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绞线机操作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GJ-500/6 GJ-200/1+12型管式绞线机的正确使用和规范操作。
1 设备技术性能和主要参数 2.1 GJ-500/6型
序号 1 2 3 4 5
2.2 GJ-200/1+12型
序号 1 2 3 4 5 6 7 8
2 操作步骤 3.1开机前准备
3.1.1 检查设备,防护装置及附属设备是否完好。
3.1.2 做好开机前各转动部位润滑工作,检查各紧固部位量否牢固。
3.1.3接受生产任务时,应具有生产任务书及工艺卡片,并与设备现行绞制产品进行核对。若是交,则做好交接手续,检查在制产品与任务是否相符。 3.1.4单线公差应符合有关规定,单线表面不得有严重的机械损伤和氧化变色及油污等现象存在,并经质检科检验合格。
名称 单线直径 绞合直径 筒体转速 牵引轮直径 节距范围 出线速度 放线盘尺寸 收线盘尺寸 数据 φ0.2~φ0.85 mm φ1.5~φ4 mm 10~750转/min 318 mm 6.08~68.70 mm 16~69 m/min φ125~φ200 mm φ400~φ630 mm 名称 中心放线盘规格 单线直径 绞合节距 牵引轮周长 主电机功率 数据 PND500 1.5-3.5 66.28-276.76 3000 45KW 3.1.5 按照产品规范,将牵引轮节距变换齿轮调整妥当,并按照线材粗细,调整线盘架中线盘上的张力制动环,检查筒体旋转方向和牵引轮出线方向是否符合工艺要求。
3.1.6木压模的选用应根据绞线外径的大小,一般模孔直径比较线外径可小0.3-0.5mm左右。
3.1.7根据收线盘有效宽度,调整好排线器。
3.1.8收线机构是由力矩电机单独传动的,调整速比时,应使收线盘的收线速度比牵引轮的输出略微超过,二者之间的差数,是由调整力矩电机转速与无级变速器来消除的。
3.1.9 收线盘装入收线架后,将排线器按照成品直径调整好。 3.1.10 调整好速度和旋转方向,准备安装芯线放线盘。
3.1.11 将放线盘装入筒体线盘架前,先将线盘架上的定位销拉起,再将手轮退至合适位置,使端轴后退,然后将线盘放入轴上,将手轮旋进把线盘锁紧,最后将定位销放回。
3.1.12 将位于主机前面放线盘上的芯线,通过筒体末端空心轴,筒体壁上的导轮和筒壁内的线模,沿筒壁内引到末端,再引入锥形穿线轴中。
3.1.13 将单线从线盘上取下,把线头通过线盘架空心短轴,穿过支撑板上的线模和筒壁上的导线轮,沿壁内从筒体尾部引出,穿过锥形穿线轴的模孔后,再引到并线模座,每一线盘依照这一程序同样进行。后将所有线材在并线前集成束。 3.1.14 把预置的引线绳从牵引轮起经模座和线束扎住。 3.2开机步骤
3.2.1缓慢开机,产品成形后即停车校对线径、节距和绞合方向等,并请检验员进行首检,确认合格后才能正常开车。
3.2.2 开动机器,将绞线在牵引轮上绕6-8圈后即停车。
3.2.3 解除引线绳,从牵引轮上取下3-4圈,将线端穿过排线器,引入收线盘侧板上的孔中,然后用钉将它固定在侧板外面。
3.2.4 调整放线张力,垫圈的厚薄要适当,并可在轴孔稍加些机油。
3.2.5调整好所有单线,开动机器时应逐级调速,并注意设备是否异常及收线起步迟缓等。
3.2.6如无故障发生,正式缓缓开动机器,逐渐达到工艺速度。
3.2.7停机后,应及时清理设备,上油保养,关闭水、电、气路阀门。 3.3质量控制
3.3.1按工艺规定,单线上车前应逐盘检查,质量不符合技术条件的单线盘不得上车。
3.3.2在绞制过程中应随时巡视绞线质量,并适当中间停机测量检查,及时发现跳股、擦伤、缺股、松股、蛇形和线径缩小等不良现象。
3.3.3经常注意穿线喇叭与导轮的磨损情况,如发现磨损应及时换向或更新。 3.3.4 7股铝绞线中任何一圆铝线均不允许有接头。
3.3.5绞线排线要求整齐、紧密,不应有单边、叉叠、拱起现象。装盘不宜过满,其最高点与收线盘盘边距离不少于40mm。
3.3.6制造长度应按工艺卡片规定执行。同一成品盘上在允许范围内可以同时放几根符合规定长度的短线。但必须开断,做好记号,并在线盘上写明由内至外的每根长度。
3.3.7如修理较长的较线时,应在地面上铺上橡皮或其它保护物,防止绞线表面擦伤。修好的绞线应在收线盘上整齐紧密地复绕上去。
3.3.8如发现自己难以判断和解决的质量问题和影响质量的故障时,应及时向班长或值班长汇报,必要时会同技术组研究解决。 3.4班后操作
3.4.1绞线产品下盘后必须进行自检、互检,然后挂上制造卡。制造卡上应写明型号、规格、长度(包括分段长度)、制造人和制造日期。
3.4.2按要求记好各项原始记录,应将本班生产长度、产品质量、机电设备、工模具等情况详细。
3.4.3交前,本班人员应清理好工作场地及设备。
3.4.4下班时如无人,必须将所有电源切断,包括照明、风扇、对焊机、电葫芦等。 3 紧急情况处理
4.1熟悉急停按钮的位置,发生需要紧急停车的人身、设备伤害事故时,应在最 短的时间内按动紧急停车按钮,按安全预案妥善处理并汇报当班领导。 4.紧急停车对设备危害很大,只能在危及人身安全、设备安全时使用,严禁在正常开机状态下使用。
4.3熟悉灭火器、消防水箱位置,会正确使用灭火器和消防栓,发生火灾时,在 最短时间内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灭火,并向当班领导汇报。 4 安全注意事项
5.1非本岗位操作工未经批准不得操作本机,任何人不准随意拆掉或放宽安全保护装置等;
5.2上班时必须按要求穿戴好工作服及安全防护用品,袖口、领口、下摆要收紧。 5.3每次启动设备前,都必须通知周围人员,确保所有人员在安全区域内,在警铃响过后方可开机。
5.4设备运转期间,禁止进行设备润滑点检和擦拭,禁止进入防护网内观察检查设备或产品状况,所有作业都必须在设备停稳后进行。
5.5设备运转过程中严禁穿过、跨越防护设施、地面警戒线、地轴、导线。 5.6接头时必须戴好防护眼镜,先将导体放在夹头处夹牢,再按电源开关,防止火花飞出伤人。锉接头时必须夹牢导体,以免弹出伤人。用冷焊机焊接时应用力均匀,严防设备损坏。
5.7移动盘具时,严禁用脚蹬,防止撞伤人、产品或设备。
5.8更换盘具时,设备停稳后方可操作,禁止使用芯子松动或损坏的盘;应将顶针顶牢、保险销子旋紧并关上防护栏。
5.9调整好自动排线装置,严禁设备运转期间手动排线。 5.10
使用切割机,应先检查切割片安装是否牢固,切割片是否有破损、开裂
现象,被切割导线是否固定牢固。操作时应站在切割机侧旁,缓慢靠近切割点,直角切割,切割机前后不得有人,防止切割片开裂飞出伤人。 6 当班期间严格按照《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重点工作如下:
6.1紧固件检查:开机前应仔细检查紧固件松紧情况,特别是转动的紧固件有无松动,以免发生意外,发现有松动的地方应及时紧固。 6.2设备有异常声音时,要立即停车,找出原因及时处理。 6.3按规定对设备进行润滑和清洁。 6.4及时更换磨损件、 易损件。
7 交时,必须面对面交接,人员应将设备当班运行情况详细告知 人员,人员应在交记录上签字认可。交接内容至少应包括以下项目:设
备运转的异常情况,设备润滑情况,原有缺陷变化,运行参数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