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披碱草简介说明

披碱草简介说明

来源:微智科技网


披碱草简介说明(总2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披碱草

披碱草(拉丁学名:Elymus dahuricus Turcz.)是禾本科、披碱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秆疏丛,直立,高70-140厘米,基部膝曲。叶鞘光滑无毛;多生于山坡草地或路边。广泛分布在中国、苏联、朝鲜、日本与印度、土耳其也有分布。

中文学名 披碱草 拉丁学名 Elymus dahuricus Turcz. 别 称 直穗大麦草、野麦草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单子叶植物纲 目 禾本目 科 禾本科 亚 科 早熟禾亚科 族 小麦族

属 披碱草属 分布区域 中国、苏联、朝鲜、日本与印度、土耳其

栽培技术

花果期5~11月。[2] 每公顷播量15~30千克,行距15~30厘米,播深3~4厘米。[3] 披碱草栽培方法

披碱草

(一)整地与施肥 牧区新垦地种植时,应在土壤解冻后深翻草皮,反复切割,交错耙耱,粉碎草垡,整平地面。可当年播种披碱草,或先种一年生作物,如燕麦、油菜等,二、三年后再播建披碱草草地,头两年可不施肥,耕地种植时,应在作物收获后浅耕灭茬。蓄水保墒,翌年结合翻耕施足底肥,每亩有机肥1000~1500千克,过磷酸钙15~20千克。然后耙耱整平地面,进行播种。

(二)种子与播种 种子质量要求达到国家规定的Ⅲ以上种子标准。种子田必须播种Ⅰ级种子,生产田播种Ⅲ级以上种子均可。播前要检验待播种子的品质,判定级别,计算出实际播种量。机播时还要做断芒处理。牧区建立披碱草人工草地在土壤解冻后即可播种,宜早不宜迟,最迟不过6月中旬。可采用燕麦等一年生作物保护播种,提高人工草场播种当年的牧草产量。保护播种的播种期应以保护物的最适播种期为准。天然草地补播改良有地面处理时,宜在牧草萌发前播种,无地面处理时,从土壤解冻至6月中旬均可播种。每亩播种量,种子田1~1.5千克,生产田1.5~2.0千克。天然草地补播,视补播地段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不少于其人工草场的单播量。用燕麦、油菜保护播种时,燕麦、油菜的播种量是其单播的1/3~1/2。与中华羊茅、草地早熟禾、花苜宿混播时,披碱草的播量不低于其单播量的60%~70%。披碱草可撒播,可条播。生产田条播行距15~25厘米,种子田条播25~30厘米。坡地(<25度)条播,其行向与坡地等高线平行。大面积撒播应以10~20亩为单元分区划片播种;要求播种量与播种面积对应一致,并做好落粒密度检查,认真控制播种的均匀度。播种后要做出苗检测,缺苗或漏播地段应及时补播。

(三)田间管理 播种后,特别是牧区,最好是设置围栏,妥善保护。披碱草播种当年,幼苗生长缓慢,易受杂草危害,应选用适宜的化学除莠播种剂,如2,4-D丁脂乳油或人工除草1~2次。生活第三年的草地草丛密集,根系絮结,应在早春用轻耙松土,改进土壤通透性,增强牧草

2

生机。披碱草对水肥反应敏感,产量高峰期过后,应结合松耙每亩追施有机肥1000~1500千克,以提高产草量,延长利用年限。利用5年的草地可延迟割草,采用自然落粒更新复壮草丛,也可人工播种达到更新的目的。

(四)收获与利用 播种的当年可以在冬季土壤解冻后,有控制地轻度放牧。晚秋与早春严禁放牧,以免因牲畜贪青啃食造成破坏。刈牧兼用草地放牧利用时应划区轮牧,草高15厘米时开始放牧,高度下降到5厘米停止放牧。切忌雨天高密度放牧,以免过度践踏造成草地损伤。收草应在花期进行,收种应在全田果穗60%变黄时进行,迟则种子脱落。收种和刈割牧草的留茬均在5~7厘米为宜。 披碱草常见病害

亚洲飞蝗、宽须蚁蝗、小翅雏蝗、狭翅雏蝗、西伯利亚蝗、草原毛虫类、秆蝇类、粘虫、麦长管蚜、麦二叉蚜、禾缢管蚜、意大利蝗、无网长管蚜、蛴螬、蝼蛄类、金针虫类、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大垫尖翅蝗、小麦皮蓟马、麦穗夜蛾、跳甲类、叶蝉类。

主要价值

披碱草开花后迅速衰老,茎秆较粗硬,适口性不如其他禾本科牧草。但在孕穗到始花期刈割,质地则较柔嫩,青绿多汁,青饲、青贮或调制干草,均为家畜喜食。其再生草用于放牧,饲用价值也高,一般每亩干草200~400千克,有灌溉条件时可达500千克。结实性好,亩产种子60千克左右,其鲜草,干草的营养成分都较丰富。披碱草除饲用价值外,其抗寒、耐旱、耐碱、抗风沙等特性是相当突出的,有其它禾本科牧草不能比拟的经济价值。

主要供晒制干草,宜在抽穗及开花期刈割,每年刈割一两次,每公顷产干草1.5~3.8吨,可维持高产4年左右。其干草营养成分为:水分10.49%,粗蛋白质7.45%,粗脂肪2.78%,粗纤维39.68%,无氮浸出物33.79%,灰分5.91%。适口性好。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