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481920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9.15
(21)申请号 201922337855.4(22)申请日 2019.12.23
(73)专利权人 张家口张杂谷配套机械制造有限
公司
地址 075700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南杨庄
乡东北江村(72)发明人 吕进进 任全军 吕宪福 薛博文
赵建英 王尊文 王岩 薜永贵 (74)专利代理机构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合伙) 13127
代理人 李志民(51)Int.Cl.
A01C 5/06(2006.01)A01C 7/06(2006.01)A01C 7/18(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4页
A01C 7/20(2006.01)
CN 211481920 U(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大田作业藜麦播种机(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藜麦播种机领域,公开了一种大田作业藜麦播种机,包括在出肥管下方设置施肥定位机构和在出种管下方设置播种定位机构,两个限位盘将出肥管排出的肥料定位在开沟铲在农田中开出的沟槽一侧,通过两个挡盘将出种管排出的种子定位在开沟铲在农田中开出的沟槽的另一侧,使得肥料与种子分别位于开沟铲在农田中开出的沟槽两侧,保证肥料与种子之间存在距离,而且从出肥管排出的肥料从两个限位盘之间落入沟槽中后分布均匀整齐,不会出现某些种子周围肥料过多的情况,进而避免烧种烧苗的情况出现,从出种管排出的种子从两个挡盘之间落入沟槽中后同样均匀整齐,保证肥料与种子分布比例均匀,提高种子成活率进而提高藜麦产量。
CN 211481920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大田作业藜麦播种机,包括能够悬挂到拖拉机上的机架(1)、以及机架(1)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开沟铲(2)、施肥机构(3)、播种机构(4)、覆土机构(5)和压辊(6),所述开沟铲(2)包括多个并且沿机架(1)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施肥机构(3)数量和位置与开沟铲(2)匹配,所述施肥机构(3)包括肥料箱(31)和位于肥料箱(31)底部的出肥管(32),所述播种机构(4)数量和位置与开沟铲(2)匹配,所述播种机构(4)包括种箱(41)和位于种箱(41)底部的出种管(4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肥定位机构和播种定位机构;
所述施肥定位机构数量和位置与施肥机构(3)匹配,所述施肥定位机构位于出肥管(32)下方,所述施肥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同轴心设置的限位盘(71),两个所述限位盘(71)分别借助两个第一转轴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轴向方向与机架(1)宽度方向一致;两个所述限位盘(71)之间具有空隙,且该空隙正对开沟铲(2)的一侧,所述出肥管(32)下端位于两个限位盘(71)之间的空隙中;
所述播种定位机构数量和位置与播种机构(4)匹配,所述播种定位机构位于出料管下方,所述播种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同轴心设置的挡盘(81),两个所述挡盘(81)分别借助两个第二转轴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轴向方向与机架(1)宽度方向一致;两个所述挡盘(81)之间具有空间,且该空间与两个限位盘(71)之间的空隙错位并正对开沟铲(2)的另一侧,所述出种管(42)下端位于两个挡盘(81)之间的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田作业藜麦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土机构(5)包括多个与播种定位机构数量和位置匹配的覆土板(51),所述覆土板(51)位于挡盘(81)和压辊(6)之间,所述覆土板(51)呈“V”形结构,其开口端朝向播种定位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田作业藜麦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71)边缘具有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田作业藜麦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盘(81)边缘具有刀口。
2
CN 211481920 U
说 明 书
一种大田作业藜麦播种机
1/3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藜麦播种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田作业藜麦播种机。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藜麦播种机包括能够悬挂到拖拉机上的机架、以及机架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开沟铲、施肥机构、播种机构、覆土机构和压辊,开沟铲包括多个并且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施肥机构数量和位置与开沟铲匹配,施肥机构包括肥料箱和位于肥料箱底部的出肥管,肥料箱中的肥料借助排料机构从出肥管排出,播种机构数量和位置与开沟铲匹配,所述播种机构包括种箱和位于种箱底部的出种管,种箱的种子借助排种机构从出种管排出,压辊用于覆土后压实并且为排料机构和排种机构提供动力;在实现本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传统方式是开沟铲在田地中开出沟槽后进行施肥播种,肥料从出肥管出来后撒到沟槽中,种子从出种管出来后同样撒在沟槽中,会出现某些种子周围肥料过多的情况,导致出现烧种烧苗的现象,会降低藜麦产量。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种子和肥料在开沟铲开出的沟槽中分开,防止出现烧种烧苗的现象从而提高藜麦产量的大田作业藜麦播种机。[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田作业藜麦播种机,包括能够悬挂到拖拉机上的机架、以及机架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开沟铲、施肥机构、播种机构、覆土机构和压辊,所述开沟铲包括多个并且沿机架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施肥机构数量和位置与开沟铲匹配,所述施肥机构包括肥料箱和位于肥料箱底部的出肥管,所述播种机构数量和位置与开沟铲匹配,所述播种机构包括种箱和位于种箱底部的出种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肥定位机构和播种定位机构;
[0005]所述施肥定位机构数量和位置与施肥机构匹配,所述施肥定位机构位于出肥管下方,所述施肥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同轴心设置的限位盘,两个所述限位盘分别借助两个第一转轴与机架可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轴向方向与机架宽度方向一致;两个所述限位盘之间具有空隙,且该空隙正对开沟铲的一侧,所述出肥管下端位于两个限位盘之间的空隙中;[0006]所述播种定位机构数量和位置与播种机构匹配,所述播种定位机构位于出料管下方,所述播种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同轴心设置的挡盘,两个所述挡盘分别借助两个第二转轴与机架可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轴向方向与机架宽度方向一致;两个所述挡盘之间具有空间,且该空间与两个限位盘之间的空隙错位并正对开沟铲的另一侧,所述出种管下端位于两个挡盘之间的空间中。
[0007]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覆土机构包括多个与播种定位机构数量和位置匹配的覆土板,所述覆土板位于挡盘和压辊之间,所述覆土板呈“V”形结构,其开口端朝向播种定位机构。
[0008]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限位盘边缘具有刀口。
3
CN 211481920 U[0009]
说 明 书
2/3页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挡盘边缘具有刀口。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在出肥管下方设置施肥定位机构和在出种管下方设置播种定位机构,具体的,通过两个限位盘将出肥管排出的肥料定位在开沟铲在农田中开出的沟槽一侧,通过两个挡盘将出种管排出的种子定位在开沟铲在农田中开出的沟槽的另一侧,使得肥料与种子分别位于开沟铲在农田中开出的沟槽两侧,保证肥料与种子之间存在距离,而且从出肥管排出的肥料从两个限位盘之间落入沟槽中后分布均匀整齐,不会出现某些种子周围肥料过多的情况,进而避免烧种烧苗的情况出现,从出种管排出的种子从两个挡盘之间落入沟槽中后同样均匀整齐,保证肥料与种子分布比例均匀,提高种子成活率进而提高藜麦产量。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状态结构示意图;[0015]图3是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0016]图4是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8]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0019]如图1~图4所示,一种大田作业藜麦播种机,包括能够悬挂到拖拉机上的机架1、以及机架1上沿其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开沟铲2、施肥机构3、播种机构4、覆土机构5和压辊6,所述开沟铲2包括多个并且沿机架1宽度方向设置,所述施肥机构3数量和位置与开沟铲2匹配,所述施肥机构3包括肥料箱31和位于肥料箱31底部的出肥管32,所述播种机构4数量和位置与开沟铲2匹配,所述播种机构4包括种箱41和位于种箱41底部的出种管42,还包括施肥定位机构和播种定位机构;所述施肥定位机构数量和位置与施肥机构3匹配,所述施肥定位机构位于出肥管32下方,所述施肥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同轴心设置的限位盘71,两个所述限位盘71分别借助两个第一转轴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轴轴向方向与机架1宽度方向一致;两个所述限位盘71之间具有空隙,且该空隙正对开沟铲2的一侧,所述出肥管32下端位于两个限位盘71之间的空隙中;所述播种定位机构数量和位置与播种机构4匹配,所述播种定位机构位于出料管下方,所述播种定位机构包括两个同轴心设置的挡盘81,两个所述挡盘81分别借助两个第二转轴与机架1可转动连接,且第二转轴轴向方向与机架1宽度方向一致;两个所述挡盘81之间具有空间,且该空间与两个限位盘71之间的空隙错位并正对开沟铲2的另一侧,所述出种管42下端位于两个挡盘81之间的空间中。
4
CN 211481920 U[0020]
说 明 书
3/3页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到拖拉机后悬挂上,在农田中播种作业时,开沟铲2在
农田中开出沟槽后,施肥机构3中肥料箱31内的的肥料借助排料机构从出肥管32排出后,肥料从施肥定位机构的两个限位盘71之间的间隙中落入沟槽,由于两个限位盘71之间空隙正对开沟铲2的一侧,肥料会均匀整齐的分布在沟槽一侧,播种机构4中种箱41内的藜麦种子借助排种机构从出种管42排出后,种子从播种定位机构的两个挡盘81之间的空间中落入沟槽,由于两个挡盘81之间的空间与两个限位盘71之间的空隙错位并正对开沟铲2的另一侧,因此种子会均匀整齐的分布在沟槽另一侧,覆土机构5将开沟铲2铲起的土覆到种子和肥料上,再经压辊6压实;限位盘71与第一转轴固定,第一转轴与机架1借助轴承可转动连接,挡盘81与第二转轴固定,第二转轴与机架1借助轴承可转动连接,压辊6为排料机构和排种机构提供动力。
[0021]在出肥管32下方设置施肥定位机构和在出种管42下方设置播种定位机构,具体的,通过两个限位盘71将出肥管32排出的肥料定位在开沟铲2在农田中开出的沟槽一侧,通过两个挡盘81将出种管42排出的种子定位在开沟铲2在农田中开出的沟槽的另一侧,使得肥料与种子分别位于开沟铲2在农田中开出的沟槽两侧,保证肥料与种子之间存在距离,而且从出肥管32排出的肥料从两个限位盘71之间落入沟槽中后分布均匀整齐,不会出现某些种子周围肥料过多的情况,进而避免烧种烧苗的情况出现,从出种管42排出的种子从两个挡盘81之间落入沟槽中后同样均匀整齐,保证肥料与种子分布比例均匀,提高种子成活率进而提高藜麦产量。
[0022]覆土机构5包括多个与播种定位机构数量和位置匹配的覆土板51,所述覆土板51位于挡盘81和压辊6之间,所述覆土板51呈“V”形结构,其开口端朝向播种定位机构,在播种后能够将开沟铲2铲起的土覆盖到沟槽中,覆土板51呈“V”形结构保证种子与化肥都能够被土覆盖。
[0023]所述限位盘71边缘具有刀口,所述挡盘81边缘具有刀口能够在播种过程中开沟铲2铲起的土块切开使种子或肥料能够落在地面上。[0024]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5
CN 211481920 U
说 明 书 附 图
1/4页
图1
6
CN 211481920 U
说 明 书 附 图
2/4页
图2
7
CN 211481920 U
说 明 书 附 图
3/4页
图3
8
CN 211481920 U
说 明 书 附 图
4/4页
图4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