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味内消散与风寒湿灵散调敷的临床应用
来源:微智科技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0 Feb.19(4) .477. 七味内消散与风寒湿灵散调敷的临床应用 薛倩一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14) [关键词] 七味内消散;风寒湿灵散;寒湿痹痛 [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10)04—0477—01 七味内消散与风寒湿灵散均为本院的院内制剂,笔者在 l临床上将两者用醋或酒调和后外敷治疗某些慢性疼痛,取得 了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药物组成 七味内消散 由官桂、山柰、天南星、樟脑等组成;风寒湿 灵散由官桂、赤芍、草乌、干姜等组成。 2 用 法 将七味内消散1袋(15 g)与风寒湿灵散1袋(75 g),用醋 或白酒调成糊状后敷于疼痛处,外用纱布包裹固定,以防药物 流出。用酒调和的2~4 h后即可卸掉,用醋调和的时间可延 长。皮肤对乙醇过敏者不能用酒。每日1次。 3病案举例 3.1足跟痛患者,女,63岁,因“双侧足跟行走时疼痛半年 余”于2007年2月3日前来就诊。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行走 时双侧足跟疼痛,时轻时重,休息后疼痛缓解。拍X线片示: 跟骨结节处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隆起的骨刺使局部组织 受到摩擦,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疼痛,诊断为老年性足 跟痛。予活血化瘀止痛的中成药口服,无效;予中药汤剂泡脚 后能短暂缓解疼痛,行走一段时间后即恢复原状。医生建议 行局部封闭治疗,但患者心存恐惧,经人介绍后到我院就诊。 得知患者平素畏寒,用热水泡脚后疼痛会减轻。查:舌质暗 紫,苔白,脉沉细。因肝主筋,肾主骨,患者年老肝肾亏虚,筋 脉失养,复感风寒湿邪,致经络淤滞,血行受阻,遂发为本病。 将七味内消散与风寒湿灵散用醋调和后外敷,每日晚间临睡 前敷上,晨起后卸掉,外敷1周后疼痛即明显减轻,半个月后 疼痛基本消失,偶有隐痛,又继续敷用1周后停药,至今已有 1 a未复发。 3.2腰椎间盘突出症 患者,男,8O岁,因“腰部突然疼痛不 能行走3 d”于2007年1月27目前来就诊。患者原有“腰椎 间盘突出症”病史。3 d前下地劳动后,导致腰部疼痛,平卧在 床,不能活动。骨科就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建议做 牵引治疗,但患者年纪已大,且经济困难,拒绝接受骨科治疗。 回家休息后未缓解,来本院就诊。查:舌质暗紫,苔白,脉沉 细。得知患者平素腰部畏寒怕冷,常有冷飕飕的感觉,冬天穿 衣时常要另加一件棉背心。辨证为:肝肾亏虚,风寒湿邪外袭 后致腰部气血瘀滞,经脉闭塞,阻滞不通而发病。将七味内消 散与风寒湿灵散用白酒调和后敷于腰部,外用纱布固定,每次 敷3 h,每日敷2次,用药1 d后疼痛即明显减轻,3 d后即可下 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 3.3关节炎患者,女,25岁,因“右膝酸痛间断性发作2 a, 此次发作1周”于2008年3月31日前来就诊。患者2 a前开 始出现间断性右膝关节疼痛,每逢阴雨天和冬天易发作,发作 时上下楼梯膝关节会发出“咯嗒”“略嗒”的声音,且疼痛加重。 到骨科就诊后诊断为:膝关节炎。给予活血化瘀止痛之中成 药内服、外贴,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易复发。经介绍到本院就 诊。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平素一直都穿高跟鞋,冬天常穿裙 装,腿部常有寒冷的感觉。患者长期穿高跟鞋导致膝关节磨 损,经络损伤,血行不畅,加上冬天受寒后风寒之邪乘虚而人, 加重脉络闭阻,壅塞不通则痛。将七味内消散与风寒湿灵散 用醋调和后敷于右膝关节处,外用塑料薄膜包裹,每日晚间临 睡前敷上,晨起后卸掉,外敷3 d后疼痛即消失。嘱患者平时 少穿高跟鞋,冬天注意腿部保暖。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3.4肩周炎 患者,男,42岁,因“左肩部疼痛剧烈2 d"-于 2009年2月21日就诊。患者素有肩周炎病史多年,受凉或 劳累后易发作。2 d前淋雨后左肩疼痛发作,逐渐加重,疼痛 剧烈,夜不能寐,左上肢不能运动。自贴南星止痛膏无效,今 到本院就诊。患者肩周炎病史多年,局部气血运行失常,气滞 血瘀,肩部的筋脉和肌肉失养,此次淋雨后外感风寒湿邪,经 脉闭阻不通而发病。将七味内消散与风寒湿灵散用白酒调和 后敷于左肩部,3 h后取下,每天早晚各1次,同时注意保暖。 敷药1 d后疼痛即减轻,3 d后疼痛明显减轻,左肩部活动自 如,5 d后疼痛消失。 4讨 论 七味内消散与风寒湿灵散均用以治疗各种寒湿痹痛。寒 湿痹痛是因风寒湿邪凝滞于脉道,壅塞不通所致,诸邪胶结脉 道,故顽固难愈,非大辛大热之品不足以散邪。治疗当以温经 散寒、祛风燥湿、活血化瘀为法。七味内消散方中官桂辛温大 热,疏通百脉,宣导百药,行血分而通毛窍;樟脑辛热,具特异 芳香,窜透作用强;山柰辛温芳香,温中止痛,能治跌打伤,又 能消肿;天南星辛温,能消散痈肿。以上几味均是辛热芳香之 品,辛能散能行,香能走能窜,温热能散能通,共奏行气活血、 化瘀止痛之效。风寒湿灵散方中赤芍凉血活血散瘀止痛;草 乌祛风除湿,温经止痛;干姜辛温,温中祛寒通脉。两药相合 加强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故凡是风寒湿邪侵袭所引 起的痹痛均可以运用此方。 [ 参 考 文 献 ] [I]徐学春瘰疬证治[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74 [收稿日期]2009—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