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中的数学问题
教学目标:
1.认识11—20各数,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并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 2.初步了解十进制,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能正确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4.根据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5.初步培养观察、估算能力。 6.继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数数、读数和写数及比较它们的大小。 2.能正确掌握数位:十位与个位。 3.能正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熟练口算10加几和相应的减法。 课前准备:
课件直尺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数? 请你按要求数一数 (1)从12数到19 (2)从20数到14 (3)从18数到10
二、在活动中体验排队问题(出示课件教材79页情境图) (一)看图体验,交流信息。
1.认真观察情境图,看一看你知道什么?
2. 小组交流一下: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小丽排第几,小宇排第几?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3.小丽排第10是什么意思?小宇排第15又是什么意思?他们之间是什么意思?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1.从前面数,小丽排在第10个。算上她有10个人。2.从前面数,
小宇排在第15。他前面还有14个人,小丽也在他前面。3.“之间”不包括小丽也不
包括小宇。
【设计意图】:捕捉信息,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解决问题的教学应为学生创造经历解决问题全过程的机会,注重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你准备怎样解答?
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可以数一数,也可以画一画。 操作: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或者画一画解答。 汇报交流: (1)数一数
①直接数数,第11,第12,第13,第14总共是4个数。(课件出示怎样解答?) 板书方法一:第11,第12,第13,第14,也可以在直尺上数一数。 ②用数数的方法时,重点要注意什么?
③数数的时候不能数错,不能数第10和第15两个数。强调:为什么不能数10和15?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第10和第15指的是小丽和小宇,而题目要求数他们两人之间的人数,所以不能数第10和第15。
(2)画一画
①生可能汇报: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也就是说明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同学。 板书方法二:△△△△△△△△△○△△△△☆
②也可以用还 还还还还还还还还还还还还还还
5.突出讲解用列算式解决的方法
(1)同学们真棒!不过刚刚我看到了有同学是用算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结果不是4,大家一起来看看,看能不能找到原因。
(2)学生找出原因得出:15-10这个算式不对,应该列式为15-10-1=4。 (3)师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要减1,减10又是什么意思? 6.解答正确吗?
10
15
板书口答:小丽和小宇之间有4个。
引导学生结合前面数数、画图的方法来想一想、说一说。
归纳总结:刚才我们用数一数、摆一摆和列算式的方法来解决小丽和小宇之间的人数,看来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设计意图】:这个例题的教学通过尝试,探究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对学生数数、画图、推理等解决问题策略指导与归纳,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
三、游戏活动,运用新知。
1.请15个同学上台排队,并指定两人说说自己从左往右的位置,台下的同学闭眼睛先听台上的两名同学说自己的位置。再说出这两名同学之间有几人。
2.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基础题(必做题)
(1)基本练习。完成教材第79页“做一做”及练习十八5.6题。
(2体育课上,同学们站成一列队报数,小丽报的是“3”,玲玲报的是“20”,小丽和玲玲之间站了几个同学?
3.拓展提高(选做题,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巩固延伸
①小明早晨排队等校车,他前面有14人,后面有3人,一共有多少人在排队? ②10只小动物排成一行,小兔左边有3只小动物,小兔右边有几只小动物? 四、总结:回忆你今天的学习过程,说说你体会最为深刻的是什么? 教学反思: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深化对数的大小,数序的理解,加数对基数和序数含义的认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说,继续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