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报复陷害犯罪以量刑

报复陷害犯罪以量刑

来源:微智科技网

报复既遂的定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应当以报复定罪。量刑: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派出所打击报复怎么办?

报案处理,为打击报复罪,第二百五十四条【报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由出警,一般3个月完事。

二、中国对报复的量刑标准

报复的量刑标准为:

1、一般情形下,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报复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诬告的立案标准分别是什么

诬告立案标准,分别是:

1、为陷害他人,故意捏造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犯罪事实,并由本人或者指使他人向国家机关告发的;

2、为陷害他人,故意捏造足以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犯罪事实,虽不是直接向国家机关告发,但采取的方法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的。

报复与诬告的区别如下:

1、主体要件不同。报复的主体只能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而诬告的主体则可以是任何公民;

2、犯罪目的不同。报复的目的是打击报复陷害他人而诬告的目的则是意图使他人枉受刑事追究;

3、犯罪手段不同。报复必须是基于职务,滥用职权或假公济私,诬告则不要求必须利用职权;

4、陷害的对象不同。报复只限于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这四种人,而诬告可以是任何干部和群众。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