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来源:微智科技网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吴永钦 标(实验版)》把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为“四个学习领 诚热爱的态度拥抱生活, 域”(即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 更多地关注身边的人和 索),都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教学要求,因此,笔者认为落实三维目 事,在别人觉得平淡无奇 标,是把握教学的根本,从三维目标来把握教学,使教学更有针 的事情中,独具慧眼,发 对性和科学性。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心 现美,激活儿童的想象 理条件之一“想象”,开发与利用实施有效教学的课程资源,另一 力。 方面要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提供必要的范画、图片、 让学生印象最深刻、 资料、多媒体等物质条件,努力丰富表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最容易理解的课,应是来 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心 自生活的课。充满爱和激情的语言绘本的故事,深深打动孩子们 理条件之一“想象”显得尤为重要,开发与利用实施有效教学的 的心;诙谐的形象引来孩子们阵阵笑声;生动有趣的情节左右着 课程资源,要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的想象 孩子们的情绪;给他们以欢悦和快乐。当绘本的故事溶于生活, 力。以下是笔者通过心理学有关“想象”理论学习在小学美术教 又来自于生活时,学生的注意力紧随,思维紧跟,自主的与绘本 学实践中运用的几点体会。 进行“对话”,开展大胆的想象。借助绘本使得学生学会思考,学 一、结合绘本的故事,提高学生创作的想象力 会自由地想象,而想象力正是创造的前提。例如:《玛修的梦》 在艺术教学中,尤其是在儿童绘画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引 (右图)中小老鼠玛修大胆的想象,把美好的世界与现实的生活 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念,鼓励儿童多观察,把生活中看到 一起用色彩的梦幻来表现。学生感受到的不仅是一只小老鼠的 的、听到的、最新鲜、最激动、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事情用画笔 美好愿望,对学生心灵的冲击更是大胆想象的创作理念,拉开了 表现出来,犹如小学语文课的半命题作文一样,让孩子们把自己 学生创作的思绪。 兴趣的事情,用不同的方式记录下来,让他们自由去发挥,注重 孩童时代的想象空间,天马行空,可上九天,与神仙邀游;可 培养儿童观察事物的习惯,使儿童有意识、有目的地去认识世 下深海,与海龙王嬉戏。如何保护好想象空间这片净土?每个学 界,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儿童具有一双能洞察事物、善于发现 生的领悟能力和情感存在个体差异,有自我诉求的愿望.教师需 的、具有审美能力的眼睛,逐步提高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感知和 要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的道具,给学生大胆飞翔的翅膀.充 认识能力,扩大儿童的眼界,丰富孩子们的知识经验,学会以真 分展开自由的想象并大胆自如地体现在绘画里,想象的乐趣才 本知识,而且还掌握口语交际的基本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口语 发问,争当优秀小评委,听后要认真点评。这样,学生用眼睛去看, 交际能力。 用耳朵去听,用脑子去想,用言语去表达,就能不断提高他们的口 三、展作品,学介绍——全员参与 语交际能力。学生在口语交际过程中,教师积极参与其中,捕捉学 为了培养全班学生听与说的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 生交际过程中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并予以肯定和鼓励,用自己 听与说互动的环节,让每位学生展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画,先后 的语言影响学生、引导学生,并对口语交际的过程予以,形成 采用以下三种方式介绍自己的画:①同桌互相介绍自己的画。② 有效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感受到交际中乐趣与成功 同桌合作向小组介绍自己的画。③自主邀请伙伴介绍自己的画。 的喜悦。此项活动重在引导全班每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克 并要求作者在介绍自己的画时态度要大方,声音要响亮,尽量用 服教学过程中只有少数人参与,多数人做看客。■ 上准确的数量词、方位词,语言力求表达准确,有条理。同时,也 (责任编辑:左小文) 要求聆听者仔细看,认真听,在听的过程中,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 2013.6 能享受到。在课堂上,如果教师遇到偶发事件,是意想不到的, 极可能想象意识.在学生的自我表现过程当中,激情进发出来 的。这种“意外”,有时让人措手不及,此时,你不要因为预设计 方不一样?他们为什么要设计这么恐怖的面具?”孩子们很快就 得出了结论:这些脸谱生活中是没有的,上面的图案非常夸张、 变形。我就开始引导学生用泥巴来做面具。现在桌子上垫一张 划被打破而生气,有时,恰恰孕育着良好的教学契机,此时抓住 时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教学效果就会峰回路转,出现“柳暗 花明又一村”的教学境界。如果一味地强迫性灌输知识给学生. 这就像五指山,压住孙大圣一样,压制住学生的灵魂,钳制了儿 童自发性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魔掌。例如,我执教《两只小象》, 纸,接着我们把泥巴推平,用雕塑刀切割出你想要的脸型,用搓、 钻、贴、扎、切等方法制作夸张的脸的五官,你看看孩子们做出来 的作品个个都不一样。 三、手段教学展示,拓展童年想象力空间 我们发现,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呈下降趋势。低年 级多数人喜欢美术,中年级学美术的热情有所减弱,到高年级出 现两级分化,好的特别好,差的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特别是想 按计划授课时,让学生自己创作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大象,有几个 学生便坐在那里没有动手作画,我便走过去问他们:“你们怎么 不动手画画呢?”他们随口回答:“我没见过大象。”这时候,我让 他们在书本上的图片观察大象,了解大象的主要形体特征,让同 学们猜有关大象的谜语,然后又让他们模仿大象行走的动作,用 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孩子们玩得很开心,而且也从观察到认识, 象画,学生更不愿意开动脑筋。这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与教 师课堂教学引导不当有很大的关系。 教师要学会设计和策划课堂。教案不必是面面俱到的预设, 要给不可预测的问题留空间,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关注学 生的需要,随机应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学不能模式 有了对大象的感性认识,为绘画创作做好了一定的基础。这时, 我便让他们开始动笔了。在他们绘画的过程中,我有意提起了孩 子们喜欢的变形金刚、奥特曼等动画片,目的是想让他们意识到 要去改变“大象”的形体,如此一来,有的学生便大胆动笔画他想 化。每一节课让学生都能想这样一个问题:“老师今天又要变什 么‘魔术’了”,“这节课又有什么‘好玩’的”。故此,教师要采用 多种手段,拓展学生想象空间。 象中大象的样子,又用画笔把自己所说的画了下来。这样利用观 察去了解事物,再根据在生活中所见到的联系主体,然后再刻意 的去拼作,可见,任何想象不是凭空捏造产生的,只有利用生活 感知,帮助学生了解需要什么和不需要什么,新的事物就可以赫 然在他们的脑海里,良好的教学效果就油然而生了。 比如,美术课的开始,可以设计成很多的方式: 1.猜测式。如课的一开始出现声音。教“鸟语花香”一课,出 现“鸟叫声”。“戏剧脸谱”一课出现锣鼓伴奏的京戏唱腔。“下雨 了”一课出现“电闪雷鸣声”。以声音来刺激学生的听觉感官,让 学生听音猜测,想想情景,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发展学生 的想象力。 二、陶艺插上金色翅膀,构建童年想象力空间 要让每个女孩心中的芭比公主梦想成真,要让每个男孩心 灵深处的青蛙王子复活:给童年描绘多姿多彩的梦想,给亲情系 上情结,陶艺,这种艺术教学手段,再好不够了。如果把陶艺艺 术推广开来,让我们的美术课就不再只停留在平面绘画教学上, 也可以促进家长和孩子一起动手动脑,在玩中学,学中玩。对于 长期从事美术教育的我认为,一般家长都认为美术就是画画,其 2.魔术式。如“三原色和三间色的认识”一课,把几种色水装 在白色矿泉水瓶里进行直观演示。利用学生好奇心的特点,吸引 学生注意力,在好奇中掌握色彩调配的规律。 3.触摸式。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装上道具,让学生在外面 摸,刺激学生的触觉。如“茶壶设计 ‘闹钟设计”,让学生对物体 的外形和花纹进行猜测想象,看谁的设计跟老师的最相似,培养 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此外,还有猜谜式、模拟式、展示式、新闻式 等方式即可运用。 实还有像陶瓷工艺、剪纸、雕刻等这类的应用美术更加能够培养 儿童的创意思维和综合能力。 每次要上陶艺课,学生就提前准备好彩泥,开始在琢磨着今 天要做什么作品,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老师,今天我们做什么 当然,所有教学设计,都应在准确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的基础 上设计,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喜欢的易于接受的探索过程。学生 的“想象”与小学美术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学生的“想象”既是学 啊? 还是做小动物吗? 我们可以随便做吗?”没有上过陶艺 课的老师肯定会被问得不知所措,因为学生想到的问题多且奇 怪,在少儿陶艺教学的初期阶段可以按照步骤和方法来制作和 设计,但到了一定阶段,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一定的陶艺制作方 习美术的基础,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想象力”又是美术教学的目 标之一。 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创造良好的“想象”空间,不断 地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美术教学的各种表现方法、形式来展 现学生的“想象”,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美术表现能力。■ (责任编辑:林文瑞) 法,我们还按照我们的思维模式去要求学生,那将抑制了孩子们 的灵性,他们将无法放飞自由想象的翅膀,该放开的时候就别束 缚他们!如在进行陶艺活动《面具》时,我组织学生欣赏了云南 的陶艺吞口,记得我刚展示出图片时,孩子们纷纷叫了起来:“这 是什么呀,像鬼一样,真恐怖!”听到孩子们的叫喊声,我乘机引 导他们观察:“为什么说他像鬼?他和我们普通人的脸有什么地 (1ilo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