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来源:微智科技网
2013年11月第11期 高教论坛 NOV.2013.No.11 Higher Education Forum 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宾业伟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南宁530021) 摘要:文章针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特点,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语言等方面,探索增强高职院 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719(2013)l1一Ol14一O2 作者简介:宾业伟(1962一),男,广西桂林人,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 收稿日期:2013—10--09 修稿日期:20l3—1O一24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教学是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党 和高度重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 规定高校思政课为公共必修课并设置最低学时数, 组织国内知名专家编写统一教材和系列参考资料, 党主要领导人还亲自参与教材审定,为思政课 的教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在具体教学实 践中,如何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还需广大教师深 入研讨。本文根椐笔者多年从教经验,结合高职院 校的特点,从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语 程的实践、实训课时不得少于总课时的40 ,思政 课也同样。而大部分高职院校《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思想 道德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形势与》三门 课程的总学时分别为64、48、16,其中包含的社会实 践课学时分别为12、8、2,可见,高职思政课的理论 课课时较少,很难像课时充裕的本科院校那样面面 俱到、讲深讲透,高职思政课只能追求少而精,讲明 理论、讲清重点,“精讲,管用”就行。 2.因人施教。因人施教是教学的基本规律,也 言等方面探讨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一是上好高职思政课、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高职 生大多是高考失利者,总体素质不高、文化基础较 差,思想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政治意识不强、集体荣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 誉感弱、崇尚个人主义等问题,部分学生还有心理障 碍或偏差;同时,高职教育因其强烈的实用特征,学 生通常会从就业角度规划自己的学习,他们大多认 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目标就是以教育所有学 生为本,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可持续、健康的成长成 才,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高觉 悟、高素质的职业实用型人才。要达到这一目标,必 须从高职学生的成长需要和规律出发,结合高职教 为思政课与就业关系不大,上课往往随意应付。因 此,思政课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因人施教。首 先,让学生充分认识政治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 育培养目标的要求,针对高职学生各方面的状况与 特点,设计教学思路和方向。既把育人和德育放在 的重要意义,引导其重视思政课;其次,教学中密切 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动态,采取各种方法提升他们的 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对于思想和心理存在问题或困 首位,又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 的正确观念、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创新 思维,力求通过思政课教育,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 惑的学生,应配合学生工作部门和心理咨询教师,运 用思政课理论,帮助学生排解困扰,引导他们积极上 进、轻松学习。 二、妥善处理好课程教学内容间的关系 所获、学有所用。如此,思政课教育对学生、学校才 有意义,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真正获得实效。 (二)要理论联系实际 1.联系高职教育特点。高职教育是一种应用 型教育,其宗旨是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 一(一)科学整合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 高职思政课包括《基础》课、《概论》课和《形势与 》课三门,各自又涵盖多门学科,它们之间以及 线,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等实用型技术人 才。因此,高职教育特别要重视实践实训教学和学 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职思政课教学也要体现和服 与相关课程之间存在着相互交叉、渗透、融合等关 系,主要表现在:高职思政课与中学思政课的关系、 务这一特色才有生命力。目前高职教育要求每门课 ]】4 思政课各学科间的关系以及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关 系。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可有效消解教学 态,让学生在科研中主动学习、发现问题、分析和解 内容的重复、遗漏、紊乱,促进课程精炼,避免元序教 学及e ̄J4=厌学情绪。比如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公民 -的基本权力和义务等内容,在中学思政课已学过, 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思维和能力。 同时也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实现教学 相长。如在《概论》课“科学发展观”教学中,教师可 以提出我国发展速度是不是越快越好的问题,让学 《基础》课就应削减或删除;又如“社会主义荣辱观” “以法治国”等内容在前期的《基础》课已先讲,后面 的《概论》课就不必重复。在同一课程中也存在知识 生自己查找资料、研讨,并以小组形式在课堂阐述观 点,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诠释正确结论,通过这种方 式,让学生明白“快不一定是好,慢一点也不一定不 好”的道理,从而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的意义和内 的整合问题,如《概论》第一章第五节的“科学发展 观”可与第八章第四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整合,因为 它们都是讲科学发展观的问题。还有就业方面,大 涵。又如在讲授理想信念这一问题时,可带领学生 做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的调查研究。这样的教学方 学已有一门必修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基础》课这部分应尽量不讲,或者与各相关部门联 合,进行集体备课,然后由主要教师开专题讲座;《基 础》课中的大学特点和大学生适应问题等,亦可采用 同样方法。如此,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功能性,提升教学效果。 (--)准确把握和处理好每门课的重点、难点、 热点 影响教学效果的另一重要因素是课程内容自身 重点、难点的确认与解决。一般而言,教学重点是要 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教学难点是学生难以理解和 掌握的知识点;但教学重点并非都存在难点,而难点 则往往包含了重点。同时,就思政课来说,还有一个 热点,即与当前社会形势密切相关的典型问题或时 事,在课程中也有重要影响。鉴于高职院校思政课 课时少、内容多,学生整体素质较弱等,正确把握并 处理好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及其关系,对教学效 果至关重要。教师必须在课前对教学大纲、教学内 容了然于胸,清楚确认课程的重点、难点、热点,在授 课中既保证课程的科学性、系统性,又在具体内容上 简明扼要、深入浅出,突出重点、抓住难点、切中热 点。如《基础》课应重点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道德观和法律意识的诠释,难点是教育学生如何养 成这些正确观念与意识,热点则可引入当前重大的 道德缺失和违法乱纪典型事件。如此,可显著增强 课程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使学生易于找到感觉、产生 感触、引发思考,真正体现思政课的效用和影响。 三、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方法 (一)用研究性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研究性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 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 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 动[1],其核心思想是把教学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结合起来,与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 这就要求高职思政教师首先改变自身不重视科研的 习惯,积极、有意识地开展课题研究,并将其贯彻到 教学中。这种教学可以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的状 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还能激发他们的 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真正实现思政课的目标。 (二)用案例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有力动因。而高职学生一般只重 视专业课,x,l-思政课缺乏兴趣,因而提升兴趣尤其重 要。案例教学法是多种教学法的综合,体现了开放 式、启发式、参与式、研讨式的教学理念,具有针对性、 真实性、生动性和互动性特点,为高职思政课教学找 到了联系实际的契合点,能够有效增强课程的吸引力 和感染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高职思政课开展案例 教学,应突出实践特征。首先,师生共同搜集和查阅 资料,开展调查研究,精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高质量 案例,并进行/ ̄n-c整理。之后,教师编写案例,这方面 要注意结合高职教学目的和要求,做到既依据教材, 又不拘泥于教材,既彰显典型性、针对性、教育性,又 符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力求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最后,在课堂上,教师要组织学生对编好的案例进行 分析、讨论,个别案例还可要求学生事先做好.4j-'-析并 撰写报告;对学生的分析结果,教师要进行总结和点 评,使学生真正领会、理解教学内容,提升学习兴趣。 (三)用情境模拟教学提升课程魅力 高职学生一般对非专业课都不太重视,x,J-纯理 论的思政课更是觉得难学难懂。情境模拟式教学具 有生动、形象和情趣的特点,是一种能够吸引学生参 与教学,提高教学针对性与实效性,提Y-I-课程魅力的 有效方法r。1。它要求思政课教师结合教学中所触及 的现实问题设定出生动、典型、真实的情境,让学生 在情境中扮演相应的角色,并在角色模拟中形成身 临其境之感,进而从中受到教育、启迪,并通过切身 体验达到对纯理论问题的理解。如《基础》课法律知 识的教学,可以针对某一内容或热点现实问题,组织 模拟法庭进行庭审,原告、被告、法官等角色都由学 l--I= ̄演。教师则负责监控和记录,最后进行点评和 总结。这样的情境模拟体验,可以让难懂难记的法 律制度和司法程序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抽象、枯燥的 理论课变得精彩生动,平时备受学生冷落的思政课 随之魅力大增,学生自然愿意踊跃投入,教学效果也 无需担忧。 (下转第125页) 】】5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Building Professional Post Practice Teaching Context ——Take the Course The Career Development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as an Example WU Zhong (Guangxi Polytechnic of Construction,Nanning 530004,China)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all face the employment problems after graduating,while it is an important means tO help graduates find jobs successfully that tO attitudes of employment and career planning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Currently,facing the great employment pressure,universities are setting up the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s,but it is still not perfect on the setting mode of courses and teaching contents.The author summarizes the teaching experience,in order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em— ployment concept,boldly reform and innovate the forms and content of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s.At the same time,innovate the teaching mode,construct the system of employment guidance courses more systemative and full of characteristics.Adhere tO student centered,establish the practical teaching system,also continuous tO improve and innovate the teaching contents and methods,explore the new ways of teaching evaluation,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graduates"employment competitive pow— e r.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college students"professional and employmen views;teaching reform (上接第115页) 爱学生,努力成为学生各方面的师表。 四、充分利用教学语言 最后是媒介语言。对教学而言,主要是指教师 首先是口头语言,即教师上课时所用的有声语 语言之外、可以传递教学信息的媒介,如影视、音乐、 言,是传递教学信息的最直接载体。教师讲课口头 网络等,因其具有审美教化功能,也蕴涵着丰富的思 语言必须要“好听”,即不但要清晰、宏亮、准确,同时 想政治教育价值。思政课教师应充分利用媒介语言 还要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富于感染力,使学生能够 的教育功能,拓展思政课教学的新思路。如用多媒 愿意听、喜欢听,能够吸引学生。 体形式插入一些影视片段,或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电 其次是行为语言,主要指教师的品德、人格以及 影,或用相关音乐导入新课等等,以营造氛围、强化 授课时所表现的情感等。教师的任务是言传身教, 主题,更生动、形象地诠释教学内容,增强实效。 行为语言就是身教。由于思政课本身具有思想教育 (责任编辑:吴声) 这一抽象特性,行为语言的影响就更加凸显。作为 参考文献: 思政课教师,必须时刻警醒自己思想教育的角色,努 [1]牛涛.试论探究性学习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力内功。无论课堂内外,行为均要文明、阳光; [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中):42—44. 要以自己智者般的学识去教导学生,以优良的品德 [2]王雪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J].黑龙江高 和高尚的人格去影响学生,以父母心般的情感去关 教研究,2007(12):154—156. The Strategies on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BIN Ye—wei (Guangxi Economic and Trad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Nanning 530021,China)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educ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explored strategies tO enhance teaching eff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from the education idea。teaching contents,teaching methods and teaching language and SO on.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