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高三地理(河北A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22年10月15日,“蓉欧非”海铁多式联运的首班列车从四川成都发车,所载货物将搭乘中欧班列(成都)途经德国汉堡,通过汉堡港海运至非洲摩洛哥卡萨布兰卡港。完成下面小题。
1.此批货物中占比最大的可能是( ) A.IT产品、共享单车 B.火锅底料、稻米 C.稀土矿产、钢铁
D.纺织品、电器设备
2.有关“蓉欧非”海铁多式联运开通的意义正确的是( )
①拓宽了中欧班列(成都)的覆盖网络 ②减少中国与摩洛哥之间海运的总碳排放量 ③增加德国进出口通道,强化汉堡港口服务业 ④加强中欧之间劳动力流动,助力“一带一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陕西省石峁城始建于4300年前,据研究发现建成时,M、N墙面在夏至日出时均能被照亮;现在,夏至日出时,M被全部照亮,N墙面不能被照亮。完成下面小题。
3.城门过道的走向大致为( ) A.西北-东南
B.东北-西南
C.东西走向
D.南北走向
4.4300年前的黄赤交角与现今相比( ) A.更大 B.更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由于盐度的异常变化,海水中可能会出现削弱上下层海水热量交换的障碍层。下图为某海域12月海水温度和盐度随深度的变化及障碍层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该海域最可能位于( ) A.热带太平洋西岸暖流流经处 B.副热带西岸暖流流经处 C.温带印度洋东岸寒流流经处
D.温带大西洋西岸暖流流经处
6.若秘鲁沿岸海域出现较厚的障碍层,则秘鲁沿岸海域( ) A.降水减少
B.渔业资源增多
C.水温升高
D.海水污染减轻
下图为某科考小组某年测出的某区域不同山地雪线高度的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外………………○………………内
C. D.
2022年10月8日,我国进入寒露节气。中国天气网通过盘点气象大数据发现,寒露节气期间,北方大部地区昼夜温差都在10℃以上,西南等地区开始进入大雾多发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区域山地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 A.自北向南增高 B.自东北向西南增高 C.自西向东增高
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
8.近年来,该区域雪线高度呈上升趋势,这种变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是( ) A.区域降水异常偏多 B.全球变暖不断加剧 C.生物种类灭绝加快
D.农业生产范围扩大
某地质勘探队对贺兰山周边进行地质考察,下图是其绘制的考察区域地质构造平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9.按照岩石的成因,与甲岩石属于同一类型的岩石是( ) A.玄武岩 角砾岩 B.板岩 石英岩 C.安山岩 流纹岩
D.砂岩 石灰岩
10.符合勘探队由M向N行进时观察到的岩石的地质构造剖面是( )
A. B.
11.与寒露节气期间我国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最相似的节气是( ) A.立春
B.惊蛰
C.清明
D.白露
12.寒露节气期间,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都在10℃以上,主要是因为(A.降水减少,蒸发旺盛 B.海拔较高,空气稀薄 C.晴天多,夜晚时间长
D.纬度高,偏南风强劲
13.寒露节气期间,我国西南等地区开始进入大雾多发期的主要原因是( ) A.空气湿度较大,风力较小 B.晴天多,地面水汽蒸发较强 C.地处低纬,空气对流强烈
D.受气团控制,水汽充足
下图示意甲、乙两区域河流水系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 此………………………○………卷○………………只………装……装装………………订…………○……○……………不…………订……密…订……………封…………○……○…………… ………………线…线………………………○………○……………………………
)
14.图中( )
A.甲图比乙图的比例尺大 B.甲区域在乙区域的东方 C.乙区域比甲区域先到新一天
D.乙区域河流向东注入印度洋
15.图中两区域河流均存在春季水位上涨现象,主要原因是( ) ①春季受暖锋影响,持续降水 ②湖泊、湿地众多,补给充足 ③冬季降雪量较大 ④冬季寒冷漫长,春季气温回升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董志塬是黄土高原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塬。在湿润环境下低等植物不断新陈代谢,黄土中积累了一定的有机物质时会形成土壤。图1为董志塬地形图;图2为M地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的剖面图。
材料二 董志塬沟壑区造林的成活主要取决于栽植时及栽植后两三个月的土壤含水率。沟壑区不同坡向和坡的上、中、下部位土壤含水率不同,只有合理选择树种才能取得较好造林效果。
(1)从水蚀的角度,描述沟谷的形成过程。(4分)
(2)根据M地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推断其形成过程中气候变化特点。(3分)
(3)董志塬沟壑区造林时选择的树种,阳坡比阴坡更耐旱、坡上部比坡脚的更耐旱。从树种适应性说明这种选择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7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
材料一 圭亚那是一个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经济以矿业、种植业和渔林业为主,国内矿产资源丰富,但大多处于待开发的状态。2012年,我国在圭亚那投资建厂,开发矿产资源,并配套了相关粗加工企业。左图为圭亚那位置图。
材料二 圭亚那高原位于南美北部,海拔300~15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86.4%,土壤肥力较低。右图为乔治敦气候图。
(1)说明乔治敦一年中出现两个雨季(5~8月、11月至翌年1月)的形成过程。(4分)
(2)分析圭亚那高原地区土壤肥力较低的原因。(6分)
(3)简析我国在圭亚那投资建设对其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蒙古纵贯铁路是连接俄、蒙、中最重要的铁路干线,它由西伯利亚铁路的乌兰乌德站引出,横穿蒙古国,沿线输沙通量较大。蒙古国公路、水路、航空运输系统不完善,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承担了该国境内
80%的货运及30%的客运业务。下图示意蒙古国地理位置及该国主要地理要素分布。
(1)蒙古纵贯铁路蒙古段承担了蒙古国境内80%的货运及30%的客运业务,简析主要原因。(3分)
(2)说明蒙古纵贯铁路沿线输沙通量较大的原因。(6分)
(3)请你为降低蒙古纵贯铁路沿线输沙通量献计献策。(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土壤盐渍化是特定气候、母质、地形和水文等自然条件及人为活动综合作用的产物。博斯腾湖流域内的开都河下游段广泛分布着白垩纪和第三纪红色含盐地层,土壤下层颗粒细,透水性差,在古河道、河漫滩、泉水溢出带等地下水浅埋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盐渍化土和盐土。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为11~12时,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下图分别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
(1)分析夏半年在一日内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的原因。(4分)
(2)博斯腾湖流域内的农业耕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探索出通过铺砂石的方法来减轻土壤盐渍化,从水循环环节角度分析该举措的合理性。(6分)
………… ………………○……○……… ……… ………内 ………外……… 此………………………○………卷○………………只………装……装装………………订…………○……○……………不…………订……密…订……………封…………○……○…………… ………………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