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D400-11煤气风机维护检修规程

D400-11煤气风机维护检修规程

来源:微智科技网


D400-11型煤气风机 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

1 、 内容及范围 1.1 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氨厂净化车间D400-11型煤气风机设备的“三大规程”,即操作、维护及检修规程。 1.2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合成氨厂净化车间D400-11型煤气风机设备的操作、维护及检修。 2 、合成氨厂净化车间D400-11型煤气风机设备“三大规程”通则

2.1 设备操作、维护和检修人员必须严格执行设备操作规程、维护规程和检修规程。 2.2 要严格执行交制度,交时,人必须向人详细介绍上班设备的运行动态(设备运转的异常情况,原有设备缺陷的变化和发展,运转部分温度的变化,故障及处理情况等。)。

2.3 要严格执行机械设备检修停送电申请书制度。送电必须持有送电牌,处理设备故障或检修设备必须持有合成氨厂设备检修交出、竣工证明书。严禁无牌送电、送油、开动设备和检修设备。

2.4 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不得超过规程中规定的额定负荷(压力、温度、电流、电压、转速和其它额定值)操作。

2.5 开机前必须对设备的转动部位、安全保护装置、设备润滑情况及油、水、气、溶液、阀门等管路进行认真检查,确认一切正常后方可开车。

2.6 设备运转过程中,要定时、定人、定点对关键设备进行检查, 发现异常情况要酌情处理,重大紧急情况要紧急停机。注意上下工序机组之间的配合、衔接,以及测试仪表指示数据的变化等。

2.7 在生产过程中,对发现的设备问题,当班操作人员要坚持按规程规定,及时对故障进行排除,并向调度汇报。遇有特殊情况,对发生的设备问题不能及时处理时,要及时请示车间领导。

2.8紧急情况停车的汇报程序:

当班操作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向班长、值班主任、调度汇报。

2.9 应急情况操作,为了防止烧毁电机和其他电器设备,操作人员要密切注视设备运行情况,发生以下特殊情况时必须执行紧急事故操作:

2.10 操作台上操作人员和下面工作人员要密切配合,台上工作人员必须听从台下工作人员的指挥,并保证台下工作人员的安全,台下工作人员检查、处理、调整设备时必须与操作人员联系。

2.11 任何人不得随意拆掉安全保护装置,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从未开动的设备上拆卸零部件作为检修备件,不得对设备随意割、焊及改动设备结构。

2.12 设备操作人员和维护人员要认真执行“润滑五定”,按照“润滑五定表”规定的要求进行加油,保证设备润滑良好。

2.13 严禁向任何电气设备上洒水,不得向电气设备上的铺板、盖板洒水。

1

2.14 按规定要求对设备进行清擦工作,做到设备无尘土、无油污、保持设备整洁,并经常保持设备周围环境整洁。

2.15 必须按时认真填写岗位运行记录,要求字迹清楚、内容明确、数据准确、保持完整。 2.16 本通则结合设备操作、维护、检修规程贯彻执行,不得违反。 3、D400-11型煤气风机设备的“三大规程” 3.1 操作规程

3.1.1 设备主要用途、结构、技术性能及工作原理 D400-11型煤气风机由中国沈阳鼓风机厂设计、制造。 3.1.1.1 D400-11型煤气风机

3.1.1.1.1本设备的主要用途

本设备用于合成氨脱硫流程系统向脱硫塔输送半水煤气。 3.1.1.1.2主要结构简述

D400-11型煤气风机为单级单吸离心鼓风机,叶轮、机壳都采用钢板铆焊接结构,轴承部位均装滑动轴承。内外接齿轮油泵及手摇油泵,油冷却系统内外接板式换热器,油过滤器等部件组成。

3.1.1.1.3主要技术性能

表1 主要技术性能 名称 流量 升压 工作介质 介质温度 进口压力 出口压力 单位 m3/min Pa ℃ Kpa Kpa 参数 400 1700 半水煤气 45 ≥2.0 8-13.5 名称 电机型号 电机转速 电机电压 电机功率 轴瓦温度 润滑油压力 进口煤气温度 冷却水温度 3.1.1.1.4 设备型号的含义及工作原理 3.1.1.1.4.1. D400-11型

型号的含义:D进口为单吸入式;

℃ <40° 氧含量 ≤0.5% ℃ ≤35 电机电流 A <348 单位 r/min V KW ℃ Mpa 参数 YB2-315L1-2 2950 380 200 <65° 0.075-0.15

2

400进口风量为400 m3/min 1:风机叶轮数为一个。 1:第一次设计。

3.1.1.1.4.2. 工作原理:风机内部充满半水煤气的情况下,电动机带动叶轮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气体被甩向外围进入机壳,叶轮中心形成低压区,与外界压力形成压力差。气体就在这个压力差的作用下,不断地流入叶轮,风机因此不断地向外输送气体,并使气体获得压力能。 3.1.1.1.4.3 外置油泵

型号:ZYC1.1/1.45-1 流量:1.1m3/h, 全压:1.45Mpa 电压:380V 数量:一台。

电动机型号:YB250M1-8

绝缘等级为H级 防护等级为IP54 功率:2.2 Kw

3.1.1.1.4.4内置齿轮油泵:604-76

数量:一台。 转速:2960r/min 3.1.2 设备的操作步骤 3.1.2.1正常开车

3.1.2.2开车前准备工作

3.1.2.2.1全面检查管线、阀门、设备、电器、仪表等是否处于良好备用状态,设备周围无杂物。

3.1.2.2.2检查风机进、出口水封水位是否在有效高度范围内,打开风机进口蝶阀和风机出口放空阀,联系调度送N2气对风机本体和进出口管线进行置换,直至分析合格(O2≤0.5%),置换期间应对风机进行盘车置换,把死角的空气赶干净,最后关闭N2气阀门。

3.1.2.2.3排放风机进口U型水封内的水,并打开风机涡壳导淋阀,引入半水煤气对管线和风机本体进行置换,直至分析合格,O2≤0.5%,在置换期间应对风机进行盘车置换,关闭风机进口蝶阀和放空阀。

3.1.2.2.4联系调度要求电工检查电机绝缘,并送电。 3.1.2.2.5检查油质是否干净,油位是否正常。

3.1.2.2.6开油冷器的冷却水。 3.1.2.3 开车

3.1.2.3.1启动电动油泵,检查油泵电机、油泵是否正常,油压不应低于0.075MPa。

3

3.1.2.3.2 联系调度、接到“允许”启动指令后,按电钮启动风机,待电流表指示下降后才能松开按钮。

3.1.2.3.3 检查风机、电机有无振动及不正常声音和现象。 3.1.2.3.4 检查前后轴瓦温度有无不正常温升。

3.1.2.3.5 检查油压是否正常(0.075MPa~0.15MPa) 3.1.2.3.6 排放风机出口U型水封内的水。 3.1.2.3.7 打开风机叶轮除尘喷射水阀。

3.1.2.3.8 检查密封部分和水封是否正常(有无泄漏煤气)。

3.1.2.3.9 煤气风机无负荷操作不应超过10分钟。

3.1.2.3.10 打开风机进口蝶阀,根据后系统生产情况调节所需负荷和系统压力。 3.1.2.4 停车

3.1.2.4.1接到停车指令后,联系调度。 3.1.2.4.2 关闭风机进口蝶阀。

3.1.2.4.3 关闭风机除尘喷射水阀。

3.1.2.4.4 开风机出口U型水封加水阀,同时关闭出口U型水封排水阀,直至风机出口U型水封加至有效高度为止。

3.1.2.4.5 按停车按钮,停下煤气风机。

3.1.2.4.6 待风机完全停止转动后,方可停电动油泵(若电动油泵不能正常工作,则应使用手摇油泵注油,直至风机停止转动为止)。 3.1.2.4.7 关油冷器的冷却水。

3.1.2.4.8 关闭涡壳导淋阀。

3.1.2.4.9关闭风机进口U型水封排水阀,开进口U型水封加水阀至有效高度为止。 3.1.2.5 紧急情况停车:

3.1.2.5.1紧急情况停车的汇报程序:

当班操作人员在巡检过程中发现设备故障应立即向班长、值班主任、调度汇报。 3.1.2.5.2遇到下列情况或得到调度紧急通知,应做紧急停车处理:

3.1.2.5.2.1风机轴瓦温度升到65℃以上或机身振动严重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或倒机。 3.1.2.5.2.2设备主要零部件损坏,不能坚持运行。例如风机或有关电器、设备冒烟着火时,风机轴瓦温度突然升高,冒烟,机座严重振动。

3.1.2.5.2.3系统发生了爆炸,生产出现其它危及人身、设备安全情况。 3.1.2.5.2.4机内异响。例如本机内喷头管脱落造成或异物进入叶轮等。

3.1.2.5.2.5特殊情况由调度联系总变停车。例如厂房内大量漏气或水封冲破煤气大量泄漏。 3.1.2.5.2.6 无润滑油供给的情况下。如机内置齿轮油泵损坏、外置齿轮油泵断电。 3.1.2.5.2.7 突然断水、断电、启动手摇油泵,油压仍低于0.025MPa。 3.1.2.6 紧急停车步骤

3.1.2.6.1紧急停车时应先切断电源,必要时联系总变拉闸。 3.1.2.6.2而后迅速关闭风机进口蝶阀。

3.1.2.6.3开风机出口U型水封加水阀,同时关闭出口U型水封排水阀,直至风机出口U型水封加至有效高度并保持溢流为止。

3.1.2.6.4停电动油泵,关油冷器的冷却水。 3.1.2.6.5关闭涡壳导淋阀。

4

3.1.2.6.6关闭风机进口U型水封排水阀,开进口U型水封加水阀至有效高度并保持溢流为止。

3.1.2.6.7其余按正常停车步骤停车。

3.1.2.6.8 完全停车后,应立即向调度、车间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 3.2 维护规程

3.2.1 设备主要部位:叶轮、机壳、滑动轴承、内外接齿轮油泵及手摇油泵,外接板式换热器,油过滤器、外置齿轮油泵等部件组成。

3.2.2 设备主要润滑部位:滑动轴承、齿轮油泵等。 3.2.3 润滑五定表

该风机采用一台外置齿轮油泵、机内齿轮油泵、手动油泵对滑动轴承进行润滑,回转机构润滑点为2点,采用喷射润滑方式润滑。油箱的油位规定不得低于油标位置的1/2位置。低于该位置需人工加润滑油。

表2 润滑五定表

定点 油箱的油位 定质 46#透贫油 定量 20kg 定期 视低于油标位置的1/2位置 定人 操作工 注:煤气风机润滑油每中修周期换油一次。 3.2.4 定期清扫设备的规定:

3.2.4.1 每班一次清理煤气风机操作平台,操作道上的杂物。 3.2.4.2 每周一次清扫主机本体周围的杂物。 3.2.4.3备用机每周一次清扫主机和电机杂物、粉尘。 3.2.5 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点检 3.2.5.1 设备点检路线

按设备传动顺序:电机、主机、外置油泵、外置板式换热器、进出口U型水封、进出口水封溢流情况、进口蝶阀等。

3.2.5.2 点检部位、内容、标准、时间及负责人;

表3 点检部位

5

检查部位 电机 主机 外置油泵 外置板式换热器 进出口U型水封 进出口水封溢流情况、 进口蝶阀 轴承箱 机壳 旋转部位 内容 轴承及机体的温升 振动、声响、温升、螺栓联接紧固情况 振动、声响、温升 泄漏、出水情况 泄漏 标准 温升不大于75℃ 温升不大于65℃ 温升不大于65℃ 无泄漏、有出水 无泄漏 时间(次/班) 负责人 1小时 1小时 1小时 1小时 1小时 当班操作工 当班操作工 当班操作工 当班操作工 当班操作工 检查有无溢流 开关灵活、手轮 轴承温度 叶轮振动 声音 有溢流 灵活、完整 <70℃ 运行平稳 均匀无异响 符合油位线、且不一次/班 一次/天 1小时 1小时 1小时 当班操作工 点检员 当班操作工 当班操作工 当班操作工 油箱 低于20%、油箱内是否泄漏、油是否有乳化现象 的油不能有乳化现象 轴密封是否泄漏 油泵压力 密封良好无泄漏 <0.075MPa 1小时 当班操作工 轴封 油泵 蜗壳及法兰密封面 地脚螺栓 1小时 1小时 当班操作工 当班操作工 各法兰连接密封处密封情况。 无泄漏 1小时 当班操作工 有无松动 地脚螺栓无松动 无泄漏、无螺栓1小时 1小时 当班操作工 当班操作工 当班操作工 当班操作工 当班操作工 进出口管道管道、管件、阀门 管件、阀门 油冷却器 电气、仪表 机体外观 松动 油冷却水系统。堵塞渗水路畅通无漏。 断流、无漏油漏水 压力表读数、电流表读均在规定范围内 数、温度表读数 设备整洁 保持设备的外观清洁 1小时 1小时 1小时

6

3.3 检修规程

3.3.1 检修周期和工期

3.3.1.1 小修周期为一个月,工期为8小时。 3.3.1.2 中修周期为六个月,工期为94小时。 3.3.1.3 大修周期为二年,工期为150小时。 3.3.2 小修内容

3.3.2.1 包含维护规程中相关联的项目。 3.3.2.2 消除跑、冒、滴、漏。 3.3.2.3 处理运行中发现的缺陷。

3.3.2.4 检查各部位螺栓是否松动并紧固。 3.3.2.5 添加润滑油。

3.3.2.6 清理油冷却器和机外板式换热器。 3.3.3 中修内容

3.3.3.1 包括小修的所有内容。 3.3.3.2 叶轮清灰并做动平衡。

3.3.3.3 滑动轴承清洗,检查研刮或更换后研刮,并测量轴承间隙。 3.3.3.4主油泵传动齿轮检查或更换。 3.3.3.5 轴封装置清洗检查,并更换磨损件。

3.3.3.6 吊装转子组、轴承箱盖及上机壳,联接并校正联轴器。 3.3.4 大修内容

3.3.4.1 包括中修之所有内容。

3.3.4.2 解体检查,测量所有零部件的磨损腐蚀情况,更换损坏件。 3.3.4.3 检查或更换风机进口蝶阀。 3.3.4.4校验油压力表。 3.3.5 检修的质量技术标准 3.3.5.1 转子

3.3.5.1.1叶轮不得有毛刺、裂纹、变形等缺陷,叶轮转子组动平衡校正后,不平衡值因小于175g/cm。

3.3.5.1.2 主轴不因有腐蚀、裂纹及机械损伤等缺陷。 3.3.5.1.3 轴颈的圆度及圆柱公差不大于直径公差之半。

3.3.5.1.4 键与键槽因紧密配合,不允许加垫片,键槽磨损后可根据磨损情况加大,但最大允许量比标准尺寸增大一级,键顶部间隙0.1-1.5mm。 3.3.5.1.5 叶轮与轴的配合采用H7/m6。 3.3.5.2 滑动轴承

3.3.5.2.1 按触角60°,按触点数15-25点/25*25mm2.(采用着色法检查)。

7

3.3.5.2.2 前轴承、顶隙0.19-0.25mm,侧隙0.24-0.32mm,轴向间隙0.20-0.30mm。 3.3.5.2.3 后轴承、顶隙0.12-0.16mm,侧隙0.24-0.32mm。 3.3.5.3 各密封部

3.3.5.3.1 低压侧间隙0.2-0.3mm。 3.3.5.3.2高压侧间隙0.15-0.25mm。。 3.3.5.3.3 轴承箱盖密封间隙0.2-0.3mm。。 3.3.5.4 联轴器

3.3.5.4.1 联轴器与轴的配合采用H7/JS6。

3.3.5.4.2两联轴节的不同心度允差0.1mm。 3.3.5.5 试车与验收

3.3.5.5.1.试车前的准备工作

3.3.5.5.1.1 完成全部检查项目,经专业人员会审检修质量达到要求。 3.3.5.5.1.2 操作人员熟悉试车操作方案。 3.3.5.5.1.3 有关人员到现场,明确各自职责。

3.3.5.5.1.4 检查风机的联接螺栓及地脚螺丝是否有松动现象。 3.3.5.5.1.5 检查油箱油位正常否,冷却系统是否畅通无阻。

3.3.5.5.1.6试车前先盘车,盘车若干转,检查是否轻重均匀,并注意泵内有无杂音。 3.3.5.5.1.7 检查电机绝缘、联系供电。 3.3.5.5.2 试车安全规定

3.3.5.5.2.1启动之前,联轴器必须装好安全防护罩。

3.3.5.5.2.2 设备启动时,必须确保附近无人 ,旋转部位才能启动电机。 3.3.5.5.2.3 设备启动后,立即开启出口阀门。 3.3.5.5.3. 试车

3.3.5.5.3.1 电机点动试验,检查电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有无异常撞击声响。

3.3.5.5.3.2 打开进口阀、启动电机,马上打开出口阀,油路和冷却系统运转正常,油压因在0.08-0.1Mpa。

3.3.5.5.3.3 负荷试车应符合以下要求: 3.3.5.5.3.3.a 轴承温度不超过65℃。 3.3.5.5.3.3.b 迷宫密封无泄漏现象。

3.3.5.5.2.3.c 运行平稳、无杂音基础部振动。 3.3.5.5.3.3.d 润滑系统、冷却系统工作正常。 3.3.5.5.3.3.e 流量压力平稳,无波动。 3.3.5.5.3.3.f 电流不超过额定值 。

3.3.5.5.3.4 试车时间:小修10分钟;中修30分钟;大修4小时。

3.3.5.5.3.5 试车时操作人员、检修人员到现场,试车监护工作由操作人员负责。

3.3.5.5.3.6 试车过程中发现影响设备、生产、安全问题时应立即停车消除,然后继续试车。

8

3.3.6 验收

3.3.6.1 经试车,质量符合本规程中所规定的指标即为合格,并办理竣工验收手续。 3.3.6.2 检修记录齐全、准确,并及时交付有关部门。 3.3.6.3 试车验收后,按规定交付生产使用。 3.3.6.4 施工现场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3.3.7 运行中出现故障及排除方法 表4 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故障现象 高 发生故障的原因 (1)轴承振动。 (2)润滑油量过小。 (4)润滑油内混入水 (5)轴瓦太深 (6)油变质或用时间久 2、风机振动大 (1)转子聚焦杂物质。 (2)电机与风机主轴不同心 螺帽松动。 (4)转子有窜动现象 (5)负荷急骤改变 摩擦现象。 3、风机外壳(1)叶轮与外壳摩檫。 温度高 大且不大正常 5、风机进口压力(1)气柜低; 过低 突升突降

9

排除故障的方法 (1)停车更换或检修。 (2)检查过滤器扩是否堵塞,并作相应处理。 (3)开大冷却水,并检查水管是否堵塞。 (4)降低冷却水压力 (5)停车检修 (6)定期更换油 (1)停车清除杂质,清灰。 (2)重新校对。 (4)检查止推油封,作相应处理(5)稳定操作,检查管路及阀门设置 1、风机轴瓦温度(3)冷却水量小 (3)机壳下部弹簧座没压紧或(3)拧紧螺帽,防止松动 (6)轴承温度过高或另部件有(6)查出并作相应处理。 (1)停车检修。 (2)降低进口煤气温度。 停车排灰,排放积水。 (1)调节副线阀门。 (2)排放水封积水。 (1)通知调度,联系合成处理。 (3)仪表失灵。 (2)进口煤气温度高。 4、风机叶轮声音内机内积灰、积水 (2)水封积水; (1)高压机负荷波动; 积水 (3)仪表失灵。 6、系统压力波动(2)风机进出口系统沿线水封(2)检查沿线水封,排放积水;

3.3.8 设备主要易损件的报废标准

3.3.8.1 止推轴瓦、支撑轴瓦磨损件的更换标准,磨损程度达到下述程度时就要更换: 3.3.8.1.1 止推轴瓦下表面有1mm以上明显刮痕沟槽、裂纹,止推轴瓦上表面顶间隙大于0.35mm 或有明显刮痕沟槽;

3.3.8.1.2 支撑轴瓦下表面有1mm以上明显刮痕沟槽、裂纹,支撑轴瓦上表面顶间隙大于0.25mm 或有明显刮痕沟槽;

3.3.8.2. 各密封易损件的更换标准,磨损程度达到下述程度时就要更换: 3.3.8.2.1 低压侧密封部件间隙大于0.35mm; 3.3.8.2.2 高压侧密封部件间隙大于0.30mm; 3.3.8.2.3 轴承箱盖密封间隙大于0.35mm。 3.3.9 安全注意事项:

3.3.9.1设备检修必须办理检修安全交出证(《合成氨厂设备检修交出、竣工证明书》)。 3.3.9.2设备检修前,生产班长和检修负责人必须共同检查现场,切断电源,关好进出口阀,并在出口法兰处插盲板,将进出口U型水封封上。由操作人员签字确认工艺措施已经按照要求与系统进行完全隔绝。

3.3.9.3 严格执行动火制度,现场检修如有需要动火专业时必须按要求办理动火证,现场监护方可动火。

3.3.9.4 检修现场应设有安全监护人员,并明确各单位的安全职责。 3.3.9.5 检修前应有专人对电气、高温等要害部位及安全设施进行确认。

3.3.9.6检修中应按计划拆除安全装置,并有安全防护措施。检修完毕,及时恢复。安全防护装置的变更,必须经安技部门同意,并应作好记录归档。 3.3.9.7 检修时拆卸的零件应放在指定地点,不得乱丢乱放。 3.3.9.8 检修中防止细小工具,零件及其它杂物丢在机内。

3.3.9.9 建立严格的设备使用、维护、检修制度。按计划检修,不准拖延。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