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单向复合材料弯曲疲劳性性能

单向复合材料弯曲疲劳性性能

来源:微智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2年10月 单向复合材料弯曲疲劳性能 施晓霞 李泽宏 顾伯洪 (东华大学纺织学院,上海,200051) 摘要:通过三点弯疲劳试验和剩余剪切强度试验,论证单向纤维对树脂基体的增强作用,讨论玻璃纤维 氧树脂单向板、 环氧树脂浇铸体剩余剪切强度与循环加载次数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复合材料层合材料弯曲疲劳研究 中图法分类号:TS106.6 文献标识码:A 复合材料常以层合板形式在实际中得到使用,单 向板作为层合板的基本组成单元,在确定层合板实际 使用性能方面起重要作用,单向板的各种性能也是复 合材料层合板设计的基础。本文探讨玻纤 氧单向 复合材料弯曲疲劳性质,尤其是单向板弯曲疲劳过程 三思万能试验机上进行短梁剪实验,测试经疲劳实验 后的试件产生断裂破坏时的最大载荷值。 表1疲劳测试参数 冬瞎搭 嚼 中的剪切强度弱化。这项工作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扩 展到层合板弯曲疲劳的研究,同时在目前单向板弯曲 疲劳研究较多的情况下补充新内容。 1 实 验 2讨 论 2.1纤维增强单向板与浇铸体比较 1)在第一组实验条件下,取经不同次数疲劳循 环后的单向板和浇铸体作短梁剪测试,得到试件断 裂破坏时的最大载荷值。测试结果见图1。2)重复 1.1原料与实验设备 原料:环氧树脂E一51(618)、E玻璃纤维、593固 化剂、聚硅氧烷类201号有机硅油等;设备:Y381A型 摇黑板机、平板硫化机(QLB)、敞口式金属模具、电热 恒温真空干燥箱、INSTRoN疲劳试验机等。 1.2试件制造 上述步骤,在第二组实验条件下测试,结果见图2。 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单向板在远大于浇铸 体的疲劳次数后,仍需要施加比浇铸体大得多的载 荷使短梁产生剪切破坏,这已充分说明单向纤维对 基体的增强作用,从弯曲刚度和耐疲劳性能看也有 同样的结论。 2.2疲劳次数对剩余剪切强度的影响 从以上两组实验可以得到试件在相应疲劳次数 1)模具准备:确保模具内壁光滑、洁净,并在其上 均匀涂抹有机硅油;2)树脂调配:将重量比约5:1的 环氧树脂E一51与593固化剂相混合,并用玻璃棒搅 拌均匀;3)层合板的制作:用Y381A型摇黑板机均匀 绕取数层玻璃纤维纱,涂上调配好的树脂,依据所需 试件的厚度重复若干回;4)固化成型:将试件放 入模具,连同模具在真空机内除去气泡,常温下 在平板硫化机上加载0.5MPa~2.0MPa,约24 小时后取出;5)浇铸作:将调配好的树脂倒 入聚酯模具中,抽真空,室温固化;6)试件规格及 尺寸:长度:70ram;厚度:见表1;宽度:15ram;单 向板纤维体积含量:52%。 1.3实验步骤 图1 第一组单向板和浇铸体经 不同次数疲劳后短梁剪最大载荷 图2第二组单向板和浇铸体经 不同次数疲劳后短梁剪最大载荷 1.3.1单向板和浇铸机的三点弯曲疲劳试验 用INSTRON疲劳试验机对试样作由应变控制 的循环加载,为避免试验时间过长,在实际疲劳蟊 过程中适当提高循环应变幅值,控制试件在疲劳 重 二万次左右时出现可见的疲劳裂纹。具体参数 见表1。 熏 羹 藿 疲劳次数 1.3.2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根据GB3357—82 “单向纤维增强塑料层间剪切强度试验方法”,在 圈3第一组不同疲劳次数时的 剩余剪切强度 图4第二组不同疲劳次数时的 剩余剪切强度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纺织学报第二十三卷第五期 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分析研究 韩光亭 王彩霞 孙永军 谢莉青 杜 宁 (青岛大学,青岛,266071) 摘要:介绍测试大豆蛋白纤维的方法及所使用的标准,分析该纤维的各种化学及物理机械性能,并就相关性能与其它纤维 化学性能物理机械性能分析对比研究 进行对比研究。 关键词:植物蛋白质纤维中圈分类号:TS102.512 文献标识码:A 大豆蛋白纤维是一种新型纺织纤维,该纤维一 经面世就引起业内人士的兴趣。自2000年4月份 起,对批量生产的棉型大豆蛋白纤维的主要性能进 2实验结果与讨论 2、1大豆蛋白纤维的形态结构 大豆蛋白纤维的纵横截面形态如图1、2所示; 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以期对该纤维的形态特征、化 学与物理机械性能等有较全面的了解,同时也为纤 维的定性,纺织加工技术研究及其新产品开发提供 依据。 1 实 验 其横截面呈扁平状呈哑铃形或腰圆形,具有一定的 抗弯性能;纵向形态呈现不规则沟槽和海岛状的凹 凸,表面不光滑,这对纤维的光泽、刚度及导湿性能 都将有重要影响。 实验材料:用1.34dtex×38mm棉型大豆蛋白 纤维。 实验方法:形态特征采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观察 纵、横截面形态特征。物理性能主要采用相应的国家 标准测试方法。其中,纤维密度的测定采用密度梯度 管法;弹性恢复率的测定采用定伸长法,定伸长为 3%,预加张力为100mg,定伸长时间为3min,恢复时 一 l 圈1纤维横截面形态 圈2纤维纵向形态 2.2大豆蛋白纤维主要性能分析 对大豆蛋白纤维主要性能的测试结果,如表1 所示,由表可见:1)大豆蛋白纤维的干态断裂强力接 近于涤纶,断裂伸长与蚕丝和粘胶纤维接近,但湿态 间为2min;耐磨性能测试采用绞盘法。其它性能耐 热性能的测定采用XTL熔点仪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 对纤维处理10min,然后用Y161型单纤维强力仪来 测定强力,结合目测纤维颜色的变化和沸水收缩率, 来确定纤维的耐热性能;耐日光性能用人工模拟实验 法进行测定,光源采用30W紫外线灯,距纤维30cm 的高度,垂直照射120h后测试强力;化学稳定性参照 纺织纤维鉴别中的溶解法进行测定。 强力下降27.3%,断裂伸长增加近10%,这说明纤 维吸湿后使大分子间结合力减弱,结晶区变得松散。 变异系数较大,而且纤维存在较明显的强力不匀,将 给纺纱带来一定难度。2)大豆蛋白纤维的摩擦系数 相对其它纤维较低,且动、静摩擦系数的差值较小, 2.由于玻璃纤维的增强作用,玻纤 氧单向 板弯曲刚度远远大于树脂浇铸体;在相同循环加载 下,单向板弯曲刚度下降较为缓慢,至裂纹出现所需 循环次数也大得多。 N下的剩余剪切强度r …,分别见图3和图4。图3: r =28.17—1.821ogN(相关系数一0.96);图4: r =30.18—0.641ogN(相关系数一0.99); 般地,随着循环加载次数增多,单向板的剩余 剪切强度减小,两者存在如下线性关系:r =a— 一blogN(其中a和b为大于零的系数),不同材料a、 b取不同值 J。这与现有文献报道也是一致的。 3 结 论 3.随着循环加载次数增大,层合板剩余剪切强 度减小,一般而言有如下关系:r =a—blogN(a,b >0),不同材料a,b取值不同。 参考 文 献 1.玻璃纤维 氧树脂单向板弯曲刚度随着疲 劳次数增加而下降。  ̄志民张,合材料结构力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 k199 2张双寅等.复合材料的结构力学性能.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 社,1992:452~45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