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5.《黄河颂》学案及答案

5.《黄河颂》学案及答案

来源:微智科技网


5.黄河颂

第一课时

一、基础达标

1.光未然,原名________,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_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__________,经____________谱曲后风行全国。

2.《黄河大合唱》由______个乐章组成,它以丰富的_______壮阔的________和磅礴的_______,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

3.诗人从自然特征、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河的________之情。

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山巅( ) 屏障( ) 体魄( ) ...

狂澜( ) 宛如( ) 哺育( ) ...

澎湃( )( ) ..

5.理解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意思。

澎湃: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狂澜: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宛转: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屏障: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整体感知

6.本首诗分为朗诵词和诗歌两部分,朗诵词在全诗起什么作用?

7.“望”字统领了哪些内容?从哪几个角度对黄河进行描写?

8.找出“颂黄河”这一环节的明显标志,并分析这一部分可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9.完成下列关于黄河诗句的积累。

(1)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一片孤城万仞山。

(3)白日依山尽,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

(5)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

二、研读赏析

10.作者为什么把黄河比作“民族的屏障”?

11.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12.如何理解“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的含义?

13.结尾处“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三、拓展延伸

14.你认为这首诗的风格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5.《黄河颂》答案

一、基础达标

1.张光年 现代 文学评论家 《黄河大合唱》 冼星海

2.八 艺术形象 历史场景 气势

3.地理特征 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 热爱和赞美

4. diān pínɡ pò lán wǎn bǔ pénɡ pài

5.澎湃:波涛相击,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狂澜:巨大的波浪。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

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屏障: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

体魄:体格和精力。

二、整体感知

6.提纲挈领地概括出黄河的性格;引出下面的唱词。

7.近镜头描写;俯瞰全景式的总写;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

8.标志:“啊!黄河!”

分为三层:黄河养育着中华民族;

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9.奔流到海不复回 黄河远上白云间 黄河入海流 长河落日圆 将登太行雪满山

二、研读赏析

10.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自古就是军事天险,挡住了侵略者的脚步,保卫了中华民族。像歌里唱得“青纱帐里……”)

11.比喻。把黄河比作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

“一些万丈/浩浩荡荡”正体现了气势磅礴,势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12.黄河的流经长度、流域面积、流经区域博大而又与人类的发源、发展息息相关;黄河九曲十八弯,百折不回奔向大海,性格坚强,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13.“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在这节诗的结尾出现了两次,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思想。激励着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三、拓展延伸

14.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