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研究
来源:微智科技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弓I导学生自主探究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 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 动参与者。”探索是一切有意义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是有效学习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也是学生终身发展 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为此,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 堂必须是“自主探究”的课堂。 一一头”。首先,我们要善于捕捉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及 时表扬。其次,探究的问题必须是如何使学生“跳 跳能摘到的果子”。学生对学习有新鲜感、成功 感,就能强化良好的心境,维持和发展其对学习的 兴趣。 二、自主探究要注重差异 、自主探究要注重心境 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的 接受能力、理解水平、感悟性是不一样的。数学教 学不是为了消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而应是实 现差异间的共同发展。为此,自主探究学习不能搞 “一按照心理学理论,心境是影响学生的思维等学 习活动的情绪因素,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内在驱 动力。良好的心境能使人观察敏锐、想像丰富、思维 敏捷,有效地促进学生持久地参与学习全过程。大 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因此,自主探究学习要着力培 育学生良好的心境。 1设,即创设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宽松心境。首 先,教师要尊重、理解、爱护每个学生,构建课堂师 生平等的良好人际关系。形成愉快、和谐、宽松的教 刀切”,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速度 去探究问题,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 帮助和提示。 1.了解差异,因材施教。在教学之前必须对学 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个体差异,从他们现有的 能力水平出发,制定出不同的学习目标。例如,计 1 1 1 < 学氛围,扫除学生参与学习的各种心理障碍。其次, 教师要相信学生,正视学生的潜能,承认学生能主 动发展,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教师决不替 算“÷×÷+÷×;”,对一般学生要求能正确计 j / j / 算,但对水平较高的学生则要求用简便方法计算。 除了学习目标不同外,教学的策略也要有所不同。 经l学~塾脚 ~z E 洲 垌 m 代;凡是学生能发现的,教师决不暗示。 2.引,即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由于数学 知识本身比较单调、乏味,很难吸引学生的兴趣。这 就要求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依据学生的特点,创 对水平高的学生大胆放手,让他们自我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对中等水平的 的学生采取半扶半放,给他们一些提示或让他们 小组讨论;对能力稍逊、接受缓慢的学生,教师则 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惊奇、疑问、新鲜、 亲近等情绪,使学习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萌发求 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去探索问题,发现规律。例如, 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教师戴着不对称的眼镜, 穿着扣错扣眼的上衣和卷着一只裤管的裤子走进 教室,引起学生诧异,从追问诧异的原因引出轴对 称图形。这样的“开场白”,激起学生对学习的浓厚 兴趣。 3.尝,即品尝成功的喜悦。心理学告诉我们,一 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 追求意念和力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各种 需要为其铺路架桥,比如设计一些准备题,让学生 进行练习,对练习中发现的知识缺漏进行补偿,扫 除探索新的知识的障碍,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帮 助下探索新知。 2圾时,缩短差距。由于学生探索的出发点 不同,他们的探索成果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 及时,做好反馈工作。让学生共享探索成果,缩 小差距。例如某学生探索“整除”与“除尽”这两个 概念时,教师不妨出示这些算式:(1)30+5=6;(2) 13+2=6.5;(3)15+0.3=50。先叫后进生回答:“上面 各式哪些是整除?哪些是除尽?”回答结果很可能 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品尝学习的“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I』 教学经验 llI I—A—O X—UE J—ING—Y—AN 是:“第(1)式是整除,第(2)、(3)式是除 尽?”再叫中等生补充,就有可能完整地说 出:“第(1)式既是整除,也是除尽,其他两 式是除尽,而不是整除。”最后叫优等生用 整除和除尽的概念加以说明。中等生、优等 生的回答使后进生真正理解了整除和除尽 的意义,缩短了他们之间的差距。 三、自主探究要注重创新 创新是对现有状况的超越,是人的自主 性发展的最高层次的表现,也是自主探究学 习的灵魂。作为师者,必须站在培养具有创 新意识人才的高度,为学生创设机会,提供 思维诱因,引发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发 现、学会创新。 1.激活教材,着眼创新。由于受传统的 教学方法和教材编排的影响,一些教师习惯 于按部就班,照本宣科,这使得教无新意,学 无创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必须克服这 种弊端,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如“梯形 面积计算”这节课,教材是利用两个完全一 样的梯形推导出计算公式的。在教学中,我 们不能用这种固定的模式去学生,而要 积极引导学生去探讨新的推导方法。这样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其特有 的声像同步、三维演示、实物模拟等功能,不仅能让学生从 视觉和听觉等方面多渠道、多角度接受信息,还能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扩大知识 但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推导的方法,加深对公 式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 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2.鼓励求异,学会创新。求异是创新的 灵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要高度重视 面,形成数学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新课教学 求异思维的培养,特别是课堂上要引导学 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学生标 新立异,独辟蹊径,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常规 学生在刚上课的几分钟,往往心情难以平静,其思维难 以迅速集中到对新课的学习中来。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促 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从而使教学得以顺利进行。 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我边利用多媒体播放小兔、小 去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如,计算: 52+55+58。当学生按运算顺序得出正确结 果后,我们不要就此而满足,而要用激励的 语气鼓励学生:再仔细观察这个算式,还能 发现比这更简便的方法吗?同学们都想争 当发现者,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想出了三 种新算法:(1)52+55+58=(52+58)+55; (2)52++55+58=55×3:(3)52+55+58=50× 熊和小猴争论竞赛题“比较0.5,0.50……0,0.50……0这三 、。。。。。。’ ●。‘。‘一 -。_。‘ _。‘一 1o ̄- 50个 个数的大小”的生动场面:小猴眉飞色舞地说:“当然是第三 个数最大。”小兔却慢条斯理地说:“应该是第一个数最 大。”小熊想了想说:“你们都没说对,这三个数一样大。”我 让同学们各抒己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 在数学教学中,由于时间、空间等因素的,有些基 本概念和定理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只能够对其就事论事 进行解释。例如:比较下列两条线段哪一条长一些? 3+2+5+8。显然,这三种算法各有千秋,都有 新颖、简捷的特点。如果每节课都能注意培 养学生的求异思维,那么创新人才是可以稳 步培养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