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含铬废水的处理

含铬废水的处理

来源:微智科技网
含铬废水的处理

1. 实验目的

1.1了解化学还原法处理含铬废水的原理和方法。

1.2 学习用目视比色法或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Cr(Ⅵ)的含量。 2. 实验原理

铬是高毒性元素之一,废水中的铬以六价Cr(Ⅵ)(Cr2O72- 或CrO42-)和三价Cr(Ⅲ)形式存在。其中Cr(Ⅵ)毒性最大,对皮肤有刺激,可致溃烂,;进入呼吸道会引起发炎或溃疡,饮用了含Cr(Ⅵ)废水会导致贫血、神经炎等;Cr(Ⅵ)还是一种致癌物质。所以,国家规定废水中Cr(Ⅵ)的排放标准应小于0.5mg/L。Cr(Ⅲ)的毒性比Cr(Ⅵ)低100倍,因此,含铬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是将Cr(Ⅵ)还原为Cr(Ⅲ),然后尽可能将Cr(Ⅲ)除去。

处理含铬废水的方法很多,本实验采用铁氧体法。铁氧体是指具有磁性的Fe3O4中的部分铁被其他+2价或+3价金属离子(如Cr3+等)所取代而形成的以铁为主体的复合氧化物。铁氧体法就是使含铬废水中的Cr2O72- 或CrO42-在酸性条件下,与过量的FeSO4作用生成Cr3+和Fe3+,反应式为:

Cr2O72- + 6 Fe2+ + 14 H+ = 2Cr3+ + 6Fe3+ + 7 H2O HCrO4- + 3 Fe2+ + 7H+ = Cr3++ 3Fe3+ + 4 H2O

反应完后,加入碱溶液,使废水pH值升至8~10,控制适当温度,使Cr3+、Fe3+、Fe2+转变为沉淀:

Fe3+ + 3OH- = Fe(OH)3(s)

Fe2+ + 2OH- = Fe(OH)2(s)

Cr3+ + 3OH- = Cr(OH)3(s)

加入少量的H2O2使部分Fe2+氧化为Fe3+,当二者的氢氧化物的量的比例为1:2左右时,可生成组成类似于Fe3O4·xH2O的磁性氧化物(铁氧体),其组成可写成Fe2+·Fe3+[Fe3+O4 ]·xH2O ,其中部分Fe3+可被Cr3+取代,使Cr3+成为铁氧体的组分而沉淀出来,反应原理可表示为:

Fe3+ + Fe2+ + Cr3+ + OH- →Fe2+·Fe3+[Fe(1-y)3+ ·Cry3+ ·O4 ]·xH2O(s)

沉淀物经脱水处理可得到铁氧体。含铬铁氧体是一种磁性材料,可用在电子工业上。铁氧体法处理含铬废水不仅效果好、投资少、设备简单、沉渣量少、化学性质稳定,还具有废物利用的意义。

为了检查含铬废水处理的结果,必须测定废水样品和经处理后的试液中的Cr(Ⅵ)含量。测定Cr(Ⅵ)的方法很多,本实验采用比色法。在酸性介质中,Cr(Ⅵ)与二苯碳酰二肼(DPC)生成红紫色配合物,且颜色深度与Cr(Ⅵ)含量成正比。把样品溶液的颜色与标准系列的颜色比较(目视或分光光度法),便可确定试样中Cr(Ⅵ)的含量。本法很灵敏,最低含铬检出浓度可达0.01mg/L。Fe3+ 与显色剂DPC生成黄色或黄紫色化合物而产生干扰,可以加入H3PO4使Fe3+ 生成无色Fe(PO4)36-而排除干扰。显色反应式可表示为:

2 HCrO4- + 3H4R+ 6H+ → Cr(HR)2 ++H2R + Cr3+ + 8H2O 式中:H4R——DPC;H2R——DPO(二苯偶氮碳酰二肼)

这样测得的只是样品中Cr(Ⅵ)的含量,若要测定总含铬量,须先将样品中的Cr(Ⅲ)用强氧化剂(如KMnO4 等)氧化为Cr(Ⅵ),然后再进行测定。 3. 实验仪器与药品

3.1仪器

比色管(25mL,10支)、分光光度计[1]、容量瓶(25mL,10个)、移液管(1mL,5mL,10mL,25mL的各1支)、烧杯(250mL,2个)、比色管架、温度计(100℃,1支)、酒精灯、三脚架、石棉铁丝网、滴管、洗耳球、容量瓶(50mL,100mL的各1个)、药勺、台天平(公用)、磁铁(公用)。 3.2 药品

酸:硫酸H 2SO 4(3mol/L)、混合酸[2] 碱:氢氧化钠NaOH(6mol/L)

盐:硫酸亚铁FeSO4·7 H2O(10%)

注注

其它:过氧化氢H2O2(3%)、二苯碳酰二肼(DPC)溶液[3]、 铬Cr(Ⅵ)贮备液[

注4]

(0.1mg/L的含铬废水[5])、pH试纸

[注1] 只安排2学时做实验时,此二项可不要。

[注2] H 2SO 4:H3PO4:H2O=15:15:70(体积比)

[注3] 0.1克DPC溶于50mL 95%的乙醇中,再加入200mL 10%(体积比)的H 2SO 4即可。注意低温、避光保存,溶液应无色,若呈现微红色则不能使用。

[注4] 将分析纯K2Cr2O7在110~120℃烘干2小时,准确称取0.2828克,溶解于蒸馏水中,定容1000mL即可。

[注5] 若无工业含铬废水,可按下法配制:取105克K2Cr2O7溶于1000mL自来水中(此溶液含Cr(Ⅵ)为0.53mg/L)即可。 4. 实验内容

4.1 含Cr(Ⅵ)废水的处理

(1)取100mL含Cr(Ⅵ)废水于250mL烧杯中,在搅拌下滴加约1mL 3mol/L的H 2SO 4,使pH值约为2,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10%的FeSO4·7 H2O溶液,直至溶液由浅黄色变为黄绿色(为什么?)为止,大约需要FeSO4·7 H2O溶液10~15mL,以使废水中按重量

比Cr(Ⅵ):FeSO4·7 H2O=1:(16~30)[6]。

(2)往烧杯中继续滴加6mol/L 的NaOH,调节pH=8~9,然后将溶液加热到70℃左右,使Fe3+ 、Cr3+ 、Fe2+ 形成氢氧化物状沉淀,沉淀应为墨绿色。

(3)在不断搅拌下滴加3%的H2O28~10滴,使沉淀刚好呈现棕色即止,再充分搅拌后冷却静置。

(4)用倾泻法将上层清夜倒入另一烧杯中以备测定残余Cr(Ⅵ),沉淀用蒸馏水洗涤数次(洗涤液弃去),以除去Na+ 、K+ 、SO42- 等离子。然后将装有沉淀的烧杯用小火加热,不时搅拌沉淀,直至蒸发到干,得黑色铁氧体,用磁铁检查其磁性。

[注6]为使Cr(Ⅵ)还原完全,Fe2+ 需适当过量,一般Cr(Ⅵ)含量越低,Fe2+ 过量应越多;但Fe2+ 过量也不宜太多,因Fe2+ 干扰Cr(Ⅵ)的比色测定。 4.2 Cr(Ⅵ)的测定

(1)Cr(Ⅵ)标准液的配制:准确取10mL Cr(Ⅵ)贮备液于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此标准液含Cr(Ⅵ)的浓度为0.01mg/L。

(2)标准色阶(或工作曲线)的制备:取6支洁净的25mL比色管(或容量瓶),从1到6编上号,然后分别移取0.00,0.50,1.00,1.50,2.00,2.50mL的Cr(Ⅵ)标准液依次加入比色管(或容量瓶)中,再各加入约15mL蒸馏水、10滴混合酸和1.5mL的DPC溶液,摇匀,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再摇匀,此即为标准色阶。若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时,用蒸馏水调零,以空白(1号)为参比,用1cm比色皿,在54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以Cr(Ⅵ)含量为横坐标,A为纵坐标作图,即得工作曲线。

(3)含铬废水中Cr(Ⅵ)的测定:

①取1.00mL含Cr(Ⅵ)废水放入50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稀释后的废水。

②于两支25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5mL稀释后含Cr(Ⅵ)的废水,再加15mL蒸馏水、10滴混合酸、1.5mLDPC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放置10分钟,与标准色阶比较或测定吸光度。查工作曲线,求出Cr(Ⅵ)的含量。

(4)净化后的废水中Cr(Ⅵ)的测定:取实验内容1.(4)中的上层清液(应澄清无悬浮物,否则应过滤)10mL两份分别放入两支25mL的比色管中,加10mL蒸馏水、10滴混合酸、1.5mLDPC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放置10分钟,与标准色阶比较或测定吸光度,查工作曲线,求出Cr(Ⅵ)的含量。

(5)数据记录和处理:为了操作省时,标准色阶(或工作曲线)的制备和试样中Cr(Ⅵ)的测定可同步进行,即统一编号。同时显色、同时测量,并按下表记录数据。 将7~10号的颜色与1~6号的颜色比较,以确定7,8,9,10号样品中的含Cr(Ⅵ)量;或者根据7~10号的吸光度值,在工作曲线上查出对应的含Cr(Ⅵ)量。比较平行样品7,8和9,10的相对偏差,并求出二者的平均含Cr(Ⅵ)量(注意:此时应换算为原试样每升含Cr(Ⅵ)的毫克数表示)。 5. 预习要点

1.阅读教材中有关氧化还原反应、溶度积部分的内容,了解本实验中净化铬所依据的基本化学原理和主要化学反应式。

2.了解铁氧体的概念,结合实验了解其生成的条件。

3.阅读本实验附录或到实验室见习,了解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序号 试样名称 项目 1 2 3 取用量/ml 吸光度/A 含Cr(VI)量/mg 平均量Cr(VI)量/mg·L-1 1 23456710 11 12 Cr(VI)标准液 含Cr废水净化后废水 4 6. 思考题

1.在实验中,测吸光度使用( )仪器,在使用它时,打开暗盒盖调指针至( ),盖

上暗盒盖调指针至( )。

2.处理含铬废水时,加FeSO4前要先酸化到pH值约为( ),加FeSO4后加NaOH调

节pH值约为( )。

3.加H2O2的目的是使部分( )氧化为( )。 4.本实验中所测定的Cr的化学形态是(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