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12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复习题及参
本复习题页码标注所用教材为:
教材名称 范式的建构与消解——二十世纪文学研究专题 单价 作者 版本 出版社 20 辜也平 2004年6月第2版 海峡文艺出版 如学员使用其他版本教材,请参考相关知识点
福师12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复习题一及参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论述:下列四题任选两题作答。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 (每题50分)
一、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述评。
考核知识点:近代文学改良运动的主要内容:① 诗界;② 文界;③ 小说界;④ 文明新戏;⑤ 白话文运动。
参见教材:P35-53
二、以具体作品为例,谈谈新写实小说的叙事特征。
考核知识点:新写实文本的基本叙事特征:① 视点下沉;② 零度叙事;③ 随机性和偶然性;④ 平面化和零碎化。
参见教材:P190-192 三、论巴金创作的风格演变。
考核知识点:巴金创作的风格变化:① 直面惨淡的人生;② 追随时代的“的罗曼蒂克”倾向;③ 清醒冷静的批判现实主义特色;④ 契合新生意识形态的热情歌手;⑤ 沉郁苍凉的随想与反思。
参见教材:P194-211
四、共和国文艺是建立在怎样的历史基石上的?
考核知识点:共和国文艺历史的基石:① 五四时期的萌芽;② 初期文学的倡导 ;③ 无产阶级文学的论争;④ 左翼文艺运动;⑤ 延安文艺运动。
参见教材:P90-100
福师12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复习题二及参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论述:下列四题任选两题作答。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 (每题50分)
一、为什么说文化机制的渐变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转换提供了必要条件?
考核知识点:文化机制的渐变为文学变革提供了必要条件:① 洋务运动;② 现代传播媒介;③ 职业作家;④ 受众队伍。
参见教材:P17-21
二、三次文艺批判运动在共和国的文艺范式建立中的作用。
考核知识点:共和国的文艺范式的确立:① 历史的修辞与经典的阐释;②现实的再现与作家的立场;③ 艺术缺席的文艺运动与批评。
参见教材:P138-155 三、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
考核知识点:叙事的变革:(1)意义的消解:元虚构。(2)反传统的操作:① “戏拟”;② 设置“空缺”; ③通过纯粹的语言游戏进行反叙事的实验。
参见教材:P174-183
四、巴金与二十世纪中国读者是如何同构巴金文本意义的?
考核知识点:文本外的互动与巴金意义的同构:①把读者当作交流对象;②明确的读者在场意识;③读者在“本文结构” 前入侵文本。
参见教材:P274-284
福师1203考试批次《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专题》
复习题三及参
教学中心 专业 学号 姓名 成绩
注: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论述:下列四题任选两题作答。要求观点鲜明,论据充足,条理清晰。 (每题50分)
一、为什么说异域文学的营养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
考核知识点:异域文学的营养加速了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翻译界的关键作用,小说、诗歌、戏剧以及语言、文思应用等方面的翻译。 参见教材:P27-35
二、从近代文学思潮的发展,看五四文学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①先天性不足;②辛亥后无法继续;③更现代的文学观念;④创作实绩
参见教材:P65-
三、为消解意义,先锋小说家采用了哪些反传统的写作手段?
考核知识点:反传统的写作手段:①元虚构;②“戏拟”; ③设置“空缺”; ④通过纯粹的语言游戏进行反叙事的实验。
参见教材:P174-183
四、从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的角度看巴金创作的文学史意义。
考核知识点:巴金创作的文学史意义:① 承前启后的家庭问题小说;②现代人格的建构与国民灵魂的重铸;③ 接受外来与继承传统的有益参照;④解决雅俗文学对峙的成功范例。
参见教材:P212-250
(注:本课程复习题所提供的答案仅供学员在复习过程中参考之用,有问题请到课程论坛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