分)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但是英国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在18世纪内阁制形成以后,故当时英国国王定期召开议会并有任命各部大臣的权力,说明当时英国国王仍拥有较大的行政权,故C项符合题意。

2.【解析】选C。英国君主立宪制规定,内阁及其首相要对议会负责,首相与内阁共进退,首相假如失去议会多数的信任和支持,必须与内阁集体辞职,这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内阁对议会负责的职责,故答案为C。 【方法归纳】英国内阁制的特点

(1)内阁首相为多数党领袖,形式上由国王任命。(2)内阁表面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3)全体内阁成员对首相负责,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3.【解析】选D。本题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下议会的作用。从题干看,议会通过社会调查,然后颁布法令,通过法令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反映了君主立宪制下议会掌握立法权的特点,故答案为D项。

4.【解析】选D。恩格斯看到了美国在承认的同时,也有种族歧视的规定,说明美国1787年也有悖于理念的地方。

- 7 -

5.【解析】选B。美国1787年规定,按人口比例和平等代表权这两个原则选举国会议员,议员由各州人民选出,同时国会通过任何法律和决议既要得到“大多数人民的同意”(众议院),又要“得到大多数州的同意”(参议院)。从这个角度看,美国国会的“两院制”具有双重代表制的特点。

6.【解析】选C。本题切入点是美国共和制政体,考查学生对美国共和制的准确理解。美国成立之初所谈的“民主”与我们今天所说的民主在意思上已大不相同,他们所反对的“民主”是雅典式的“过激民主”,即直接民主。

7.【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两国差异的根源,四个选项都是英德两国的不同,但根源需要从经济上分析,故资本主义发展程度的不同是造成两国政治不同的根源,答案为A。 8.【解析】选C。根据题干材料,“它”反映了共和派与君主派的相互妥协,这符合法国1875年的特点。德意志帝国虽然保留着君主制,但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故排除D项。

9.【解析】选C。根据题干材料,社会主义理论成败判断的标准是能否适应世界事实的改变,由此可以判断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 10.【解析】选C。工业引起社会阶级关系的深刻变化,无产阶级的贫困程度不断加深。资产阶级惟利是图,金钱观念至上。A、B、D三项符合题意。C项是影响下的产物。

11.【解析】选B。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应公平分配财富”“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政治„„实践”,综合分析是巴黎公社后建立的巴黎公社政权。 12.【解析】选A。二月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这成为当时最大、最尖锐的矛盾,而且后来的基本上围绕着这两个政权(工兵代表苏维埃、

- 8 -

资产阶级临时)之间的斗争展开。故选A。

13.【解析】第(1)题,从范围、性质、形式等方面回答局限性;从历史影响理解古希腊民主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第(2)题背景从思想、的软弱方面回答;突破从范围、性质、形式等方面与希腊比较回答。第(3)题从积极性和局限性两方面分析。

答案:(1)局限:就范围而言,仅为“公民”的民主,广大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就性质而言,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就形式而言,是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民主形式。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理解:古希腊民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影响了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5分)

(2)背景:人们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州软弱,不利于加强权力。 突破: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实行间接民主;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有效杜绝了抽签选举的弊端;给予美国黑人3/5的公民权,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雅典公民民主的局限。(7分)

(3)影响: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制,阻断了保皇派复辟的道路;总统和参议院的权力及其任职的规定,说明是保皇派和共和派妥协的产物,要巩固法国的共和制,仍需长期斗争。(4分)

14.【解析】本题考查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第(1)题,结合相关史实概括作答。第(2)题,结合《党宣言》中阐明的无产阶级的策略原则回答。第(3)题,依据材料三中的“实行公职人员的民主选举,选举不受任何,是名副其实的普选制”概括措施体现的思想,依据每项措施概括其作用。第(4)题,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概括作答。第(5)题,结合材料反映的史实,

- 9 -

综合概括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特点。 答案:(1)领域:生产领域。(2分)

变化:从自由、平等到不自由、不平等(或受压迫、剥削)。(2分) (2)进行无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4分) (3)思想:民主、平等。(2分)

作用:保障人民行使民主权利,防止国家公职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剥削阶级。(4分)

(4)十月使马克思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2分)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2分)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政治前提。(2分) (5)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历程。(4分)

- 10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