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艺术类考察报告范文(共8篇)

艺术类考察报告范文(共8篇)

来源:微智科技网
 篇一:艺术考察模板范文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艺术考察报告书

课 程 名 称: 艺术考察 学 院: 美术学院 年 级/ 专业: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考 察 地 点: 目 录

一、艺术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2 二、艺术考察地区情况简介?????????????? 2 三、艺术考察主要工作任务?????????????? 3 四、艺术考察感想?????????????????? 6 五、总结?????????????????????? 7 一、艺术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传统文化对现代文明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是综合了文化人类学、 民俗学、社会学,特别是艺术学的重要课题,不仅蕴含了民俗内涵、科技内涵等,同时又富有深沉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以及独特的艺术思维观念,它是传统文明的活化石,同时又是现代精神文明的源泉,对它的发掘、记录、整理、研究和开发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充实与丰富,同时对弘扬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都具有促进作用。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增加对民间艺术的了解与感受可以丰富设计视野,积累设计素材,并能提高对文化多样性的领悟与感受能力。

民艺的保护与研究以考察调研、采风为基础,然后分门别类地加以整理、研究,进行 个案分析,并写出调查报告。调研采风包括对传统文化现象的考察、调研和关注,同时还包括对技艺的调查记录、对民间艺术品的收集发掘,以及对传统民间技艺的专题研究,生产生活方式的调研等。这种研究思路和方法为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确凿的依据和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它为深入认识民间艺术的传承、传播及其发展演变和历史价值都有重要意义。 通过到贵州黔东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收集、整理、归纳民间工艺品、旅游产品、传 统农具等成果,可以深入地了解和吸收民间艺术的风格和内涵,并将其应用到设计当中,启发设计思维,宏扬民族文化,开拓设计视野。同时,通过对调查所得信息进行研究,对某一事物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能力。 二、艺术考察情况简介 1.考察路线

贵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民居建筑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在漫长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在 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本次考察以贵州黔东南地区为主线,大致从成都——贵州凯里——西江——肇兴——从江(小黄、岜沙)——贵州凯里——成都。

2.考察地区的风土人情及旅游产品状况

西江:西江苗寨是中国仅有、世界无双的千户苗寨,是苗族五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 全寨木楼群聚,依山而建,气势辉宏,素有“苗都”之称,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艺术馆”。

是贵州省13个“古镇保护与建设村镇”之一。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1西江 肇兴: 是中国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1肇兴 从江: 小黄:

岜沙:位于九万大山的支脉月亮山腹地。 三、艺术考察主要工作任务

在考察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民间工艺品(剪纸、编织、刺绣、银饰、蜡染、竹木雕刻、 装饰图形)、旅游纪念品、服饰、民风民俗、家具等运用摄影、速写等形式记录、收集整 理以上地区的内容,完成产品实物或照片或速写20项、1500字以上考察报告。并将考察

成果通过创意构想进行设计提炼,为后续课程形成设计源。 我这次做的 是风格,过程如下:

1.通过对 调研、分析,设计出初步的草图方案。 2.针对草图,进一步优选出满意的方案做出效果图。 3.与 交流,对设计草图进行修改、再设计。 四、艺术考察感想

这次设计实践对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的好机会,虽然时间非常有 限。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和锻炼了我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我能够有机会把

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进而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同时也

检验了教学和所学知识运用的效果,也对以后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从民俗、民间工艺品中进行哪些方面的设计借鉴。 1. 2. 3.

五、总结

考察让我感受到民间艺术的无限魅力,受益颇深,明白从艺术的角度研究黄龙溪民间 木雕的独特文化内涵,除了注重木雕的审美特征、造型规律等艺术特征外,更应该了解其 背后的传统文化背景,如此去探求民间艺术的本质和美学特征,分析民间木雕的创作者的

审美心理和理想,加深对传统木雕文化艺术的学习,在学习实践过程中,将传统川西特有

图案和造型作为一种设计素材运用到创作中去,使艺术创作更加具有民间特色,可以将传

统木雕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的设计理念,把民间艺术的基因在自己的

思维方式上得到继承和升华,进而发扬中国传统民间艺术。 美术学院艺术考察成绩评定表 姓 名:学 号: 班 级:

所属学院: 美术学院 专业(专业方向): 视觉传达设计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总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篇二:考察报告范文 xxxxxxxxx

艺术设计学院 艺术 考察报告

专 业: 艺术设计(产品造型方向) 班 级: 0 9产品造型2班 姓 名:xxx

学 号:200910040018 指导教师: xxx 实习地点: 华东地区 报告日期:

时间:2012.11.01——2012.11.09 地点:华东地区 一、考察主题

华东之行,艺术之旅,感受艺术的魅力,提升设计修养 二、概述

(一)调查目的。

考察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证明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考察,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实习是由课堂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如果能把第一步走好,以后的路自然学会习畅网通。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包括调查时间、地点、对象、范围、调查要点及所要解答的问题。

考察时间:2012.11.01——2012.11.09

考察对象:工业园区、古典园林、艺术园区、博物馆、画展、艺术高校等 考察范围:工业设计艺术

调查要点:产品造型设计在实践中的应用和表现,表现技巧、表现形式等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考察研究方法:实地考察、摄影、报告分析 三、正文

11月1号下午四点,考察第一站,我们到了无锡工业园,真的是受益匪浅,获取了不仅在视觉里的精华,更为我们做毕业设计作了准备。

第二天考察第二站,苏州园林是我国园林建筑的伟大成就。拙政园风景秀 丽,园林艺术代表了江南私家园 林的一个历史阶段特点和成就, 在中国造国史上有重要地位。苏 州园林拙政园每一个窗的花纹 图案都不一样,其建筑风格独 特,文化氛围浓厚,亭塔楼阁, 隐于山水之中。

创意产业的发展带来源头活水, 传播、交流、展示与合作的中心 之一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当代 艺术的发展,伴随着从边缘到主 流的一个过程。当代艺术是指今 天的艺术或是艺术在当下的实

验、探索,是特定时间段的产物。一方面关注社会、生活、个人体验。 一方面采用新材料进行语言上的创新,未来与观众还将形成互动关系。

在就到了杭州的第一印象就是西湖,西湖独擅山水秀丽之美,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林壑幽深之胜。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坐上西湖游船感受其气息和韵味,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白娘子和许仙,怎能叫人不动容,不生感怜惜。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融合,给人一种美的视觉享受。 最后一站南京,我们 就来到了南京第一景点夫 子庙,夫子庙古建筑群, 周围茶肆、酒楼、店铺等 建筑也都建成明清风格, 夫子庙有很多特色小吃,

传统食品和风味小吃不下200 种.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八,这里举行夫子庙灯会,热闹非常.夫子庙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夫子庙已成为闻名遐迩的“美食中心”。夫子庙独特的布局和建造

给人留下深远的映象。 四、结论与建议 很多人都说,外面的 社会是很残酷的,工作中 的竞争是很激烈的,像我 们这些刚毕业出来的学

生,即将要面对的是跟学校完全的另一种环境。呵呵,现在自己出来之后,才知道这种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没那么惨烈,当你自己身在其中的时候,就会发现以自己的能力,是

很快就可以适应这种环境的,所以不用那么害怕。刚出来工作也是一个求学的过程,要多以谦虚的姿态去面对社会。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们近距离、多角度地感受到了其各地的特色和魅力,接受了大量新的视点和感触,让我开阔了眼界,收益匪浅。学习使我开阔了视野,让我们的遵守法纪,文明礼貌的作风得到发扬。不畏辛苦的长途跋涉精神得到提高,让集体更加团结有爱。更让我明白了艺术要多思多想,要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不断从身边提取艺术元素,艺术离不开生活。考察是一种学习,一种享受,一种经历,更是一种回忆。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三:西安艺术考察报告模板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院 系: 带队老师:

学 号:班 级: 姓 名:

美术学院美术系 沈锋20092034372009级08班 黄春平 西安艺术考察报告 一、考察地点:

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 西安大雁塔 咸阳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文化博物馆 西安碑林博物馆 山西芮城县永乐宫

二、考察时间:2012年9月11日—2012年9月16日 三、考察形式:实地考察 四、考察内容: 1、概述

2012年9月11日早上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毛毛细雨中我们美术系4个班,在沈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大巴车踏上了考察的路途,一路颠簸,无比的兴奋,过黄河,看到黄河的波澜壮阔,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的,沈老师在路上也给我们讲解了一些,终于到了晚上八点多来到著名古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在这次考察中听着导游和老师的讲解,对我国源远流长的传说故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对我国的文明叹为观止! 2、考察的基本情况:

第一站: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去西安秦始皇兵马俑是必去之所,就如“不到长城非好汉”那样,不去兵马俑就谈不上去过西安。秦始皇兵马俑位于西安市东30公里的临潼城区东。1974年3月在打井时发现,轰动全国,震撼世界,随后1976年又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一号坑和二号坑都经过人为的火焚,据说是项羽所为,三号坑自然塌陷,但塌陷前亦有遭人破坏的痕迹

最早是在1974年发现的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

北宽62米,深约5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四面有斜坡门道,左右两侧又各有一个兵马俑坑,现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俑坑布局合理,结构奇特,在深5米左右的坑底,每隔3米架起一道东西向的承重墙,兵马俑排档的过洞中。兵马俑发

现之后,随后在这里建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博物馆,于1979年国庆节开放。举世罕见的秦兵马俑博物馆开放后,很快就轰动了中外,被认为是古代的奇迹,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

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从此秦俑被世界誉为“奇迹之一”。秦兵马俑以其巨大的规模,威武的场面,和高超的科学、艺术水平,使观众们惊叹不已。我所看见的兵马俑,走进博物馆的大厅,只见在地下5米深的地方,整齐地排列着上千个像真小的武士全身呈古铜色,高1.8至1.97米,一个个威武雄壮,真是气象森严,令人望而生畏。还有如真马大小的陶马32匹。陶马4匹一组,拖着木质战车性,能使欣赏者减少隔离之感,好像事情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正是宗教宣传所需要的,画传也因较多地反映了生活百态,而成为富于现实意义的宋元社会风俗画卷,这是一号坑。二号坑为“左军”呈曲尺形方阵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辆,是一个由步兵、骑兵、战车、弩兵等三个兵种混合编组的曲阵,也是秦俑坑的精华所在。三号坑平面呈凹字形,有武士俑68个,战车1辆,陶马4匹,是统帅地下大军的指挥部。这个军阵是秦国编组的缩影。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秦始皇兵马俑陪葬坑,是世界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秦始皇的陵寝如同一座庞大的地下宫殿,真可谓是一座地下“福地天堂”。兵马俑以它无穷的魅力再一次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宏伟,中国历史的悠久古老。这真是“南方的才子北方的将,陕西的黄土埋皇上。” 第二站:西安大雁塔

大雁塔又名大慈恩寺塔,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大慈恩寺内。因坐落在慈恩寺西院内,大雁塔原称慈恩寺西院浮屠(浮屠即塔的意思)。是中国唐朝佛教建筑艺术杰作。 大雁塔名字是有一定来历的。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记》中记载的他在印度所闻僧人埋雁造塔的传说,解释了最可信的雁塔由来之论说。《大唐西域记》卷九载:在摩伽陀国的因陀罗势罗娄河山中,有雁塔,相传雁投身欲开悟小乘教徒,也许这一记事就是雁塔名称的出处。唐朝高僧玄奘于公元629年至5年间,在印度游学时,瞻仰了这座雁塔。回国后,在慈恩寺译经期间,为存放从印度带回的经书佛像,于公元652年,在慈恩寺西院,建造了一座仿印度雁塔形式的砖塔,这座塔就叫雁塔。由于后来在长安荐福寺内修建了一座较小的雁塔,慈恩寺塔叫作大雁塔,荐福寺塔叫作小雁塔,一直流传至今。我们在无形之中丰富了我们的 历史知识,大大开拓了我的眼界。在参观考察中我们一直被玄奘法师的精神所深深感动。玄奘大师的一生,是清苦的一生,是努力奋斗的一生,是不断前进攀登的一生,是艰苦创业的一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灵魂,显示了中华民族的高贵品格,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大雁塔是楼阁式砖塔,塔通高.5米,塔身为七层,塔体呈方形锥体,由仿木结构形成开间,由下而上按比例递减,塔内有木梯可盘登而上。每层的四面各有一个拱券门洞,可以凭栏远眺。整个建筑气魄宏大造型简洁稳重,比例协调适度,格调庄严古朴,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楼阁式塔。在塔内可俯视西安古城。

大雁塔是西安市的标志性建筑和著名古迹,是古城西安的象征。因此,西安市徽所绘制的便是这座著名古塔。由门口走进大雁塔墙脚,大概有500米左右,大雁塔正对面是人工的一个大型水做的景观,两旁有是雕饰品,有各种雕像和陈设饰品,眼看雁塔,气势宏伟。有些紧忙的感觉,想进入,毫不犹豫的走进大雁塔,里面一进门,正对们的是大慈恩寺,这进雁塔,走完大雁塔,被很种的唐朝文化所感染。 第三站:陕西省咸阳市咸阳历史博物馆

祥地之一,而且是中国古老的哲学的源头。素有“中国第一帝都”之称的咸阳,同时也是一个举世闻名的“秦汉文化城市”。 咸阳曾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城文化史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今天,充分发挥这座城市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展示它的无穷魅力,已成为现代咸阳建设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得天独厚的历史环境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是城市物质遗存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咸阳市古城遗址主要集中在西门、中山街一带,现存文化古迹有文庙、凤凰台、安国寺、圣国宫及许多明清传统店铺。在这条历史悠久的区域内有咸阳市历史博物馆,馆内有许多文化遗物。秦始皇的雕像以

及墙柱上也记载着历史的文化,同时在咸阳历史保护区周围也建了一座咸阳钟楼,以及周围的商铺也进行了整改,虽然是仿品,但同时也使居民以及旅客对咸阳古城有了很深的了解。咸阳作为中国的“第一帝都”有着深远的文化历史,我们应该对这些文化遗迹、遗址进行有效合理的保护。

第四站: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以历史进程为线索,选取各时代典型文物进行组合排列来揭示西安地区古老社会文明的发展情况,陕西历史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内,从简介来看,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国家级博物馆,占地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馆藏文物37.5万件,属国宝级18件(组),一级品近800件(组);其中青铜器、金银器、陶俑最具特色,并藏有国内仅有的唐墓壁画400多幅。 陕西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11600多平方米,展出文物精品2700多件,展线总长2300米。展厅跨度大,层位高,视野广阔,照明设备灵活多用。博物馆的布局呈轴线对称,主从有序。整个陈列分为序言厅、基本陈列、专题展览、临时展览和已开辟为国际画廊的大厅等几个部分。馆内设有现代化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图书馆、具备多种语言同声传译功能的报告厅。博物馆序言厅位于大殿前端,陈列一尊巨大的千年石狮(唐代顺陵石狮复制品),衬以奔腾的黄河和黄土高原巨幅照片,引导观众去领略由黄土、黄河孕育出的古老文明。 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陕西古代文明,该陈列展出面积5051平方米,展线长1247米,在大厅,分上下两层,共三个展室,分为七个部分(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第一单元《人猿揖别》,以距今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

再现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第二单元《凤鸣岐山》,以陕西作为西周王都拥有的丰富遗迹、遗物,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第三单元《东方帝国》,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第四单元《大汉雄风》,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与交往,彰显其开放进取、开拓强盛的时代风貌。第五单元《冲突融合》,以陕西丰富精美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征。第六单元《盛唐气象》,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安,和沟通东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第七单元《告别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依然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反映古代先民生活情景和艺术追求的丰富多姿的彩陶器皿,反映西周王都兴起与拥有的青铜器,反映秦扫六合统一天下的青铜剑、兵马俑等,以及显示秦汉建筑构件、大型瓦当,民族大融合文化遗存、佛教东渐的宗教文物,还有反映盛唐繁荣景象的唐代金银器和唐三彩等等。由于中国古代社会周、秦、西汉、隋唐几个盛期都是在陕西地区建都的,所以该陈列以这几个时期为重点,反映了陕西地区古代文化,这几个时期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

一路走过整个展览馆,如同进入了时光隧道,领略了先民的精神,物质生活追求,更惊叹于他们的智慧,勤劳,对艺术的追求,这些都已成为今天历史的结晶,更亲身感受到什么是流连忘返。

第五站:陕西碑林博物馆

紧接着我们就去了传说中的碑林,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

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

第六站: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永乐宫壁画

这是我们考察的最后一站了,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的奇葩。它座落在山西省平陆县黄河北岸。 三清殿是永乐宫的主殿,殿的四周和神龛内外都绘满了壁画,根据题记,壁画绘制于元泰定二年(1325),虽然经过漫长岁月的侵蚀,壁画依然保持着清晰的面貌。根据导游所说永乐宫内除三清殿主殿以外,还有无极门、纯阳殿、重阳殿。殿内也绘有壁画。纯阳殿壁画创作的时间比三清殿壁画晚三十余年,所描绘的是吕洞宾一生经历的故事,由连续性的52幅组画组成。其中每幅约16平方米,画中内容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有宫殿、园林、山野、街市,九流三教,山水人物,可谓包罗万象。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风俗民情是我们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也为我国宋元时代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可贵的形象资料。重阳殿壁画描绘的是全真教创始人王重阳的故事,构图及画风与纯阳殿相近,由49幅连续性的画面组成,各部分之间以山、石、云、树相隔。永乐宫内璧画的

总体面积达873平方米。内容丰富,技巧精湛,是对唐宋人物画的继承与发展。所表现的虽是神话故事,但形象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富有个性的。画传也因较多地反映了生活百态,而成为富于现实意义的宋元社会风俗画卷。

我们跟导游游览了一遍之后又跟从老师的步伐一一重新欣赏了第二遍在这过程中,沈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很多,深受沈老师的启发,我越看越有味就算是过了几个世纪仍然在我们现代人的美学视野里超群。再说说另一幅精彩的《朝元图》,最初吸引我的是这个大胡须的,虽然我不知道这个人物的尊称但从他的神情衣着以及画者对他的刻画也就知道他不一般。仔细揣摩这幅人物壁画可以发现其绘画用笔十分讲究。画中人物的胡须、云鬓在接近皮肤的地方用笔尖细随着向两侧展开,笔画逐渐变粗、变淡、远远看去,人物的胡须仿佛是从肉里长出来的一样即所谓的“毛根出肉”画法。不管是近看元看都隐约感觉人物胡须、云鬓随风而动,其实也可以发现其他人物壁画不衣着表情动作之所以不一样是为了表现当时人物本身的心理动态每一个人物的性格都十分鲜明,人物排放的位置也是有讲究的。纯阳殿、重阳殿内的连环画虽是叙述吕洞宾、王重阳的故事但却妙趣横生地展示了封建社会中人们的活动。这些画面,几乎是一幅幅活生生的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缩影。就现在来看都非常壮观何况是几个世纪以前呢,不经我自己内心都深有感触,不是被第一次看到这种场景所触而是被每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壁画背后艰辛的画师所触动,这是一种怎样的执着与热爱。 总结:

时间在流逝,我们的考察是匆忙的,短暂的,但是我们收获到的知识确实无限的。在我们眼里西安是一个承载几千年历史的古都!是一个古典与现代相融合的城市!是一个可以让你感受时光隧道的原始之地!这里的历史没有人可以改变。此行之后,我们只能在自己的史书上写上几笔,记下每一份心悸的感荒,记下每一份感动的美好。这就是西安—中国古代文明开始的地方。整个考察行程安排在日间进行,活动安排十分紧凑,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去感受西安这个十三朝古都所积淀下来的沉厚历史文化,以所学到的专业知识思考所看到的文物和遗迹,并在实际考察中对专业知识进行梳理、回顾,这种认识比从书本上得来的更为直观,印象也更为深刻。” 2012年10月

篇四:艺术设计专业考察报告格式 设计考察写作格式要求 一、考察报告基本要求

1、考察结束时学生必须提交考察报告,学生应充分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结合自己的考察经历和调查资料,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2、考察报告要有的见解,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字数不少于3000字。

3、考察报告的资料必须真实,内容应简明扼要,且必须与所学专业内容相关,能反映出考察单位的情况及本人考察的情况、体会和感受。

4、考察报告由封面、正文和附录构成,各部分要求如下:

(1)封面反映学生考察的基本信息,按系统一制定的格式填写。 (2)正文内容必须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①考察目的;②考察地点介绍;③考察内容、过程和完成的任务;④考察收获、体会和建议。⑤考察报告应该内容真实,要有观点,有分析,结构严谨、层次清晰、文理通顺、行文规范。

标题。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考察报告”、“关于××××的考察报告”等。另一种正副标题结合式,如《古今精雕细琢――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等。 考察报告要求学生根据所在专业、考察目的和考察内容撰写。考察报告中既要有文献资料,又要有考察点的资料或考察过程中出现的事实。可以写考察过程中学到的而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学到的内容,也可以写大学教材与考察所知不一致之处;可以写某一个考察点或考察点的某一个局部,也可以将几个考察点对比、结合起来写。报告要有

观点、有论据(文献资料、事实或数据)、有论证过程。考察报告的基本格式要规范。 二、考察报告格式要求 第一、构成项目

设计考察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关键词、正文、注释、图片、附录。其中“附录”视具体情况安排,其余为必备项目。 第二、各项目含义 (1)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设计考察标题、内容提要或正文中提取的、能表现考察的主题、具有实质意义的词语,通常不超过7个。 (2)正文

正文是论文的主体部分,通常由绪论(引论)、本论、结论三个部分组成。这三部分在行文上可以不明确标示。 (3).注释

对所名词术语的解释说明,注释采用脚注形式。 (4)图片

对所考察到的地方,具有风土民情特色的民居、建筑等图片。 (5)附录 附属于正文,在设计考察结尾中出现,对正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信息材料,可以是文字、表格、照片等形式。 第三、考察报告格式编排

(一)纸型、页边距及装订线

报告一律用国家标准a4型纸(297mmx210mm)打印。页边距为:天头(上)30mm,地脚(下)25mm,订口(左)30mm,翻口(右)25mm。装订线在左边,距页边10mm。 (二)版式与用字

文字、图形一律从左至右横写横排,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文字一律通栏编辑,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忌用繁体字、异体字(除非特殊需求)等其他不规范字。

(三)设计考察各部分的编排式样及字体字号 (1)文头

封面顶部居中,小二号宋体,顶行,居中。固定内容为“设计考察报告”。 (2)报告标题 小二号宋体。文头居中,按小二号字体上空一行。(如果加副标题,则要求:小三号宋体,紧挨正标题下居中,文字前加破折号)

(3)日期、考察地点、内容、作者、学号、班级、系别、指导教师、

项目名称用小四号宋体,后填写的内容处加下划线标明,8个汉字的长度,所填写的内容统一用小三号宋体,各占一行,左对齐。下空两行。 固定值30磅。 (4)关键词

紧接后另起行,版式和字号按正文要求。文字宋体三号,上空一行,段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关键词通常不超过七个,词间空一格。 (5)正文文字:另起行。

正文文字一般用小四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单倍行距。 (6)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与正文字号相同,黑体,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二)”,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以下标题序号分别为“1.”和(1),与正文字体字号相同。为避免与注释相互混淆,不可用“①”。可根据标题的长短确定是否独占行,若独占行,则末尾不使用标点,否则,标题后必须加句号。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7)附录 (后记)

项目名称为小四号宋体,在正文后另起一张,空两格排印,内容编排参考“示范文本”,也可附上,设计考察致谢词。

(8)设计考察报告字数不少于3000字。 专业考察报告湖南师大学院美术学院

院 系:年级专业:姓 名:学 号:考察时间:考察地点:填写时间:美术学院 年 月 日

篇五:艺术考察报告内容书写格式 艺术考察报告内容书写格式 考察时间:

考察地点:10月10日(详细地点) 10月11日(详细地点) 考察目的: 考察内容、过程:

详细记录考察的内容及感想。 篇六:传统造型艺术考察报告 传统造型艺术考察实习报告 ——千年古刹灵岩寺 一、实习目的或研究目的 1、实习目的

中国的造型艺术源远流长,早在文字诞生之前,人类就已开始使用图形符号来传情达意,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样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画刻符都记载下了人类最初对自然界的认识与理解,以及他们当时内心的希求与期盼。造型艺术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也传承了华夏民族特有的艺术精神。

此次传统造型艺术考察实习,目的在于了解中国的传统造型艺术存在形式,以及在现实中的实现方式,并且与现代工业设计相结合,拓宽自己的视野,更加深刻的了解设计的内涵。

2、研究目的

我们这次的传统艺术考察就是通过对古寺灵岩寺的考察展开的,灵岩寺作为中国古文化的一处举足轻重的遗址,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极为适合进行中国传统艺术考察。而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对传统艺术的考察,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国古文化的存在形式及其发展,并能够与我们的工业设计专业相结合,最终达到在工业设计水平上见解和能力的提高。 二、实习内容

此次传统艺术考察我走进了千年古刹灵岩寺,这里群山环抱、岩幽壁峭;柏檀叠秀、泉甘茶香;古迹荟萃、佛音袅绕,这里不仅有高耸入云的辟支塔,传说奇特的铁袈裟;亦有隋唐时期的般舟殿,宋代的彩色泥塑罗汉像;更有“镜池春晓”、“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自然奇观。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有“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不至灵岩不成游也”之说。让我们用心感受灵岩寺的神奇,学习灵岩寺的文化神韵,借鉴灵岩寺的造型艺术。 1、形和意融合 在这里,“行”我理解为形状、形态、造型;“意”我理解为意思,人们对一事物的理解,人们要表达的意思。

首先,进入灵岩寺的第一道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左右两边的哼哈二将,表情威严,夸张,手持利器。他们的造型为什么是这样的?我们知道,人们把这二位将军放这里是当门神,他们这样的造型就是表达了人们意思,希望以哼哈二将的威严镇住那些妖魔鬼怪。然后我们会见到四大天王,他们手持宝剑、琵琶、伞、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龙,四大天王合起来 就职掌“风调雨顺”, 保五谷丰登,六畜兴 旺,众生平安。显然 四大天王的造型中

也体现了人们希望风调雨顺的意思。正是由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盼,正是由于人们对这种“意”的执著追求,才使“形”得以代代相传。我们知道,从科学角度讲神使不存在的,我们的祖先造出想象出这些神的形态,就是要将自己的想法实物化,回到今天,我们也是有同样的思想,就是将我们的意思用形态表达出来,通过设计,将产品本身的内涵表达出来。这就是形和意的融合体现。

身处灵岩寺,这样的感触还有不少,我们会看到东钟西鼓,不难想到为什么钟鼓会这样放置,我们又暮鼓晨钟的说法,这也是一种形和

意的融合体现。再看灵岩的建筑,在屋顶的琉璃瓦上会有神鸟, 或许要表达,有神鸟落于此地,会带来吉祥之意。不能忘了说 那些彩色泥塑罗汉像,个个是那么的传神,我们的工匠师傅们 巧夺天工,我们熟悉的济公 活佛手上的青筋清晰可见。 每个像又会根据不同的材

料绘出不同的效果,我们的产品也会由于材料 的选择出现不一样的功能。让我记忆犹心的是 那个“独一无二”,这个成语被两位罗汉不经 意间表现出来。 2、仿生和寓意

或许“独一无二”这个成语是先有了形,然后被衍生出意来。无论是人们要表达意思造出行,还是人们根据行赋予其意,都是形意的结合。说到后者,在灵岩寺的造型艺术中也有体现。我觉得类似于我们说的仿生。在

原有形态基础上加以改变,赋予其它的功能,或有意外的效果。 香炉是烧香的地方,也是一种神器。而龙被认为是我们中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华民族的图腾,将龙的形态与香炉融合,更加体现出香炉的神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圣和人们对进香祈福的认真态度。包括电视剧中我们也常看到皇帝做的龙椅,龙床等等。在大雄宝殿有一张椅子,椅子的腿部分有

虎头的造型,我们知道虎代表的是威严,这张长椅 不是普通百姓家用的,也可以知道它又为何放于大 雄宝殿之内了。将原有的形态融合,仿生,依旧是 形和意的表达,其中的寓意也表达的淋漓尽致。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它造的万物也是千奇百态。还记得那棵孔雀开屏树, 在门的顶部从石头缝中钻出来,我们聪明的前辈说它是凤 凰。然而就在不远处一棵树长的好像一个龙头,这样龙凤 呈祥,多么美的一处胜境。无独有偶,那棵一帆风顺树, 承现出一种惊人的生命活力,感动着我们现代人。大自然 是神奇的,我们的前辈是睿智的,将大自然的产物赋予深 刻的寓意,点点滴滴积蓄着我们中华文明的力量。

仿生和寓意的设计应用一直沿用至今,北京奥运的中国印,意寓着中国的信誉和沉稳,创新精神等等;世博的中国馆,体现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采用仿生,中国古代的传统建筑构件——斗拱,也是一个粮仓寓意“天下粮仓,富庶百姓”。取其“形”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造型的再创造。这种在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或者把传统造型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 三、实习总结或体会

造型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下而不断的更新拓展,而其后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我们前辈运用设计和环境气氛的整合,以产生深远的意境,并获得视觉和心理上巨大的审美效应。回到我们的产品设计,每一件产品都有他的魂,都融合了设计师的思想,每件产品都是有寓意有思想的,我们要设计出让人满意的产品,就必须丰富我们的内涵,将产品赋予生命。

在灵岩寺中,发现游客很少,工作人员说现在景点多了,这里的人就少了很多。我想这只是原因之一,现在人们对传统造型的认识了解在在渐渐地模糊,高度科技化、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对于传统造型艺术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或许这也

是一种机遇,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中国风。新的观念与思维方式的导入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观念提供了更多的思考维度,而新技术新材料的出现也为我们传统造型的再设计提供了更多样的可能性。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为今天的创作服务,我们才能壮大。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篇七:云南艺术考察报告 云南艺术考察调查报告

我们的考察从驶往云南的火车上开始。云南简称“滇”,从字义上就可以得知云南是一个多水的地方,确实如此,这里是长江的始源地。云南据河南相隔湖北、湖南、贵州三个省。一路上,我们从平原过渡往高原。途径贵州,那是我所见过的最深沉的地方,山、林、水、房屋都是如此的深沉。因此,衬托出我之后在云南所见的景色都是如此的高调。

第三站,香格里拉。在香格里拉,我的印象只有松赞林寺。这里的的人信奉的是藏传佛教。这里神圣,庄严,肃穆。门口是“四大天王”的彩绘像,里面又有其他许多样式的壁画,彩绘。包括墙面,门框,长廊的顶??富于哲理的故事画面,丰富的色彩搭配。一切都是那么空灵而又不失庄重。我是个“无神论”者,但在这里,我会虔诚的面对一切,对着这份庄重。 这次考察,我感触很深,对于一个地方的地域风情,还是别的什么,归为一句话,就是我爱我们的民族文化。

篇八:艺术类专业写生调研报告报告范本 2010级动画专业广西调研报告 姓名: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

2011年广西考察 目 录

一、概述„„„„„„„„„„„„„„„„„„„.. „„„„„1 二、广西调研„„„„„„„„„„„„„„„„„„„„„..„„2三、设计定位„„„„„„„„„„„„„„„„„„„„„„„3 四、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4 五、设计蓝图„„„„„„„„„„„„„„„„„„„„„„„5 概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各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之一。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广西蕴育着不同民族的人们。这里有浩瀚苍翠的原始森林,雄奇险峻的峰峦幽谷,激流奔腾的溪泉瀑布,天下奇绝的高山梯田...... 在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十多个少数民族。

我个人倾向研究苗族银饰的花纹样式及其特点。在各种民族的首饰中,我尤其喜欢苗族的银饰,苗族银饰以其多样的品种、奇美的造型和精巧的工艺,不仅向人们呈现了一个瑰丽多彩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展示出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精神世界。 广西调研

苗人嗜银,苗寨中的女子多穿长的百褶裙,节日时头戴大牛角的银饰,走起路来环佩叮当。苗族银饰的种类较多,从头到脚,无处不饰。除头饰、胸颈饰、手饰、衣饰、背饰、腰坠饰外,个别地方还有脚饰。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苗族银饰特点: 1、以重为美

再看以重为美,即用渐次加粗的圆棍扩大穿孔, 2、 以多为美 苗族银饰上呈现出的多的艺术 特征。

苗族的银饰主要有银冠、银角、银梳、银耳环、耳柱、耳坠、项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圈、项链、亚领、手镯、戒指等。这些银饰多为苗族银匠手工制作。结构上有对称式、均衡式、连接式和放射式等。工艺方法有铸炼、捶打、编结、刻花、雕纹等。图案多系龙凤花鸟等动植物纹样,其造型生动,玲珑精美。

cg

图片已关闭显示,点此查看 设计定位(资料图节日盛装) 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 如1: 设计平淡,缺乏创意

要多欣赏国内外优秀的作品来获取灵感。 2:技术水平局限 勤于练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