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程序违法是指什么?| 在当今法治社会,人们遇到问题,往往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但有时候会出现违法违规现象。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遇到的是民事诉讼,那在民事诉讼中会有程序违法现象。很多大众并不知程序违法是什么,所以会导致自己利益受损。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民事诉讼程序违法是指什么? |
在当今法治社会,人们遇到问题,往往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但有时候会出现违法违规现象。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常遇到的是民事诉讼,那在民事诉讼中会有程序违法现象。很多大众并不知程序违法是什么,所以会导致自己利益受损。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民事诉讼程序违法是指什么? 通说来看,民事审判程序是指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各种活动,民事审判程序违法行为则是指在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的活动中,违反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的各种行为。笔者认为该违法行为从时间范围上看,应是从原告向提出诉请开始直至做出判决、裁定或调解书为止;从表现形式上看,该违法行为既可以以的名义表现出来,也可以以审判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表现出来。
▲(一)民事审判程序违法行为的具体表现
1.以民事裁定的形式表现。民事裁定是指为审理和解决民事案件,对发生的程序性事项所做的审判职务上的判定,如保全的裁定、先予执行的裁定等。民事裁定如果认定事实不清,或者适用法律错误,则属于错误民事裁定,也属于民事审判程序违法。
2.以民事决定的形式表现。民事决定是指为正确处理内部工作关系,对某些特定事项所做的审判职务上的判定。主要适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处理回避和采取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方面;另一方面是处理其他内部工作关系的问题,如关于合议庭组成的决定、关于审判期间的决定。民事决定如果违反法律规定,则属于民事审判程序违法。
3.以民事审判保障措施的形式表现。民事审判保障措施,是指在民事审判过程中,为保障民事审判的正常进行,对有妨害民事诉讼的人依法采取的强制手段,包括拘传、训诫、责令退出法庭、罚款和拘留。但是,采取的保障措施违反法律规定的,属于民事审判程序违法。
4.以期间、期日的方式表现。民事审判的期间、期日,是指人民要求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实施诉讼行为的时间上的法定要求,在确定期间、期日违法的,属于民事审判程序违法。
5.以送达的方式表现。送达是指人民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将诉讼文书和其它法律文书送交给当事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的行为。送达方式违法的,属于民事审判程序违法。
6.以收取诉讼费用的方式表现。诉讼费用的收取,是指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依法向人民支付和缴纳的费用。根据最高人民制定的《人民诉讼收费办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费用包括两种,一是案件受理费,二是其它诉讼费用。人民收取诉讼费用违反相关规定的,属于民事审判程序违法。
7.以其他方式表现。民事审判程序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可以通过认定案件事实的方式表现,审查认定案件事实需要借助一定的程序才能将案件事实认定清楚,如果在认定案件事实过程中违反了这些程序,属于民事审判程序违法,如采信没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形成的鉴定意见,或违法分配举证责任,或违法调查取证等。又如:对原告的起诉既不受理又不给原告任何法律文书即为民事审判程序违法。
▲(二)民事审判程序违法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
1.可能导致当事人人身权利或财产权利受到损害。如为保障民事审判的进行,对当事人拘传、拘留违反规定,会对当事人的人身自由造成损害;对当事人进行训诫、责令退出法庭违法,会对当事人的名誉权造成不当损害;诉讼费用收取违反规定而多收了当事人的诉讼费用,会造成当事人财产权利的损害;违法对妨害民事诉讼的人或者单位处以罚款,也会对当事人或者诉讼参与人造成了财产权利的损害。
2.可能导致案件事实认定不清或错误。如在组织当事人进行民事鉴定过程中违反相关规定,委托没有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或者鉴定人员对当事人争议的案件事实进行的鉴定,人民在最后的裁判过程中对这一鉴定意见进行采纳,这一民事审判程序违法肯定导致案件事实不清;又如在调查收集证据过程中,如果不符合法定条件而收集证据,或者符合法定条件而不收集相关证据的,属于民事审判程序违法,而这种违法会导致案件事实认定不清,或者错误认定案件事实。
3.可能导致审判的不当中止。如:中止诉讼的裁定错误,致使本应进行的审判处于停滞状态;送达法律文书违法,可能导致当事人不能参与到相关诉讼中去,致使当事人辩论权利被剥夺;的合议庭组成人员违法,可能导致当事人申请复议,当事人的复议成立的,合议庭组成人员此时需要变更,原有的审判行为可能会被否定,此时显然会造成民事审判的不当阻碍。
通过以上小编的介绍,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民事诉讼程序违法是指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以民事裁定、民事决定、期间,期日等方式形式,导致案件事实认定不清,丧失公平公正性,是当事人的权益受损,所以在民事诉讼中,我们要警惕程序违法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