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如何建立师生关系--从心理学角度谈起

浅谈如何建立师生关系--从心理学角度谈起

来源:微智科技网
浅谈如何建立师生关系 从心理学角度谈起 陈徐赞 (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张家港215600) 【摘要]师生关系的好与不好,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人际关系。人 际沟通有助于相互了解,化解矛盾;人际沟通有助于心理相融,发展友情。在建立师生之间人际沟通的同时,要想得到 更好的教育效果,这时就需要教师实现对学生的人际吸引——即教师的个人魅力的实现。一个教师若有人际吸引力, 与学生能和谐融洽地相处,则容易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教学效能。师生关系本身就是一 种教育力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师生关系;人际沟通;人际吸引 教师教育生涯中最大的事莫过于培养学生成长、成人、成 等待老师的正是学生敞开的心扉,在那里可以和他用“心”交 才,使自己所教的学生能素质良好、人格健全,有真才实学,为 谈,教师可以较为容易地得到想要得到的情况。所以,留心注 祖国建设事业作贡献。目标明确,愿望美好,然而,育人的事业 意学生的喜好和厌恶,就可采取“投其所好“的沟通策略,从这 是极其复杂、极其艰巨的事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实现 点开始,满足心理需要,从而使沟通顺利进行,教师便可有效地 目标。实现愿望,不仅须尽力,而且要尽心,不仅要讲科学,而 融进自己的教育意图,了解到许多未知的情况。 且要讲艺术和方法技巧。 2、专心倾听 学生,自身的成长,本来就是一种发展,不仅在生理上,更 人们往往对自己的事更感兴趣,对自己的问题更关注,更 多的体现在心理上。升上初中的学生在心理上,意识趋向 喜欢自我表现。所以,一旦有人专心倾听谈论自己时,就会感 相对成熟,感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渴望参与成人角色,要求独 到自己被重视,备受鼓舞。一个牢骚满腹、怨气冲天,甚至最不 立,得到尊重的体验——中学生的成人感。具体表现在:他们 容易对付的人,在一个有耐心、具有同情心的倾听者面前,常常 需要同成年人平等交流,希望父母、老师像成年人那样对待他 会被“软化”而变得通情达理。 们,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小孩。如此一来,传统的师生关系明显 教师在与学生沟通时,需要认真、专心地谛听学生的心声, 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相冲突了。 表示出自己的诚意。如果时间不充裕,可另约时间,一定要真 传统的师生关系究竟是什么关系?就当前普遍认同的一 心诚意,集中注意地听;坚持耐心听完,不要随意打断,鼓励学 些说法,我们可以概括为:品德教育上,学生要听从教师的教 生把话说完,这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要辅以眼神、动作,如 导;学科教学上,学生要听好教师的讲解;日常管理上,学生要 点头、微笑等,插以“是”这样的短语加以呼应。这样,学生会感 服从教师的指令。换言之,教师是教导员、指挥员、讲解员,处 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而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引导。 在主动和控制的位置上;而学生则近乎器具、机器人,似乎麻木 3、面带微笑 无知,没有人格和思想,处在被动和受控的位置上。这种师生 在人际交往中,微笑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就像巨大的磁铁 关系具有明显的单向性、垄断性和不平等性,对学生的教育教 吸引铁片一样,吸引着、诱惑着对方,使对方无法拒绝。 学存有明显的弊端。这种师生关系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冲突, 4、适度赞扬 必然阻碍了现代教育的发展,也不利于师生的发展。因此,这 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的满足感、重要感和成熟感。光是他 种传统的师生关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指责与批评。 们自己感觉到还不满足,还需要外界的认同,在认同中感到自 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到底怎样的师生关系才能既使教师 己的价值,自己的存在。所以,赞扬可以奇迹般地激励人,使人 实现培育下一代的目标,又能使学生学得自主和愉快呢?很明 在生理、心理上都振奋起来。 显,这就需要一种既能尊重学生的“成人感”,又能使教师实现 根据人们这一普遍的心理特点,教师在与学生沟通过程 目标的新的师生关系了。 中,就要多用赞扬,少用批评,表扬与批评之比以7比3为宜。 新的师生关系,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师生关系应当是民主、 在建立师生之间人际沟通的同时,要想得到更好的教育效 平等、和谐的关系,应当具有教育性、情感性、双向性、人道性等 果,这时就需要教师实现对学生的人际吸引——即教师的个人 特征。这种的师生关系,不能靠以往的“命令一服从”来建立, 魅力的实现。所谓“人际吸引”,是指人们彼此之间在社会交往 而应该通过人际沟通来实现。因为有了师生的沟通,学生才感 过程中所产生的积极性的情感体验,如喜欢、友好、友爱、尊重、 觉到被尊重,觉得自己可以与成年人平等交流;有了师生沟通, 依恋等。 教师才能更了解学生,才更明白学生的需要。社会心理学家把 人际吸引决定着现实的人际关系,并促进人际关系,使他 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动作等方式交流信息,达到增进感情和 人比较容易接受教育引导。根据人际相互作用成分,影响人际 相互了解的过程,称为“人际沟通”。 关系主要有三种因素:认知因素,即相互间的感知和理解,情感 人际沟通对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由此而产生良好的教 因素,即相互间的好感和喜爱;意向因素,即相互间的影响与行 育效果,这是不言而喻的。沟通是师生间双向的心灵活动。其 为。这三种因素并不是单向作用于人,而是交互作用并影响人 中谈话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方式。教师如能掌握以下谈 际关系,其中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深度、稳定性和亲密性的 话沟通技巧,可以取得很好的沟通效果,不妨一试: 主要调节器。 I、学会了解 现实的人际关系表明,喜欢一个人,能够比较容易引导这 师生沟通的首要前提是,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如 个人转变态度。由于吸引人是影响态度转变的重要因素。因 果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沟通时,完全按教师的“设计”进行,只谈 此,如果教师在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与再实现人际吸引,那 自己感兴趣的事,那学生只能被动地听,只会使谈话变为单通 么,教育就会在言传身教的过程中得到最好的实现。 道的“你打我通”,难有成效。惟一能使谈话顺利进行的方法,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中不可回避的人际关系。一个教师 是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开始,那正是他最需要、体会最深,也是 若有人际吸引力,与学生能和谐融洽地相处,则容易对学生进 话最多的。找到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同将沟通的桥梁的另 行教育引导,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提高教学效能。师生关系 一端,找到搁放的地方,于是就能顺利地从桥的这头走到那头, 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 236作者简介:陈徐赞,江苏省张家港中等专业学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