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 生物》 易混易错合集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 生物》 易混易错合集

来源:微智科技网
《步步高大一轮复习讲义 生物》 易混易错合集

第一单元 细胞的概述及其分子组成

1. 病毒无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2. 病毒被认作生物的主要是因为病毒能进行繁殖,病毒单独存在时不具备生物活性,不能进行新陈代谢。 3. 病毒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碱基和核苷酸也只有4种。 4. 有关生物的两个“不一定”

(1)生物名称中带“藻”字的不一定都是原核生物:如绿藻、黑藻、红藻等都是真核藻类,常见的只有蓝藻类(念珠藻、鱼腥藻、颤藻、螺旋藻、发菜等)属于原核生物。

(2)生物名称中带“菌”字的不一定都是细菌: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毛霉等)都是真核生物,但“菌”字 前带有“杆”“球”“螺旋”以及“弧”字的都是细菌。 5.走出元素与化合物的三个误区

(1)误区一:易混淆元素与化合物的干重和鲜重。

①在组成细胞的元素中,占鲜重百分比:O>C>H>N;占干重百分比:C>O>N>H。

②在组成细胞化合物中,占鲜重百分比:水>蛋白质>脂质>糖类;但在占干重百分比中,蛋白质最多。

(2)误区二:误以为生物体内大量元素重要,微量元素不重要。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根据元素的含量划分的。无论是大量元素还是微量元素,都是生物体必需的元素。 (3)误区三:易混淆“数量”和“含量”。人体活细胞中氧的含量最多,但氢原子的数量最多。 6.氨基酸数目≠氨基酸种类;蛋白质分子含有多个氨基酸。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 7.R基团中不一定有C原子,如甘氨酸中R基因为H原子;S元素一定在R基团中。

第二单元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的运输

8.关于细胞核结构的五个易错点

(1)核膜、核仁在细胞周期中表现为周期性地消失和重建。

(2)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选择透过性,核孔虽然可以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但仍然具有选择透过性,如细胞核

的DNA就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3)核孔的数量。核仁的大小与细胞代谢有关,如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量大的细胞中,核孔数量多,核仁较大。

(4)核仁不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分布在染色体(染色质)上。

(5)有些细胞不只具有一个细胞核,如双小核草履虫有两个细胞核,人的骨骼肌细胞中有多个细胞核。有些真核细胞不具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9.与细胞器有关的五个“不一定”

(1)没有叶绿体或大液泡的细胞不一定是动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

(2)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如真菌细胞、细菌细胞等都有细胞壁。 (3)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

(4)没有叶绿体或光合色素不一定不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如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 (5)没有线粒体不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如需氧型的原核生物。 10.有关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6个“不要漏掉”

(1)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2)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除主动运输外,不要漏掉胞吞和胞吐。

(3)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4)影响协助扩散运输速率的因素除载体蛋白数量外,不要漏掉浓度差。

(5)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除供能的线粒体外,不要漏掉载体蛋白的合成场所——核糖体。 (6)运输速率与O2浓度无关的运输方式除自由扩散外,不要漏掉协助扩散。

第三单元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11.与能源物质ATP相关的易错点提醒

(1)ATP与ADP相互转化是不可逆: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从物质方面来看是可逆的,从酶、进行的场所、

能量方面来看是不可逆的。

(2)ATP是与能量有关的一种物质,不可等同于能量: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能够释放

出高达30.54KJ/ mol 的能量。

(3)不可误认为细胞中含有大量ATP,事实上,细胞中ATP含量很少,ATP和ADP含量都保持动态平衡。 (4)误认为ATP转化为ADP不消耗水:ATP转化为ADP 又称“ATP的水解反应”,这一过程需ATP水解酶的催化,

同时也需要消耗水。蛋白质、脂肪、淀粉的水解也需要消耗水。 12.探究酶的高效性时,对照组应用无极催化剂对照。

13.用不同底物、同种酶来探究酶的专一性时,若是用淀粉酶和淀粉、蔗糖(两种底物),则应用斐林试剂作为检测

试剂,不能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

第四单元 细胞的生命历程

14. 澄清细胞全能性的理解误区

(1)由一个细胞发育成一个完整个体能称为全能性。判断的标准是“细胞→个体”。如一个体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形成幼苗,称为全能性。而 将一个细胞培养成叶片不是全能性,因为叶片不是个体。将一个干细胞培养成一个幼小动物可以称为全能性,而培养成一个跳动的心脏不是全能性。

(2)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全能性不一定低。如生殖细胞由性原细胞分化而来,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但全能性依然很高。

15.关于孟德尔实验3个易错点

(1)对母本去雄、套袋:去雄应在花未成熟时就进行,套袋的目的是避免外来的花粉的干扰。

(2)正交和反交: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杂交,不论高茎豌豆作父本还是母本,实验结果相同,即正反

交实验结果相同。

(3)“演绎”≠测交:“演绎”不同于测交实验,前者只是理论推导,后者则是在大田中进行杂交试验验证。 16.男孩患病概率≠患病男孩概率

(1)又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①患病概率与性别无关,不存在性别差距,因此,男孩患病概率=女孩患病概率等于患病孩子概率。 ②“患病”与“男孩”(或女孩)是两个事件,因此需把患病概率X 性别比例,即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女孩概率=

患病孩子概率X 1/2。

(3)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它的遗传与性别连锁,“男孩患病”是指男孩中患病的,不考虑女孩;“患病男孩”

则是所有孩子中患病的男孩,二者主要是概率计算的范围不同。即患病男孩得概率=患病男孩在后代全部孩子中的概率,男孩患病的概率=后代男孩中患病者的概率。 17.关于人类遗传病的3个易错点

(1)只有单基因遗传病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2)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会患遗传病,如Aa 不是白化病患者。

(3)不携带遗传病基因的个体,不一定不换遗传病。染色体结构或数目异常也导致遗传病发生。如人的5号染

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猫叫综合征;21三体综合征患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不携带致病基因。

18.体内转化实验不能简单地说成S型细菌的DNA可使小鼠死亡: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S型细菌

的DNA进入R型细菌体内,进而在R型细菌体内控制合成了S型细菌的蛋白质,使之具有相应的毒性,因而导致小鼠死亡。 19.体温调节的四点提醒

(1)高温条件下的体温调解方式主要是神经调节,寒冷条件下的体温调节方式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 (2)发高烧时,人体的产热不一定大于散热,除非病人的体温在持续升高,如果温度保持不变,则产热就等于

散热。

(3)寒冷环境中比炎热环境中散热更快、更多。寒冷环境中机体代谢旺盛,产热也增加,以维持体温的恒定。 (4)体温感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温度感受器温度变化速率的“感觉神经末

梢”,它不仅分布在皮肤中,还分布在黏膜及内脏器官中。 20.辨析生长素两重性分析中3个易错点

(1)误认为“抑制生长”就是“不生长”

点拨:抑制生长≠不生长,所谓“抑制”或“促进”均是相对于“对照组”(即自然生长或加蒸馏水处理的组

别)而言的——凡生长状况差于对照组者可谓生长受抑制,生长状况好于对照组者可谓“促进生长”。

(2)不能准确界定生长素作用是否体现出“两重性”

点拨:确定能否体现两重性的关键在于“浓度与生长状况”。

①若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可体现两重性,如根背地生长、顶端优势等。 ②若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如茎的向光性和茎的背地生长。

(3)误将高于最适浓度的浓度都当做“抑制浓度”

促进作用

H(g,h) A(m,n) B(2m,n)

C(i,0) O(0,0) 生长素浓度 点拨:曲线HC段表明随生长素浓度升高,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但仍为促进生长的浓度,不是抑制浓度,高于

i时才会抑制植物生长,才是“抑制浓度”。 21.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中的4个关键点

(1)关键点:样方法中样方的选择要合适

①随机取样:常用五点取样法(如图1)和等距取样法(如图2)。 ②大小适中:乔木100㎡、灌木16㎡、草本1㎡;样方数量不宜太少;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呈

网状)。

③数量合适:样方太少,误差偏大;样方过多,工作量增大,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数量。

(2)关键点:样方法中的计数要准确: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若正好在边界线上,应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3)关键点:标志重捕法中标记物要合适,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被标记对象的正常生理活动;标记物不易脱落,能维持一定时间。

(4)关键点:标志重捕法中两次捕捉间种群数量要稳定:被调查个体在调查期间没有大量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的现象。

22.对生态系统生物成分认识的四个误区

(1)生产者都是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包含绿色植物。 (2)植物都是生产者: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3)动物都是消费者:秃鹫、蚯蚓、等以动、植物残骸或者排泄物为食的腐食性动物属于分解者。 (4)细菌都是分解者:硝化细菌是滋养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于消费者。 23.橘皮精油提取操作中注意的问题

(1)橘皮在石灰水中浸泡时间为10小时以上。 (2)橘皮要浸透,压榨时才不会滑脱。

(3)压榨时加入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