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先生曾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的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有感于此,又借小课题研究的东风,我对上学期以来小组合作的情况作了许多的反思,现汇报如下。
的确,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优点多多,它有着传统教学那种单一单向的教学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不再跪着听课,教师不再一言堂。更可喜的是,它使学生由学习上的竞争对手转变为相互协作的伙伴,而且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欲提高了,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
一、试卷讲评中小组合作的应用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了,我的两个班的成绩还可以。这让我越来越有自信,和孩子们的关系也更加融洽。看着即将讲评的试卷,我灵机一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在组长的主持下,化整为零,效果应该不错吧。于是我把所有的题尽量平均分到十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气氛出奇的活跃。学生能充分发言,每个组完成几个题,对他们来说并不是多大的负担,完成组内的任务后,还可以讨论其它题。我注意到连平时不爱发言的秦世臻在我的鼓励下,也下位去请教组长该如何讲。最不合群的秦凡森也在给两个弱的组员讲题。更让我吃惊的是,组长的能力远在我的意料之外,他们能够根据小组成员的情况,恰当选取发言的同学,既不过分偏爱成绩好的同学,也不冷落学困生,真正照顾到了大多数。从这节课,我尝到了甜头,今后会在课堂上分别布置不同层次的讨论交流问题,让他们活跃下去。课堂应该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李炳亭语)。要说不足应当是重点不是很突出,一些共性的问题处理不细致。
二、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
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我初步让学生小组活动解决,看能否提高课堂效率。首先生读10分钟课文,找一生解释作者及生字,又出示几个问题小组讨论。
1、石拱桥的特征。
2、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这两个问题比较简单,我让5、10两个小组来完成。剩下的三个问题相对来说比较难,我决定以正副组长为中心来讨论。17班完成度较高,18班由于学生水平差距大,课堂进展磕磕碰碰。总结起来有两个原因,一是学生回答问题声音不够洪亮,影响全班同学的收获,另一个是组长的带头示范作用不强。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如何及时检测,发现问题,是下一步我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教读《故宫博物院》,我继续分层教学,我出示六个问题,前三个简单的问题由大组中较弱的四人小组来讨论解决,这个组有一个总负责人,是这个组的副组长,后三个问题由正组长组织讨论。在展示的过程中,为了增加学生的新鲜度,每个小组由正组长主持,他负责选择组员展示讨论结果。17班的学生表现棒极了,组长们很知道调动组员的积极性,简单的问题由成绩稍差一点的同学来回答,有难度的问题由程度稍好的来答。崔雨这一组,竟然让课堂很少发言的司亚龙来说,这次他说得很完整,声音洪亮,博得了全班热烈的掌声。我初步尝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甜头,教师课堂上讲得少了,学生说得反而多了,并且学习积极性也在一步步提升,何乐而不为呢?
附六个问题:
1、文章介绍了故宫哪些内容?用文中一句话概括其特征。
2、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作用是什么?
3、跳读课文,说出文章写了故宫哪两部分。
4、精读第6段,说出说明顺序及方位词。
5、文章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有哪些?为什么这样安排。
6、找到文中说明方法,说说其作用。
三、语文活动课合作之风正育人
两个班的课代表观看完“古诗词知识比赛”后,恰好我们正进行《水浒传》的阅读,我安排学生组织了一次“《水浒》知识大比拼”活动。由于前期准备比较充分,课堂节奏进行地有条不紊,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17班结束后,都文通抱着队友哭起来,原因是他们小组的分数太低,觉得自尊受不了,她也反映了扣分的不合理情况。我就此教育他们,活动的目的不只是分数,一切活动都是育人,通过此活动也告诉大家,凡事要讲规则,没有规则这个活动就不会成功进行下去。18班马方旭活动结束后找我:“老师,我和邵光哲商量队长(谁当队长)的问题,结果纪律委员就给记下来了,我控诉,这不公平!”我问他:“你们是在什么时候商量的?”“主持人在上面安排的时候。”“那不就结了,时间不对,这个工作应该是在课前完成的。”王璐琦跟我说:“老师,我们组成员都着急了,昨天晚上背到十点,今天上课前,组员都在那里背,我以为我们组要倒数了,没想到成绩会这么好,他们都很努力了。”
看到每名学生在此次活动中,仿佛都有话说,我真高兴,相信下一步《水浒传》的阅读工作就好开展了。多给学生发言表现的机会吧,他们会带给你意外的惊喜。之所以从前上课老师累,学生困,是因为老师不放手,学生不说话,把话语权还给学生。不是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而是现在的课堂需要改。今天的收获很丰富,我受益了,相信学生更是。这个冬天不冷,我收藏着快乐和果实,真幸福啊!
另附诗一首
偶得
无声东风邀万物,多情杨柳展新条。
冰河淙淙把歌唱,学子莘莘读书忙。
园丁欣然此中行,个中辛劳暮将晓。
待到满园蜂蝶舞,犹自千里梦逍遥。
以上是我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粗浅看法与体会,希望能对我们各位教师有所启迪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