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使孩⼦们对传统⽂化产⽣兴趣,开发潜质,完善品格,增强记忆⼒,树⽴⾃信,博爱,积极的⽣活和理想,懂得为⼈处世的道理。让孩⼦们在聆听中汲取营养和智慧。下⾯是分享的幼⼉国学故事简短的(5篇)。欢迎阅读参考!
1.幼⼉国学故事简短的 ⼼正则笔正
唐朝有位知名书法家叫柳公权,从⼩就显⽰出在书法⽅⾯的过⼈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
有⼀天,柳公权和⼏个⼩伙伴举⾏“书会”。这时,⼀个卖⾖腐的⽼⼈看到他写的⼏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前夸”,觉得这孩⼦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腐⼀样,没筋没⾻,还值得在⼈前夸吗?”⼩公权⼀听,很不⾼兴地说:“有本事,你写⼏个字让我看看。”
⽼⼈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个粗⼈,写不好字。可是,⼈家有⼈⽤脚都写得⽐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天,⼩公权起了个五更,独⾃去了华京城。⼀进华京城,就看见⼀棵⼤槐树下围了许多⼈。他挤进⼈群,只见⼀个没胡双臂的⿊瘦⽼头⾚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们阵阵喝彩。
⼩公权“扑通”⼀声跪在⽼⼈⾯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慌忙⽤脚拉起⼩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来没⼿,只得靠脚巧混⽣活,怎么能为⼈师表呢?”⼩公权苦苦哀求,⽼⼈才在地上铺了⼀张纸,⽤右脚写了⼏个字:“写尽⼋缸⽔,砚染涝池⿊;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的话牢记在⼼,从此发奋练字。⼿上磨起了厚厚的茧⼦,⾐肘补了⼀层⼜⼀层。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代书法⼤家。
他不仅字写得好,做⼈也和他的字⼀样,铁⾻铮铮、正直不阿(ē)。据说,有⼀次柳公权在写字,穆宗皇帝边看边连连赞叹,惊诧地问:“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好?能告诉我书法的秘诀吗?”柳公权毫不犹豫地回答:“⽤笔在⼼,⼼正则笔正!”写字的窍诀在于⼼,⼼不清净、不端正,字也不可能漂亮。
【智慧⼩语】:⽆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意,勤学苦练,才能成功。《弟⼦规》中说:“墨磨偏,⼼不端,字不敬,⼼先病。”意思是说:古⼈写字使⽤⽑笔,写字前先要磨墨,如果⼼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你浮躁不安,⼼定不下来。⼀个⼈的字,能反映出内在的智慧。假如字写得歪七扭⼋,看半天也看不清楚,这个⼈可能⼼很乱;假如字写得⼤⽅⼯整,由此也可推知他思路清晰、辨别能⼒强。2.幼⼉国学故事简短的 陆绩怀橘
三国时期有个⼈叫陆绩,他特别孝顺⽗母。
6岁那年,⼀次他到袁术家⾥做客,袁术命⼈取出蜜橘招待他。但他没吃,⽽是悄悄藏在怀⾥。 后来他向袁术⾏礼告辞,叩头的时候,怀⾥滚出三个蜜橘来。 袁术⼤笑道:“你吃了不够,还要拿呀?”
他回答说:“我没见过这么好的蜜橘,舍不得吃,想拿给母亲尝尝。”
袁术听了⼤为惊讶,⼼想⼀个6岁孩⼉便懂得克制⾃⼰,孝敬长辈,实在难能可贵。
他感叹道:“⼩陆郎有这样的品德,来⽇必成为报效国家的栋梁!”的确,据有关历史记载,陆绩长⼤后对国家的贡献相当⼤。
故事点评:陆绩六岁就懂得体念亲⼼的⾏为并⾮偶然,实为得⼒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除了⽗母以⾝作则外,他还研读经史,⽆数古圣先贤的存⼼和德⾏,从⼩就在他⼼⾥扎下了根。⼩朋友们,我们要尊敬⽗母,孝敬⽗母,做个孝顺的好孩⼦。3.幼⼉国学故事简短的 编蒲抄书
西汉时期的路温舒,他少年时⾮常热爱学习,可家⾥⼗分贫穷,没钱去读书,只好以替⼈放⽺为⽣。有⼀天,他赶着⽺群来到⼀池塘边,看见⼀丛丛⼜宽⼜长的蒲草,灵机⼀动,采了⼀⼤捆蒲草背回家,晒好压平之后,切成与⽵简同样的长短,编连起来。然后他向⼈家借书,抄写在这些蒲草上,做成⼀册⼀册的书。从此,他每次去放⽺,⾝边都带着这种书,⼀边放⽺⼀边读书,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后来,路温舒靠⾃学成了⼀个有学问的⼈,因为他精通汉书、熟悉法律,以后做了狱吏,最后官⾄临淮太守,成为知名的法律专家。
感悟:历许许多多的伟⼈志⼠都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勤学不辍,终于学有所成。古⼈说:“⽟不琢,不成器。”⼀个⼈想要追求知识和美德,想要有所作为,就要有远⼤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努⼒坚持、⾟勤付出。4.幼⼉国学故事简短的 周处除三害
三国时有个⼈叫周处,他在义兴⾮常出名。当然他出的不是美名,⽽是恶名。因为他个⼦⽐较⾼,从⼩就死了⽗亲,没有读书的机会,⼈很野蛮,动辄就⽤拳头打⼈,⽼百姓都害怕他。义兴的河中有条蛟龙,⼭上有只⽩额虎,再加上周处,这三者⼀起危害百姓,当地称之为“三⼤祸害”。
后来有⼈想了个办法,劝说周处去杀死猛虎和蛟龙,希望三个祸害通过内战互相残杀。于是周处⽴即杀了猛虎,⼜下河去斩蛟龙。周处同蛟龙⼀起搏⽃,三天三夜都没有出来,当地百姓都认为他死了,⾼兴地对此表⽰庆贺。结果周处杀死蛟龙后,从⽔中出来了,听说乡⼈为⾃⼰已死⽽庆贺,⽅知⼤家把他当作祸害,因此有了悔改之意。后来他寻访有修养的名⼈陆云,听从他的教导,洗⼼⾰⾯、改过⾃新,最终成了⾮常了不起的忠⾂,为⽼百姓做了很多有利的事情。
智慧⼩语:⼈哪有不犯错误的,⼀个⼈⾸先应该知惭有愧,⽅能悔过⾃新。有愧即是指对那些下劣诸辈及其所⾏之恶劣事情,⽣起极⼤的忧愁⼼与厌烦⼼。5.幼⼉国学故事简短的 管鲍之交
春秋时鲍叔⽛和管仲是好朋友,⼆⼈相知很深。
他们俩曾经合伙做⽣意,⼀样地出资出⼒。分利的时候,管仲总要多拿⼀些。别⼈都为鲍叔⽛鸣不平,鲍叔⽛却说,管仲不是贪财,只是他家⾥穷呀。
管仲⼏次帮鲍叔⽛办事都没办好,三次做官都被撤职。别⼈说管仲没有才⼲,鲍叔⽛⼜出来替管仲说话:“这绝不是管仲没有才⼲,只是他没有碰上施展才能的机会⽽已。”
更有甚者,管仲曾三次被拉去当兵参加战争⽽三次逃跑,⼈们讥笑地说他贪⽣怕死。鲍叔⽛再次直⾔:“管仲不是贪⽣怕死之辈,他家⾥有⽼母亲需要奉养啊!”
后来,鲍叔⽛当了齐国公⼦⼩⽩的谋⼠,管仲为齐国另⼀个公⼦纠效⼒。两位公⼦在回国继承王位的争夺战中,管仲曾驱车拦截⼩⽩,引⼸射箭,正中⼩⽩的腰带。⼩⽩弯腰装死,骗过管仲,⽇夜驱车抢先赶回国内,继承了王位,称为齐桓公。公⼦纠失败被杀,管仲也成了阶下囚。
齐桓公登位后,要拜鲍叔⽛为相,并欲杀管仲报⼀箭之仇。鲍叔⽛坚辞相国之位,并指出管仲之才远胜于⼰,⼒劝齐桓公不计前嫌,⽤管仲为相。齐桓公于是重⽤管仲,果然如鲍叔⽛所⾔,管仲的才华逐渐施展出来,终使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
智慧⼩语:⼼胸狭窄、智慧薄劣的⼈常常会辨别:这是朋友,那是敌⼈。智者却⼀视同仁,慈悲⼀切众⽣,因为朋友和敌⼈两者之间谁有利益还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