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常见的建筑
1、早在55万年前,我们的祖先为了⽣存,开始寻找能遮风、避⾬、御寒的房屋,后来他们终于找到了能够当房⼦的⼭洞。⼈类最早的居住的房屋是(⼭洞、草棚和树巢)。⼈们最早建造的房屋是(⽤兽⽪做成的可移动的帐篷)。
房屋是⼈类居住、⽣存的地⽅,有了房屋,⼈类才结束了露宿旷野的历史;有了房屋,⼈类才有了稳定的⽣活。
2、早在远古时代,⼈类的祖先就创造了原始的住所,但那只是遮风避⾬的地⽅。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建筑中融⼊了⼈类的情感、信仰和智慧。雄伟的⾦字塔、庄严的紫禁城,辉煌的凯旋门……这些闻名于世的建筑,都是科学与艺术的结晶。3、⼈类房屋是怎样发展变化的?答:⼈类房屋的发展经历了由天然洞⽳到⼈造住所,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到综合的过程。
4、引起房屋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总:是建筑技术的进步及各种新型建筑材料的使⽤。
或者: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各种新的建筑材料,建筑⼯具,建筑机械的发明、使⽤和进步。
附:⽣产⼯具的使⽤、建筑技术的进步和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使房屋发⽣了很⼤的变化。建筑技术的进步,对⼈类房屋的发展有促进作⽤。
建筑材料,建筑⼯具,建筑机械得到了迅速的发展,5、建筑技术的进步对房屋的发展有什么作⽤:①建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建筑材料的发展。
②建筑材料的发展和先进技术的运⽤⼜改进了建筑物的结构和功能。③推动⼈类社会的进步。
6.举出⼏件不同风格的房屋:四川⼭村民居、傣族⽵楼、内蒙古圆顶⼟房,特⾊的房屋、江苏民居、北京四合院。7.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房屋有很⼤差别,但它们在构成上都有⼀定的层次:楼房的层次构成:⼀栋楼房→单元房→房间→墙→砖
8、19世纪20年代研制出⽔泥,以后⼜出现了钢材、塑料、混凝⼟等许多新的建筑材料。9、不同地区房屋的特点与(当地环境)和(⼈们的⽣活⽅式)相适应的。10、不同功能的建筑进⾏分类:与之相关的填空:
①宫廷府第建筑:如皇宫、宅第。⽣活中的建筑各种各样,且具有②防御守卫建筑:如城墙、关隘、长城。同的功能,你知道的建筑物的不③防洪蓄⽔:都江堰同功能有防洪蓄⽔、防御,纪念④纪念性:纪念碑等。
⑤陵墓建筑.:如清东陵、明⼗三陵。⑥祭祀性建筑:如天坛、孔庙。⑦宗教建筑:如寺庙、祠、清真寺。(8)桥梁及⽔利建筑;如:都江堰、赵州桥。(9)娱乐性建筑:如戏台、看台。
⼆、巧妙的结构
1、为了增强建筑物的稳定性,⼈们选取各式各样的结构。
(1)、改变建筑物的结构,可以改变建筑物的承载⼒。例如、三⾓形的基本结构具有稳定性;仿⽣建筑⼀般模仿⽣物的独特结构。(2)改变物体的形状,可以加⼤物体的承载⼒,例如:把⼀张纸折成纸桥,可以承载更⼤的重量。2.常见建筑物的结构有什么不同,请分类
建筑物的结构不同主要表现在整体结构不同、房顶结构不同、墙体结构不同、材料结构不同等⽅⾯。4.简答:
(1)赵州桥为什么是拱形的?
答:①增加桥梁的跨度和宽度,便于⾏船。②⽀撑⼒强。③扩⼤了桥的流⽔⾯积,减少了洪⽔对桥梁的冲击。(2)楼板、主柱为什么做成空⼼的?
答:①节省材料②轻巧. ③结实. ④⽀撑⼒强. 或者:因为空⼼既减轻⾃⾝重量,⼜不易弯折。(3)屋顶或墙体的钢架结构为什么是三⾓形的?答:因为三⾓形⽐较稳固,能增加建筑物承受⼒。直径相同的实⼼纸棍⽐空⼼纸棍更容易弯折直径相同的空⼼铁棍⽐实⼼铁棍更容易弯折
5、王莲是世界上最⼤的睡莲科植物,英国建筑师根据王莲叶⼦的结构,设计建造了⼀座顶棚跨度极⼤的展览厅,整个建筑轻巧、明亮、经济、实⽤。
6.蜘蛛⽹在变形的过程中,可以将运动产⽣的⼒分散掉,英国的⼀位建筑师利⽤这⼀原理,为⾜球俱乐部设计了⼀座带屋顶的看台,这种结构既节省材料,英国顶棚跨度极⼤的展览厅王莲的叶⼦带屋顶的看台蜘蛛⽹变形分散⼒法国的朗⾹教堂⼈⽿北京奥运会主体育馆鸟巢
悉尼歌剧院、⾹港国际会展中⼼贝壳美国的丹佛国际机场洛基⼭脉⽇本东京的代代⽊体育馆海螺
英国伯明翰塞尔福瑞吉百货⼤楼⼥性⾝体
美国的“树纹塔”摩天⼤楼建筑可以像树⽊⼀样进⾏光合作⽤
答:如贝壳的外形多种多样,有锥形的、弧形的、球形的,但它们都是⼀层薄薄的外壳,它能承受巨⼤的⽔的压⼒,所以贝类动物可以其薄薄的贝壳来保护柔软的⾝体。⼈们从贝壳中受到启⽰,发明、建造了薄壳建筑,如悉尼歌剧院、⾹港国际会展中⼼等。
8.叶脉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结构有什么功能?答:叶脉呈⽹状结构,这样的结构使叶⾯更坚固,更容易吸收营养。
9.贝壳和⼈体中有许多拱形结构,这样抗压能⼒强,蜂巢是蜂窝结构,抗压能⼒强,质量轻、空间⼤DNA是双螺旋结构,不易断损。筒形叶桥模仿了植物的叶⼦的结构。三、美丽的建筑
1.我们从建筑物的造型,图案、⾊彩、装饰、功能等⽅⾯欣赏建筑的美。2.建筑物的美,⼀⽅⾯表现在它的⾃⾝造型和⾊彩上,另⼀⽅⾯还表现在与周围环境及功能的协调⼀致上。
3.⼈们是怎样利⽤周围环境或创设某种环境,来体现建筑美的?答:利⽤周围的⾃然环境如⼭体、流⽔、湖⾯与建筑物融为⼀体。另⼀⽅⾯通过⼈⼯⼿段,利⽤各种要素造作需要的景观,如假⼭、⼈⼯湖、雕塑、楼、台、亭、榭、廓等体现建筑环境
的美。
4.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物时,既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材料,⼜要考虑建筑物的结构还要考虑如何体现建筑物的美。5.常见的建筑装饰材料有瓷砖、壁纸、装饰⽊线、⽯膏板等。6.建筑材料的选择要体现环保、美观、易得的要求。
绿⾊建材:是指对⼈体、周边环境⽆害的健康、环保、安全型的建筑材料。7.⼈们是怎么样利⽤某种装饰材料来美化建筑物的,怎样改进效果好?
答:⼈们利⽤瓷砖铺地⾯、浴室、厨房的墙壁,⽤装饰⽊线装饰门⼝、窗⼝,⽤⽯膏板做出各种造型。要轻装修、重装饰,更利于环保。
8.设计制作流程图: (1)选择题⽬(2)确定制作的⽬的(3)根据⽬的设计多种⽅案(4)选择⽅案并进⾏制作(5)评价与改进。9.制作⼀个建筑物“模型”的⽅法有:雕刻法、粘接法、替代法、插接法。四、⼈体的组成
1、⼈体由头、颈、躯⼲、四肢组成。
2、⼈体的组成:有机体(⼈体)→→系统(循环系统)→→器官(⼼脏)→→组织(⼼肌组织)→→细胞(⼼肌细胞)⼈体→系统→器官→组织→细胞楼房→单元→房间→墙→砖
3、构成⼈体的基本结构是细胞。不同类型的细胞形状、⼤⼩、颜⾊各不相同。4.⽤显微镜观察时,两只眼睛都要睁开。5、细胞是怎样构成⼈体的?或者:细胞有什么作⽤?
答:绝⼤多数⽣命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有的结构简单,只有⼀个细胞;有的结构复杂,由数亿个细胞构成。⼈体内的细胞不断地吸取氧⽓和养料,排出⼆氧化碳等废物,为⼈体的⽣命活动源源不断地提供物质和能量。
6.⼈体内部有哪些器官,这些器官⼜是如何构成⼈体的?答:⼈体内部器官有肝、肠、胃、肺、⼼脏、脑、神经等。许多在结构和功能上密切联系的器官结合在⼀起共同进⾏某种特定的⽣理活动。即构成⼋⼤系统。⼈体主要有⼋⼤系统:即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殖系统、神经系统。五、消化与吸收
1.⾷物经过哪些消化器官?它们有什么作⽤?
答:⼝腔→→⾷管→→胃(肝脏、胰脏)→→⼩肠→→⼤肠→→肛门。⼝腔:破碎⾷物。⾷道:⾷物从⼝腔进⼊胃的通道。⼩肠:消化吸收储存的⾷物。
⼤肠:吸收⽔分,将⾷物残渣形成粪便。
2、消化:在消化系统中,⼤块⾷物被切割、磨碎成⼩颗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成更⼩的微粒的过程。吸收: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过⼩肠壁进⼊⾎液的过程。
3.消化过程是怎样的?答:(1)⽛齿将⾷物破碎,加进唾液,经⾆搅拌,将⾷物送⼊⾷道。(2)⾷物经过⾷道到达胃,胃的蠕动及胃液的作⽤把⾷物变成⾷糜,进⾏初步消化。(3)⾷糜到达⼩肠后,在肠的蠕动及肠液、胆汁的作⽤下进⼀步消化,变成能溶解于⽔的营养物质,被⼩肠绒⽑吸收。(4)剩余的残渣进⼊⼤肠,⼤肠吸收⽔份,将剩余的残渣由肛门排出体外。
◎营养的吸收主要是靠⼩肠,唾液能把淀粉变成麦芽糖。
4、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饮⾷习惯,才能保证消化系统的正常⼯作,保持我们的健康?
(1)不暴饮暴⾷.②不喝酒或少喝酒。③吃东西细嚼慢咽。④少吃⾼蛋⽩⾼脂肪⾷物⑤睡前不吃固体⾷物和甜⾷。⑥不喝⽣⽔,少吃凉东西。⑦少吃油腻⾷品。5:怎样保护消化器官:(1)吃饭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2)饭前便后要洗⼿,不吃腐烂变质的东西。(3)吃饭时不要看书、写字饭后不要做剧烈运动。(4)尽量不饮酒,保护消化器官健康。(5)饮⾷搭配要合理。(6)多吃蔬菜、⽔果,⾼蛋⽩、⾼脂肪的⾷物要适量。
6、我知道的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疾病:肠炎、胃炎、胃溃疡、胃穿孔、胃酸、肝炎、脂肪肝、痢疾、⼗⼆指肠溃疡等。7、肝脏:最怕酒;胰腺:怕暴饮暴⾷,过多油腻⾷物以及⼤量饮酒;⼝腔:怕吃得太多太杂;胃:怕暴饮暴⾷
8、什么是消化道?⾷物在消化过程中所经过的各个消化器官相互连接共同组成了⼈体的消化道。成年⼈⼩肠长6⽶⼤肠长约1.5⽶。
9.在没有发明内窥镜之前,医⽣是怎样做诊断的,有什么弊端?答:在没有内窥镜之前,医⽣是根据病⼈的病情及通过简单的检查后凭经验做诊断的。这样做的弊端是很容易误诊,从⽽耽误病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六、呼吸与交换
1、呼吸系统由⽓管、⽀⽓管和肺组成。
我们进⾏呼吸的过程是通过吸⽓和呼⽓两个动作完成的。2、呼吸器官包括:⿐腔、咽、喉、⽓管、⽀⽓管、肺
3、吸⽓与呼⽓时,⾃⼰的胸部是怎样变化的?吸⽓时,胸腔向外扩张;呼⽓时,胸腔向内收缩。⽓体交换场所是什么?(肺)
呼吸的作⽤: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将氧⽓输送到体内,并将体内产⽣的⼆氧化碳排出体外。⼈在安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16次。婴⼉则需呼吸30次,跑步的时候,⾝体⾥需要更多的氧⽓,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会增加到60次。⼈体时时刻刻通过肺与外界进⾏⽓体交换。
4.简述呼吸过程?答:从⿐腔吸进新鲜的空⽓(氧⽓),通过喉、⽓管、⽀⽓管进⼊肺(肺泡)⾥,被⾎液运送到全⾝各处,从全⾝各处产⽣的废⽓(⼆氧化碳)被⾎液运回肺(肺泡)内,经⽀⽓管、⽓管、喉、⿐腔排出体外。
⼈体呼吸过程流程图:⿐腔(吸⼊氧⽓)→咽→喉→⽓管→⽀⽓管→肺(进⾏⽓体交换)→⽀⽓管→⽓管→喉→咽→⿐腔(呼出⼆氧化碳)
5.制作⼀个肺的模型。在模拟呼吸的过程中,瓶⼦相当于胸腔,⽓球相当于肺橡胶⽪膜相当于膈肌。吸管相当于⽓管。模拟呼吸的过程,呼⽓时,胸腔向内收缩,膈肌向上移,胸腔空间变⼩,肺泡⾥的⼆氧化碳被排除体外,吸⽓时,胸腔向外扩张,膈肌向下移,胸腔空间变⼤,吸⼊了空⽓。从⿐腔吸进新鲜的空⽓氧⽓,通过喉、⽓管、⽀⽓管进⼊肺(肺泡)⾥,被⾎液运送到全⾝各处,从全⾝各处产⽣的废⽓(⼆氧化碳)被⾎液运回肺(肺泡)内,经⽀⽓管、⽓管、喉、⿐腔排出体外。6、※⽣活中的哪些因素会影响呼吸系统的健康:注意背诵
答(1)⼀氧化碳中毒 (2)⼤量吸烟 (3)⼤⽓污染 (4)随地吐痰 (5)感冒等。
7、感冒是⼀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往往是由于细菌或病毒侵染⼈的呼吸道引起的,并通过感冒病⼈咳嗽、打喷嚏、吐痰是散出的含有细菌或病毒的飞沫传染。七、循环与运输
1.循环器官包括:⾎管、⼼脏。⾎液循环系统的核⼼是⼼脏,⼈们常把它称为“泵”。⼼脏相当于泵,为⾎液循环流动提供了动⼒,⽽⾎管相当于运送⾷物的传送带。
2、在我们的⾝体中,有⼀套由⾎管组成的遍布全⾝的管道系统,⾎液在这套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完成物质的运输。推动⾎液在我们体内的⾎管中不停地循环往复流动的动⼒主要靠⼼脏。
3.⼼脏是如何⼯作的?⼼脏的⼤⼩与⾃⼰握紧的拳头相似。⼼脏就像⼀台强有⼒的泵,将⾎液压⼊⾎管,推动⾎液流经全⾝各部位,从⽽将养料和氧⽓输送到全⾝,满⾜⼈体⽣长发育的需要。4、⾎液循环过程是怎样的?
⾎液由左⼼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流到全⾝的⽑细⾎管,在此与组织液进⾏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变为静脉⾎;再流回右⼼房,这⼀循环为体循环。⾎液由右⼼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细⾎管,在此与肺泡⽓进⾏⽓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氧化碳,静脉⾎变为动脉⾎;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房,这⼀循环为肺循环。
###⼼脏分四个腔:左⼼房、左⼼室、右⼼房、右⼼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液流程图:左⼼室→体动脉→全⾝⽑细⾎管→体静脉→右⼼房→右⼼室→肺动脉→肺⽑细⾎管→肺静脉→左⼼房→左⼼室。
5、⼼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75次)叫⼼率。测量时要保持平静。⼼跳与脉搏的频率⼀致。
6、影响⼼脏跳动快慢的因素:1:剧烈运动。2:⼼情紧张、⾼兴。3:吃很辣的⾷物。4:⼼脏疾病
7、⼼跳加快时⾎液流动加快从⽽运送到全⾝的营养和氧⽓增加。
8、治疗⼼脏疾病的新技术:1:⾎管扩张⼿术。2:⼼脏起搏器。3:⼈⼯⼼脏移植4、⼼脏搭桥
9.新技术在医学中的发展和应⽤给⼈类带来了哪些好处?答:能够帮助⼈们摆脱病痛,甚⾄重新获得⽣命。10.怎样保护⾃⼰的⾎管和⼼脏的健康?答:(1)经常锻炼⾝体。(2)不吸烟、不饮酒等。⼋、⽣理与适应
1、⼈类不仅具备消化、呼吸、⾎液循环、⾝体运动等⽣理功能还具有感觉、思维、情绪等⼼理功能。⼼理功能是由⼈体内的神经系统实现的。
2、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神经。
3.⽣理功能包括消化、呼吸、⾎液循环、⾝体运动等。⼼理功能包括感觉、思维、情绪等。⼼理功能主要是由⼈体内的神经系统完成的。
4、※怎样注意⽤脑卫⽣:(1):在⼀天内交替进⾏各种学习活动。(2):每天应保证⾜够的睡眠。(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⑷多⾷⽤⼀些健脑⾷品如核桃、⼤枣、⽜奶
5、※在⽇常⽣活中我们随时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并且会对这些刺激做出必要的反应。
6、反应时: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存在的时间间隔。在这段时间内经历了许多⼼理加⼯过程,这种加⼯过程是在脑、脊髓、和神经系统内完成的。
7、反应时的长短与哪些因素有关?反应时的长短与刺激的强度、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对刺激的熟悉程度、动作反应的次数等因素有关。
8、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我们需要随时调整⾃⼰的⾏为,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9、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刺激的真实情况是⼀致的。然⽽,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我们对刺激的感觉与真实情况并不相同,这就是错觉。
10、举出⼏种适应现象的例⼦。看书①⼈们下⽔游泳,开始觉得⽔凉,过⼀会就不觉得那么凉了。②刚进花园就能闻到很浓的花⾹,过⼀段时间就觉得不那么浓了。③刚进电影院什么也看不清,过⼀段时间就渐渐看清了。11、举出⼏个错觉现象的例⼦?⑴同样长的线段,看起来竖的⽐横的长。⑵同样⼤的球放在⼀起显得⼩,单个放显得⼤。
⑶同样⼤的电视放在⼩房间⾥显得⼤,放在⼤房间⾥显得⼩。九、健康成长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体和⼼理逐渐发⽣着变化,有的阶段变化明显,有的阶段变化⼜不太显著。我国青少年⼀般从10--12岁开始,⾝⾼、体重、肺活量增长较快,这时开始进⼊青春期。青春期是⼈体⽣长发育的第⼆个⾼峰期。是从⼉童⾛向成年的重要阶段。⾝体形态的改变,⾝体功能的完善,⼼理活动的成熟主要是在这⼀阶段完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时期的发育可以决定我们以后的⾝体素质和精神状况。
1、⼈进⼊青春期后有什么变化?在此阶段有什么变化?
(1)⾝⾼,体重,肺活量的变化。(2)⼼⾥也悄悄的发⽣着变化。2、※我们应该怎样健康、顺利地度过青春期呢?(1):全⾯、合理的营养物质。(2):保证⾜够的睡眠。(3):加强体育锻炼。(4):养成良好的卫⽣习惯。
(5):及时将⾃⼰对⾝体和⼼理⽅⾯的困惑与家长和⽼师交流,以便得到适时的帮助。3、每个⼈青春期开始的年龄和结束的年龄略有不同,⼀般为10岁到20岁⼥孩⽐男孩平均早2岁。
4、当你和异性交往时,需要掌握分⼨。男⽣六要:(1)要懂得男⼥是有差异的;(2)要学会尊重⼥⽣;(3)要主动帮助⼥⽣;(4)要有保护⼥⽣的责任感;(5)要⾃觉抵制黄⾊诱惑;(6)要有道德约束能⼒。⼥⽣六要:(1)要举⽌⼤⽅得体,掌握分⼨;(2)要和异性保持⽂明、群体、公开的交往。(3)要识别、抵制异性的挑逗;(4)要拒绝钱和物的诱惑;(5)要远离学⽣不该去的地⽅;(6)要掌握⼀些⾃我保护的⽅法。⼗、⼩池塘,⼤世界
1、在我们⽣活的环境中,⽣长着动物,植物,微⽣物等,这些⽣物的种类及⽣长情况与这个地区的⽓候,⼟壤,⽔等环境条件有密切的联系,形成⼀个系统。
2、什么是⽣态系统?像池塘这样,由⽔草、鱼、虾、⽔蚤和各种细菌等⽣物及⽔、空⽓、阳光、温度、⼟壤等⾮⽣物共同构成的⼀个相互作⽤的整体,被称为⽣态系统。3.⽣态系统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各包括什么?
答:⽣态系统是由⽣物(群落)和⾮⽣物(环境)共同构成的⼀个相互作⽤的整体。分⽣物群落和⾮⽣物环境。⽣物群落包括:动物、植物、细菌等。⾮⽣物环境包括:⽔、空⽓、阳光、温度、⼟壤等。
4、◎⽣态系统是怎样构成的?⽣态系统→→群落→→种群→→个体。其中构成⽣物因素的最⼩单位是⽣物个体。海洋⽣态系统是最⼤的⽣态系统。
5、⽣物的⽣存离不开哪些外界条件?⽔、空⽓、阳光、温度、⼟壤等⾮⽣物环境。
6.⽣态系统的⾮⽣物环境起什么作⽤?答:⽣态系统的⾮⽣物环境为⽣物的⽣存提供了基本条件。7、⽣态系统中植物最多,因为它是⽣产者,为动物提供充⾜的⾷物和氧⽓。
8、研究⽣态系统的过程⽅法是什么?①选点观察②取样记录③统计整理④展⽰结果。⽣态学家在对某⼀⽣态系统进⾏研究时,经常会⽤到⼀些估算的⽅法进⾏推测。
9.校园、草地、森林都是⼀个⽣态系统,说⼀说它的构成。⽣物⾮⽣物
动物植物微⽣物⽔、空⽓温度、阳光、⼟壤
校园⽣态系统⽼师学⽣花草树细菌、病毒草地⽣态系统蚂蚁、蝴蝶花、草
森林⽣态系统狼、兔、蝴蝶树、草、花等⽣物等⽣物成分和各种⾮⽣物成分的作⽤?
答:例如池塘⽣态系统是由⽣物和⾮⽣物组成的。其中⽣物包括动物:鱼,虾等,植物:⽔草,微⽣物有细菌等。⾮⽣物有:阳光,空⽓,⽔等。(1)植物(⽔草)为动物(鱼,虾)的⽣存提供了⾷物和氧⽓。(2)⾮⽣物环境为⽣态系统中⽣物的⽣存提供了基本条件。(3)动物的粪便⼜成为了植物⽣长的养料。⼗⼀、⼩瓶⼦,⼤学问
1、⽣态平衡:有些鸟类吃昆⾍,⼤多数昆⾍吃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制造营养物质并放出氧⽓,⼟壤⾥的细菌分解动植物的⼫体。周围的温度、⼟壤、空⽓、⽔分等与⽣物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形成相对稳定的状态。这就是⽣态平衡。2、当⽣态系统中某⼀类⽣物突然减少甚⾄消失时,会对⽣态系统的平衡带来怎样的影响,由此得出什么结论,受到哪些启⽰?
答:⽣态平衡是⼤⾃然经过了漫长的时间才建⽴起来的动态平衡。⼀旦受到破坏有些平衡就⽆法重建了,带来的恶果是⽆法弥补的。启⽰:⼈类要积极的保护⽣态平衡,帮助维护这个平衡,决不要轻易去⼲预⼤⾃然,打破这种平衡。
3、⽣态系统中的平衡是不变的吗?⽣态平衡不是⼀成不变的,所谓的平衡是⼀个动态的平衡,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平衡。11、北京⼤兴留民营村维持⽣态平衡,⼤⼒发展⽣态农业,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正式确认为“中国⽣态农业第⼀村”。4、⽣态系统中有⽣产者、消费者、分解者。①⽣产者:在⽣态系统中,能利
⽤阳光制造营养供⾃⼰和其他⽣物⽣长的植物被称为⽣产者。②消费者:⼈、⽜、猪等不能⾃⼰制造⾷物,以其他⽣物为⾷的各种动物被称为消费者。③分解者:能分解动物的排泄物、⼫体或腐烂植物的细菌等微⽣物,被称为分解者。
5、(1)、什么是⽣物圈?地球表⾯所有的较⼩的、较简单的⽣态系统组成了⼀个最⼤的、最复杂的⽣态系统,就是⽣物圈。(2)除了⽣物圈之外,地球上还有,⽔圈、⼤⽓圈、岩⽯圈等其他圈层。(3)⽣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物的家,它为⼈类提供了⽣存的基本条件。
6.举例说明⼈和⽣物圈的关系。答:⽣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物的家,它为⼈类提供了⽣存的基本条件。如⼈的⾐、⾷、住、⾏都来⾃于⽣物圈。⼈呼吸所需要的氧⽓也来⾃⽣物圈。
7、为什么说保护⽣物圈就是保护我们⾃⼰?答:⽣物圈是地球上较⼤的⽣态系统,⽣物圈是⽆法代替的,它是⼈类赖以⽣存的唯⼀家园。所以说保护⽣物圈就是保护我们⾃⼰。⼗⼆、⼩⾏为,⼤环境
1、也许你认为治理、保护环境是的事。我个⼈吃什么、穿什么、选择什么交通⼯具对环境影响是很⼩的但当数万⼈的选择综合在⼀起,个⼈的⾏为就会导致环境的变化。所以⼀个⼈的⼩⾏为实际上也影响着⼤环境的变化。保护环境,⼈⼈有责。2.为了保护地球的⽣态环境,我们应该怎么做?答:为了保护地球的⽣态环境,我们承诺:
(1)⽣命离不开⽔。我们不但要节约⽤⽔,⽽且要保护⽔不受污染。
(2)废弃物对⽣态系统有致命的伤害。我们要减少废弃物,并尽量回收利⽤。(3农药和汽车尾⽓污染⼤⽓。要尽量少使⽤农药,短距离的路途尽量不乘汽车。(4有些能源的开发利⽤会破坏环境。所以我们要节约能源,合理开发利⽤能源。(5)植物能保持⽔⼟,有些植物的叶⼦还能净化空⽓。所以我们要保护植物,多植树造林。(6)动物是我们⼈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动物。
3.某化肥⼚把污⽔排放到附近的⼀条河⾥,这种⾏为对⽣态系统的平衡会造成什么影响?应该怎样做?答:会使河⾥的鱼、虾、⽔⽣植物受到危害,打破⽣态系统平衡。应严禁向河⾥排放污⽔,污⽔必须经过处理。⼗三、浩瀚的宇宙1、怎样描述银河系:
(1)⼀条长长的⽩⾊的光带横跨天空,那就是银河系(2)从地球上看,银河系是穿过夜空的⼀条满是星星的带⼦。(3)从宇宙中看,银河系就像⼀个不断旋转的⼤铁饼。(4)从侧⾯看,银河系就像⼀只织布的梭⼦。
2、银河系由500亿颗恒星、2000亿颗⾏星组成。太阳只是银河系中⼀颗普通的恒星。我们居住的地球只是太阳系中⼀颗⾏星。
3、科学家⽤光年来表⽰星球之间的距离。 1光年就是光在⼀年内所⾛的距离。⼤约10万亿千⽶。它是长度单位。4、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厚约2000光年。5、天⽂学家把所有的空间以及其中的万物叫宇宙。
6、中国民间⽜郎织⼥的故事,反映了⼈类对星际航⾏的向往。
7、天⽂学家已经发出了“星空在消失”的警告。我们应该防⽌⼤⽓污染。8.让我们⽤⾃⼰的⽅式来描述地球,太阳,银河系和宇宙之间的关系。
答:地球是太阳系的⼀员,太阳系是银河系的⼀员,银河系和⼏⼗亿,上百亿象银河系那样的星系组成宇宙。9.给宇宙飞船命名:
命名说明:我给宇宙飞船命名:钱学森号宇宙飞船
⽤这个名字命名的理由:钱学森爷爷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他为我国⽕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的贡献。为表彰钱学森爷爷在航空⼯程、喷⽓推进,⼯程控制论等技术科学领域做出的开创性贡献,1991年,、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四、探索宇宙
1.在500多年前,中国⼈开始⽤浑天仪等仪器来观测太阳、⽉球和星星了。我国古代观测天⽂的仪器是浑天仪。2、意⼤利⼈伽利略是世界上第⼀个⽤望远镜观测恒星和⾏星的天⽂学家。3、⽤望远镜观察星空,标志着进⼊了现代天⽂学时代。
4.举出5种望远镜。答:伽利略的折射望远镜、⽜顿的反射望远镜、双筒望远镜、射电望远镜、哈勃太空望远镜。
5、你知道哪些宇宙探测器:①麦哲伦太空探测器。②哈勃太空望远镜。③射电望远镜。④天⽂观测站。⑤宇宙飞船。⑥太空空间站。⑦⼈造卫星等。
6、你知道哪些宇宙探测器,有什么⽤途?(1)麦哲伦太空探测器,围绕着⾦星运转。(2)1990年发射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围绕着地球运转,它能观测宇宙的深处,⽐地球上任何望远镜看得更远。(3)射电望远镜,转动它的巨⽿对准天空,就能接收到来⾃遥远宇宙的各种电波。
7、⽕箭,是中国⼈在⼀千多年前发明的,当时使⽤的燃料是⽕药。现在⼈们⽤液态氢作为⽕箭的燃料。
8、我国明朝⼀位名叫万户的⼈试图⽤⽕箭使⾃⼰飞上天,但他没有成功,并献出了⽣命。为纪念这位先躯者,国际天⽂合会把⽉球背⾯的⼀座环形⼭命名为“万户”。⽕箭的先驱是明朝的万户。
9.让我们⽤⽓球做模拟实验来研究⽕箭的动⼒问题,把⽓球充满⽓,松⼿,观察空⽓向哪个⽅向喷出?⽓球向哪个⽅向飞出?⽓球靠什么⼒量前进的呢?答:空⽓向后喷出,⽓球向前飞出,⽓球靠反冲⼒量前进的。10、⽕箭的发射利⽤了反冲⼒原理。11、哪些因素影响⽕箭的飞⾏?
(1)⽕箭本⾝的材料(2)动⼒⼤⼩、(3)制作⼯艺(4)外界⽓候、环境。12、⾃⼰制作的⽕箭,那些因素影响⽕箭的飞⾏?(1)吹⽓量的⼤⼩(2)⾃⾝重量(3)外界⽓候。
13、1970年4⽉24⽇长征⼀号运载⽕箭把中国第⼀颗⼈造卫星送⼊太空。到1998年我国已经有35颗卫星了。14、⼈造卫星绕地球飞⾏的拉⼒是地球的引⼒。⼈造卫星能够绕地球飞⾏与地球引⼒和运转速度有关。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奥运会精彩的竞赛场⾯是靠⼈造卫星传送的。
15、影响⼈造卫星围绕地球运动的因素有:地球引⼒、运动速度和本⾝的质量。
16、⽤乒乓球和棉线模拟⼈造卫星的运动时得出什么结论:棉线越长,乒乓球受⼒越⼩;乒乓球质量越⼤,受⼒越⼤;转动速度越⼤,乒乓球受⼒也越⼤。
17、同步卫星从地⾯上看,它好像静⽌在空中不动,请⽤相对运动的原理解释:同步卫星就是卫星运⾏的速度与⽅向和地球的⾃转速度和⽅向刚好⼀样都是24⼩时旋转⼀周,这样从地球上看,卫星就像是静⽌在地球的上空。18、中国航天的创始⼈钱学森。1991年、授予他”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五、⼈造地球卫星
1、1957年10⽉前苏联发射了⼈类历史上第⼀颗⼈造卫星。如今增添了5000颗。
2、我知道的卫星:实⽤型导航卫星、通信卫星、⽓象卫星、地球资源卫星、天⽂卫星、中继卫星。3、⼈造卫星的⽤途:具有科学实验、通信、导航、侦察、⽓象预报、资源勘测和天⽂观测等多种⽤途。⼗六、在太空中⽣活
1、前苏联【加加林】是⼈类历史上第⼀个在太空⾏⾛的宇航员。2、太空中站着睡觉和躺着睡觉同样舒服。∨3、宇航员在太空洗澡是很容易的事。×4、在太空中⽣活、⼯作与地球上有什么不同?
太空中⾃然环境与地⾯上有很⼤的差异,特别是失重现象给⽣活、⼯作引起种种不便利。
5、我们把载⼈航天飞⾏器称做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是当今世界上最⼤、飞⾏时间最长的空间站。
6、航天服有什么作⽤?
是宇航员在太空中的⼯作服。⽤的是能抗辐射的材料制成的,⼀般内置⼀套循环、呼吸系统,排泄收集系统。7、2003年“神⾈五号”飞船胜利返航,标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有⾃主能⼒将航天员送⼊太空的国家。
8、2003年2⽉1⽇,美国哥伦⽐亚号航天飞⾏在结束“科学研究之旅”重返地⾯的过程中爆炸。航天飞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9.2003年10⽉15⽇上午9点,我国独⽴设计和研制的第⼀艘载⼈飞船“神⾈”五号在酒泉发射升空,北京时间10⽉16⽇6点48分,经过20⼩时飞⾏,绕地球14圈的“神⾈五号”飞船顺利返航。这次载⼈航天飞⾏的成功实现了炎黄⼦孙千年的飞天梦想,它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主能⼒将航天员送⼊太空的国家。神⾈5号2003、10、15、9时杨利伟酒泉卫星
发射中⼼神⾈6号2005、10、12、9时费俊龙、聂海胜神⾈7号2008、9、25、21时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神⾈8号2011、11、1、5时⽆⼈
神⾈9号2012、6、16、18时刘洋(⼥),景海鹏、刘旺⼗七、⾛进科学家
1.哪⼏位科学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他们有哪些主要成就?我们学习科科学家科学家钱学森张衡⽜顿爱因斯坦阿基⽶德主要贡献航空⼯程,喷⽓推进,⼯程控制论等领域浑天仪地动仪
万有引⼒定律,⼒学三⼤定律(英国)⼴义相对论(德国)浮⼒定律杠杆定律
(古希腊)值得学习的精神
热爱祖国,报效祖国
勤于观察,思考⽤于创新⼗⼋、科学学习回顾3、◎科学探究活动分⼏类:
(1):观察与实验(2):计划与实施(3):阅读与思考(4);设计与制作
4、※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怎样的?1:提出问题 2:猜想、假设与预测
3:制定计划 4:观察、实验操作 5:思考得出结论6:表达与交流5、在科学课上我们掌握了⼀些技能和⽅法:观察、记录、预测、分类、对⽐实验、设计与制作、建⽴模型、信息搜集和整理、表达与交流。6、利⽤多种图表整理信息的⽅法有⼏种?各有什么优点?①曲线图:可以直接地看出数据变化情况②柱状图:可以看出数据占总体的百分之⼏③扇形图:可以看出数据的多少情况
④概念图:可以了解数据的层次及基本的概念
7、3.简述汽车发展史。答:①1769年法国⼈制造了第⼀辆三轮蒸汽汽车;②1886年德国⼈制造了四轮汽车;③1908年美国⼈制造了T型福特汽车;④现代新型汽车。
8.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以及劳动⼈民的⾟勤耕耘,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9、科学家把发射⼈造卫星视为宇宙航⾏的开端。河北版(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
⼀、实验题⽬:研究哪种形状的纸桥承重能⼒强实验材料:⼀张32开的⽩纸、两个桥墩、棋⼦若⼲实验过程:1.将两个桥墩摆好,相距适当的距离。2.将纸直接放在桥墩上,放旗⼦,观察放⼏个塌。3.将纸做成⼸形,放在桥墩间,放旗⼦,观察放⼏个塌。4.将纸折成⽡楞型,放在桥墩上,放旗⼦,观察放⼏个塌。5.实验结论:折成⽡楞型的纸桥承重能⼒强。⼆、实验题⽬:研究哪种纸棍不易折
材料:直径相同的实⼼和空⼼纸棍各1根、两摞书、钩码若⼲、线实验过程
1.摆好两摞书,⾼度相同,相距适当的距离。2.将实⼼棍架在书上,再挂上钩码,看能挂多少。3.将空⼼棍架在书上,再挂上钩码,看能挂多少。4.⽐较两次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实验结论:空⼼棍承重能⼒强,不易断;实⼼辊承重能⼒弱,易折断。
三、实验题⽬:研究使四边形稳固的⽅法材料:⽊棒、橡⽪筋、
实验过程:1.⽤橡⽪筋捆扎⼀个四边形。拉拽四边形的对⾓,发现容易变形。2.在对⾓的地⽅捆扎⼀根⽊棍,形成两个三⾓形。拉拽后发现不易变形。3.在四边形的另⼀个对⾓再捆扎⼀根⽊棍,形成四个三⾓形。拉拽后发现不易变形。
4.⽐较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说明三⾓形可以使四边形变稳固,第2步中使⽤⼀根⽊棒最简便。四、、实验题⽬:观察细胞
实验材料:学⽣⽤显微镜、洋葱表⽪细胞及其他细胞装⽚。实验过程:
1.将洋葱表⽪细胞的装⽚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2.调节显微镜,直到能看清楚洋葱表⽪细胞为⽌。3.观察洋葱表⽪细胞,并描述细胞的形状。4.⽤上述⽅法观察其他细胞装⽚。实验结论:画出或描述出洋葱表⽪细胞。
注意:为了看得清楚,可⽤红墨⽔染⾊。⽅法是:将⼀滴红墨⽔滴到盖玻⽚的边上。⽤吸⽔纸在另⼀侧吸⽔。红墨⽔就被吸了过去,表⽪就被染⾊了。五、观察⼝腔粘膜细胞
⼀、实验题⽬:观察⼝腔粘膜细胞。
⼆、实验要求:说明动物⾝体也是由细胞构成的。
三、实验器材:显微镜、载玻⽚、盖玻⽚、⾷盐⽔溶液、滴管、⽛签、⾼锰酸钾溶液、镊⼦、纱布。四、操作步骤:
1、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
2、 擦净载玻⽚、盖玻⽚,在载玻⽚上滴⼀滴⾷盐⽔溶液。
3、 ⽤⾼锰酸钾溶液消毒的⽛签,在⼝腔壁上轻轻刮⼏下(⽛签上就附着⼀些⼝ 腔粘膜细胞)。
4、 把⽛签上附的⼝腔细胞在载玻⽚⾷盐⽔中涂⼀下,盖上盖玻⽚,制成临时⼝ 腔粘膜切⽚。
5、 将临时切⽚放到显微镜上,调好后组织学⽣进⾏观察。6、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实验结论:画出的或描述出⼈的⼝腔黏膜细胞六、测定⾷物营养成分
⼀、实验题⽬:测定⾷物营养成分。
⼆、实验要求:认识⼈体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作⽤。
三、实验器材:⽶饭、瘦⾁、肥⾁等多种⾷品。纸、镊⼦、⼩⼑、⽕柴、酒精灯、污物桶、稀释的碘酒。四、操作步骤:
1、 检查器材:检查器材是否齐全、适⽤。2、 将某⾷品⽤⼩⼑分割成三⼩块。
3、 第⼀块滴上碘酒;第⼆块放在纸上,⽤⼩⼑⽤⼒向下碾压;第三块放在⽕上 烧。观察分析该⾷物主要含有什么营养?根据是什么。4、 整理物品放回原处。
注意: A 、 测定⾷物中是否含有较多脂肪时,要在垫纸上⽤⼒碾压。B 、 测定含不含较多淀粉时,要将碘酒加⽔进⾏稀释。
⼋、制作⼀个肺的模型,模拟呼吸的过程。 材料:瓶⼦,⽓球,橡胶⽪膜,胶带,剪⼑。 1.制作模型:瓶⼦去底;底部蒙上橡胶⽪膜,⽤胶带固定,橡⽪膜边缘不要透⽓;瓶嘴套⼊⼀个⽓球,并将⽓球放到瓶内。 2.对着瓶嘴的⽓球吹起,观察变化。
3.思考:瓶⼦、⽓球、橡⽪膜各相当于呼吸系统的哪部分?怎样利⽤它们模拟呼吸过程的?在模拟呼吸的过程中,瓶⼦相当于胸腔,⽓球相当于肺,橡胶⽪膜相当于膈肌,吸管相当于⽓管。
模拟呼吸的过程:⽤⼿向下拉橡胶⽪膜,相当于胸腔扩张,看到⽓球变⿎,相当于吸⽓,轻轻松开橡⽪膜,相当于膈肌向上,胸腔收缩,看到⽓球变瘪,相当于呼⽓。九、题⽬:测⼀测⾃⼰的肺活量
材料:⽔槽、较⼤的玻璃瓶、胶⽪管、带刻度的标记纸 实验过程: 1.选⼀个尽可能⼤的透明瓶⼦作为测量瓶,将胶条垂直贴在瓶上。 2.⽤200毫升的烧杯向测量瓶中加⽔,每加200毫升在胶条上做⼀刻度标记,直⾄加满测量瓶,做出完整的刻度标记。 3.找⼀个⼤⽔槽,向⽔槽中加⼊3/4容量的⽔。 4.将装满⽔的测量瓶倒扣在⽔槽中,不让瓶中的⽔流出来。 5.深吸⼀⼝⽓,然后通过胶⽪管⽤⼒向倒置的测量瓶中呼出,呼⽓过程中不要停顿。呼⽓完成时,迅速封住管⼝,记录瓶中⽓体的容量,这就是⾃⼰的肺活量。 6.根据本组同学的肺活量,制成柱形统计图。试着分析肺活量不同的原因。 实验结论:肺活量不同的原因有,不同同学肺功能不同,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不同,也有可能是测量时操作不够准确造成的差异。 附试题:测⼀下⾃⼰的肺活量。请正确排序。 ⼗、设计实验⽅案:研究⼼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跳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假设:⼼跳快慢与运动剧烈程度有关。 ⽅法:先测量平静时⼼跳的次数,然后分别做剧烈程度不同的运动,并测量每次初步解释:运动越剧烈,⼼跳越快。因为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氧⽓和养料增多,⼼脏就会加快⼯作,运送更多的氧⽓和养料来满⾜⾝体的需要。输送到全⾝的⾎液增多,以满⾜⼈体的需要,所以⼼跳加快。 结论:⼼跳的快慢与运动剧烈程度有关.运动越剧烈⼼跳越快。实验题⽬:研究⽬的模拟池塘⽣态系统 实验⽬的:探究池塘⽣态系统的平衡 材料与⼯具:有盖的2升以上的透明⼴⼝瓶,⼩鱼(或⼩虾)两条,⽥螺两个,⽔草(⾦鱼藻)两颗,洗净的沙砾,河⽔ ⽅法与步骤: 1、洗净玻璃瓶,并⽤开⽔烫⼀下瓶⼦和瓶盖(为了消毒杀菌)。在瓶⼦中放⼊3cm 厚的沙砾,再将河⽔倒⼊瓶中⾄瓶⼝6cm 左右(⽬的是为了留有⼀定的空间,保存空⽓)。 2、待瓶内⽔澄清后,放⼊⽔草和⽔⽣动物,拧紧瓶盖,并在瓶⼦上贴标签,注明制作⽇期、制作者姓名。 3、将制作好的⼩⽣态瓶放在不直接被阳光照晒的窗台上,或有其他光源照射的地⽅(⽬的是让⽔⽣植物能进⾏光合作⽤,⼜可以有适宜的温度)。 4、在⼀周内,每天观察⾃制的⽣态瓶,将瓶内情况记录在下⾯的表格中。 时间 鱼 ⽔草 ⽥螺 河⽔ 沙砾 第⼀天 成活 成活 成活 ⼲静 ⼲静 第⼆天 成活 成活 成活 ⼲静 ⼲静 第三天 成活 成活 成活 变浊 变浊 第四天 出⽔⾯呼吸 变黄 到
⽔⾯上部 变浊 变浊 第五天 死亡 变黄 ⽔⾯上部 更浊 更浊 问题及答案: 1)我们做的⽣态瓶中的⽣产者是⽔草,它的作⽤是为动物提供氧⽓和养料,消费者是⼩鱼和⽥螺,它们所起的作⽤是为植物提供⼆氧化碳和⽆机化合物。 2)在制作⽣态瓶的过程中,⽤开⽔烫⼀下瓶⼦是为了消毒杀菌,江河⽔倒⼊瓶中⾄瓶⼝16厘⽶左右,⽬的是为了留有⼀定的空间,保存空⽓。 3)把制作好的⽣态瓶放在不直接被阳光照射的窗台上,⽬的是让⽔⽣植物能进⾏光合作⽤,⼜可以有适宜的温度。 4)看到的现象:会看到⽥螺在吃⽔草,⽔草的叶⼦上在有阳光的时候会冒泡(放出的氧⽓) ⽣态瓶的实验告诉我们:⽣物与⽣物,⽣物与⾮⽣物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5)如果没有光源,我们的⽣态瓶会怎样?瓶⾥的动物和植物都会死去。 6)⽥螺 在⼤部分时间⾥做什么?它对瓶中其他⽣物的⽣存有什么作⽤? 在吃⾷物。它吸收、利⽤植物产⽣的氧⽓和养料,同时排出的⼆氧化碳和粪便供植物⽣长需要。 7)通过对⽣态瓶的研究,怎样维持与之相似的⽣态系统的平衡?说说⾃⼰的理由 我们做的只是保护和维护这种平衡,绝不要轻易去⼲预⼤⾃然,打破这种平衡,因为⽣态系统中的⼀种⽣物收到破坏,其他⽣物也会受到破坏。⼼率 平静时 75慢⾛1分钟后 78
慢跑1分钟后 82 跳绳1分钟后 88 成员 张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