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智科技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点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点

来源:微智科技网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要点

1、背景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指引》是安排由财政部牵头,、审计署、银监会、共同制定并发布的。之所以由财政部牵头主要考虑其中立性,但是制度中所规范的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财务与会计的范畴,它全方位地覆盖了公司所有的业务。

2、核心思想

(1)重要性。企业内部控制不能面面俱到,要关注重要的领域、重要的事项。 (2)制衡。权力制衡、相关业务制衡、不相容岗位制衡。

(3)适应性。内控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要贴近企业实际,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内控的目的不是消除风险,而是管理风险。加强内部控制是为了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而不是制约。

(4)从结果控制,到过程控制。 (5)从执行层控制,到决策层控制。

(6)从合规内控,到管理控制(与管理融合),再到价值控制(面向价值创造)。 企业内部控制的实质是实现管理的精细化。

3、《企业内部控制指引》的主要内容 (1)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21项

控制环境:包括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

控制流程:包括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衍生工具、企业并购、关联交易、业务外包

控制手段:包括财务报告、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系统

在应用指引中给出了各项内部控制的定义、控制目标、关键风险点;并对具体业务的风险管理给出了指导,例如“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应用指引第八号——采购业务”规范了包括购买和付款环节的风险管理:

购买环节包括:权限设定与岗位轮换、请购、供应商评估、选择采购方式、建立采购定价机制、拟定采购合同、采购验收、采购业务记录

付款环节包括:付款审核、预付帐款和定金管理、会计系统控制、退货管理

(2)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1项

主要用于指导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控制的五个方面(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内部监督)进行自我评价。 (3)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1项

主要用于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行为。

4、具体实施

(1)从组织保障上,目前,根据企业规模不同,有成立“企业内部控制小组”、“企业内部控制办公室”、“内部控制部”等方式;财政部建议可以根据企业特点由财务部牵头来进行,但是审计部不适合作为内控的牵头部门,因为审计部将来要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职能。

(2)从工作开展上:

a、制度梳理:检查公司是否有过时的、冲突的、需要增补的、以及需要修订和调整的制度。

b、编制内部控制手册:内控手册是为了风险管理的目的而编制的,财政部比较认可上海石化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内控目的是使管理制度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内控把管理制度串了起来,是管理制度的抓手”。

c、公司的ISO9001可以与内控融为一体。

d、实施内控是需要投入成本的,从制度梳理、到编制内控手册,到内部控制评价需要公司管理层充分重视,并投入资源作为保证。

e、《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目前针对内控有效性的外部审计处于资源状态,但是参照美国萨班斯法案的做法,强制进行可能是个趋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