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滩上的童话》一课讲述了一群孩子在海边的沙滩上修筑城堡、编织童话故事的情景,表现了孩子们纯真的童心、快乐的生活。
全文共19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是总起句,也是课文的中心句,点明了“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第2~19自然段具体描写孩子们快乐的游戏过程:垒城堡——编童话。文中的孩子们编织的童话故事层次清晰、情趣盎然:公主被困(起因)——攻打城堡(经过)——找到公主(结果)。
课文在“编童话”部分,有3组对话描写。第一组对话(第3~5自然段),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编织着“公主被抢”的童话故事。第二组对话(第9~11自然段),具体写孩子们商量怎样攻下城堡。第三组对话(第17自然段)是找到公主后“我”对伙伴们说的话,句中有两处反复、两个感叹号,表达了“我”兴奋、激动的心情。
课文以第一人称来叙述,将孩子们的游戏与想象交织在一起进行描写,在儿童的生活故事里面套着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从想象“魔王”和“公主”,让“城堡成了一座魔窟”,“我们也成了攻打魔窟的勇士”,至商量攻城,有人提议驾飞机轰炸,马上被人以“那时候还没有飞机”的理由认真驳回,想象与现实、童话与游戏已融为一体。在文章的末尾,孩子的想象更是让人忍俊不禁。“我大声说:‘公主被我们救出来了,救出来了!在这儿,在这儿!’我抱住了妈妈。”“真的,那时候,连我也忘记了她是我的妈妈!”文章在这里戛然而止,却营造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欢乐情景。
课文插图以大海、沙滩为背景,呈现了孩子们在沙滩上垒起城堡、编织童话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营造了一种欢乐的氛围。
教学目标
1.通过借助拼音、结合生活经验等方法掌握本课会认的生字、会写的生字及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3.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沙滩上孩子们玩耍的快乐和童真的美好。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除“记”之外,其余的生字全部集中在课文第2~13自然段。在字音方面,除借助拼音帮助正音外,还可以结合课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多音字“量”在“商量”一词中,本音读liánɡ,在这个词语中应该读成轻声。教师可以分别出示读liánɡ和liànɡ时的词语,让学生比较辨别。如在“思量、量体温”等词语中读liánɡ,在“力量、饭量”等词语中读liànɡ。针对本课生字分布比较集中的特点。可以采用集中识记和随文识记相结合的方法识记字形,了解字义。“堡、攻、驾、轰、记”还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识记;“药、商”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识记;“补、充、合”可以结合本课要求会读写的词语放在语境中来识记。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周”是三包围结构的字,“围”是全包围结构的字,“句”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补、记”是左右结构的字,“充、药、合、死”是上下结构的字。写好包围结构的字是本学期书写指导的重点,教学时要重点指导写好“周、围、句”,比较三包围、全包围、半包围三种结构的字在书写上的异同。
2.朗读指导
本课描写儿童生活,故事性强,适合学生朗读。朗读可以抓住人物对话进行指导。第一组对话在第3~5自然段,可以分角色朗读这组对话。分角色朗读时可以去掉提示语直接读对话,注意句子之间的逻辑停顿不要太长,要读出对话感和画面惑。对话的第一句,要重读“凶狠”,突出魔王的可恶;对话的第二句和第三句,要读出感叹号里包含的愤怒、焦急的感情色彩,“你们快听”要读得急促,“公主在城堡里哭呢”的“呢”尾音可读得短促,突出孩子们着急的心情。第二组对话在第9~11自然段,“我驾驶飞机去轰炸”这句要读得肯定,强调救公主时小伙伴的勇往直前。“挖地道,从地下”一句可以读得沉稳一些,体现“商量”的语气。此外,在朗读时也要读好“我”说的话。第15自然段“但公主在哪儿”在写法上可以当作是“我”的内心独白,朗读时的音量不宜高。
3.理解运用
本文是按从概括到具体的方式来谋篇布局的,因此可以从中心句(第1自然段)切入,以关键词“快乐”为发散点,以“想象”为线,辐射全文,引导学生感受“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在教学时可以借助课文插图展开想象。课文第2自然段讲孩子们垒城堡、筑城墙,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根据句子中的动词“垒、筑、插”,看插图,体会垒城筑墙的快乐。第3~7自然段讲孩子们编织童话故事。在读好对话的基础上,可抓住“补充”一词
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第8~11自然段描写孩子们商量怎样攻下城堡,体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学习课文第12~19自然段时,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象孩子们轰塌城堡、找到公主的快乐画面。阅读“轰塌城堡”部分,可以抓住3个“欢呼”展开想象:孩子们会怎样欢呼呢?阅读“找到公主”部分,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分角色扮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式再现“大家跟着一起叫喊着,欢呼着”的情景,感受纯洁、善良的童心。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2.学生自学会认的字和会写的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掌握本课要求会认、会写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展示插图,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说一说,你看过哪些童话故事?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课文插图,并提问:他们在干什么?
3.揭示课题:沙滩是孩子们的快乐天地,孩子们不仅在沙滩上垒起了城堡,还编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大家想知道这个童话故事讲了什么吗?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沙滩上的童话》。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教师巡视指导。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3)想一想: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相互纠正读音。
“插、充、商”都是翘舌音;“赞”是平舌音;“量”是多音字,在本课“商量”一词中“量”读轻声lianɡ;“凶、充、攻、商、量、轰”都是后鼻音。
(1)看课文插图,识记“堡、商、攻”。
(2)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识记“架、药”:加+木=架、艹+约=药。 (3)字理识记:凶、合。
①凶:指事字,由表示陷阱的“凵”和指事符号“乂”组合而成,表示有东西落在坑里。本义指险恶之地。
②合:会意字,上部的一撇、一捺、一横,表示三画会合在一起,加上下部的“口”,表示闭合。
(4)游戏活动,通过猜字谜来识记:二“先”肩并肩,站在“贝”峰头。(赞)
3.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引导学生观察书写要点,指导学生书写,强调书写笔顺要正确。
“周”被包围部分上面是“土”,短竖写在竖中线上;下面是“口”,横折稍往里收。 “围”注意把外框写方正,框内部分“韦”的大小要合适。 “句”的右上包左下,第一笔是短撇,筝二笔横折钩要内收。
“充”首笔点写在竖中线上,第三笔撇折的折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竖弯钩要写得舒展。
“药”的“艹”要写得宽而扁,覆盖“约”;绞丝旁撇折的起笔与“勺”的撇起笔同样高度。
“合”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盖住下面的部分。
4.课件出示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指名读,交流识记方法,对易读错的词语进行警示。
周围 补充 公主 飞机 地道 火药 合力 胜利 忘记 5.齐读词语,强化记忆。 6.再次朗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学生说一说: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2)根据回答,师生一起提炼关键词。(垒城堡——公主被困——攻打城堡——救出公主)
板块三 品读词句,感受情感
1.看插图,读第2自然段。想一想:这一自然段写的是什么?(提示:垒城堡)
2.默读第2自然段,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提示:垒、筑、插) 3.提问学生从这些动词中看到了哪些画面。
(1)孩子们在快乐地垒城堡。 (2)城堡外面不仅有围墙,还有树。
4.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这个童话故事的开头——垒城堡,那么接下来还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练习设计
完成本课对应的字词书写训练。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2.展开想象,能根据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回顾课文。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来到沙滩上,遇到了一群垒城堡的小朋友,他们看起来非常快乐,脸上都充满了喜悦的表情。城堡里还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这篇课文。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城堡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相机出示课件:公主被魔王困在城堡里)
板块二 品读课文,想象童话
1.学“公主被困”,知起因。
(1)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指名说说读懂了什么。 (2)理解“凶狠”的意思,引导学生读出恶狠狠的语气。
(3)指导读好对话。提问:大家为什么讨厌魔王?(引导学生想象魔王的形象)谁能来读读这两个句子?
句段1:他抢去了美丽的公主!
句段2:你们快听,公主在城堡里哭呢!
①关注标点:文章中不仅语言文字能说话,标点符号也能说话。你从这两个感叹号中,体会到了什么?
②同桌之间讨论,全班分享交流。
(4)指名学生读第4~6自然段,根据句子理解“补充”“编织”的意思。
补充:因不足或损失而加以添补;在主要事物之外另行追加的。
编织:把细长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引申指酝酿思想、组织材料、构思意境等思维活动。 (5)引导思考:救公主的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抓提示语,明确是小伙伴们你一言我一语编的)
(6)回顾第3~6自然段,指名学生回答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提示:公主被困) 2.学“攻打城堡”,知经过。
(1)一转眼,城堡变成了魔窟,“我们”变成了攻打魔窟的小勇士。小勇士们想出了什么办法攻下那座城堡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7~13自然段。
(2)全班交流:“我们”想出了哪些办法? 句段3:我们一起商量怎样攻下那座城堡。 一个小伙伴说:“我驾驶飞机去轰炸。” 有人反驳:“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呢!”
我说:“挖地道,从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炸平。”
①理解“商量”:像文中“我们”这样一起讨论,交换意见,想出办法,就是“商量”。 ②理解“反驳”:文中小伙伴想出驾驶飞机去轰炸城堡的办法,而另一个小伙伴却认为那时候还没有飞机。像这样说出自己的理由,来否定别人的意见或观点,就是“反驳”。
③教师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注意读出孩子们天真活泼的语气。 (3)最后大家同意了哪种办法?你是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①挖地道,从地下装上火药,把城堡炸平。
②我的办法得到了大家的赞赏。于是我们趴在沙滩上,从四面八方挖着地道。 挖呀,挖呀,我们终于挖到了城堡下面,然后合力用手往上一抬,就把城堡给轰塌了。 (4)朗读第12、13自然段。
①理解“四面八方”,引导学生用方位词说一说,并用动作演示“从四面八方挖着地道”的情形。
②聚焦“挖”,文中多次出现“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通过表演“挖”这一动作的形式,让学生从中体会孩子们的心理感受)
好处:多次出现“挖”,用动作的反复来说明孩子们不畏困难,坚持不懈,表现出努力拯救公主的迫切心情。
(5)回顾第7~13自然段,指名学生回答故事的经过是什么。(板书:攻打城堡) 3.学“救出公主”,知结果。
(1)城堡轰塌了,“我们”救出了公主,勇士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自由朗读课文第14~19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句段4:我们欢呼着胜利,欢呼着炸死了魔王,欢呼着救出了公主。
①让学生关注三个“欢呼”,观察三个“欢呼”构成了什么句式,表现了什么?(可以想象欢呼的情景)
三个“欢呼”构成了排比句式,欢乐的呼喊表现“我们”这群“勇士”不畏艰险,勇敢战斗,解救出遇难公主后的激动心情。
②指导朗读,三个“欢呼”要读出喜悦、兴奋、激动的感情。
(2)课件出示第15~19自然段,交流讨论:妈妈为什么会被“我们”当作是公主?(思考第二个层面的原因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公主与妈妈在形象上的关联)
①“我”完全沉浸在童话故事中,享受着童话故事带给“我”的快乐,因此把妈妈当成了公主。
②公主一般拥有真、善、美的特质,妈妈正如同善良的“公主”一样,关心爱护“我”,妈妈就是童话中公主形象的化身。
(3)教师小结:至此,故事有了美好的结局,这就是故事的结果。(板书:救出公主)
板块三 大胆想象,创编童话
1.师:一位童话大师曾经说过,每个孩子都是童话大王!孩子们,你们想不想也来编自己的童话故事?下面我们就来举行一个快乐的童话故事会。
2.你还有什么方法可以救出公主?(自己思考——小组内交流——确定办法——全班交流)
3.小组合作,共同创编。
(1)出示要求,明确任务。(课件出示课后习题第二题) (2)提出问题,开阔思路。 ①你想选用哪个开头?
②你想让谁当你故事中的主人公?
③怎样把故事说清楚?可以试着用上题中给出的词语,也可以用上平时积累的词语。 (3)四人小组合作,轮流讲故事。 4.班级展示,师生评议。
板块四 课堂总结,巩固提升
1.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课文内容。
修筑城堡编织童话童话有趣沙滩上的童话分写攻打城堡结局完美
救出公主
找到公主
话故事。
总写:海边的沙滩是“我们”的快乐天地
无忧无虑 幸福快乐富于幻想 勇敢善良
2.小结:经过对《沙滩上的童话》两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孩子们“为什么救公主,怎样救公主,结果怎样”,即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品读了孩子们编织的精彩美好的童
练习设计
完成《教材1+1·优化创新精练》对应训练。
1.抓关键词品“童话”。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读,理解文章大意,体会情感。例如:抓住“商量、补充”展开想象;抓住“反驳”,读好对话(先让学生尝试读出自己对“反驳”的理解,在朗读的比较中揣摩“反驳”的语气)。让学生在品词析句中,读好对话,理解词义,落实本课的训练,突破教学的重点。
2.大胆想象创“童话”。为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在结合课后写话练习的同时,还可设计这样的问题:除了文中的办法外,你们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救出公主吗?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这样,在锻炼他们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快乐练习 训练31
乌龟与水井
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步, 路过一口水井, 想到井边喝水。水井提醒乌龟说 喂 伙计 请离得远一点 掉到我这儿是很危险的
乌笑着说:“什么样的江河湖海我没到过,不怕你这小小的一口水井。”
水井对乌龟说:“我这儿的环境与那儿不同。” “什么相同不相同,还不都是水,我下去给你看看。”说着,乌龟“扑通”一声跳下了井。
乌龟跳到了井里,一会儿就明白过来,他再也无法爬上来了。 一、给文章第一小节加上标点符号。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1、一只乌龟在陆地上散(sàn sǎn)步。
2、这人很懒散(sàn sǎn),成天就是看电视、睡觉,大家都不喜欢他。 三、照样子,填上恰当的数量词。
例:一( 只 )乌龟
一( )水井 一( )表扬 一( )道理 一( )柳树 一( )乌云 一( )飞机 四、这篇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
五、“我这儿的环境与那儿不同。”这句话中,“这儿”指 ,“那儿”指 ___________。
六、 这则寓言的意思是:(用“√”表示) (1)水井能关心帮助乌龟。 ( )
(2)不区别情况,不听人劝告,是没有好结果的。 ( ) (3)骄傲自大是不对的。 ( )
训练32
小花猫找汗
小花猫看见人会出汗,觉得奇怪:“咦,我怎么没汗呢?”它去问老牛。老牛指着自己汗淋淋的鼻子说:“汗?在鼻子上。”小花猫摸摸鼻子,没汗!
小花猫再去问小马。小马在凉快的地方打滚。它指着自己的身体说:“汗?在身上。”小花猫舔舔全身,没汗!
小花猫又去问小狗。小狗正吐着舌头乘凉。它说:“汗?在舌头上。”小花猫看不清自己舌头上有没有汗。
小花猫去找小猪帮忙看舌头。小猪笑了:“你又不是狗,汗怎么会在舌头上?”小猪把脚掌翻开,又叫小花猫把脚掌翻开。哈!两个都笑了:“原来,我们的汗藏在这里!” 一、短文共有 节。 二、照样子写词语。
汗淋淋(ABB) 越下越大(ABAC) 清清楚楚(AABB) 三、读短文,连线。
老牛的汗 脚掌 小马的汗 舌头 小狗的汗 脚掌 小猪的汗 身上
小猫的汗 鼻子 四、在文中找出恰当的动词填在下面括号里。
( )鼻子 ( )脚掌 ( )舌头 ( )全身
五、小花猫遇到问题会思考,会去寻找答案。你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吗?怎样去解决呢? 训练33
责任 赵莹
今天该我在校门口值日,责任是记录迟到的同学名字。
8点整,上课的铃声敲响了,同学们进入教室,开始了早读。大约过了10多分钟,我班同学小刚才急匆匆地赶来,他迟到了。记不记他的名字呢?如果记了,我们班就得不到纪律红旗了,同学们也要责怪我。不记吧,又没有尽到责任。怎么办呢?我的心里矛盾着。
还是应该记下小刚的名字!这是我的责任,我想同学们会理解和支持我的。想到这里,我在值日本上工整地写上了小刚的名字。
走进教室,我对同学们说:“小刚同学今天迟到了,我记下了他的名字。我班这次可能得不到纪律红旗了,希望大家吸取教训,我们下次共同争取。”
“小明同学做得对!不论大事小事,责任重如山!我们应从小养成负责任的好习惯!”想不到,班主任老师就站在我的背后。 一、在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退出——( ) 结束——( ) 夸奖——( )
反对——( ) 潦草——( ) 早到——( )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
1、还是应(yìng yīng)该记下小刚的名字! . 2、小刚同学做得(de dé)对! .
3、不论大事小事,责任重(zhòng chóng)如山! .
三、文章中“我”的名字叫 ,“我”在校门口值日,责任是 。 四、最后一段划横线的那句话,是( )说的。
A、我 B、小刚 C、同学们 D、班主任 五、小刚迟到了,我该记他的名字,为什么我心里很矛盾?
六、我记下小刚的名字,可能让班上得不到流动红旗,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可以用文章中的话回答。
训练34
皮球浮上来了
几个孩子在大树旁边拍皮球,皮球一跳,跳到一个树洞里去了。 小马说:“我有办法。”他伸手到树洞里去掏,掏了一会儿,掏不着。 小强说:“我有办法。”他用两根树枝去夹,夹了一会儿,也夹不住。 小叶说:“我有办法。”他拿一把钩子去钩,钩了一会儿,也钩不起
来。
小文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叫人都去打一盆水来,你一盆,我一盆,把水倒到树洞里。树洞里的水满了,皮球就浮上来了。 一、本文共 个自然段。 二、形近字组词。
拍( ) 掏( ) 钩( ) 伯( ) 淘( ) 沟( ) 三、照样子写句子。
小马—— 伸手掏 —— 掏不着。 小强—— —— 小叶—— —— 小文—— ——
四、皮球浮上来后,伙伴们会对小文说什么?
五、有个小朋友的钥匙掉到荷花池里了,水很深,他又不会游泳,你有什么办法帮帮他吗? 训练35
蜻蜓
晚饭后,我和姐姐正在门口乘凉。
忽然飞来一只大蜻蜓,它好像累了,落在一棵小树上休息,翅膀轻轻地扇动着,半天都没飞走。我想:如果把它抓住,小
伙伴们肯定会羡慕我。于是,我悄悄地走过去,伸出右手,小心翼翼地靠近,蜻蜓完全不知道危险已经来临。我的手指一下合拢,“抓住了,抓住了!”我高兴得又蹦又跳。
蜻蜓在我手中拼命挣扎,我轻轻握住它的翅膀仔细观察。大蜻蜓真漂亮!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一对红翅膀不住地扇着。我真喜欢它,就拿着玩起来。
姐姐看见了,大声喊:“快把它放了,它是益虫!”我不太情愿,这可是我自己抓的,还没有给伙伴们看呢。姐姐又耐心地劝我:“书上介绍说,一只蜻蜒能在一小时内吃掉40只苍蝇或840只蚊子。一只蜻蜓幼虫一年能吃3000多只蚊子的幼虫。你快放了它吧。”
没想到蜻蜓这么厉害,真像我们庄稼的保护神!我红着脸,悄悄地松开了双手……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对的打“ ”。
蜻蜓(qīn qīng) 扇着(shān shàn) ..乘凉(niáng liáng) 捉住(zhuō zuō) ..二、写出与下面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漂亮——( ) 喜欢——( ) 三、选词填空,只写序号。
A、羡慕 B、小心翼翼 C、挣扎 D、耐心 1、老师亲手把奖状发给我,同学们都很( )。
2、爸爸经常提醒我,做事不能太急,要有( ),才容易成功。 3、鱼上钩了,我一提鱼竿,鱼儿在水里拼命( )。
4、妈妈病了,我( )地端来中药,喂妈妈吃,妈妈的病很快就好了。
四、用“ ” 画出描写蜻蜓外形的句子,用“﹏﹏﹏”画出描写我心里想法的句子。 五、读读短文中的这个句子“两只眼珠像小玻璃球,亮晶晶的。”这是一个比喻句,把蜻蜓的_ _比作 ___。文章中还有一个比喻句,请找出来,抄写在下面。
六、我非常喜欢大蜻蜓,为什么又把它放了?
训练36
聪明的梅花鹿
有一头老虎,遇见一只梅花鹿。老虎很想吃梅花鹿,但是它从来没见过梅花鹿,不知道梅花鹿有什么本事,就问:“你身上的斑点是做什么用的啊?”梅花鹿说:“这是我吃老虎的记号,我吃一只老虎,身上就长一个斑点。”老虎一听,吓得拔腿就跑。
半路上,老虎遇见一只狐狸,就把刚才遇到的事告诉
了它。狐狸听了大笑起来说:“你上当了。走,我和你去把它捉来,给你做午餐!”老虎说:“不,梅花鹿很可怕,也许你看见它就会跑的。”狐狸说:“要是不放心,就用你的尾巴绑住我的尾巴好了。” 梅花鹿看见老虎和狐狸一块儿走来,不是吓得拼命逃跑,而是对着狐狸大喊:“狐狸啊,谢谢你把老虎捉来,我正在找它呢!”老虎听了,以为上了狐狸的当,回头就跑。结果狐狸被老虎拖死了。 一、区别组词。
班( ) 跑( ) 狐( ) 斑( ) 炮( ) 瓜( ) 二、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对的打“ ”。
1、我吃一只老虎,身上就长(zhǎng cháng)一个斑点。 .2、老虎听了,以为上了狐狸的当(dāng dàng),回头就跑。 .
3、梅花鹿很可怕,也许你看(kān kàn)见它就会跑的。 .
三、故事一共出现了______种动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选词填空。
要是 而是 但是
1、老虎很想吃梅花鹿,( )它从来没见过梅花鹿。 2、( )不放心,就用你的尾巴绑住我的尾巴好了。 3、梅花鹿不是吓得拼命逃跑,( )对着狐狸大喊。
五、梅花鹿一共说了 句话。请用波浪线画出来,再认真读一读,想想梅花鹿为什么要这么说?
六、读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