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标注下列尺寸(尺寸数值由图中量取整数)。 1.补全尺寸数字和箭头。 2.标注直径和半径尺寸。17φφ171560°1740°φ63050°17φ4730°18°17171745°117°0R2R850R135φ35φ15341060° 3.标注下列小间距尺寸。3×φ835433R2533310R53
1-4 比例、斜度、锥度和尺寸注法。1.参照所示图形,用1∶4在指定位置处画出图形,并标注尺寸。1∶460°φ202.参照所示图形,用1∶1在指定位置处画出图形,并标注尺寸。1∶10C2φ244.尺寸注法改错,将改正后的尺寸标注在右边空白图上。R15R15φ17φ173020025801∶10C2φ24310441531∶460°30φ2015445010510502002590°φ1480φ10°3.参照所示图形,用1∶2在指定位置处画出图形,并标注尺寸。104361043636903655032600φ55.在下面图形上用1∶1度量后标注尺寸(取整数)。45R3R8696244×φ6R15305020R6φ241852×φ14050609018φ39φ1560°32R53014020410φ2427R6
第二章 投影法基础2-1 点的投影。1.按照立体图作诸点的三面投影。2.已知点A在H面之上20,点B在V面之前15,点C在V面上,点D在H面上,点E轴上,补全诸点的两面投影。3.已知点B在点A的左方15,前方10,上方5,又知点C与点B同高,且其坐标X=Y=Z,请作出点B和点C的投影。4.判断下列各对重影点的相对位置,并填空。正上(1)点A在点B的 方 正后(2)点D在点C的 方
2-2 直线的投影(一)。 1.判断下列直线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并填写名称。2.按已知条件画出下列直线的三投影。(1)画水平线AB,距H面20mm,与V面 成30°角,实长25mm。(2)画侧平线EF,距W面20mm,与V 成30°夹角,实长25mm。30°30°侧平正平AB是 线; EF是 线;正垂侧垂CD是 线; KM是 线; 3.分别在图(a).(b).(c)中,由点A作直线AB与CD相交,交点B距离V面25mm。 4.根据轴测图,在三视图中标出线段AB和CD的三投影(点的三投影用小写字母 并填写它们的名称和对各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侧垂正平AB是 线; CD是 线。∥⊥∠∠∥AB: V, H, W。 CD: V, H, ∥4
2-2 直线的投影(二)。 1.判断直线AB与CD在空间的相对位置,将答案写在指定位置。 2.已知线段AB为正平线,C为该线段上的一点,根据给出的投影,画 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1)平行(2)交叉3.用直角三角形法求直线AB的实长及其对H面和V面的倾角。 4.已知直线AB的正面投影及其实长为L,求其水平投影及直线与 夹角α、β。 △△△△△△△
2-3 平面的投影(一) 1.请在直观图上标出各平面的位置(用相应的大写字母),并在投影图上标出指定平面的其他两个投影。A面是水平面A面是正垂面B面是侧平面C面是水平面B面是侧平面C面是铅垂面 2.完成三角形ABC的水平投影。 3.完成平面ABCDEF的正面投影。9
2-3 平面的投影(二)1.判断K点或线段DE是否在平面△ABC内。 2.在平面△ABC内取一点M,使其距H面22mm,距V面25mm,求m',m。K点 平面内在DE 平面内不在 3.作出平面四边形ABCD上的△EFG的正面投影。 4.完成平面△ABC内折线DE、EF的投影。252210
第三章 简单立体的形成及投影3-1 画出立体的第三面投影图,求立体表面上点的其余二投影,并判别可见性。1.2.3.已知圆柱的底圆直径为30mm,高为40mm,轴线垂直于侧面,画出它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φ30404.已知圆锥的底圆直径为30mm ,高为30mm ,轴线垂直于侧面,画出它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有几解?任作一解。5.6.φ3030有两解10
3-2 根据回转体表面上的点和线的一个投影,画出其余两投影,并标出相应的字母(作图线保留)。1.2.3.4.
3-3 平面立体的截切:补全立体切割后的投影图。1.2.3.4.1
3-4 曲面立体的截切(一):补全曲面立体切割后的投影图。1.2.3.4.5.6.1
3-4 曲面立体的截切(二):补全立体切割后的投影图。1.2.3.4.5.6.
3-4 曲面立体的截切(三):补全立体切割后的投影图。1.2.3.4.5.6.16
3-5 立体的相贯(一):求相贯线,并补全相贯体的投影图。1.2.3.4.17
3-5 立体的相贯(二):求相贯线,并补全相贯体的投影图。1.2.3.4.18
3-5 立体的相贯(三):求相贯线,并补全相贯体的投影图。1.2.19
3-5 立体的相贯(四):求相贯线,并补全相贯体的投影图。1.2.3.4.20
3-3 参照立体图和已知视图,画全三视图(一)。1.2.3.4.5.6.
3-3 参照立体图和已知视图,画全三视图(二)。1.2.3.4.5.6.
第五章 组合体5-1 参照立体图和已知视图,画全三视图。1.?102.R103.?10R102010540325101054.5.102015106.2
5-2 根据轴测图所注尺寸,按1∶1画出组合体的三视图。1.2.3.4.
5-5 读懂两视图,求作第三视图(一)。1.2.3.4.5.6.
5-5 读懂两视图,求作第三视图(二)。1.2.3.4.5.6.
5-5 读懂两视图,求作第三视图。(三)1.2.3.4.5.6.3
4-7 读懂两视图,求作第三视图(四)。1.2.3.4.5.6.3
5-3 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一)。1.2.3.4.5.6.7.8.9.
5-3 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二)。1.2.3.4.5.6.
5-4 标注下列立体尺寸(尺寸数值按1∶1从图上量取)1.35102.R102×φ10R202φ46φ24φ1844φ202040535303.30104.φ44φ18745×φ10φ32φ602428123×φ8R1012484-10 根据两视图,画出第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尺寸数值按1∶1从图上量取,取整数)。1.18φ32φ20568028262123625103R10121236
2.6-1 视图1.画出物体的其余基本视图。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2.画出物体的A向斜视图和B向局部视图。3.画出物体的A向局部视图,并标注尺寸。61014416-2 全剖视图(一)。1.作A-A剖视。2.作A-A剖视。
3.作C-C剖视。4.作主视半剖视图、左视全剖视图。42
6-2 全剖视图(二):改正下列全剖视图中的错误(不要的线打“××”,缺少的线补上)。1.2.3.4.5.6.7.8.9.10.18×18φ106-3 半剖视图1.把主视图画成半剖视图。2.把主、俯视图画成半剖视图。4.把主视图画成半剖视图,左视图画成全剖视图。
3.把主视图画成半剖视图。44
6-4 局部剖视图 1.将主视图画成局部剖视图。2.将主、俯视图画成局部剖视图。3.将主视图和俯视图画成局部剖视图。4.改正局部剖视图中的错误。5.改正局部剖视图中的错误。
6-5 阶梯剖视图1.求作C-C阶梯剖视图。6-6 斜剖视图与旋转剖视图1.求作A-A斜剖视图。2.将左视图画成旋转剖视图。6-7 断面图1.在指定位置画出移出断面图。2.在指定位置画出重合断面图。3.画出指定位置套的移出断面图。 φ82×φ5φ1826φ28
4.画出指定位置轴的移出断面图。 (左面键槽深4mm,右面键槽深3mm)47
6-8 综合练习(一)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将物体表达清楚,并标注尺寸。 (可省略尺寸数值)φ48φ3116102428φ162836φ148R3612R16R7161213
6-8 综合练习(二)在主、俯视图中分别取全剖视和半剖视,画出半剖视的左视图,并标注尺寸。(尺寸数值由图中量取整数,可按1∶1画在A3图纸上)φ50φ36φ259R12φ1545691414382×φ10φ158215R12.5φ29φ6240259φ15φ15.5
第七章 轴测投影图7-1 轴测投影图:根据形体的两视图,画出正等轴测图。1.2.3.4.50
第八章 标准件与常用件8-1 螺纹的画法与标记1.外螺纹、内螺纹及螺纹连接的画法。(1)螺杆直径24,长60;左端刻有普通螺纹,螺纹长30,两端倒角均为C2,画出螺杆主、左视图。2.根据下列给定的螺纹要素,标注螺纹的标记或代号。(1)粗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20,螺距2.5,单线右旋,螺纹公差带:中径、小径均为5G。(2)细牙普通螺纹,公称直径30,螺距1.5,单线左旋,螺纹公差带:中径、大径均为5g。(2)机体左端有一M24的螺纹孔,钻孔深38,螺纹深30,孔边倒角C2,画出主视全剖视图、左视外形图。3.根据标注的螺纹代号,查表并填空说明螺纹的各要素.(1)Tr30×8(p4)LH-7H梯形该螺纹为 螺纹;公称直径 mm;φ30 (3)将(1)和(2)的内外螺纹连接起来,螺纹的旋入长度为20的主视全剖视图。螺 距 mm;4线 数 为 ;2左旋旋 向 为 ;7H螺纹公差带 。G3/4A(2)非密封管该螺纹为 螺纹;3/4尺寸代号 ;26.441大 径 为 mm;24.117小 径 为 mm;1.814螺 距 为 mm;A公差等级为 级。M30×1.5左-5gM20-5G53
8-2 螺纹紧固件的画法与标记1.查表填出下列各螺纹紧固件的尺寸。(1) 螺栓 GB/T5782 M16×608-3 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一)1.已知螺栓 GB/T5782 M16×L(L值通过计算取标准值),螺母 GB/T61左视画外形。垫圈 GB/T97.1 16,用近似画法画出螺栓连接装配图的三视图,主视画φ22.5380.810.18602426.75M16(2) 螺柱 GB/T8 M16×603820602.根据所注规格尺寸,查表写出各紧固件的规定标记。(1) A级Ⅰ型六角螺母(2) 平垫圈M1626.75φ1714.8243螺母 GB/T6170 M16垫圈 GB/97.1 16φ30M162823
8-3 螺纹紧固件的连接画法(二)1.已知螺柱 GB/T8 AM16×40,螺母 GB/T6170 M16,垫圈 GB/T97.1 16,下面零件材料为铸铁,画出螺柱连接装配图。主视图画全剖视图,俯视图画外形图。2.已知螺钉 GB/T65 M16×50,用近似画法画出螺钉连接装配图。要求:φ284518M16 28孔 36
7-4 键、销、滚动轴承的画法和标记。1.已知轴和轮之间用A型普通平键联结,轴的直径为28mm,键的长度为40mm。写出键的标记,分别注出轴和轮上键槽的尺寸,并完成键联结的装配画法。键的标记:键 8×40 GB/T1090 2.销及销连接 画出适当长度的φ8的圆柱销,画出销连接装配图,并写出销的规定标记8销 GB/T119.1 8×2024831.33.请查表画出指定的滚动轴承。(1) 滚动轴承 6208 GB/T276(2) 滚动轴承 30308 GB20
7-5 齿轮和弹簧的画法1. 一直齿圆柱齿轮,齿顶圆直径da=90,z=28,计算模数m,分度圆直径d,齿根圆直径df,补画出齿轮剖视图及局部视图,并标注齿轮及键槽尺寸。(键槽尺寸查书后附表)m=da/(z+2)=90/(28+2)=3 d=mz=3×28=84df=m(z-2.5)=3×(28-2.5)=76.5Z1Z218m32.已知一对直齿圆柱齿轮啮合, = = , = ,试按规定画法,画全两个视图。6φ223.已知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外径为φ42,总圈数为9.5圈,支承圈数为2.5圈,节距为12,钢丝直径为φ6,右旋,求钢丝的展开长度,并画出弹簧的剖视图。D2=D-d=42-6=36 H0=nt+(n2-0.5)d=7×12+(2.5-0.5)×6=962222L≈n1√(πD2)+t =9.5×√(π×36)+12 =1080φ90φ8424.8
第八章 零件图8-1 表面粗糙度1.已知轴承盖上所指定表面的Ra值(见下表),在视图中注出其表面粗糙度。8-2 尺寸公差与配合1.根据装配图中的配合尺寸,分别在相应的零件图上注出基本尺寸及偏差数值并填写下表。12.50.41.60.021φ20+00.021φ30+ 0φ3012.5φ201.60.048φ30++0.035配合标记基本尺寸配合制度表面位置1.60.412.5其余 H7/s6H7/g6φ30φ20基孔制基孔制公差等级孔IT7IT7轴s6g6孔偏差数值上+0.021+0.021下00轴偏差数值上下+0.048+0.035-0.007-0.020-0.007φ20-0.020H7s61.6H7g6配过间2.圈出左边图中表面粗糙度标注方面的错误,并在右边图中重新标注。C212.52.已知孔和轴的基本尺寸为φ22,采用基孔制配合。孔的公差等级IT7、轴为I其余6.36.3C23.2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k、在零件图中分别标出基本尺寸及公差代号,在装配图出配合尺寸,并填写下表。0.43.20.4φ50φ30φ20φ40φ50φ30φ201.63.23.2φ40φ22k6φ22H7φ22H7g63.2123.28323.2123283.2配合标记φ22H7g6孔的极限尺寸最大φ22.021最小φ22轴的极限尺寸最大最小φ22.015φ22.002配合种过渡配56
8-3 根据传动轴的轴测图画出其零件草图或零件工作图(按2∶1画在A3图纸上)。φ4H7配作1.61.61.61224φ20js6φ15h882×0.518801082×0.51.61218423.2φ15h710锥销孔φ4配作1.6φ255技术要调质 HB2212设计制图描图审核传比例2∶1动数量轴1共45
8-6 读懂阀体零件图,画出主、左视图的外形图。设计制图描图审核比例阀数量体共HT150
工程制图模拟试卷一班级题号分数一二三四五学号六七八姓名总 分核分人得 分评卷人三. 求立体被截切后的投影。得 分评卷人一. 完成平面图形的正面投影。(AB∥DE,AF∥BC)得 分评卷人四. 完成两立体相交的投影。得 分评卷人二. 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并判别可见性。
七. 求作全剖的左视图。得 分评卷人五. 根据给出的组合体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得 分评卷人得 分评卷人六. 求作A-A斜剖视图。八. 作A向斜视图。得 分评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