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点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析余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摘
要
瑞
贵州·贵阳
550001)
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网络体系的完善,使得教育背景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高校教育作为
现阶段教学改革与发展工作的重要方面,借助新媒体这一信息科技发展背景下的重要媒介,并有效发挥其在当代教育实践中强大的信息获取便捷性、教学理念平等性与交互性等诸项明显优势,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水平,满足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文章以新媒体为研究对象,从多个层面出发,扎实做好相关研究工作,推动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G1A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0引言
新媒体作为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下以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支
撑、以现代化科技发展理念为核心兼以信息网络、无线通讯等现代化介质为依托的重要媒体形态,当代网络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新媒体的参与。通过新媒体语境来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完善,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并且能够相应发现弊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当代大学生心理特征等方面契合程度,最终实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1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问题1.1多媒体应用形式单一,发展手段尚待优化基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加速的基本现状,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以新媒体为代表的现代化网络科技,其发展理念、环境与手段面临着日益复杂的趋势。将其应用于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了多媒体应用手段形式单一等诸多问题。比如,在现代化网络科技发展趋势的推动下,大多数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工作已经形成了一定程度的重要认识,且在教学实践中也引进了具备明显新媒体特征的教学理念、设备和方法,但受传统教学观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选择和应用新媒体教学媒介的过程中往往过于偏重以计算机网络为主的多媒体展示、视频与音频播放等手段,应用形式较为单一。尽管改善了已有的高校思想教育模式,转变了课堂模式,增强了高校思想教育的多元性,满足不同学生的成长发育需要。但就当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实际思想状况来讲,单一性的计算机多媒体展示手段与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存在一定偏差,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的消极影响,造成了资源浪费。
1.2师生对新媒体教学手段接受度低,媒介素质尚待优化
随着新媒体发展趋势在高校大学生学习与生活中的影响日益深入,大学生群体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等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新媒体学习意识。但受现代网络发展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甚至是授课教师仍然将手机网络、电脑网络及其他现代化类型的网络通讯设备定位为娱乐工具、通讯工具等,对其中所蕴含的教育信息资源有所忽视。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和授课教师在选择学习方式往往更加倾向于纸质书本等其他传统学习模式,对网络新媒体发展形势下所产生的新型32
教学媒介的接受度较低。相关情况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表面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教师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教学效果不佳。这一情况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将会大大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效,更对学生带来消极影响。同时也会导致在新媒体教学模式与高校思想政治改革结合工作的下一阶段出现学生及教师对网络学习资源的惯性依赖心理,无益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造成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不健全。
1.3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质量尚待优化
现阶段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为教育领域提供了相应的信息便捷作用的同时,也使得教学改革与发展工作面临着网络教学资源容量大但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这一问题若得不到及时的重视和处理,将直接对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效率造成不良影响。主要可表现在当前高校新媒体教学改革工作的监管机制尚不健全,针对各高校所引进和有效应用的教学资源缺乏一套科学、严格的标准,使得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工作与网络媒体教学资源的融合呈现出了明显的复杂化局面,其次,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阅历尚浅,针对于学校所应用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往往缺少辨识性而一昧的全盘接受,对教学资源中所包含的信息真实性、科学性等缺乏理性、客观的分析和思考,极易导致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工作的片面化发展。
2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优化策略
2.1提高多媒体手段应用的多样化,优化整合新媒体教学形式
立足于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的主要需求,以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多媒体网络展示等手段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为基准,积极探讨适合当代大学生生活节
QQ空间等手段作为传播思想政治内奏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容的有效媒介,已经逐渐成为了顺应新媒体语境发展节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例如微信公众号
平台信息推动、微博官方账号的“每日一课”以及以现代通讯工具为载体的信息群发布,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有机结合,在这一过程中,看,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使得各项思想教育资源得以有效发挥与配置,为学生的健康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思路,明确新媒体语境上下思想教育(下转第52页)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19期/7月(上)—
教|育|观|点
国人的思想追求?(多选,限选两项)利己主义占53.3%,功利主义占50.8%,金钱崇拜占41.5%,为国家做贡献占18.4%,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占40%。(12)你脑中的社会公德概念?文明礼貌占13%,心理上对社会的热爱,从而希望他变得更好,继而用行动支持占21%,两者都有66%。(13)你认为中国现阶段的社会公德水平?非常高占4%,很高占9%,一般占75%,低占11%,非常低占1%。(14)你认为自己的社会公德如何?非常强烈占10%,很强烈占37%,一般占47%,有点强烈占5%,不强烈占1%。(15)你怎样看待社会公德心强的人?觉得他们很棒,向他们学习占83%,不喜欢也不讨厌占16%,觉得没事找事浪费社会生产力1%。(16)你认为提高社会公德的方法?(多选)自身素质养成占90.7%,父母从小灌输占71.3%,学校教育占82.4%,社会公共宣传占74%,严查严惩违公德的行为占53.3%。
当被问到“你认为怎样做才有利于大学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选,限选两项)”时,他们的回答如下:搞好课堂学习有172人,占35.5%,搞好班级党团第二课堂活动有125人,占25.8%,开展经常性的读书评论活动有69人,占14.3%,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汇贯穿到学生手册及各类评优创先活动中去有139人,占28.7%,用实际行动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有236人,占48.8%,主要靠学校把各项教学、科研、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做好,把育人质量提上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工作自然就好做了有84人,占17.4%,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要结合学生品德养成的求荣避辱心理机制,进行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有143人,占29.5%。
5调查总结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问题、社会公德等方面认知都是积极向上的,
但也存在部分大学生认识浅薄,亟待提高。这种现象在各个阶段的大学生都可能会产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培养和践行全体大学生的社会主义社会价值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是新时代各大高校育人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对于即将走出校门,进入社会的大学生而言,更加需要在不断提高自己的学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同时,注重自身的精神文化建设,实践好身心的全面发展,努力成为一个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都有着正面作用的人。帮助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仍然任重道远。参考文献
[1]李兴贵,包志国“.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调查报告[J].黑河
学刊,2017(01):77-79+82.[2]
董艳.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研究报告[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2):2-3.
[3]郎金花.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
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4(06):14-16.
[4]吴东姣,马永红,张飞龙.中国博士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调查研究[J].重庆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5(0l):207-220.
[5]牛佳.民族地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内蒙古师
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06):74-75+80.[6]
周华,苏梅芳.广西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和践行现状调查研究[J].就业·管理·育人,2018:2-291.
[7]刘强,罗惠文.高职校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漯河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5(03):1-5.
(上接第32页)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创新教育方法,形成完备的课程机制。
2.2提高当前高校师生的媒介素养和现代化学习素养授课教师作为当前引导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负责人,不断强化其以媒介素养为代表的、同时包括合作式教学模式理念等内容的现代化教学能力与理念体系,对于提高当前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发展水平等方面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授课教师作为传播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重要引导者,要不断提高对自身政治素养、专业素养以及科学文化素养等综合性素质的要求,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主动参与高校及相关教学领导部门组织的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学讲座、座谈会、网络课程培训等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再学习活动,有效提高新媒体语境下授课教师的媒介素养和综合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加大
QQ或新媒体教学在学生群体中的宣传力度,积极通过板报、微信平台宣传等传统手段与现代化宣传媒介相统一的宣传模
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手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而提升学生个人的现代化学习素养。
2.3强化高校思想教育改革工作的监管,改善多媒体资源质量
进一步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工作的监管机制,是改善多媒体教学资源质量、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主要可表现在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引入标准,主管部门方面要加大对网络、手机等多52
媒体教学媒介的信息监管力度,保证新媒体语境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的高质量和高水平。其次,加快当代高
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的电子教材体系建设,相较于原有教材机制明显提高了教材信息获取的便捷度,同时引导学生提高对当前网络教学资源信息的辨识和分析能力,将低质量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学生产生的误导和消极影响最大程度地降低。
3结语
在新媒体语境下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工作,既是有效顺应现代化网络信息化发展趋势的积极应对,同时也是对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工作作出的主动探索和尝试,因此,针对当前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建议与解决方法,进而有效提高当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质量水平,为现代化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思想条件。参考文献
[1]
周邦华.论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转向[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18):7-9.
[2]刘益青.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探析[J].唯实(现代
管理),2017(01):34-35.
[3]张甜.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6(04):
590-592.
[4]李松,张旗,刘学茹.新媒体语境下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求知导
刊,2016(03):17-18.
[5]龙婷.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问题探讨[J].宿州教育学
院学报,2015(01):105-106.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年第19期/7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