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 生 儿 疾病护 理常规

新 生 儿 疾病护 理常规

来源:微智科技网
新生儿一般护理

1、新生儿入科时,认真做好交,阅读新生儿记录,了解分娩方式及产时情况、阿氏评分等。

2、仔细核对新生儿手圈:床号、母亲姓名、性别、体重、出生时间。

3、检查新生儿全身情况,有无畸形,通肛。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填写新生儿病历,认真做好新生儿24小时监护。

5、注意呼吸道通畅,将新生儿侧卧位,利于呕吐物排出,防止窒息。

6、注意保暖,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每日测体温3次,如体温低于36℃或超过37.5℃,则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直至平稳后改每日2次。

7、每日上午进行脐部护理并检查全身皮肤情况,有条件时每日进行新生儿沐浴,称体重。

8、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进行卡介苗和乙肝疫苗接种,详细记录并交代接种后注意事项。

9、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母乳喂养。

新生儿窒息护理

1、放入保温箱保暖,保持安静,取侧卧位行体位引流。

2、遵医嘱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痰。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皮肤青紫,呼吸困难等,及时通知医生。

4、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保证各种药物及时输入。视病情适当推迟喂奶时间,重度窒息儿24小时禁食。

5、注意颅内出血情况,各种治疗及护理操作相对集中,动作轻柔,尽量减少干扰和刺激。

6、预防感染,遵医嘱执行抗炎治疗。

7、其它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早产儿护理

早产儿是以保证新生儿存活,避免并发症为重点。

1、保暖:凡出生体重<2000克者,硬肿症体温不升者,应尽早放入暖箱中保温。早产儿室温应保持26℃~28℃,湿度为55~65%,暖箱温度根据早产儿体重、日龄适当调整中性温度。

2、注意体温变化,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正常后改为每日2次,有发热及时通知医生。

3、喂养:母乳喂养。吸吮力差者遵医嘱鼻饲喂养,每2小时一次,奶量视早产吸吮、胃纳、体重增减情况而定,并予以记录。

4、每日定时监测体重一次,观察体重增减情况。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观察呼吸频率、方式,有无呼吸困难。

(2)观察心率和节律。

(3)注意有无腹胀,记录大、小便性状和次数。

(4)注意有无黄疸,黄疸出现时间、程度,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尽早治疗。

(5)注意有无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的表现。

6、预防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技术。

(2)每2小时更换婴儿体位,预防肺部感染。

7、减少强光刺激,用深色布遮盖暖箱,给患儿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做到四轻。

8、减少疼痛的刺激,各种操作动作轻柔,做致痛性操作时要将患儿辅以屈膝位,给予肢体支持。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

1、保持安静、头部少搬动,适当抬高头肩部侧卧,观察前囟是否紧张、隆凹、眼睛有无斜视、上翻或眼球震颤,烦躁时遵医嘱给镇静剂。

2、保暖:必要时放入暖箱,防止合并硬肿症。

3、遵医嘱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呼吸深浅度和节律性。

4、保证热量及液量。遵医嘱准确补液。

5、避免感染:有感染性疾病患儿应分开护理,室内保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

6、避免搬动,减少强光刺激,用深色布遮盖暖箱,给患儿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做到四轻。

7、减少疼痛刺激,各种操作集中、动作轻柔,做致痛性操作时要将患儿辅以屈膝位,给予肢体支持。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1、患儿放入暖箱逐步复温,自26℃开始慢慢提升,每小时提高1℃,直至30~32℃。继续保持箱温,使体温24小时左右逐渐上升到36~37℃,切勿加温太快引起肺出血及DIC。

2、每小时测体温一次,复温后每4~6小时测一次。

3、供给足够的热能和液体,尽量母乳喂养,吸吮力差者给予鼻饲或补液,补液宜慢,严格执行每分钟输液滴数。

4、详细记录硬肿程度、生命体征、面色、呼吸、心率、尿量、反应等。对中度硬肿患儿或诱发引起缺氧症状者应给予吸氧。

5、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感染。

新生儿黄疸护理

1.每日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情况,包括黄疸出现的时间、范围及程度。使用黄疸仪测定黄疸值。

2.对母儿血型不合的新生儿,尤其是母亲为Rh阴性血型者,应严密监测黄疸情况。

3.对新生儿予以保暖、合理喂养。体温维持在36℃~37.2℃之间。提早喂养,新生儿应防止低血糖的发生。

4.新生儿在出生后24h、48h、72h的正常黄疸值为3mmol/L、6mmol/L、9mmol/L,当其出生后24h、48h、72h的黄疸值分别超过6mmol/L、9mmol/L、12mmol/L时,应立即通知儿科医生,根据情况进行蓝光疗法、换血疗法等。

5.需要到儿科进行光疗的新生儿,应陪同家属送新生儿至新生儿科。

6.新生儿在儿科光疗期间,指导产妇做好乳汁排空的工作。

7.新生儿光疗后返回母婴同室,详细检查新生儿皮肤情况,有无毒性红斑及脓点,新生儿黄疸缓解情况。

8.注意观察有黄疸的新生儿的全身症状,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吸乳困难、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9.健康教育:帮助家长了解新生儿黄疸发生的原因及观察要点。

10.其他同正常新生儿护理常规。

新 生 儿 鹅 口 疮 护 理

1、执行口腔护理前后要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2、遵医嘱用制霉菌素甘油擦洗口腔,每日2次;动作轻柔,避免口腔粘膜破损。

3、少量多次喂水,保持口腔粘膜湿润及口腔清洁。

4、症状严重者遵医嘱口服用药。

5、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新 生 儿 红 臀 护 理

1、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定时更换柔软、清洁、干燥的尿布。腹泻时,随时更换。

2、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擦干臀部,涂护臀霜;局部皮肤破损者,可涂抗生素软膏。

3、母乳喂养,防止消化不良。

4、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新 生 儿 腹 泻 护 理

1、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2、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洗净擦干臀部,涂护臀霜保护皮肤。注意观察大便的量及性质并记录。

3、遵医嘱禁食6~8小时,禁食期内可适当补充水份。

4、口服补液者,每20~30分钟喂一次,每次10~20ml,累计损失量应在4~6小时内补入,静脉补液者遵守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抽搐补钙的原则。

5、补液过程中要观察和记录首次排尿时间、大便次数、精神症状、脱水体征是否改善。

6、其它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