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行且惜
—给2012级新生的一封信
亲爱的2012级新生: 你们好!
“连雨不知夏去,一晴方觉秋深”,在慢慢感觉到天空日益湛蓝的同时,你是否觉得大学就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你的身边。梦想中清澈湖水相拥的地方、图书集结的地方、林荫小道葱郁的地方,是否在你日益期盼的日夜中渐渐明晰?是否觉得大学真的很大,大得连心都像驰骋的野马,收不回记忆中向往的飞天憧憬,大得连四目都望不尽起伏的延绵群山,在知识的狂野里相间奔腾。
这是一个能勾起人无限反思和遐想的月份,当“一二三......”的军训叫喊声在耳边漫漫传来时,是学长学姐们为你们高兴为你们自豪的时候,这时候,学长学姐们在想,当年的这个时候正是我们高亢喊叫的时候,勾起人无限回想,也勾起人无限反思。
九月,起航
九月,阳光灿烂而火热,寂静的江教校园内却因你们的加入而愈发的焕发朝气和活力, 为此让我想起了我的当年。
当年,我读高三,有一个坚定的教师梦,有一篇名为《让时光飞舞》的散文。那时候,日夜期盼着的是去当一名老师,把它作为一直支撑自己在重压之下坚强下去的精神支柱,并坚信有了梦想就有了希望! “让满山的香山红叶缓缓地涨满视野,叶枯叶荣,我曾站在那铺满尘土铺满红叶的香山枝头嘹亮地喊出我的梦想,将梦想放飞的那一刻,我看见蓝天里掠过的白雁们轻轻地叫喊,看见秋日的湖水尽心地摆着手臂。我把梦想搁在了心底,并尽心去寻找它生存的土壤。我把自己融进诗意的梦幻里,想像着文学的魅力,学子们尽心地欢笑。想像着太阳当头的西坡上,满地的小草欢快地跳跃,让生命尽自醉心在诗意中,徜徉。”满腔的热血沸腾,满腔的激情澎湃,这是属于一个叫做高三的年代,也是属于一个叫做梦想的年龄,把自己的梦想于三五字之间表达,是无与伦比的快乐。
每一个进入江教的新生,你们的心中是否也有一个叫做梦想的地方?怀揣着这样一个希望,沉甸甸的是满心的欣喜和期许。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的梦想,它可能真实,也可能虚假,但唯一值得我们去坚信的是它是真真实实存在,存在于每一个拥有过大学梦的每一个莘莘学子心中。所以,九月的新生,愿你们在梦想的滋润下,尽心去寻找到期许生长的土壤,让梦起航!
九月,织网
大学,是梦开始的地方,为了不使这个梦在毕业时落空,为了不使自身在幻化青春流逝之时悔恨过往,我们就要以一种以终为始的心态去建构与规划大学的生活。织一张网罗未来的网,三年前是这个样子,三年后要达到什么目标?在心底问问自己。
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从而去追求。内心的定位永远比盲目的忙碌重要,只有内心定位好了,才能在不断的吸取知识的过程里不断收获新的东西。一个内心有方向,内心有定位的人一定能在不断的学习中走得更远。
大一是适应期,适应从高中的三点一线式紧张而有序的生活跨入到大学的松
散自由散漫,走过大一的人都知道,这是一段艰难的蜕变时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茫然会一直尾随着你直到你懂得了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活,很多的时间多得不知如何打发,这个时候你可以选择到图书馆看看书,也可以选择在周末时邀上三五好友外出旅行,开阔视野。
很多的时候,你会觉得大学可能真的跟你想象的不一样,是的,每一个经历过这样一个时期的人都会发出同样的感慨,感慨大学生活的无聊与散漫,感慨一天仅有的这么几堂专业课程。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日子都是这样的华丽堆积,首先课堂上,你可以尽情的享受老师们独特的见解,他们对于书本,对于生活的解读,是你首先必须学会的聆听。其次,大学里,有很多的社团,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些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社团,去参加,去面试,去挑战自我,去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
大一,可以是平淡如水的,也可以是轰轰烈烈的,在不断的熟悉新的环境的过程中,会交到一些新的朋友,善待朋友,在三年之后一同唱响刀郎的《我的好兄弟》未必不是一件感人至深的事。所以,大一,要好好上的课有很多,要好好参加的活动有很多,要好好把握的人脉有很多,做到“心中有定位”,好好把握机会更好地提升自己。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大学,是学术自由,知识充盈的课堂,你可以尽显张扬自身的个性,在这里,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听自己感兴趣的讲座,上自己一直以来最喜欢的课,探寻未曾发现的专业奥秘,阅读自己梦寐以求的书籍,分享从未见识过的高深得到的见解,何尝不是人生中一大乐事。同时,要学会不断的去丰富自己的知识,填充自己的大脑。人所谓钱钟书先生曾告示:“要横扫北大的图书馆”,霸气外露的钱先生做到了,因此一位如此书生意气的学者才能作出《围城》这样一部惊世骇俗的作品。要学会博览群书,好书能使人明智、通达。
大学,是人生当中一段绚烂的旅途,不管你走得是否精彩,大学生活,都会在你生命中刻画下最美年华里最引人注目的时光。然而,大学,也是决定一个人未来走向最为关键的一个过程,所以,进入大学的这一刻,就要明白自己到底要的是什么,该怎么来实现?所有的差距就在这里!同时,大学也是我们人生中最集中的可以扬长补短的时期,是可以尽情放飞梦想的时期,大有作为的时期,所以如果谁的大学默默无闻了,平平淡淡了,那他就没有真正的理解大学的含义与作用,因为一旦失去青春的激情,便永远也找不到了,也可能一辈子视野生活默默无闻,所以,大学,要“且行且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