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
混凝土出现缝隙是一种常见的情况。现在,很多地下室都是运用混凝土灌筑完成的,其缝隙是出现渗漏的关键要素。文章对地下室项目渗漏缘由开展了解析,之后从设计、建筑方面提议预防渗漏的策略。
标签:地下室;渗漏;防治
当前建筑地下室的类型愈来愈多,因为地下室项目大多以混凝土为主,肯定多多少少会存在缝隙,因此因为缝隙出现渗漏的现象是经常遇到的。地下室渗漏对建筑物的运用性能存在很大的不良作用,对安全使用也寻在后患。现在,建筑界已经把地下室出现渗漏当做一种品质通病,一项还没有处理的难题看待。作者综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历以及对项目的实施调查解析,讲述了地下室出现渗漏的基本缘由,从而提议了整体预防渗漏的手段。
1地下室渗漏的一般特征
1.1 地下室墙体缝隙特征
缝隙多并且比较聚集,不过宽度较小,宽度大的强渗漏缝隙一般比较少,缝隙大多在拆模之后形成,和温度突然变化存在很大的联系;在回填土建筑之后,经常能够看到缝隙渗漏水。
1.2地下室渗漏特征
(1)地板的渗漏。后浇带位置最容易出现渗漏,根据调查能够清楚有百分之八十五的渗漏情况都在这。电梯井以及集水井出现渗漏占了百分之十,之后就是地板混凝土,占据了百分之五。(2)剪力墙体渗漏。横向建筑裂缝容易出现渗漏,大约一般都在这;后浇带位置占了百分之三十,剪力墙和其底部以及预留管道占据了百分之二十。(3)地下室楼顶渗漏。关键是后浇带位置渗水,现浇板和预留管道渗水不到百分之十。
2 渗漏形成的原因
2.1 混凝土材料
由砂石、水泥以及石子共同混合构成了混凝土这种不是匀称介质的物料,抗压性强,抗拉性不高。大家都知道,混凝土在凝固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应力,这种内应力如果比本身抗拉强度大,就会出现缝隙。内应力和及时弹性模量与松弛应力都存在很大的关系。
2.2 收缩与温差
为了完成混合物的最佳可泵性质,大多使用的水泥量会多一点,就能够增大水化热反应,收缩性增大,易出现缝隙。并且,为了能够使地下室混凝土子早一点实现其强度,一定要提升混凝土级别,因此会用多一点的水泥,加大了水化热,导致混凝土外部以及内部温度差异大而出现小的缝隙。
2.3 干缩裂缝
混凝土在固结之后,内部会出现充水毛细管构造。伴随着时间的前进,毛细管内部水分会慢慢的会发。毛细管腔出现张力,和混凝土本身应力一起功用,比混凝土自身的抗拉性能高之后,就出现了缝隙。
2.4 策划不科学
地下室使用混凝土建筑的墙壁以及房顶相连接的位置假如没有装置框架梁,混凝土形状出现改变之后易出现内角缝隙。地下室墙体因为受到楼顶以及地板形状变化的、侧墙的挤压,就会形成缝隙。和钢筋维护构造较远的位置就会在混凝土外表出现缝隙。还有,地板厚度太厚,加强了构造的力,还有混凝土水化热的作用,进而出现了缝隙。
2.5 碱集料反映
碱集料反映能够引发缝隙。出现碱集料反映要有下面三项前提,第一集料自身含碱反映活性物料,第二调制集料时加入相应的碱,第三必须水分含量要足够多。符合这三个环境就会出现这种反映,形成的物体会在水中进行膨胀,从而对项目存在威胁。因此在调制混凝土过程中要把这个情况思考清楚。
2.6 建筑不适
(1)穿墙管道线路处置不适宜。模板项目中使用对接螺丝,假如处置不好肯定会出现渗漏。地下室中肯定会有从外墙穿入的管线,假如管线止水建筑不对,就会易沿着管道出现渗水。(2)后浇带建筑不对。针对规模较大的地下室,一般会安置后浇带,假如后浇带连接位置新旧混凝土处置不对很可能会出现缝隙。后浇带中钢筋长时间裸露在水分含量高的空气内,易生锈,浇筑之后和混凝土的粘结性不佳,应力大多集中在一个位置出现缝隙。剪力墙后浇位置太早填筑,因为灌筑时间不长强度还没达标,就遭到侧面的压力抑或震动负载影响出现缝隙。(3)操纵不科学。建筑工作者经历不多,在根基处置过程中没有符合后浇位置建筑标准,在振捣过程中不密实、不全面,都会出现渗漏。还有,使用建筑物料不符合规范也是出现缝隙的关键缘由。
3 地下室渗漏的防治措施
3.1 施工质量管理控制
(1)对工艺流程进行严格控制。熟记工艺操作规程,并在施工前做好技术
交底工作。(2)影响工序施工质量主要由五个要素,即施工人员、材料、机械设备、施工工艺与环境。每一个要素控制不当都会影响到施工质量。所以要保证这几个要素处于受控状态,从而避免意外情况产生,使工程质量稳定与正常。另外,还要完善施工监督机制,自检、交接检、专检,三检并举,并附带完整的检查记录。(3)材料进场前做必要的抽样检查,确认材料的出处及质量均符合施工技术标准要求,彻底断绝不合格材料的流入。(4)分模块控制工程工艺。如模板工程需要注意模板位置、尺寸、标高的偏差,模板强度以及稳定性;钢筋工程需要注意钢筋的铺设与焊接;混合料需注意材料的质量、配比、外加剂等。另外还要注意混凝土浇筑时的合理振捣,底板浇筑的技术问题控制等。
3.2 温度、干缩裂缝控制
(1)降低单位用水量。加入混凝土每平方使用的水分太多,这样势必会留存更多的剩水,这一些剩水是出现收缩缝隙最关键的原因。为了顾及到混凝土的长久使用,剩水量大混凝土就不会使用太久。因此尽可能操纵混凝土每平方使用的水,需要时可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减水剂可以增加混凝土密实性,同时完善混凝土性能。(2)大规模混凝土要操纵好温度。在大规模的混凝土中温度存在很大程度的影响,所以要使用分段建筑的方式,争取完成温度匀称提升的宗旨。混凝土灌筑时要在二十八摄氏度以下,可以在外界环境较低时开展。如果因为水化热升温过快在二十五摄氏度以上时,能够使用轮回水管道降温的方式。
3.3 钢筋锈蚀裂缝的控制
我们经常会看到顺筋裂缝,这是由于钢筋锈蚀所致。钢筋锈蚀体积会增大2-4倍,巨大的膨胀压力会使周围混凝土产生裂缝。一般在出厂时钢筋都有一层防氧化膜,能够起保护作用,但这层保护膜在遇水或受潮时就会慢慢发生氧化反应,进而出现大量锈蚀。因此,在钢筋工程中一定要做好防水防潮处理,尽量减少钢筋生锈,对已生锈的应用砂布打磨干净后再用。
3.4 施工裂缝控制
止水位置要布置科学。止水位置的宽度和功能都要达到策划标准,使用热接,连接的位置要整齐没有缝隙、坚固。止水位置整体坚固,没有孔缝。地板后浇位置三米要建筑四毫米的钢板和防水结构。后浇带建筑时一定不能够对防水结构产生危害。后浇带混凝土不仅要符合防水策划,还必须加入适量的人工膨胀剂,其表面没有杂质。
3.5 正确选择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中碱的来源不仅是水泥,外加剂、水等都可能含有。因此,在材料进场前应对所有材料做碱试验,避免碱骨料的掺入。同时还可以在混凝土内掺入一定量的粉煤灰,可有效控制碱硅酸性反应带来的损害。
3.6 施工缺陷处理
察觉建筑不足要立即开展补助。假如只是小蜂窝抑或露筋等不足,能够使用钢丝刷以及压力水清洁,使用防水性质的砂浆涂抹平整。在孔洞位置,使用钢丝刷以及压力水进行清洁,使用高级别细集料添加少量的膨胀剂进行填充振捣。
4 结束语
地下室出现渗水是普遍存在的通病,产生的缘由非常繁琐。必须从设计、物料、建筑等每个步骤着手,严厉按照设计标准,做好预防措施,才能够降低缝隙出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黄凯.防止地下室渗漏水的技术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6):154.
[2]聂凯.抗渗混凝土施工及常见质量问题分析[J].价值工程,2010(6):191.
[3]徐跃.浅析防止地下室渗漏[J].科技资讯,2009(2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