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NPNP状语并立结构的修辞分析

NPNP状语并立结构的修辞分析

来源:微智科技网


NPNP状语并立结构的修辞分析

本文主要对NPNP状语并立结构进行了多角度的修辞分析,把它界定为一种择语的修辞手段,阐述修辞效果,并分析了修辞色彩,最后从修辞视角来审视NPNP状语,以期获得更多的修辞学解释。

标签:NPNP状语 择语 修辞色彩

一、引言

NPNP状语并立结构指充当状语的NPNP并立结构,即连用手段下的多项NP(并非只指两项NP)充当状语(储泽祥,1999)。NP可以是典型的名词,也指形名结构的定中短语、名名结构的定中短语以及名方结构的方位短语和体词性的一些数量(名)短语等。例如:

(1)烟头纸屑(典型名词)地弄得屋子乱糟糟,你是怎么生活的啊?(邢福义《汉语语法结构的兼容性和趋简性》)

(2)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形名结构的定中短语)的进城去。(老舍《骆驼祥子》)

(3)刘德山屋前屋后(名方结构)地转着,把家当都拾掇得妥妥帖帖的。(周立波《暴风骤雨》)

(4)学海走过来劝她不要哭,她还是一把鼻涕一把眼泪(数量名短语)地哭泣着:“我的小孙子,我的小孙子啊……”(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5)其实岛上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在海里滩里泥泥水水(名词重叠并立结构)地滚,捉鱼摸虾的本事个个有一手。( 黄康俊《潮泱》)

邢福义(1988)《“NN地V”结构》①详细地阐述了NN状语的表义范围和必要的构成条件,指出NN状语具有突举性、累积性和可宾性等特点,分析了NN状语的语用价值,认为“NN地V”结构既是小夸张架式,又是表情式架式。从以上例子可知,本文将NN的范围外延为NPNP,试图在邢福义考察的基础之上,对NPNP状语并立结构这种陌生化的言语成分进行多角度的修辞分析。为了方便,NPNP状语并立结构在下文皆简称为NPNP状语。

二、NPNP状语的多角度修辞分析

NPNP状语并不是典型的状语形式,它在言语中的使用是为了达到一种陌生化的表达效果,在语用需要下的恰当运用本身就体现了修辞的要求,即适应表达要求,提高表达效果。因此NPNP状语的存在有一定的修辞效果,它本身就是一种修辞方法的体现,在语境中彰显修辞意义。

(一)NPNP状语的修辞方法——择语

择语是一种最普遍、最重要的修辞方法,是选择语言中词汇和语法的同义手段,如同义词语、同义结构、同义词形等,简言之,即选词择句。NPNP状语的运用就是择语的结果,是为了使表达更加准确贴切和灵活协调,而在同义结构中被选择的形式。

1.突出NPNP,呈现某种程度性

储泽祥(1999)阐释了NP连用式的“代表性”语义特征,NPNP状语语义上的代表性也

就是NPNP的突显和程度性的增强。

(6)a.于世杰在桌边坐下,翘起二郎腿,一板一眼地说话,同时用手指叩击着桌面。(池莉《看麦娘》)

b.说话一板一眼的

(7)a.当初,她离婚后无家可归,母亲鼻子脸子摆给她看。(储泽祥《“连用”手段下的多项NP》)

b.母亲摆鼻子脸子给她看

例(6)和例(7)中的a与b语句意思基本上是相同的,不同句法位置的NPNP也是一种同义结构,然而在表达效果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例(6)b中的“一板一眼”作谓语,只是表述了于世杰说话的一般状态。当“一板一眼”移至状位时,主人公讲话一板一眼式的特别样子得到了更大的强调,他煞有介事而近乎颐指气使的讲话神态给读者很大的冲击力。例(7)b中的“鼻子脸子”作为“摆”的宾语,表现出的也只是母親面对女儿离婚后回家的一种嫌弃神情,而例(7)a中的“鼻子脸子”充当状语时就抢先一步抓住了读者的眼球,从而也显示了母亲对女儿离婚后回娘家的厌烦、嫌弃的程度之深。

2.彰显NPNP比况性状义

邵敬敏(1987)认为“并立结构的意义并不是各项意义的总和,而是产生一种比喻、描写等比况义”。我们认为当NPNP并立结构处于状语位置时,不仅带有比况性意义,而且比处于其它句位(如定位,宾位)要更突出。

(8)a.很想天上地下地和谁聊聊天,满城还找不下一个人!”(路遥《人生》)

b.很想和谁聊聊天上地下

(9)a.你给我回去!你给我回去!灌了几口马尿,就东家西家地扯闲篇,让人讨厌不?(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

b.就扯东家西家的闲篇

例(8)b中的“天上地下”充当“聊”的宾语,指的就是聊天的内容,不具有比况义;而例(8)a中的状语“天上地下”指的并不是天上和地下,而是比喻聊天内容的丰富,范围的广阔,带有一种“小夸张”②的意味。例(9)b中作为定语的“东家西家”是实指,表明扯的闲篇是关于东家和西家的;例(9)a中的状语“东家西家”类似于一个借代式的说法,用东家西家指代扯闲篇之人扯的丰富内容,表现出的说话人对闲扯的厌恶,而这是作为定语的“东家西家”不能表达的。

3.NPNP状语是经济表达的要求

(10)a.“真的,省得自个生了,还得一把屎一把尿地养。”(王朔《我是你爸爸》)

b.还得养,弄得一把屎一把尿的。

(11)a.只有家贵夫妇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地跟在他们的独生子后面。(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

b.只有家贵夫妇一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样子,跟在他们的独生子后面。

相比于例(10)b和例(11)b,例(10)a、(11)a在行文上显得更简洁,表达上更有力、紧凑、醒目,完全符合语言在认知干预下的经济性要求。除了简洁,例(10)a、(11)a在意蕴上比例(10)b、(11)b要丰富,也更耐人琢磨。储泽祥(1999)认为,像“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等连用式具有重复和累积的语义特征,重复是“一”的n次重复,累积是“一”的n个累积,所以“一把屎一把尿”等于“一把屎一把尿”的n次重复和n个累积,“一把眼泪一把鼻涕”也等于“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n次重复和n个累积。当它们处于状位时,将会突显出更大的夸张性,从而使主人公的表现更加惹眼。

如果将NPNP充当定语、宾语和谓语看作一种零度形式,那么NPNP状语就是一种对常规的偏离;如果将NPNP充当定语、宾语和谓语看作一种结构的常式,那么NPNP状语就是一种结构的变式。就是因为NPNP在句法结构中进行了非常规的语义配位,所以使状语NPNP表现出了一定的程度义、比况义,适应行文的经济要求,显得更简洁。

(二)NPNP状语的修辞色彩

语言单位具有不同的修辞意义。“具有修辞意义的语言单位进入话语以后,使话语信息的传达或呈丰富之态,或具曲折之姿,这就增加了话语的美感和效力,取得好的言语效果。”③NPNP状语本身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手段,受修辞意义的制约在话语中表现出表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联想色彩等修辞色彩。

1.NPNP状语的表情色彩

邢福义(1988)认为“NN地V”结构中的NN在结构意义的表现下显示出异常感觉,使话语富于情绪性。这里的异常感觉和情绪性,事实上就是一种表情色彩的体现。

(12)这个河南担,我把他煽圆了,他竟人模狗样地比我还牛了?!(贾平凹《饺子馆》)

“人模狗样”本身就是一个贬义词,在这里作状语的它也附着了一种贬义的否定的感情色彩,流露出了说话者对“河南担”的一种气愤、不服气的感情和态度。

(13)照此理论下去,一定又会盘盘碟碟牵扯个没完,陷入恶性循环,最后老婆会把那包馊豆腐摔到小林头上。(刘震云《一地鸡毛》)

朱庆洪(2004)提出了NPNP状语并立结构有种“绘景式描摹”的表达效果:使用者把伴随着说话人动作行为的状态通过画龙点睛似的代表性手法予以“绘景式描摹”,由此实现生动化表达。例(13)中的“盘盘碟碟”就是对“牵扯”的一个“绘景式描摹”,使生活中夫妻间经常“牵扯”到的鸡毛小事得到形象化地表达,从而激活读者对生活的逼真感受。

NN状语总是附着感情色彩、态度色彩或形象色彩,而這三种色彩就是表情色彩的三个组成部分,可见,语境中的NN状语是凸显表情色彩的语言手段。

2.NPNP状语的语体色彩

(14)瞧,那不是车儿马儿地来演《西厢》第四本来的吗?(田汉《关汉卿》)

(15)章妩要尹小跳和尹小帆叫叔叔,但尹小跳坚持叫唐医生,尹小帆便也唐医生唐医生地叫。(铁凝《大浴女》)

例(14)是话剧的对白,例(15)是小说中的叙述语言,都是口语的代表,除了这两例,前文的例子也无不显现了NPNP状语的口语化。从我们收集的NPNP状语的语例考察出发,有理由认为NPNP状语多处于口语语体的文学作品中,书面语体中基本不出现此类结构。

3.NPNP状语的联想色彩

联想色彩是语言单位的派生色彩,通过直接联想、间接联想这两种联想方式来表现。

(16)因为城东城西地跑,垫进胃里的几块苏打饼干,早就消化得渣也不剩。(张欣《绝非偶然》)

“城东城西”在语境中代表着方位或地点,与动词“跑”结合,让人直接联想到主人公辛苦的奔波状态,又饿又累。

(17)俩人坐在桌边,喝着啤酒,山南海北地聊天。(苏叔阳《故土》)

“山南海北”和“聊天”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具体语境中因为“细节相似”④而间接地紧密联系,使表达更生动形象。“山南海北”给人一种遥远,范围广阔,让人看不到边际的感觉,聊天的内容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无限延展,所以它们因为广而远的细节相似而使人产生联想,“山南海北”修饰“聊天”,聊天范围的广泛性就得到了表现。

三、修辞视角中的NPNP状语

现代修辞学有许多研究领域,如信息修辞学、控制修辞学、语境修辞学等。当我们从这些修辞视角来审视NPNP状语时,也能得到相应的修辞解释。

(一)信息修辞学和NPNP状语

话语信息是一个综合概念,包括话语单位或话语整体所传递出来的各种信息,是一切信息的总和。信息的类型主要包括理性信息、潜在信息、风格信息和美学信息。

NPNP状语有时作为一种潜在信息,通过联想使话语信道畅通。如上文提到的“山南海北”和“聊天”之间就是建构联想渠道来表现话语的潜在信息的。潜在信息的表达是一种曲折的表达,显示出表达的技巧和艺术,能激发听读者的想象,而这又与NPNP状语表现出的联想色彩相对应。潜在信息往往以较少的代码符号表达较为丰富的信息,使话语简练又不失丰富意蕴,这也同样与NPNP状语是话语表达经济性的要求相对应。

NPNP状语是风格信息和美学信息的载体。NPNP状语的通俗和生活化表现的是口语化的风格信息;NPNP状语,如“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大包小包”“风风火火”“天上地下”“村前村后”等,并立项内部有种对应的整饬关系,NP与NP的音节数相等且对应,在行文中表现出节律的和谐,音律美的美学信息。

(二)控制修辞学和NPNP状语

话语控制就是施控者向受控者发出信息,受控者接收信息指令,产生行为,完成任务。高效言语控制要求依赖言语环境,恰当地使用语言,完成交际,这也是一种自觉的修辞活动,有着经济、进行细致的感情控制等修辞要求。

NPNP状语是一种经济的表达手段,如“汽车火车地转”中用“汽车火车”这两种交通工具来涵盖大多数交通工具,“主语谓语地背”中用“主语谓语”来代表需要学习的广泛内容。因此,NPNP状语在不增加控制能量的基础上,扩大了控制信息,使受控者在接受信息时,让信息增值。

NPNP状语有着丰富的表情色彩,是一个表情性架式。如“粗手粗脚”“一板一眼”“七嘴八舌”“鼻子脸子”等NPNP处于状语位置时无一不表现着说话者的某种心理状态,并将自身这种表情充分地传达给听读者,实现细致的感情控制。

(三)语境修辞学和NPNP状语

一种表达手段只有在适切的言语环境中才能更确切、更生动地表达思想,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修辞效果。NPNP状语的修辞效果就是依赖言语环境而生的,或者说,语境对NPNP状语的修辞意义有促进生成作用。如上文提及的“鼻子脸子”作为状语,如果缺乏上文语境和社会中老一辈人对离婚的否定看法这种社会语境的存在,读者就会对母亲表现出的那种恶劣态度有所不解。可见,NPNP状语的存在离不开语境的补足作用。

注 释:

①邢福义(1988)所研究的NN状语对象只包括典型的名词,且不指

比词大的单位。他在文章的注释中明确指出,“热菜热汤”是“形名形名”,“山南海北”是“名方名方”,所以类似于“热菜热汤地接待”“山南海北地聊天等现象都不涉及”,本文则扩充NN为NPNP进行考察。

②于根元《说“全都……只有……”》:“有一种小夸张,把接近

全部或顶点夸张成全部或顶点。”(《汉语学习》1982年第2期)

③王德春,陈晨《现代修辞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

版,第222页。

④储泽祥《“连用”手段下的多项NP》:“细节相似是比拟的基础。

用一种事物的细节来表示另一事物的细节,也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语文》,1999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储泽祥.“连用”手段下的多项NP[J].中国语文,1999,(2).

[2]朱庆洪.并立结构的语义·语法考察[J].广州花苑,2003,(1).

[3]邢福义.“NN地V”结构[A].语法研究和探索(四)[C].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

[4]孙德金.现代汉语名词做状语的考察[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

(4).

[5]邵敬敏.从语序的三个平面看定语的移位[J].华东师范大学学

报,1987,(4).

[6]朱庆洪.NP并立结构作状语之多角度考察[D].桂林:广西师范

大学,2004.

(郑雪谊 浙江金华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3210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