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资料
7岁小诗人
骆宾王是唐朝的一位大诗人,他7岁就会作诗。
一天,骆宾王在池塘边玩耍,看见碧绿的水面上有两只雪白的鹅游来游去,红红的鹅掌在水池中快活地划动着,还伸长颈子高兴地叫着“鹅鹅鹅”。骆宾王看得入神了,就作了一首诗: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7岁小诗人写的这首诗一直流传到现在。
快乐练习 训练1
两只羊
一天,一只白羊从南面上了独木桥,一只黑羊从北面上了独木桥。他们同时来到桥中间,白羊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黑羊说:“你退回去,让我先过桥!”他们谁也不肯让谁,于是打了起来。不一会儿,只听到河里“扑通!”“扑通!”的响声。原来,他们都掉到河里去了。
一、拼读下面的拼音,并在文中圈出这些词语。 1.dú mù qiáo2.tónɡ shí3.běi miàn4.xiǎnɡ shēnɡ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和在独木桥的相遇了。他们都要对方,让先走。 2.两只羊谁也,于是就。结果,他们都。
3.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把它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训练2
乌鸦喝水
一只乌鸦口渴得要命,他飞到一只大水罐旁。水罐里并没有很多水。乌鸦想了许多的办法,仍喝不到。 于是,他就使出全身力气去推,想把水罐推倒,让水罐里的水倒
出来。可大水罐依然纹丝不动。这时,乌鸦想起了他曾经用过的一个办法:他叼来许多的石子,并将石子投到水罐里,随着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渐地升高了。最后,乌鸦高兴地喝到了水罐里的水。
一、文中寻宝。(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
1.最后,乌鸦高兴地到了水罐里的水。 A.渴B.喝
2.他许多的石子,并将石子投到水罐里。 A.叼来B.衔来
二、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动脑子想办法往往胜过使用蛮(mán)力。 B.力气大能办好许多事。 三、乌鸦喝到水的办法是()
A.他就使出全身力气去推,想把水罐推倒,让水罐里的水倒出来。 B.他叼来许多的石子,并将石子投到水罐里,随着石子的增多,罐里的水也就逐渐地升高了。 训练3
两只口袋
相传,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一只装别人的缺点,另一只装自己的。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挂在胸前,另一只则挂在背后。因此,人们总是能够很快地看见别人的缺点,而自己的却总看不见。 一、文中寻宝。(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
1.他把那只装别人缺点的口袋_________在胸前。
A.挂B.放
2.普罗米修斯_______了人。
A.发明B.创造
二、填上恰当的数量词。
一( )口袋 一( )铅笔 一( )书 一( )蚂蚁 一( )蛇
三、普罗米修斯创造了人,又在他们每人脖子上挂了两只口袋,胸前挂的是
()
A.别人的缺点 B.自己的缺点
四、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人们往往喜欢挑剔别人的缺点,却无视自身的缺点。 B.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五、人们为什么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请用“——”在文中找出答案。 训练4
公鸡和兔子、鸭子
公鸡和兔子、鸭子是邻居。
一天中午,鸭子向公鸡借个铲子,公鸡说:“我自己要用,不借。”
过了几天,兔子向公鸡借个盆儿,公鸡说:“我自己要用,不借。”
傍晚,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公鸡的屋顶被大风吹掉了。它急得又叫又跳。兔子、鸭子听见了公鸡的叫声,都放下了手里的活,跑来帮公鸡抢修屋顶。 风停了,雨停了,屋顶修好了。
公鸡看看修好的屋顶,再看看满身泥浆的兔子和鸭子,公鸡的脸红了。 一、这个故事有个自然段。
二、公鸡脸红的原因是什么?(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1.公鸡很生气 。 ( )
2.公鸡很着急。 ( )
3.公鸡很难为情了。 ( ) 训练5
狗、公鸡和狐狸
狗与公鸡结交为朋友,他们一同赶路。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了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的树洞里过夜。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
来。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便跑到树下,恭敬地请公鸡下来,并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公鸡回答说:“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了。”狐狸以为公鸡上当了,立刻去叫门。狗突然从树洞里跳了
出来,一口咬住了狐狸。
一、文中寻宝。(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
1.有只狐狸听见鸡叫,想要吃鸡肉,便跑到树下,地请公鸡下来。
A.谦虚B.友好C.恭敬
2.黎明到来时,公鸡往常一样啼叫起来。 A.象B.像C.向 二、照样子写句子。
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了。 ..铃声一响,。 .
三、“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中“悦耳”的意思是()
A.十分动听B.声音大 四、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聪明的人在遇到危险时不慌张,会用巧妙的办法来对付敌人。 B.不说谎话。 训练6
别人的嘴,你的路
一群青蛙比赛谁能爬上最高的铁塔。比赛开始了,一大群青蛙看着那高大的铁塔议论纷纷:“这太难了!我们绝对爬不到塔顶的!”“塔太高了!我们不可能成功!”……听到这些话,有些青蛙便放弃了。看着那些继续爬的青蛙,大家又继续说:“这太难了!没有谁能爬到塔顶的……”
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越来越多的青蛙退出比赛。但有一只却越爬越高,最后到达了终点。其他的青蛙都想知道,这只青蛙是怎么做到的?
于是便跑上前去询问,结果一问才发现,这只青蛙原来是个聋子!
你知道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吗?是的,嘴巴是别人的,但人生却是自己的!
一、文中寻宝。(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
1.这太难了!我们_______爬不到塔顶的!
A.绝对B.可能C.也许
2.比赛开始了,一大群青蛙看着那________的铁塔议论纷纷。
A.美丽B.高大C.矮小
二、第2自然段共有_____句话,其中第_____句话写出了这只青蛙能爬上塔顶的
原因。
三、那群青蛙望着高大的铁塔说了些什么话?用“——”在文中画出来。 四、“矮小”的反义词是:。(请从文中找出答案) 五、照样子,写词语。
例:越爬越高 越来越多 越越越越越越
六、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嘴巴是别人的,但人生却是自己的。 B.遇到事情要听取同伴的建议。 C.塔高就不能爬上去。 训练7
牛的大小
两只蚂蚁争论牛的大小。
一只蚂蚁爬到牛的蹄子上,说:“牛比碗大不了多少。” 另一只爬到牛角上的蚂蚁说:“不对,牛弯弯的,长短跟黄瓜差不多。”
牛听了,笑了笑,说:“请你们多走走,再下结论吧!”
两只蚂蚁在牛身上爬来爬去,爬了好一会儿还没有爬遍牛的全身。他们说:“牛真高大啊!”
一、你能写几个如“爬、走”一样表示动作的词语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第一只蚂蚁认为牛的大小比。这是因为第一只蚂蚁只爬到了牛的上,而牛的
跟的大小差不多。
三、第二只蚂蚁认为牛的大小跟。这是因为第二只蚂蚁只爬到了牛的上,而牛的
跟的大小差不多。
四、文中“争论”一词的意思是()
A.争着回答。
B.各抒己见,互相辩论。 五、这个故事告诉了道理是()
A.看问题要全面,不能只看一部分。 B.只有不怕吃苦,才能学到知识。 C.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多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