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环境管理目标
环境保护目标:按照国家、省、市有关管理法规规定执行。
第二节防止污染措施
1、对区域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措施
本企业在该工程施工中,为了不影响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使工作能得以顺利建设,我们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及有关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法律,切实做到符合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主要措施有:
1.1因建筑工程的需要,出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各种机械、设备及时向当地环境保护地政主管部门申报,对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尽量不同时开启或尽量避工夜间和午休时间,尽可能地将噪声污染控制在国家规定之内。
1.2昼避免夜间施工,但对于本工程施工中必须连续作业的工序,时到当地或有关主管部门开具证明,并公告附近居民。
2、对烟尘污染的控制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在本工程施工中,积极防治烟尘污染,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保证公民身体健康,烟尘污染防治必须完全达到市区有关规定,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2.1工人食堂大灶、茶水炉等将采取相应的烟尘污染防治措施。
2.2各种炉、灶建设竣工后,报请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检查验收,未经检查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2.3各类炉、灶排放的烟尘不得超过国家有关标准。
2.4工地内禁止焚烧塑料袋、木块等杂物。
3、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卫生保证措施
根据GJ16-8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城市容貌标准》的规定,要确保工地周围及场地内的环境卫生达到有关规定标准,其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3.1施工场地周围按规定设置隔离护栏,场内机具、材料按平面规划摆放整3.2挖掘机等履带车禁止在有结构的路面上行驶,从进入点到停滞点用拖车拖运、必须在路面卸车时需在路面上加垫板方可行驶,履带车和任何特种重车在市区道路行驶时,必须报经、城建部门批准。
3.3禁止在马路上长期停放车辆,杜绝在马路上搅拌砂灰、消解石灰、冲洗石料、乱堆乱放材料。
3.4对工地需外运建筑垃圾,应随产随清,并做到严密层盖、封闭,不得沿途飞扬、洒落载运转而污染环境,建筑垃圾按要求弃于指定地点。
3.5施工期间的废水,采用可行的排水设施排入现有的排水沟内。
3.6不得在排水管道上圈占用地和兴建构筑物,不得向排水明沟,检查井雨水口内倾倒垃圾、粪便、渣土等杂物。
4、减少水污染
4.1进行砂浆等搅拌作业的现场,必须设置沉淀池,清洗机械和运输车的废水经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也可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4.2进行其他现制建筑施工作业时所产生的污水,必须控制污水蔓延,并在合理的位置设置的沉淀池,经沉淀后方可排入污水管线。施工污水严禁流出施工现场,污染环境。
4.3现场存放油料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
第三节防止噪音及减少扰民措施
1、防止噪音措施
1.1根据国标GBJ2523-90建筑施工现场噪声限值,不同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见下表:
1.2加强对施工人员文明施工的经常性教育,严禁野蛮操作,施工材料、周转材料及工具应轻拿轻放,减少噪声。
1.3统一安排生产,除了连续浇灌必须不间断等特殊情况外,施工时间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从晚上22:00到早上6:00停止施工,强声施工阶段,尽量避开市民休息时间;并定期对职工加强教育,与周围居民协调好关系,杜绝扰民事件发生。
1.4为了减少噪音和扰民,经过充分研究和论证,拟采用如下措施来防止噪
声扰民。
1.5通过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改变传统落后的施工方法,减少噪音,日常施工过程的噪音,主要来自于折拆模板、振捣和机械。
1.5.1采用新型模板技术减少噪音,传统的小钢模施工敲敲打打,噪音较大,在本工程中我公司将采用以下模板施工工艺,可大大降低施工噪音。
1.5.2模板采用胶合板模板施工,消除了传统用小块钢模的施工噪音。
1.5.3采取隔音、消音措施,减少机械噪音污染。
1.6混凝土施工防噪音
1.6.1采用同频低噪音的振动棒的使用频率,提高使用效率,平板采用无噪音的平板振动器。
1.6.2进入结构层施工时,每层用砼输送泵送砼,可在白天内浇完一个工作面。
1.7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单位:分贝)(2)如有几个施工阶段同时进行,以高噪声阶段的限值为准。
2、防止扰民措施
2.1组织管理方面
2.1.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静音施工领导小组,以预防为主,全面综合治理。
2.1.2建立定期调查制度,施工过程中与附近居委会密切配合,通过居委会反馈的信息进行专项治理。
2.1.3合理组织施工生产,对于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声音较大的施工操作,安
排在白天进行,夜晚十点以后至次日晨六时,主要进行无噪音的施工操作。
3、防止民扰措施
3.1建立防扰民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经理担任,专门负责协调当地村民关系;保证村民不阻碍施工的正常进行;
3.2加强工地安全保卫管理工作,制定详细保卫制度。
3.3加强信息管理工作,与投标方、当地有关部门及当地村委会等保持信息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