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子女可以解除收养关系,但需满足条件。收养人不履行义务或虐待遗弃,送养人可要求解除。无法达成协议可向起诉。解除后,成年养子女需给付生活费给养父母。如养父母虐待遗弃解除,可要求补偿。生父母要求解除,养父母可要求补偿,但虐待遗弃除外。
法律分析
一、养子女可以解除收养关系吗?
养子女可以解除收养关系,收养关系解除需要满足一定条件,我国法律规定,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起诉。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起诉。
二、解除收养关系后养子女还有赡养义务吗?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一十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
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
拓展延伸
养父母的权利:解除收养关系的提出?
养父母在解除收养关系方面享有一定的权利,但也存在一些。根据法律规定,养父母通常需要向有关部门提出解除收养关系的申请,并经过审查程序。这是为了保护被收养人的权益,确保解除收养关系的决定是符合法律和利益最大化原则的。
然而,养父母并非可以随意提出解除收养关系。法律通常规定了一些条件,例如,解除收养关系可能需要养父母提供充分的合理理由,例如严重的虐待或疏忽行为,无法满足被收养人的基本需求等。此外,法律也可能要求养父母在提出解除收养关系前,必须尝试其他解决方案,如家庭咨询或心理支持等。
因此,养父母的权利解除收养关系并非没有,而是需要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并考虑到被收养人的最佳利益。这种旨在保护被收养人的权益,确保解除收养关系的决定是经过慎重考虑和合理审查的。
结语
养子女解除收养关系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如年满十周岁以上需征得本人同意。若收养人未履行抚养义务或侵害养子女权益,送养人可要求解除关系。不能协商解除的可向起诉。解除收养后,养子女仍需给付生活费给予养父母,但若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解除关系,则养父母可要求补偿。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养父母可要求适当补偿,但虐待遗弃情况除外。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十三条 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家庭成员应当尊重、关心和照料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