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故院前急救体会
周听妹;秦国良;周霞洁
【摘 要】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xperience of pre - hospital nursing for traffic accidents in freeway. Methods A total of 224 injured people in 75 traffic accidents in freeway received effective rescue according to the severity of their injuries. The emergency process was optimized and pre- hospital rescue time was shortened. Results Of the 110 severely-injured patients,1 died of the pulmonary embolism 8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 on contund liver and 3 died of hemorrhea because of rupture of liver and spleen,while all the other patients were recovered or discharged with improvement. Conclusion The achievement ratio of emergency medical treatment can be markedly increased through unified command and assignment,prompt judgment of the pathogenetic condition,effective treatment and shortened rescue time.%目的 探讨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故院前急救的救治经验.方法 对75起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故224例伤者根据伤情轻重实施有效救治,优化院前急救流程,缩短院前急救时间.结果 110例重症伤者除1例肝叶挫伤于手术后8d因肺动脉栓塞死亡,3人因肝脾破裂大出血救治无效死亡外,其余的患者均康复或者好转出院.结论 在突发重大交通事故时实行院前急救统一指挥、统一调度、急救人员及时判断伤情,采用熟练的急救技术有效地救治,缩短急救环节的各个反应时间,可明显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2(016)014
【总页数】3页(P18-19,23)
【关键词】重大交通事故;院前急救;优化流程;急诊医疗服务体系 【作 者】周听妹;秦国良;周霞洁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江苏常州,213003;江苏省常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江苏常州,213003;江苏省常州市医疗急救中心,江苏常州,213003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472.2
交通事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世界第一大公害”,全世界因道路交通事故,平均每2 s就有1人致伤,每50 s就有1人致死[1]。重大交通事故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交通事故[2]。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突然、伤情复杂、后果严重、现场救治困难,因此现场急救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本中心自2009年起共参加75起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故的院前急救,救治伤员224人。现将救治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2011年在常州境内高速公路共发生75起重大交通事故。事故造成了76人当场死亡;重症病例110例中,多发伤导致休克46例 ,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22例,肋骨骨折导致血气胸19例,四肢骨折23例,其余还有多个颌面外伤和一些软组织挫伤的38例轻伤患者。1例肝叶挫伤于手术后8 d因肺动脉栓塞死亡,3例因肝脾破裂大出血救治无效死亡,其余患者均康复或者好转出院。 2 院前急救
2.1 接受现场呼救
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故突然发生、伤者多、病情重、时间紧、变化快、缺乏预见性、信息提供不完整。120调度接听高速公路交警大队的报警呼救电话时都要详细询问事发地点、路段、路况、受伤人数、伤者病情等。调度接收到急救呼救信息后,采取第一调度负责制,全面组织、指挥、协调救治工作,将整个院前急救的全过程有机地组织起来。近十年来,本急救中心发展迅速,建立了现代化医疗急救指挥调度系统,配备了23辆进口奔驰监型救护车,市区建立了7个分点,2010年起又与各区、乡镇医院进行计算机联网,组建院前急救专业队伍,建立了乡镇6个急救分站,全面覆盖了常州市东西南北范围内的呼救网络。 2.2 发出指令
调度室迅速发出指令:①初步根据现场伤亡情况,派出多辆救护车赶往事发地点,并要求每个急救人员的通讯通畅;②汇报急救中心领导,准备急救药品和物品,尤其是外伤用敷料,准备进一步支援;③联系市内3家三级以上医院,开放急救绿色通道;④与交通、、消防等保持密切联系,随时将伤者情况转达给急救人员[3]。立即启动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包括院前急救、医院急诊、院内危急重病监护救治。 2.3 奔赴现场
接受急救指令后,所有车辆马上出发,以最快的速度奔赴事故现场。本中心现在拥有23辆救护车均为监护型,不包括乡镇联网的救护车,其急救车的车型,外观均和本中心统一,但内部配置有所差别,由各乡镇医院急诊管理。每一辆危重病监护型救护车均配置折叠式的自动收缩担架,可分离式的铲式担架,双瓶氧气,多导联心电监护,血氧饱和度,血压,除颤、起搏装置为一体的进口监护仪,气管插管、电动吸引器,简易车载呼吸器,电动胸外心脏按压机,气垫固定包,三十多种急救药品,还有内放夹板,颈托,棉垫,绷带,弹力帽,纱布,止血带的外伤敷料包。所有的装备都较为先进。重大交通事故现场混乱、围观人群拥挤、嘈杂;事故现场的险情未排除,道路阻塞、交通瘫痪,暗淡
的光线不易分辨,这就需要多方(120、110、119)协调和相互配合。通过交警的指挥和疏通,将紧急停靠车道疏通为绿色救护通道;119利用先进的专用器械清除路障、保证救护车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为患者赢得了救援时间,及时救出被困的危重患者。救护车抵达事发地点后开启警灯,将警报开启到最大音量,放置警示标志,通过特殊的灯光和声音提醒后面的来车注意安全。 2.4 现场急救
院前急救的原则:①先复苏后固定;②先止血后包扎;③先重伤后轻伤;④先救治后运送;⑤急救与呼救并重;⑥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4]。坚持先“救”后“送”的原则,根据患者的轻、重、缓、急,决定救治次序。首要的问题是抢救伤员生命,对于危及生命的情况必须优先处理,如心脏骤停、窒息、大出血、开放性及张力性气胸、休克、腹内脏器脱出、开放性颅脑损伤等。接诊后,运用“一听二看三摸四问五测”[5]检测法查看伤者的意识、精神状态,双侧瞳孔大小、对光反应、敏感度。测量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对伤者强调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分析,通过自己的眼、耳、鼻、口、手等感觉器官感受伤者的症状、体征进行辅助分析判断。按ABCDE顺序将伤者分类:气道情况(Airway,A)、呼吸情况(Breathing,B)、循环情况
(Circulation,C)、神经系统障碍情况(Disability,D)、充分暴露(Exposure,E)伤情判断必须迅速、准确,检查过程必须简要、重点而又全面,检查手法必须轻柔敏捷,不加重损伤,检查结果必须分清轻重缓急。判断一个伤病员应在1~2 min内完成。及时正确地处理伤口和出血部位,尽力防止出现创伤并发症。保持呼吸道畅通,维持呼吸和循环功能基本正常[6]。另外,高速公路的车祸多为连续追尾,许多患者因为车辆挤压变形不可能在第一时间及时救出来,需要119先进的救援工具,扩张,分离才能救出,这甚至需要很长时间,而这些患者因为挤压伤病情都比较危重,大多以休克为主,这些患者经过及时救治都会及时转危为安。有46例患者被挤压在驾驶室方向盘和座位间,神志淡漠,出现皮肤苍白、出冷汗、脉搏加快,超过100次/min,出现休克的象
征,按照休克流程给以一系列的救治;克服现场困难想一切办法为患者开放静脉通路:二路静脉留置输液,一路输林格液,一路输万汶;保暖,吸氧,止血,晶体胶体快速补液,纠酸,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等,经积极抗休克治疗后患者转危为安,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2.5 安全转运
通过院前急救应采取处置步骤:心肺复苏、止血包扎、躯干及肢体固定,然后才是搬运至救护车上。对于骨折患者,应进行有效外固定,稳定及扶持折骨之上下位置,长度以超过上下两关节为原则,再用绷带包扎,将伤肢与躯体绑住。妥善固定。以减轻疼痛、避免加重局部损伤。及时将伤员转入医院施行确定性治疗。对于脊柱损伤以及骨折的伤员,在没有固定的情况下进行搬运,极易导致伤员的二次损伤,严重者可能导致伤员高位截瘫或者体内大出血,出血过多就会死亡[7]。转运过程保持3个不间断:监护不间断、用药不间断、抢救措施不间断。在转运途中,医师根据急救服务流程[8]通过车载通讯系统与各大医院抢救室做好联系,通知急救小组相关成员准备就绪,开辟绿色通道实施救治,避免了急而疏漏,为患者到达院内的检诊和特殊检查等做好充分的准备。伤者分别送入3家三级以上医院救治。每个医院都由院长带领,组成急救小组,每个小组由脑外科、胸外科、普外科专家和几名护士组成,每个小组负责2~3个患者,从患者入院开始,所有的检查,会诊治疗都开辟绿色通道实施一条龙服务。106例患者进行了有效及时的救治。有研究显示,患者急救环节的各个反应时间缩短,可明显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救治成功率[9]。 参考文献
[1] 陈晓松,刘建华.现场急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90.
[2] ,公通字[1991]113号《关于修订道路交通事故等级划分标准的通知》[S].1991,2.
[3] 高永良,刘福军.院前急救[M]内蒙古[M].内蒙古: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0. [4] 唐维新,郑必先,李少冬,等.实用临床护理“三基”-理论篇[M].南京:东南大学出
版社,2004:128.
[5] 林正奎.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快速伤情诊断[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7):3469.
[6] 张松峰,王理瑛.急救护理[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46. [7] 刘玉莹,曹 力,陈兴华.实用急救护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10. [8] 张海涛.院前急救流程预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11.
[9] 张聪介,徐全高,王群英,等.院前急救流程在严重创伤患者救治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