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的耐药谱动态观察
来源:微智科技网
山东医药2011年第5l卷第25期 表1两组治疗3 d时血清转氨酶、心肌酶、Cr比较(i±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一P<0.01 3讨论 血液净化是清除体内有中毒物质的有效手段口]。 体外实验证明,HP对百草枯的有效清除率约为 6o%。体内研究显示,经过第1次数小时的HP或 HP一血液透析,血浆百草枯浓度下降至少70%,即使 其低于0.2 mg/L,HP对百草枯的清除率仍超过50 ml/min 。目前,常用的血液灌流器为树脂成分。 HA230树脂血液灌流器通过树脂相对的特异性吸附 能由于粒细胞、巨噬细胞被百草枯激活,合成和释放 大量细胞因子、前炎性介质、趋化因子等有关,其在 组织炎症及肺损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HA330可清除百草枯中毒导致的炎性因子,阻断炎 症反应,达到治疗目的。本研究中,治疗组在常规基 础上加行树脂血液灌流器HA230、HA330治疗,患 者的肺损伤、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降 作用,可直接清除血中毒物,达到治疗目的。 百草枯为脂溶性大分子毒物,HA230对其有较 高的吸附能力 j。HA330树脂血液灌流器可清除 患者血中内毒素,减轻或防止炎症反应发生;清除炎 性介质,改变炎症反应过程,有效地控制全身l生炎症 反应综合征、全身感染、MODS进展,在危重症救治 方面具有优越性。由于百草枯进人人体10~15 h 后不同程度地蓄积于肺和其他组织,一旦进入组织 低,存活时间延长,病死率降低。 参考文献: [1]Dinisoliveira RJ,Saimento A,Reis P,et a1.Acute paraquat poison— ing report of a survival ease following in take of a potentil letahal dose[J].Pediatric Emergency Care,2006,22(7):537. [2]Sittipunt C.Paraquat poisoning[J].Respir Care,2005,50(3): 383-385. [3]龚德华,季大玺.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J].肾脏病与透析 肾移植杂志,2005,14(3):281-284. [4]刘莎,刘文虎.血液灌流技术与应用[J].血液净化,2008,7 (11):6l8-619. 将增加治疗难度;因此,有学者建议中毒后2—10 h 应用HP效果较好,此时可将尚未与血浆蛋白结合 [5]胡晓舟,吴利明,曾强.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的临床分析 [J].临床荟萃,2003,18(8):467. [6]马俊清,白倩蕾,黄杨,等.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的机制及其治疗 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1B):2061-2062. (收稿日期:2011434—15) 的百草枯吸附出去,防止其在肺内蓄积产生自由基, 导致成人ARDS,降低其病死率 j。马俊清等 研 究发现,百草枯中毒引起的Au、多脏器功能障碍可 大肠埃希菌产ESBLs菌株的耐药谱 动态观察 韩彬,王红梅。张淑琴,刘馨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辽宁锦州121001) 摘要:目的提供依据。方法动态观察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8.内酰胺酶(ESBLs)菌株的耐药谱变化,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 对2007~2009年临床分离的248株大肠埃希菌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纸片扩散确 证法判断产ESBLs菌株(即ESBLs阳性菌)。结果248株大肠埃希菌中,ESBLs阳性菌137株(占55.2%),其检 大肠埃希菌Es— 出率为2007年65.6%、2008年53.8%、2009年50.0%,呈逐年下降趋势;产ESBLs菌株的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抗菌药呈多重耐药,对亚胺培南高度敏感。结论Bk阳性菌检出率较高,临床治疗中应严格掌握抗菌药的应用指征,动态监测其耐药谱变化。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抗菌药物;耐药性 中图分类号:R9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2-266X(2011)25-0096-02 ・通讯作者 96 大肠埃希菌是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随着抗菌 药(特别是第3代头孢菌素)的广泛应用,该类病原 山东医药2011年第5l卷第25期 菌对抗菌药的耐药性明显增加,主要原因是其产超 表l不同时期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菌对常用 抗菌药的耐药情况(%) 广谱B一内酰胺酶(ESBLs)菌株增加。因产ESBLs 菌可使病原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甚至产生多重耐 药,故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近年来,我院从各 种标本中分离出大肠埃希菌248株,并对其产ES— BLs菌株(即ESBLs阳性菌)的耐药谱进行动态观 察。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仪器和试剂选择2007~2009年在我院 细菌室收集的大肠埃希菌标本248株(分别为64、78、 106株),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细菌 鉴定系统为美国德灵WalkAway40全自动微生物鉴 定和药敏系统,培养基购自北京天坛生物公司,药敏 试条为英国OXOID公司产品。 1.2方法将标本菌株分离纯化后,用0.45%盐 水制成0.5 MCF的菌悬液,将菌悬液加入革兰阴性 NC31型检测板中,用WalkAway40分析仪进行病原 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照1999年NCCLS推荐的纸 片扩散确证法,将标本菌株均匀涂布在M—H平板, 平皿上帖头孢他啶、头孢他啶/克拉维酸、头孢噻肟、 头孢噻肟/克拉维酸四种药敏纸片,如果一或两种加 克拉维酸的头孢菌素抑菌圈比不加克拉维酸的头孢 菌素抑菌圈直径I>5 mm,则确认该菌为ESBLs阳性 菌。将统计数据输入WHONET5软件,分析大肠埃 希菌ESBLs阳性菌对2O种抗菌药的药敏情况。 2结果 2.1 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菌检出率2007~ 2009年,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菌检出率分别为 65.6%(42/64)、53.8%(42/78)、50.0%(53/106)。 2.2细菌感染部位本组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 菌137株(55.2%),其在泌尿道、呼吸道、血液、脓 液、阴道分泌物、胸腹水及其他标本中的阳性检出率 分别为49.3%(71/144)、64.1%(25/39)、57.9% (11/19)、45.5%(5/11)、76.9%(10/13)、66.7% (8/12)、70.0%(7/10)。 2.3不同时期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菌对常用抗 菌药的耐药情况见表1。 3讨论 大肠埃希菌是条件致病菌,也是院内感染的主 要致病菌之一。ESBLs存在于细菌中,是丝氨酸蛋 白酶的衍生物,其可水解B.内酰胺环,尤其是头孢 他啶、头孢噻肟和氨曲南等广谱头孢菌素,可通过接 合、转化和传导等形式产生耐药基因,在细菌间扩 散,造成严重院内交叉感染和耐药菌扩散;也可以耐 药质粒传播,此种耐药质粒可在正常人群中长期保 存[¨。 本研究发现,大肠埃希菌ESBLs阳性菌检出率 随感染病例增多而升高,感染部位以泌尿道为主;动 态观察发现,ESBLs阳性菌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此与我院重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有关。本组药敏结 果显示,产ESBLs菌株的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的 耐药性极低、对阿米卡星的耐药性较低,对头孢西丁 的敏感性较高;提示亚胺培南的抗菌活性最强 , 可作为首选抗感染药物,其结果与孔海深等 报道 的结果一致。本组产ESBLs菌株的大肠埃希菌对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性逐年下降,耐药率逐年 升高;提示临床必须用该药时应增加剂量,才能达到 有效的杀菌浓度。 总之,我们认为临床上必须了解和掌握病原菌 的耐药性变迁及抗菌药使用的变化趋势,根据药敏 试验及病原菌耐药酶检测选用抗菌药,才能保证抗 菌药的疗效,减少耐药菌株产生。 参考文献: [1]M ̄eiros从.Evolu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beta—laetanmses accel— elated by generations fo beta—lactam natibioitcs[J].Clin Infcet Dis, 1997,24(1):19-21. [2]Jaeoby GA,Archer GL.New mechanisms fo bacterial resistance to antimicrobila agents[J].N En J Med,1991,324(9):60l--604. [3]孔海深,汪宝贯,顾毅,等.超广谱B一内酰胺酶肺炎克雷菌和大 肠埃希菌的耐药性[J].中华实验医学杂志,2000,23(1):23-28. (收稿13期:201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