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消防

消防

来源:微智科技网


消防设计说明

(四)消防系统:

本车库设有室外消火栓、室内消火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移动式灭火器装置。 1、消防水源:接自市政给水管网,两条DN200引入管在建筑物周围成环布置。 2、消防水量:

3、(1)车库为II类汽车库,消防系统设计为临时高压消防系统。室外消防用水量20升/秒,室内消防用水量10升/秒,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系 4、统工作压力0.40MPa。地库内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

5、(2)自喷系统按B类中危险级II级考虑,采用预作用系统,设计喷水强度8L/min.m2 ,作用面积208m2 ,设计灭火用水量30升/秒。

6、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系统压力:0.50MPa。喷淋管线在报警阀前设置减压阀组减压。 7、(3)消防水池储存消防水量:432m3(预留办公区一类高层综合楼消防用水量)。消防泵房设于车库北侧的地下设备机房区,在上一期已经 设计完成。

(4)屋顶水箱36m3,设于最高单体16#楼屋顶(按一类高层综合楼设置),增压稳压泵和气压罐设于一期消防泵房内,自消防水池吸水 3、消防系统:

(1)室外消防由室外消火栓提供,室外消火栓设于市政环状管线上。 (2)室内消火栓系统:

A、消防泵房内设消火栓加压泵二台(Q=30L/S,H=90m,N=55kw,按一类高层综合楼预留水量),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B、消火栓管在地下车库布置成DN150环状管网,车库上部各单体消火栓管由地库环管上引入,地下二层人防单独设置DN100环状管网。

C、车库消火栓布置保证同层相临两支消火栓水的充实水柱到达车库任何部位,每支水出水量为5L/s,水保护半径为25m。

D、消火栓采用甲型单栓带消防卷盘消防箱1000*700*200:配置SNW65mm减压稳压消火栓一个, L=25m衬胶水带一条,DN1

9mm直流水一支,消防卷盘一套,消火栓箱内配带指示灯一个。 E、系统的控制

a、自动控制:系统平时管网压力由位于地下消防泵房的气压罐及稳压泵保持,当系统压力下降比正常管网压力低0.03MPa时,稳压泵启

动,压力恢复时停泵;当系统压力继续下降比管网压力低0.20MPa时,消火栓加压泵启动,同时稳压泵停止工作。灭火结束后手动停泵。

b、火灾时消火栓按钮发出信号至消防中心,消防中心启动消防泵。 c、泵房工作人员手动起泵

d、消防中心自动启停消防泵和手动停泵。

e、两台加压泵轮换启动,互为备用,一台发生故障,另一台立即启动。消防水泵平时应处于自动启泵状态。

f、消火栓泵设WZX自动变频低速巡检装置。

F、消火栓管道系统在地下车库外设DN150地下式消防水泵结合器,数量不小于两具,位置详见图纸。

(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A、消防泵房内设自动喷水灭火加压泵二台(Q=30L/S,H=100m,N=55kw),一用一备,互为备

用。并与16#楼屋顶消防水箱和消防泵房内的增压稳压泵及气压罐共同组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B、布置范围:车库区均设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同时预留各单体喷淋系统管线。

C、系统设计:车库喷淋系统的报警阀设于消防泵房内,车库上部各单体喷淋系统的报警阀设于地下报警阀间和各单体地下一层。

D、喷头选用:车库喷头采用直立型68°C玻璃球喷头,下垂安装时采用干式下垂型喷头。直立型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不应大于150mm。

E、附件设置:各防火分区均设水流指示器,并在水流指示器前设电信号阀,各系统末端设快速排气阀和试水阀或末端试水装置。 F、系统的控制:

a、自动控制:当火灾发生时,安装在保护区的感烟火灾探测器首先感应动作,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火灾报警控制器在接到报警信号后发出指令,打开预作用报警阀,使水进入系统侧管内,压力开关和水流指示器动作,报警控制器发出指令启动消防泵。此时由于管道所安装的闭式洒水喷头尚未释放,有关人员在得到报警信号后可主动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灭火,一些小火灾可以被扑灭,避免了水渍造成的损失。如果火情继续发展,到洒水喷头动作温度,玻璃球破碎,喷头喷水进行灭火,同时水力警铃发出报警信号。火灾扑灭后,关闭预作用阀并排出管路中的水,使系统恢复伺应状态。

b、消防控制中心发现火灾后启动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 c、泵房工作人员手动启动报警阀组开关,启动系统灭火。

d、两台加压泵轮换启动,互为备用,一台发生故障,另一台立即启动。消防水泵平时应处于自动启泵状态。

e、自动喷水泵设WZX自动变频低速巡检装置。

f、试验装置:每组报警阀末端最不利点设置末端试水装置,每个防火分区喷洒管网末端设置末端试水阀。各末端试水阀和试水装置应便于操作(距地面2米),其DN75排水管应接入有足够排水能力的排水设施,末端试水作法参见04S206-76二型。本工程将排水管直接引到附近集水坑或就近的卫生间内。

G、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地下车库外侧设不少于两具的地下式消防水泵结合器,位置详见平面图。

(4)灭火器配置:车库属B类中危险级火灾,设MF/ABC4手提式磷酸铵盐灭火器,最低灭火等级标准为55B,保护距离12米,两具一组,充装量4.0Kg,成组放置在消火栓处;配电室按E类中危险级配置MFT/ABC20推车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充装量20Kg,放置在房间内明显处,保护距离24米;其它电气用房单设MF/ABC4手提式磷酸铵盐灭火器;锅炉房为C类中危险级火灾,设MF/ABC4手提式磷酸铵盐灭火器,最低灭火等级标准为55B,保护间距12米,两具一组,成组放置在消火栓处。所有保护距离不够的区域均增设同类型灭火器,灭火器位置及数量见车库平面图。 (5) 气体灭火系统

1. 地下车库供全区用的变配电室设置柜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设计浓度9%,设计喷射时间<8s,灭火浸渍时间10min,钢瓶储存压力2.5MPa。系统具有自动、手动及机械应急启动三种控制方式。保护区均设二路探测回路,当第一路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时,发出警报(警铃报警),指示火灾发生的部位,提醒工作人员注意;当第二路探测器亦发出火灾信号后,自动灭火控制器开始进入延时阶段(0-30s可调),声光报警器报警和联动设备动作(关闭通风空调,防火卷帘门等),此阶段用于疏散人员。延时过后,向保护区的驱动瓶的电磁阀发出灭火指令,电磁阀打开驱动瓶容器阀,然后瓶内氮气依次打开保护区的七氟丙烷储气瓶,储气瓶内七氟丙烷气体经过管道从喷头喷出向失火区进行灭火作业。同时报警控制

器接收压力信号发生器的反馈信号,控制面板喷放指示灯亮。当报警控制器处于手动状态,报警控制器只发出报警信号,不输出动作信号,由值班人员确认火警后,按下应急启动按钮或保护区门口处的紧急启停按钮,启动系统喷放七氟丙烷灭火剂。

2. 防护区应设置泄压口,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泄压口应位于防护区净高的2/3以上,宜设在外墙上,防护区不存在外墙的,可考虑设在与走廊相隔的内墙上,喷放灭火剂前,防护区除泄压口外的开口应能自行关闭。

3. 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不宜低于1200Pa。地下防护区设置机械排风装置,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应直通室外。场所内同时配置空气呼吸器。

4. 多台预置气体灭火系统同时布置时,必须能同时启动,其动作响应时差不得大于2S。 (五)阀门及附件: I、阀门

1、给水管DN≤50mm的采用铜制截止阀,DN>50mm的采用钢制铜芯的闸阀或蝶阀,阀门的工作压力不小于1.6Mpa。

2、消防管上采用明杆闸阀或有明显启闭标志的蝶阀,阀门压力同消防给水管的压力,水流指示器前、报警阀前的阀门采用电信号阀,阀门的开、关信号反映到控制中心。 3、消防、生活水泵吸水管采用明杆闸阀,不得采用蝶阀。 4、压力排水管采用闸阀,公称压力为1.0Mpa。

5、给水泵、中水泵、消防泵的出水管上均装缓闭消声止回阀,消防泵出水管上增设水锤吸纳器(胶囊式)。

6、排水水泵的出水管上装旋启式(水平管)或升降式(立管上)止回阀。 7、止回阀的工作压力与同位置的阀门的工作压力一致。 8、消防水池进水管、生活水箱和中水箱进水管均采用过滤活塞式遥控浮球阀控制水池进水,并设液位传感器反馈信号给泵房控制中心。

9、所有穿过人防工程外墙、临空墙、密闭隔墙、防护密闭隔墙的管道小于150设防护密闭套管(A)型或(B)型,大于等于150设防护密闭套管(C)型或(D)型、(E)型或(F)型,并均在人防工程外墙、临空墙、密闭隔墙内侧设不小于1.0MPa抗力的铜芯闸阀(消防系统采用1.60MPa带铅封锁定常开阀位的阀门),闸阀近端距墙均小于200mm。防护密闭隔墙的两侧设不小于1.0MPa抗力的铜芯闸阀,闸阀近端距墙均小于200mm。穿过人防工程外墙的管道均应在外侧设置可曲挠橡胶接头,接头近端距墙均为200mm。

10、减压阀:生活给水、中水系统DN≤50mm采用丝扣过滤可调减压阀,DN>50采用活塞式可调减压阀或不锈钢定比减压阀;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喷给水系统上均采用活塞式可调减压阀或不锈钢定比减压阀,具体减压阀形式详见图纸。安装减压阀前全部管道必须冲洗干净。减压阀前过滤器需定期清洗和去除杂物。 II、附件

1、水泵吸水管、压水管安装法兰可屈挠橡胶接头。 2、各类水泵基础采用减振器减振。

3、贮水池和水箱的人孔采用密闭加锁井盖。人防水箱人孔盖与盖座要吻合和紧密,并用富有弹性的无毒发泡材料嵌在接缝处。

4、水箱、水池溢水管、通气管上应设防虫罩。

5、冲洗栓采用陶瓷芯水龙头,卫生间地漏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与生活污水管道连接时必须在排水口以下设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存水弯。严禁采用活动机械密封替代水封;严禁采用钟罩(扣碗)式地漏。地面清扫口材质同管道材质,清扫口表面与地面平。全部给水配件均采用节水型产品,不得采用淘汰产品。 (八)管道试压

1、管道安装完毕后对管道进行强度及严密性试验以检查管道系统及各连接部位的工程质量。 2、消火栓、给水、中水管道的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0MPa,10分钟内压力降不大于0.02MPa,然后将试验压力降至工作压力,做外观检查,以不渗不漏为合格。喷洒管道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并不得小于1.40MPa。在试验压力下,30min压力下降不大于0.05MPa。试压方法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本工程给水、中水系统低区试验压力0.6MPa,高区试验压力0.9MPa。消防、喷淋系统试验压力1.40MPa。

3、热水管材试验压力为:系统设计压力的2.0倍,且不小于1.2MPa。本工程PPR热水管试验压力1.2MPa。

4、重力排水管试压注水高度以一层楼的高度为标准,30分钟内不渗不漏为合格。 5、压力排水管道按排水泵扬程的2倍进行水压试验,保持30min,无渗漏为合格。

6、污水及雨水管还应按《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5的要求做通球试验。

7、钢板水箱满水试验,应按国标02S101《矩形给水箱》中要求进行;钢筋混凝土水池满水试验,24h渗漏率应小于1/1000,具体应按《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02中要求执行。

8、水压试验的试验压力表应位于系统或试验部分的最低部位。 (九)管道冲洗

1、给水管道在系统运行前须用水冲洗和消毒,要求以不小于1.5m/s的流速进行冲洗,并符合《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中4.2.3条的规定。 2、雨水管和排水管冲洗以管道通畅为合格。 3、消防给水管道冲洗:

1).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及自动喷水系统在与室外给水管连接前,必须将室外给水管冲洗干净,其冲洗强度应达到消防时最大设计流量.

2).室内消火栓系统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干净,其冲洗强度应达到消防时的最大设计流量。

3).自动喷水系统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要求进行冲洗。 (十)管道敷设

1、管道穿混凝土墙应预埋套管;管道穿地下室外墙时,应预埋刚性防水套管。地下车库穿外墙压力管出外墙后均要求上返至-1.3米标高再接小市政管线。

2、管道支架和管卡:管道支架和管卡应固定在楼板上或承重结构上。 a)水泵房内采用减振吊架或支架。

b)自动喷水管安装支架距离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验收规范》所列数值。 3、水泵设备等基础螺栓孔位置,以到货实际尺寸为准。

4、所有穿越混凝土楼板、墙、水池的管道,施工时应与土建密切配合。

5、穿越防火墙的管道需做保温时其材料应用不燃烧材料。穿越防火墙时用不燃烧材料将其周围的空隙填塞密实。当管道为难燃及可燃材质时,应在防火墙两侧的管道上采取防火措施。

5. 消火栓系统

人防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加压消防系统。车库人防消火栓系统用水量为10升/秒,火灾

延续时间2小时。系统工作压力0.40MPa。地库内采用减压稳压消火栓。人防区消火栓采用薄型单栓带自救卷盘消防箱1000*700*200,详见04S202P12,箱内配置DN65mm消火栓一个,DN65mm长25m麻质衬胶水龙带一条,DN19mm水一支,25m长消防自救卷盘一条。 6. 自动喷淋系统

(1),潜水排污泵的排水量大于10L/s,满足规范要求。 (2)消防水池储存消防水量:252m3(考虑地上二类高层公共建筑消防用水量)。消防泵房设于本地下车库内。

(3)屋顶水箱36m3,设于单体16#楼屋顶。

(4)车库喷头采用直立型68°C玻璃球喷头,下垂安装时采用干式下垂型喷头。直立型喷头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75mm,不应大于150mm。每个防火分区均设水流指示器,并在水流指示器前设信号阀。具体消防设计详车库平时给排水设计说明。 7. 消防排水系统:

人防区消防排水按消防水量的80%设计,在人防区内设置若干集水坑和潜污泵。污水泵一用一备,超高同启,采用自动搅匀式污水泵。 消防电梯坑底设有集水坑,坑内设2台消防潜水泵排除消防排水。集水坑有效容积不小于2.0m,潜水排污泵的排水量大于10L/s,满足规范要求。

楼上给排水说明审 五. 消防系统 1. 消火栓系统:

1) .室外消防采用生活用水与消防用水合用管道系统,由城市自来水直接供给,室外消防用水量为40L/s。

2) .室外设有若干套地下式消火栓,其间距不超过120m,距道路边不大于2.0m,距建筑物外墙不小于5.0m。

3) .室内消防水源为地下车库内的消防贮水池,水池有效容积不小于432m3(其中消火栓水量324m3、自动喷水水量108m3),完全能满足室内一次灭火用水量的消防要求。水池为钢筋混凝土水池。在16#楼顶设两个容积均为18m足小区内火灾初期10分钟的消防水量。 4) .本小区室内消防用水量最大用水单位为18#~23#办公楼,为一类综合楼建筑,室内消防水量为30L/s,火灾持续时间为3h。消防泵供水能力为30L/s,能够满足本小区供水要求. 水加压泵,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5) .办公楼2层及以下采用SNZW65Ⅲ-H型减压稳压消火栓。 6) .本建筑物内各层均设消火栓进行保护。其布置保证室内任何一处均有2股水柱同时到达。消火栓灭火水的充实水柱为不低于13m。

9) .消火栓设备:消火栓均采用组合式消防柜,柜内配置灭火器,灭火器的规格及数量详灭火器的设计说明。单栓消火栓箱内设有SN65型消火栓一个,DN65mm麻制衬胶水龙带一条长25m,∅19mm水一只,指示灯及报警按钮各一个,消防软管卷盘一个,栓箱采用钢制

箱体,箱体尺寸为1800x700x180.栓口距地面1.1米。消火栓安装详图集04S202-24页。 10) .消火栓系统稳压:本系统为临时高压给水系统,为满足消防水压要求,在本小区最高建筑16#楼屋顶设36m3水箱,增稳压泵两台(互为备用),气压罐一台,增稳压泵分别由设在系统上的压力开关控制,平时管网中的压力由增稳压泵维持。当最不利一处管网供水压力下降0.05MPa时水泵启动,恢复压力后停泵。消防水泵可就地启动也可由消防监控室内启动。

11) .室内消火栓系统在每个楼室外适当位置设置两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后向楼内消火栓供水。 12) .系统控制

(1) .消防水泵控制柜在平时应使消防水泵处于自动启泵状态,应设置专用线路连接的手动直接启泵按钮,还应设置机械应急启泵功能,并应保证在控制柜内的控制线路发生故障时由有管理权限的人员在紧急时启动消防水泵。机械应急启动时,应确保消防水泵在报警后5min内正常工作。

(2) .消防水泵应能手动启停和自动启动,不应设置自动停泵的控制功能,停泵应由具有管理权限的工作人员根据火灾扑救情况确定。消防水泵应由消防水泵出水干管上设置的压力开关、高位消防水箱出水管上的流量开关等开关信号直接自动启动消防水泵。消火栓按钮不作为直接启动消防水泵的开关。

(3) .消火栓给水备用泵在工作泵发生故障时自动投入工作。 2. 喷淋系统: 1) .保护范围

本工程地上部分除楼梯间、管井及电气用房,其他位置均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各部均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系统。 2) .设计参数

(1) .按中危险Ⅰ级设计。喷水强度为6L/min·m2,作用面积160m2,持续喷水时间1h。系统设计流量为25L/s。

(2) .在本小区最高建筑16#楼屋顶设两个18m3水箱,并设置增稳压泵两台(互为备用),气压罐一台,维持自动喷水系统平时管网压力,增稳压泵由设在系统上的压力开关控制。 (3) .本工程在地下车库设有报警阀间,分别负责各楼的湿式喷淋系统,所有水力警铃均就近设置。水流指示器前压力超过0.4MPa的楼层,干管上均设置减压孔板减压,减压孔板孔径见系统原理图。

(4) .喷头:走道内及首层大堂采用吊顶型喷头,动作温度为68℃、K=80;办公室内及商业用房内采用侧喷喷头与直立喷头相结合,侧喷边墙型喷头K=115,P=0.10MPa。水平式边墙式型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且不应大于300mm。直立型、下垂型喷头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为75mm。直立式喷头遇有梁时按91SB12-P76页要求施工。除侧喷喷头外所有喷头最不利点的压力不小于0.1MPa。 a)当在梁或其他障碍物底面下方的平面上布置喷头时,溅水盘与顶板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同时溅水盘与梁等障碍物底面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25mm,不应大于100mm;b)在梁间布置喷头时,应符合本规范7.2.1条的规定。 (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二台消防给水加压泵,自动喷水系统贮水池与消火栓系统合建,位于地下车库内地下水泵房内。二台水泵为一用一备,互为备用。

(6)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每个楼外适当位置设两套消防水泵接合器,供消防车从室外消火栓取水后向楼内供水。

(7) .为了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每个报警阀组的最不利喷头处设末端试水装置,其它防火分区和各楼层的最不利点喷头处,均设一个DN25mm的试水阀。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安装高度应便于操作;排水应引至附近集水坑或其他有排水点处。

3) .系统控制:

(1) .火灾发生后喷头玻璃球爆碎,向外喷水,水流指示器动作,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显示火灾发生位置并发出声光等信号。

(2) .系统压力下降,报警阀组的压力开关动作,并自动开启自动喷水灭火给水加压泵。与此同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并敲响水力警铃向人们报警。给水加压泵在消防中心有运行状况信号显示。

各办公楼按严重危险级A类火灾设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式灭火器2具,型号为 MF/ABC5(5Kg).最大保护距离为15米。位置详见各层平面图。 六. 管材及接口

1,给水、中水管:采用衬塑钢管。连接方式:管径小于DN100时采用丝接,大于等于DN100采用沟槽连接。给水管材及管件应满足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管道公称压力P1.25Mpa。 2,消火栓、喷淋管:采用内外壁热镀锌钢管。管径小于DN100时,采用丝扣连接;管径大于等于DN100时,采用沟槽式卡箍连接。喷头与管道采用锥形管螺纹连接。不同管径的管道连接,避免使用补芯而用异径管。

3. 重力流排水管道采用机制铸铁管。与排水立管连接的底部横干管采用机制W接口铸铁管,管箍式柔性连接,安装详见国标04S409。有压排水管道采用镀锌钢管,≤DN80mm采用丝接,>DN80mm采用沟槽连接.

4. 雨水:外落水管道采用增强型抗紫外线UPVC雨水专用管,粘接。 七. 阀门与附件

1. 给水管、中水管管径≤DN50,采全铜截止阀。管径>DN50,采用铸钢铜芯闸阀。所有阀门均选用高性能,零漏损阀门。

2. 消防给水管道:采用双向型蝶阀,工作压力为1.6MPa。所有阀门应处于常开状态并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3. 卫生间地漏水封高度不小于50mm,地漏篦子材质同排水管。构造内无存水弯的卫生器具与生活污水管道连接时,必须在排水口以下设存水弯,存水弯的水封深度不小于50mm.严禁采用活动机械密封替代水封。清扫口盖板应与装饰后地面平,材质与管道相同。严禁采用钟罩式地漏。

4. 卫生洁具应符合《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1-2014。公共卫生间蹲便器采用脚踏式冲洗阀,洗手盆和小便斗采用红外线感应冲洗阀。坐便器一次冲水量应不大于6L。 5. 全部给水配件均采用节水型产品,不得采用淘汰产品。 八. 管道敷设

1. 管道穿梁、墙、楼板时,应预埋套管,套管内径比管道内径大1~2号,套管下面与楼板齐,上面比楼板高20mm(卫生间内高50mm)。管道穿地下室外墙时,应预埋刚性防水套管。

2. 管道坡度:各种管道应根据图中所注标高进行施工,坡度应按规范要求的坡度安装. 1) .铸铁排水管道除图中注明者外,均按下列坡度安装:DN50:i=0.035;DN75:i=0.025;DN100:i=0.02;DN150:i=0.01 2) .塑料横支管坡度为0.026.

3) .给水管、消防给水管均按0.002的坡度坡向立管或泄水装置。

4) .通气管以0.01的上升坡度坡向通气立管。排水通气冒高出上人屋面2米,高出非上人屋面0.8米。

3. 室内的冷热水中水管道敷设在楼板垫层内。埋有暗管的地面,墙体表面要弹线做出相应标记。

4. 管道支吊架施工参照图集03S402。

5. 排水塑料管伸缩节和阻火圈的安装具体做法见规范CECS94:2002。未尽事宜按《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内螺旋管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ECS94:2002)和《建筑排水塑料管管道技术规程》CJJ/T29-2010。

6. 施工时,应与其它各专业密切配合,特别是穿楼板、墙的套管应预埋好。当遇到管道打架或与其它专业有矛盾时,施工单位可视实际情况调整管道标高。原则为有压管让无压管,无坡管让有坡管,小管让大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