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来源:微智科技网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

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发布 被称为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的《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19日正式发布。 《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是一本城市发展的综合性专著,系统研究.探讨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化战略.城市发展能力等专题。这是第一部中国城市发展的报告,新中国成立以来,尚未有这样全面.系统论述和汇编有关城市发展的专门论著。

《报告》由中国协会主持,由著名建筑学家吴良镛院士为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教授为首席科学家,由上百名专家共同努力编撰而成,以约100万字的篇幅,对中国城市问题进行一次全景式描述。

《报告》共四篇,分别是中国城市发展战略报告.中国城市指标体报告.中国城市发展能力统计报告和中国城市能力资产负债分析报告。在附录部分详尽地记录了近15年中国城市发展大事记.新中国50年来中国城市发展统计.国外城市一些基本情况和中国与世界有关城市的数据对比。

《报告》提出了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设计7项原则,拟定了11项战略目标.6项战略任务和必须走出的三大误区;计算了未来中国城市化的4类支付成本;提出了城市化质量标准的宏观判据和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建议。

第 1 页 共 5 页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中国形成三大城市群 新华网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韩洁)中国沿海的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正在发展成主导中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三大城市群,今后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向这三个大城市群集聚。由国内外近百位权威专家和学者通过多年研究完成的中国第一部城市发展报告--《(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19日在北京正式面世。报告专家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牛文元说,中国要在本世纪的头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中国城市化步伐,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是必由之路。他指出,中国城市化战略应按面.线.点设计,要培养三大城市群,创建七大城市带,发展若干个中心城市,构建起中国城市经济发展的立体框架。

报告指出,作为城市化的高级形式,大城市群目前在中国已经开始出现,如20世纪80年代开始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以广州和深圳作为经济中心;90年代发展起来的沪宁杭经济群的集中地--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还有现在正逐步显现的首都经济圈--环渤海湾大城市群。

牛文元说,大城市群在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有较好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实力,有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较高的投产效益,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中科院院士何祚庥说,目前,三大城市群中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和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第 2 页 共 5 页

已明显形成,以北京.天津为核心的环渤海湾大城市群也会很快形成。以此为中心,中国还应考虑规划一系列的城市经济带,比如上海--南京沿线经济带,并发展一批有特色的中心城市,如综合型.政治型.经济型.交通型.文化型.旅游型等特点的城市。

报告数据显示,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面.线.点形成后,将有一半的人口.GDP的80%.全国工业产值的90%以及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5%在这些地域产生。《(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是在中国协会的组织下,由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以及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等近百名国内外专家共同完成。今后该报告将在中国每年出版一次。

权威专家说:中国城市化进程必须“提速“ 新华网北京12月19日电(记者韩洁) 国内外近百名权威专家和学者通过多年研究完成的中国第一部城市发展报告显示,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要在未来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加快城市化步伐,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

19日在北京正式面世的《(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是在中国协会的组织下,由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两院院士吴良镛以及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牛文元等近百名国内外一流专家共同完成。今后该报告将在中国每年出版一次。

第 3 页 共 5 页

蒋正华在报告的首发式上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世界同期的两倍,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分落后。中国在2000年的城市化率仅为36%,而当时美国和日本的城市化率分别为80%和65%。城市化率的不同导致了国家社会财富聚集能力的差异,因此,加快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牛文元说,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城市化率低,城市体系不协调。大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规模都偏小的现象,已成为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竞争力快速提高.知识经济时代新一轮财富集聚的三大“瓶颈“。报告显示,中国人口只有11%集中于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之中,低于世界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而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百万人口以上城市的人口集中度在23%至52%。中国大城市规模与发达国家的极大差异直接导致了上海.北京等中国最大城市所产出的GDP比重也处于较低水平:东京.伦敦.汉城的GDP分别占全国的18.6%,17%和26%, 而北京和上海的GDP占全国的比重仅为

2.5%和 4.6%。

牛文元说,提速中国城市化进程,必须走出三大误区:认为城市发展必然引起“城市病“,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他认为,中国现有大城市的规模还不够大,集聚财富的能力有待提高。未来城市

第 4 页 共 5 页

发展应向城市经济群和城市经济带延伸,比如上海,在提高城市密度和城市运转速度的同时,眼光要放远,将城市整体经济效益向周边的江浙地带扩展。

中国现有城市662个,小城镇2万多个,城镇总人数超过 4.8亿。报告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36%提高到75%以上,城市人口将增至11亿左右,并形成结构合理.功能互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大中小城市体系。

第 5 页 共 5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